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洛“雒”浅论

 城堡游魄 2015-10-29

 洛、雒,不是唯简化字的意义。

 商洛,古时叫上雒郡,后为州。商雒是古县。1949年设商雒分区。1950年商雒分区改为商雒专区,辖商县、雒南、等,1964年商雒专区改名为商洛专区,雒南县改名为洛南县。 1970年商洛专区改称商洛地区......

 在商洛文物博物馆,有商州文物提供的灰色陶质罐二件,罐子肩部各有一方戳记,其中一方为长方形,白文带边框,印文有“雒亭”二字;另一方亦为长方形,白文无边框,印文“楚里孙”,提供了楚人、雒地诸多依据。(《商州考古》)

 

一、    “雒”地

商洛,是“商”地与“雒”地为主地域和文化,以古部落、邑、郡、侯国等治所为中心,向四边辐射繁衍的过程。     商洛“商”源的探讨甚多,然而商於古道“雒”八百年(加大文物挖掘后或许更长)资料甚缺,是该洛地历史迷失所造成。

商洛自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建置称上洛郡开始,一直到明代正德年间,没有志书出现,正德年间出现的类志书《商略》一书,只有记载,书已佚失。一直到了清代乾隆23年(1758),才有了《续商州志》。......”资料缺失,文人“多引用郑玄、萧德衍、皇甫谧观点,”的原因。?(《古商国的探讨》)

 

洛,雒;上雒郡城,雒地的文化中心。因城池的变迁而洛地源头成为了两千年伏笔?(《古上洛初探》)。“洛”地在汉时改为“雒”地?雒地与洛河的关系,先有商地还是先有洛地,在“雒亭”的挖掘中找到更多。?(《商州考古》)

 

二、 雒地出现的名典文化现象

 

    商洛商州文广局《商於古道军事价值》载:“王陵在刘邦项羽之争时屯兵于上洛南三十一里的古道旁襄王沟内建城号称襄侯王,助刘邦往返商於成就大业;其母劝则因教子效忠刘邦被项羽烹煮,与岳母同被颂为教子的典范 (《关于科学开发商於古道商州段文化资源的建议》)   

《 商於古道文化价值》载:“商於古道的文化价值---商於古道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古道因历史形成商邑、商县(今丹凤县)、古上洛、上洛侯国(今商州区孝义古城),古商州(今商州区)三个文化中心变迁和交接,铸就了商於古道不同时期历史灿烂文化。古道至今保留着该地域独特的民俗、古迹、文化,以武关、商鞅、四皓文化为代表世代传延,以及科学家僧一行的铜佛龛和唐末国师,五百罗汉第六十一位释无业的出现,在古代颇有影响。 (《关于科学开发商於古道商州段文化资源的建议》)      

   1)商州在古上洛城前洛地所挖出的秦代瓦罐篆书铭文为“雒亭”,该写了商洛“洛文化”起源说。

   2)商州在古上洛城前洛地所挖出的秦代瓦罐篆书铭文为“楚里孙”,“楚里”是商洛雒地最早楚人、楚聚、邑、里、部落文字描述。

   3)古代最繁荣的朝代为汉代和唐代。此雒地是上洛汉时的指挥、文化、军事、商贾、政治、宗教中心。商州是“洛地”的一部分。是因为最后搬迁至新雒地“州城”才开始了商州的大唐文化。

   4)鼎,身份的象征。雒地出土两大鼎。郭沫若《两国全文辞系考释》所对“商洛鼎”有过评价,此鼎和“吕氏鼎”都在雒地出土。因宋上洛撤置,所以称“商洛鼎”和以吕姓人种地所获命名鼎为“吕氏鼎”。(《续修商州志稿》)

 

 5)雒地出现汉前农业用40*40*15cm罕见汉前铁犁头,(当时铁比铜难提炼的经贵,)反映当时商洛地农业的先进和繁荣现象。(陕西文考队、商州文物董雍斌)

 

 6)汉代上洛郡“西上洛里”(《商州市志》)(现丹凤县)四皓的出现,产生。

   7)、司马迁《史记》所载的张良建逾扶太子,成为国人传世经典,以及接四皓进“上洛城(孝义城)”建造跨过丹(江江)的巨木高桥迎驷马高车。(大汉全国不多的跨江木桥)(《史记》《古上洛探秘》)

