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古城清河

 wangyong670 2015-10-29
    明朝古城清河——

 

  《金瓶梅》故事演绎的大舞台

 

  在《金瓶梅》这部百余回的长篇小说中,所描写的地理环境几乎每回都离不开清河县,具体而清晰地描写清河城里城外故事地点多达五十余处。

 

  清河县为三国魏时设置,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未改名,北宋时期叫“清河”之名的,只有今我市清河县。清河历为国、郡、州、县治所,现仍存宋贝州城遗址,城为土墙夯筑。明朝的清河,已成僻壤小县,明正德七年,在废败之城的东南一隅,修建了城周五华里的砖城。这座砖城,里七外八层(条)砖,中间填土,用一尺厚的灰渣封顶。此城有东、西、南三门,独无北门。据康熙版《清河县志》所刊《城地图》,此城椭圆如龟形,南北短、东西长,城内主要大街宛若十字。直到如今,该城现在仅存部分城墙和东、南、西三门,城内街道格局依稀可辨。《金瓶梅》书中对市容的描写大多是以明代清河县城为基础,书中人物活动范围多次提到出东门,进南门,走西门,唯独没有提及北门。这与明朝清河县城的建筑格局极为相符。据嘉靖版《清河县志》记载:明清河城于1512年由广平府知府何宗伊、清河知县张一鹏奉命建造。明清河城为何没有北门?据传说,设计城池时,曾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城池建好后,从江南来一“奇人”,绕城一圈,言道:“此城不宜开北门”。知府和知县闻后,派人请江南来的“奇人”询问:“为何不宜开北门”,这位“奇人”只说了一句话:“三门九子开北门”,便扬长而去了……于是,从此北门被堵封,直到四百多年后,人们在北城墙扒开了一个口子,清河城才算有了“北门”。

 

  《金瓶梅》书中人物在城外的活动,也与清河县周边的环境建筑极其相符。书中写到许多的寺院庵堂:如石佛寺、龙行寺、永福寺、崇兴寺、法云寺等。据旧清河版《清河县志》记载,书中所说的“石佛寺”在城南10里的石佛村;龙行寺在县城东南12里的谢炉村;古佛寺则在城东北20里的西赵庄的位置……这些寺庵与《金瓶梅》所描写的寺庵方位基本一致。

 

  许许多多的传说和史实都说明了《金瓶梅》与清河县的密切联系。清河旧城里没甜水,据说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私访到过清河,在清河城一商人家讨水喝,店主见是一穿着似乞丐的人,便淘一瓢刷锅水给了他,朱元璋喝了一口,说:“清河的水好苦呀!”这位“真龙天子”金口一开,清河城的水井一夜之间都变成苦水。这虽是一个传说,但与《金瓶梅》描写的内容一致。《金瓶梅》第31回写到:西门庆初会王六儿,韩家为了招待主子,特别去城南华井买了一担甜水,为西门庆泡茶……据旧清河县志记载:“贝州多卤盐,井水苦涩。唯城南华井水甘甜,”这一现象,延续了数百年,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清河古城打了300多米的深井,城里人才有了甜水喝。

 

  清河方言、饮食——

 

  《金瓶梅》生活化的真实背景

 

  《金瓶梅》是一部生活型小说,语言运用独具特色。书中大量的方言俚语及地方特色小吃,都是清河县所独有的。

 

  清河县古老、博大的方言文化,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属于燕赵文化范畴,是黄河大文化体系的茁壮支脉,乃一独具地方色彩的文化景观。《金瓶梅》既然以当时运河之滨的清河县为故事的社会背景,也顺理成章地再现了清河全方位、多领域、多层面的包括语言、风情、习俗、小吃等地方特色。

 

  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清河方言描述了很多的地方民俗。如书中写春梅说雪娥“慢条厮礼儿和面儿”中的“慢条厮礼儿”和“和面”,孟玉楼听说吴月娘跌脚,流了产时说:“可惜了的,他爹不知道?”中的“可惜了”;西门庆骂雪娥“你如何不溺泡尿把自家照照”中的“溺泡尿”和“自家”;雪娥说西门庆“见了俺们不待见”中的“不待见”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清河方言,清河人至今仍在使用。

