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藏珍】春和景明日日新——谢之光《春满豫园》赏析

 海明山水 2015-10-28


谢之光(1900--1976),初名廷川,署东山后裔,后更名之光,室名栩栩,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南洋烟草广告公司美术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谢之光自幼家贫,但接触绘画的时间较早,十四岁时便投到周慕桥门下学习中国画与油画,后来又师从刘海粟与张聿光。谢之光对于绘画门类涉猎广泛,无论是人物、花卉还是鸟兽,都信手拈来,栩栩如生。从上海美专毕业以后,他投身到舞台美术与商业美术的设计工作,曾经在上海福州路的天禅大舞台上画过背景,后来又画香烟广告与月份牌,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广告画家。新中国建立后,加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专职画师,将西洋美术之水彩画技巧融入国画创作,风格迥异,大胆豪放,终成一代大家。



春满豫园 谢之光 111×62cm 1974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今天本专栏重点要介绍的是来自于谢之光先生的一件作品——《春满豫园》(1974年作;纵111cm,横62cm),描绘的是为广大上海居民再熟悉不过的沪上著名景点——豫园。作为上海本城的所在地,这里饱含着旧时上海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对国画创作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作题材。

此图在构成上,大胆地采用了俯视全景——这一国画中不常用的角度来进行描绘。画面布局严谨,讲究透视,超出了传统国画一般只着意于意境的描写,在整体上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观此图,豫园的九曲桥廊腰缦回,檐牙雕琢;湖心亭则作为画面上部的主景,彼此环抱呼应,既精巧工致,又高贵典雅。这种参差错落的排布方式,需要作者有极好的空间感和高超的技法,难度是非常高的;而由谢之光绘来,却似信笔而动,画面又增多了几分浓厚的生活情趣。





春满豫园 局部


九曲桥——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且每个弯的角度又大小不一,这是一道豫园独特的景致。春暖花开之际,游客们熙熙攘攘,往来于九曲桥上,一种欢愉暖人的气氛油然而生。春和景明,处处洋溢着兴高采烈;谢之光先生以此勾画,便是对祖国繁荣昌盛之生活景象的由衷赞美。不论是图中房屋建筑,还是掩映于周围的茂密树丛,谢之光皆率笔成之,遒劲爽健,直截了当。他笔下的线条有着书法的笔意,清新明快,毫不多余,又充满着韧劲,绵延柔常。图中人物虽只是略加点划,但仍营造出游人如织的效果,显得轻松自然。

谢之光先生对色彩的把握,则来源于他常年从事水彩创作。用色极为大胆、泼辣;为营造整体效果,常用水彩颜料代替国画颜料敷施画上,所以他的作品常常清新亮丽,有别于传统国画作品的色调,却不张狂,明艳中透着一股沉稳。这件作品也是一样,画面整体以一片湛蓝色的湖水作为前后景的纽带,连接前景鲜艳的道路屋宇和后景传统之水墨亭台,动静相生,遥遥呼应,这种位置经营的匠心,是其能柔和中西技法的生动体现,更是自由笔墨与创造革新的完美融合。


谢之光先生是一位平易近人、治学勤勉的绘画大家。即便到了晚年,他亦是笔耕不辍。每每趁酒酣耳热、画兴勃发,他总是不择画具,不拘常法,以随性自然的态度留给后人一件件妙趣横生的精彩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