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名臣、湘军领袖之一左宗棠从当幕僚师爷到后来封侯拜相,从来不给人写求职推荐信,他的理由是;如果这个人真有才能,我自己就能找到位置安排他;如果他没有才能,我也不会让他去祸害别人。 所以认识的故交从来没有找他写推荐信的。
黄兰阶在福建当了候补知县多年也没有补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是很要好的朋友,左宗棠又念旧,就跑到北京来找已经担任军机大臣的左宗棠。 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闽浙总督时,登时变了脸,发怒道:”在家有田不耕仓、有书不读,瞎琢磨做什么官?你要辞官回家,我可以给你十亩田,除了这个你就不要妄想在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了。“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非也非也!不瞒大人说,外边天气并不热了,只是左相是我父执,我这次进京,屡次承蒙他老人家召见,最后亲自送了这把扇子给我,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听罢大吃了一惊:我勒个去,本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他候补几年也没给他当上实缺官,不想他却有这么个中央级牛逼的干爹。 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发现确系左宗棠笔迹无误。于是默默记下来黄的名字。 回后堂和幕僚们一商量,幕僚说:”左大人从来不写推荐信,这扇子一定是暗示。“总督深以为然。 于是不久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级别的实缺官。
左宗棠笑道:“是这小子啊!去年他来缠着我要我写推荐信,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总督怎么会不用你?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如果孺子可教,你老兄就大胆使用,可不要只是顾及我的情面。” 总督心想:幸亏我给这小子当上官了,看来左大人对这小子期望很高,而又不便明言,以后全靠我自己领会了。 回到福建,总督就不断奏保黄兰阶的功劳,一年后,黄兰阶居然当上了管理汀州和漳州两地的道台。 道台是省一级巡抚、总督与府一级知府之间的四品地方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 黄兰阶算得上是鬼才,靠一把不值钱的假书法扇子混到了这个高位,不过,一笑之后,不免也能发现这样的用人制度下,清正廉洁如左宗棠,不免也会被人拉大旗做虎皮,莫名其妙就当了枪也躺了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