   8)、秦末军事题材完整遗迹《史记》“王陵故城”,其城中城,上下寨天险、哨卡、十五里。是商於古道保留最完整、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军事城堡。其王母教子,拔项羽剑自杀被项羽烹煮的题材,古时至文革前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商洛商州文广局》)

9)、商州“铜佛龛”,所反映数学家、天文学家、佛学领袖,全世界第一个使用擒纵仪于水运浑天仪之中,并发明会击鼓、撞钟报时的两个童人,被誉为钟表之父的僧一行事件(《僧一行》)

 

10唐末国师,号称“南有盐官(齐安)北有无业”的”五百罗汉第六十一位释无业的出现,(唐全国塔有36座,他占两座)曾被王安石、张平方誉为超孔子之人。(《释无业浅论》)

11《太平广记 金融改革家杨炎在洛源事件,是宋后国人提倡“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的精神食粮。且洛源驿的(唐)雍陶《洛源驿戏题》 
  柳阴春岭鸟新啼,暖色浓烟深处迷。
如恨往来人不见,水声呦咽出花溪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卢甚赐死、洛源钱监造铜钱等。

 

12)(民国《续修商县志稿》载:商州和丹凤的庙宇约146座,其中唐有三座,两座在古上洛的洛城中。目前商洛占地最大的省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国师的释无业“元建寺”在保护之列。(古老文化中宗教文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没有宗教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

    以上现象说明雒地在春秋时楚人的聚地和“雒”地军事、政治、宗教、农业的繁荣和重要性。

 

三、 “雒”源之说

 

   《商洛市志》;《商州市志》;《商洛概况》《商州概况》在说洛地之源载:商洛“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 雒 字的开始

   可以解注为:在战国前就有“上洛”这个名字,因为在洛河的上游缘故所起名。过去叫上“洛”,汉朝改为“雒”,“雒”从此开始沿用。

   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源于东汉郑玄《周礼注》,汉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复攺雒爲洛。”然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中及图示,商洛“雒”浅论 黄河系里“洛水”和“雒河”西汉即指的是两条河流。一条是南雒河,叫雒河;一条是北洛河,叫洛水。

   《中国河流》载 九、北洛河   古称洛水,通称洛河,50年代改称北洛河,为渭河最长支流,源于榆林地区定边县西......至延安地区吴旗县城关合乱石头川后始称洛河......

洛河是一条古籍记载较多而又混淆较多的河流。一是与南洛河相混淆。《广韵·铎韵》说:“《尚书·禹贡》在‘导洛自熊耳’,《汉书》洛,本作雒。”清王筠《说文句读补正》说:“许君(许慎)但说陕西、甘肃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从水也。段玉裁《小笺》说:“自魏黄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绝无混淆,黄初(220226)以后乃乱矣。”《魏略》说:“魏以行次为土,水之壮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现在已将渭洛的洛河改称北洛河,以别于伊洛的南洛河。二是与石川河(漆沮水)相混淆。首先将两者混为一谈。《尚书·禹贡》曰:“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人于河。”《毛传》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其次上指漆沮(石川河),下指洛河。《太平寰宇记》载:“沮水自坊州升平县(今宜君县西)北子午岭出,俗号子午水,下会榆谷,慈马等川,遂为沮水,至耀州华原县(今耀县)合漆水,至同州朝邑县(今大荔东)东南入渭。”还有把雍州漆沮水(即武功漆水河)与石川河、洛河互相混同。

十、南洛河   黄河右岸支流,又名伊洛河,古称雒水。位于陕西商洛地区东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是陕西省东南部唯一入黄河流。源出陕西蓝田县东北与渭南、华县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邻近灞源。《山海经》曰:“灌举之山(今冢岭山),洛水出焉。”《水经注》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东经熊耳山北(今河南卢氏县境),《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即此。南洛河东南流入洛南县,横穿中南部,经洛源、眉底、尖角(县城正北)、柏峪寺、灵口及庙湾等乡镇,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卢氏县境;经洛宁、洛阳、偃师等县(市),由巩县东北注入黄河”。

 

