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发烧 中医有招

 leo953 2015-10-28

2015年10月21日重阳夜,“行知中医儿科研究团队”第一次学术沙龙在行知堂中医诊所医师公寓举行。


本次沙龙的主题为“小儿发热的常用辨治方法与常用方药”,团队成员围绕主题,分享了各自在临证中治疗小儿发热的辨证治疗体悟与处方用药心得。兹整理如下:




范圣华
寒邪致病有轻重,在表亦可分表里

小儿发热,多因感受寒邪所致,范圣华医师提出,寒邪由重到轻,可分为“大寒”、“中寒”、“小寒”和“微寒”等四个层次。


若发热因“大寒”所致,可用麻黄类方;若为“中寒”所致,可用荆芥、防风等;若为“小寒”所致,可用苏叶之类;若系“微寒”,则无需药物治疗,喝粥、保暖等亦可自愈。


寒邪侵袭机体出现表证时,可将在表之病位分为“表之表”和“表之里”。寒邪袭表,可见“表之表寒”;而寒邪传变,尤其是小儿,多易郁而化热,成“表之里热”。


如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即为“表之表寒”而“表之里热”,麻杏石甘汤证亦同,但“表之里热”要比前者更重。


又如银翘散证,为“表之表”与“表之里”皆热;而小柴胡汤证,则介于表里之间也。


谈到“经方”与“时方”的问题,范圣华医师总结道:“只要辨证用药精准,便可收得桴鼓之效──经方时方,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方。”


孙鹏飞
正不归位人多病,治病须先引正归

孙鹏飞医师提出,有时候,生病是因为“正气不在其位”。


譬如小儿发热,有的是因为正气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把正气给“引回来”,而不是一味使用散寒或清热等方法。


比如气虚发热,用补中益气汤,使正气回归脾胃,则外热自散。


又如栀子豉汤证,若服药后吐者,则是正气来复,邪自不留也。


使“正气归位”这一提法,令大家有了许多新的启发。


王志强
夹食发热宜保和,清热解毒有讲究

小儿发热伴有咳嗽、痰多、鼻流清涕者,多夹食积,往往因积化热,又感风寒,则形成内忧外患之势。


对于此类小儿外感病,王志强医师借鉴当代名医焦树德老先生之法,以保和丸消导滞热加麻黄、杏仁宣肺散寒,内清滞热,外解风寒, 自命方名曰麻杏保和汤,效果显著。


这类患儿的特征为,除鼻塞流涕,咳嗽痰多之外,往往都舌苔厚腻,平时即挑食、偏食,或食欲不振,也有生病前几日暴食暴饮,并明显着凉史。


若里热重者,可加黄芩,也可用栀子、淡豆豉等宣散郁热。


若咳重者,则加前胡、枇杷叶化痰止咳。


若反复咳嗽,用保和丸疗效不显,且排除热毒者,则可在保和丸基础上加藿香一味,化湿去浊,斡旋中焦,疗效颇佳。


对于“热毒”病证,王志强医师指出,“红、肿、热、痛”为其主要表现,但不局限与皮肤体表,如热毒在肺部,则可见肺部或咽喉红、肿、热、痛,甚至出现出血;又如胃部热毒性炎症,胃镜检查,亦必见红、肿表现。


王志强医师还谈了自己运用清热解毒类药物的体会:清热解毒类药物多易伤脾胃,若临证遇到以“热毒”为主要病机的卒病,无论病在上焦还是下焦,均可告知患者饭后服药,则热毒可清,而脾胃不伤。


程刘海
小儿发热分内外,外感发热辨三阳

小儿发热,不外外感、内伤两类。


程刘海医师指出,小儿内伤发热,多责之于脾胃,而以食积为主要因素,且临床以低热为主;而外感发热,则较内伤食积发热更为多见矣。


小儿外感发热,以伤寒六经理论来辨,多属三阳病。


程刘海医师提出:第一步,要守住太阳。


太阳病时,寒邪或夹风、湿之邪侵袭小儿机体,症见发热、恶寒、恶风等,以桂枝汤类方之证较为多见。


桂枝汤外可和荣卫,内可调气血,更可顾护中焦胃气,治疗小儿发热疗效可靠。


在服药方法上,程刘海医师秉承仲景遗训,主张每2~3小时服药一次,以确保药效相接不断。


小儿发热太阳病阶段,若表现为恶寒重且伴有咳喘者,可以桂枝汤、麻黄汤按1:1比例合方治疗。


若小儿素体较热,出现桂枝汤证伴舌尖红之微热表现者,则可用桂枝加葛根汤治之──葛根一味,即可散在表之微热,又可补在里之津液。


若小儿胃气不足,则邪气易进入少阳,症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纳差、打嗝、喜呕等,可与小柴胡汤主之。


小儿发热由太阳向少阳传变,则表现为太阳、少阳合病,可与柴胡桂枝汤;若出现咽喉微红、痛者,方中加杏仁即可。


小儿发热发展至阳明阶段,表现为汗出、舌红(舌尖边红,有点刺,舌苔黄或腻)、脉滑数,可用白虎汤主之;如有大便干鞕者,则可与大柴胡汤。


高亮
保护胃气存津液,祛除邪气热自止

众所周知,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高亮医师认为,小儿发热,与这一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小儿脾胃之气不足,则正气化生乏源;肺气不足,则外邪易于入侵;正邪交争,则变作发热矣。


基于此,高亮医师提出,治疗小儿发热,应时时注意“保胃气、存津液”,在扶正的基础上祛除邪气,则发热自止。


临证过程中,高亮医师常用柴胡剂、桂枝剂加减治疗小儿发热,因此二类方剂切中小儿发热病机特点,故疗效颇佳。


杜晓东
小儿发热有妙方,芍药四物解肌汤

杜晓东医师在本次学术沙龙中,重点分享了“芍药四物解肌汤”治疗小儿发热的心得。


他认为,“芍药四物解肌汤”为阳明病方,主治阳明热邪伤津或表邪内陷,体内本有水谷不化而生湿浊,邪热与湿浊互结所致之小儿发热──该类小儿发热,可伴有腹痛或热痢表现。


方中葛根即可解肌热,又可生津液;升麻、葛根同用,可使津液上承,以助正气发散外邪;芍药通利血水,亦助津液化生;黄芩可清水湿所化之热。诸药并用,使津液充而湿热去,故热自止。


此外,方中升麻可“辟温疾、风肿诸毒,喉痛、口疮”,故此方亦可对治阳明热邪导致的咽喉肿痛──如现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等。



交流旨在求同存异,讨论重在互通有无。


分享完各自对小儿发热的临床体悟后,大家又在一起讨论了最近在临床上遇到的疑难及精彩病例,不知不觉,夜已深矣,唯期下次再聚云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