分享

意拳的历史、现状和未来_大成拳养生学院

 咯星期六 2015-10-28
意拳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刘 正
提问:静源意拳馆全体编辑
回答:刘正
刘正先生简介
刘正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意拳第三代直系正宗弟子。他自幼习武,先后师从陈宗孟(形意拳、唐凤台之徒)、曹景昆(八卦掌、程佑生之外孙)、雷慕尼(太极拳、陈发科之徒)、王培生(太极拳)、姜正坤(峨嵋神拳)、王选杰(大成拳)、李见宇(意拳)等武林名宿。又曾苦修道家丹功和佛家气功、藏密功法,先后得到了王友成大师、严新大师的无私指导。在学术界,他是我国易学界、金文学界、汉学史学界的著名学者。在气功界,他堪称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而在意拳(大成拳)界,正是因为他连续刊发的九篇《意拳史上若干重大疑难史事考》论文,订正了武术界多年不实和误解,既澄清了意拳界蒙受半个多世纪的所谓“汉*拳”这一历史问题,又洗刷了意拳界遭受几十年的所谓“流氓拳”这一现实问题。使得意拳(大成拳)的社会环境一天好似一天!让那些以“汉奸拳”和“流氓拳”为理由来反对意拳(大成拳)的人从此闭了嘴。就这两项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足可以在武术史和意拳史上名垂于世了!为此,我们利用晚上一点时间,几位编辑对他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编辑问:刘老师,你是位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怎么会对武术情有独钟呢?
刘先生答:我生下来就先天不足,三岁之前因为多病连照片都没有。拉肚子、抽风和软骨病使我体质很差,小学一、二年级时居然体育课不及格。更要命的是:我那时几乎天天挨同学的打、挨邻居家孩子的打。因为身体多病和老挨打,我逐渐萌发了想学习武术的想法。托一位亲戚的介绍,我找到了陈师傅开始学习形意拳和弹腿。那时,陈师傅在一所中学看门,我每天放学后到他那里,沿着学校的400米操场,形意的五形拳一个动作我就练上两圈。五形拳十圈下来早就大汗淋淋了。再站半小时的三体式。头几个月根本撑不下来,头昏眼花,两腿打软。但是,陈师傅告诉我:发力是练,不发力而发意念也是练----当时不理解,以为不发力软绵绵的,成了太极拳,后来才知道这不发力的练习就是意拳的试力。
编辑:听说您很快就小有名声了,说您“声震昌南沙”,连当地最有名的南霸天也对您另眼相看了。这是怎么回事?
刘先生:过讲了。昌南沙是昌平三镇的简称:昌平、南口、沙河。不过从上初中开始,我就逐渐喜欢打架了。最多时打过一对五,我没有吃亏,对方也没占到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