 

  《金瓶梅》一书中提到的许多特色小吃是清河所特有。例如书中多次提到咸食、薄脆、馓子等小吃。书中第39回中写到王、薛两个尼姑为吴月娘等人宣读经文,夜深了,吴月娘即招待两个尼姑素斋饭:“令小玉安排了四碟素菜儿,两碟咸食、四碟糖薄脆、扳拾馓子。”咸食,乃独具清河乡土风味的传统食品,几乎家家都会这种烹饪工艺。一般是将西葫或南瓜用“擦床子”刨成丝条,混合适量面粉及食盐、姜末、五香粉等佐料搅拌均匀,摊成圆饼状,放入淋过油的锅烙熟即成。还有书中提到的“馓子”,此特色食品也在清河流传至今,清河城东约三里地的刘双庙村,有多半的农户做“炸馓子”生意,是全县有名的“炸馓子”专业村。现在,在县城的许多饭店里都有书中所提到的这些特色小吃,很受顾客的青睐。

 

  武大郎夫妇——

 

  历史真相自有后人来评说

 

  《金瓶梅》是兰陵笑笑生借武松杀嫂的故事为由头,另辟蹊径,精心创作而成。然而,无论是《水浒传》还是《金瓶梅》,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描写都经过了艺术加工。关于流传在清河一带的两个人的故事,与两部小说的描写截然不同。

 

  据考证,清河县确有武大郎和潘金莲其人。他们分别是该县相邻的孔宋庄和黄金庄人,孔宋庄即现在的武家那村。据县志和武氏家谱所记:武大郎实名武植,因排行老大,故名武大郎,是人品才貌俱佳的寒门秀士,曾中进士,被皇帝钦定为阳谷县令,在任期间为官清正,平反冤案,治理河患,做了不少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潘金莲则是当时贝州(清河县属其治)州官潘知府的千金小姐,非“潘裁缝”之女。她择嫁于武大郎,成了贤内助,使武植越发勤奋而终于进士及第。夫妻十分恩爱,生有四子,白头偕老。阳谷、清河一带,至今流传潘金莲这位贤妻良母的懿行佳话。潘的身世,有潘家传世家谱为证。

 

  1992年冬,武家那武氏族人挖掘了位于该村东南的武大郎巨墓。墓穴呈圆形结构,为青砖所造,棺木南北向用铁链吊存,是座悬棺墓,未发现遗物残存。根据武大郎现存骨骼推算,他生前是位身高1.80米的魁伟大汉。为缅怀先祖,武氏族人又对武大郎墓修葺一新,并于1996年,筹资修建武植祠及展室、围墙、大门、甬道。在墓前修建碑楼,并撰写碑文如下: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然悠悠岁月,历经沦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铬记焉。

 

  丙子年仲夏立  武植墓现已列入清河县文化景点之一。

 

  对于武、潘二人在小说中的形象与真实面貌相去甚远的原因,清河民间也有说法。据说早年贫苦的武植曾经得到过一位田姓同窗好友的资助,武植做官之后,这位田姓同窗家境败落,便投奔阳谷县武植,希望谋得一个职位。然而在阳谷住了数月,尽管每日受到好吃好喝招待,但就是不见武植给予官差,他愤怒之下不辞而别。为发泄心中怨恨,回乡路上四处编造、丑化并张贴武、潘二人的故事;可是当回到家后,见武大郎早已派人给其修盖了房屋,置买了田亩,见此情景,他后悔不迭,急忙返回原路涂抹张贴的武、潘之丑事,但已晚矣。有关武、潘的种种谣言已传遍街头巷尾。后来这些故事被施耐庵编进了《水浒传》中,又被兰陵笑笑生发挥,写入了《金瓶梅》一书。从此,武大郎、潘金莲便蒙受了千古奇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