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访宝山石头城

 好著 2015-10-29

再到雄奇石头城,
江山如画太子关。

遥想往昔在此地,

童稚教歌在田间(1)。
当年月下听涛声,
今夜大江无波澜(2)。
夜风搅动清江月,
石城无言静满山。

——

(1)1992年来此,与田间割草的小孩学了一首当地民歌“呀哈里”。
(2)修电站后,高峡出平湖,汹涌江流波涛不再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名村——宝山石头城近观    

转贴:名村名镇:活水长流(文、图)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与杨杰宏、杨林军两位博士乡友在宝山乡吾母村头合影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在宝山乡吾母村与吾母村李学信书记(右1)、和继先东巴(右2)合影。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转载]再访宝山石头城(文、图)
 丽江宝山石头城简介 

   宝山石头城,元代为丽江路宣抚司所辖的七州之一--宝山州治所,纳西语叫“刺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而“刺伯”即宝山。纳西族先民大约在五六世纪的南北朝时期迁徙到这里,那时宝山州内山脉纵横,河谷深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元史·地理志》载宝山州情况说:“其先自楼头(宁蒗县永宁)徙居此二十余世。”宝山石头城是一个天生岩石城,整座城建在一块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四壁陡峭,势如刀削,猿猴也难攀爬上来。岩石上的居民在四周加筑了一圈五尺高的石墙,使石城更易防御和掩护,整个宝山石头城只有前后两道门可以出入,关上城门就成了万无一失的安全岛。公元1253年,元太子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中路军经四川过大渡河挥师南下,分别在金沙江的“木古渡”和“宝山”乘羊皮革囊和筏子横渡,从宝山渡过来的元军就驻扎在宝山石头城。昆明大观楼长联中的“元跨革囊”,其典故就出于此。大约在隋末唐初,曾有一支麽些人迁居宝山石城。他们不畏艰险,运用当地现成的石头,修筑石级梯田,从峡谷深处层层修筑,直达距河谷两三千米的高坡。有了这些错落有致的梯田,才使得宝山石头城周围这一片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金浪翻滚的粮仓,也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所创建的文明史,增添了光彩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