      那么,如果东汉改了“上洛”为“上雒”,那也改的是北洛河及沿线,显然商洛志料是混淆了。

其次,《商州文物》载:“在孝义刘二村(上雒郡城东五里余 国伟注),发现出土灰色陶质罐二件,罐子肩部各有一方戳记,其中一方为长方形,白文带边框,印文有“雒亭”二字;”“秦代陶罐上首次发现铭文”说明:此地在秦代本身就是“雒地”,有基层建制的称呼。所以汉代上雒本身就是“雒”,不存在说因上洛在洛水上游才命名。在秦,没有封上洛邑,春秋,或更远,没有上洛国的记载,上洛侯国也是东汉了。况且,春秋或更前,侯国数百,完整的地理水系尚不健全,没有天子为上“洛”因在洛水上游而命名的记载。

丹水起源说丹水与洛水一样在远古早有记载。  大秦置“城商塞”和商县,西汉西置上洛距商县治所三十公里。秦和西汉时朝廷王朝在咸阳和长安,城池治所是地标,代表地域,上雒治所在丹水旁(三边丹水围城如舟),水入汉江,何为因此地在洛水的上游不顾丹水而命名呢。除非有一可能,就是在夏商时时丹水过去也叫雒水。也许以后有文物史料佐证。

但有一点可以证实,因为城池治所是地标,代表水域地域,雒城前的水俗称“雒水”,如同州城的河叫州河一样。只是俗称。此称呼在当地“彭氏家谱”有载。

魏《水经注》载:“晋 王隐《地道记》曰:郡在上,故以为名”应是指上雒郡治所城池在“雒”地“雒水”(城如一岛)上。

秦商县以方位指雒地以西为上;上县以东为下。有上洛城;上州城;下商南之说。在西汉将此地一分为二,雒地以丹凤商镇为界上肢秦岭;为上雒县以上地域、商地以商镇为界,以商邑城至商南和丹水县一部分;为商县以下地域;两县城相距两个驿站,形成风水所说“龙头对”的两条龙眼。雒地“上洛郡”城有“白龙冠”的民谣。

所以,有秦“雒亭”之物,也就不存在是商洛史志“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 雒 字的开始”一说了。但说“战国时即有”是确切的。因为应比战国早。在同时出土的“楚里孙”楚人无疑。“里”在《周礼.地官.遂人》 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在秦代有“里”,且是“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年代的提法,说明在西周开始已有先楚雒人了。

但是“雒”,而不是“洛”。

 

四、“雒地”楚里

 

《商州考古》载:“2000年06月考古人员在孝义刘二村,发现出土灰色陶质罐二件,罐子肩部各有一方戳记,其中一方为长方形,白文带边框,印文有“雒亭”二字;另一方亦为长方形,白文无边框,印文“楚里孙”三子,字体均为小篆,笔画工整,这是在商州出土的秦代陶罐上首次发现铭文。

[整理者按]秦代实行郡县制,但在商州一带没有“雒县”建制。《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秦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除此“县属之亭”外,秦汉之际还有“亭舍之亭(邮亭)”和“市肆之亭(市亭)”。“楚里”应是城市或乡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名称。“孙”应是居于“楚里”的陶罐制作者

 

  这一陶罐印文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商”“洛”,建置以及秦代商洛基层组织建置提供了新资料,对也对研究秦代,陶文以及商周孝义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地“孝义”应为“古上洛”(《古上洛探秘》《 商於古道文化价值》)

词典载:⑨(《百度》、《康熙词典》)“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据《周礼.地官.遂人》 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在秦代有楚里,因《周礼》之说最早在西周(虽有争论)说明雒地在西周年间已有楚国雒人居住。  

为姓,最早是雒陶。见于商鞅之师所著的《尸子》一书:舜事亲养老,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续身、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者也。
  雒陶,传说是东方鸟夷部落的一支,因为都是鸟的名字。或作,而一般认为就是燕子或一种猫头鹰在雒地的“王陵故城”前寨,有《商州市志》记载的“燕子山”和“雕崖洞”,。就在雒地城邑对面实属巧合。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实质上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似乎又和“商”联系在一起。如今这种说法可以在古代南方百越人的语言中得到佐证:,故有雒田鸟田的说法。(《雒姓》《说雒》)

       至于商洛“雒”是因姓为雒,还是以邑为雒,还是期待商於古道雒地文化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