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买彩铅之前,都要做很多功课 看看友邻的铅笔,参考下狐狸的试色图 http://www.douban.com/note/151013172/ 但信息依然不够用 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慢慢对比,发现和了解每盒铅笔的特性 这里记录的是我个人的心得 除去我所了解的铅笔的性能,和我个人的使用习惯亦密切相关 仅供参考,不足以成为评测贴 一、水溶彩铅和非水溶(油性)彩铅的区别 水溶彩铅的特性在于——彩铅上色后,用毛笔沾少量水涂在色彩上,铅笔粉末会融化,呈现水彩画一样的效果,再看不出铅笔的线性痕迹,而成为一整片的色块。 但在不加水的情况下,和油性彩铅无太大差别,近距离看, “水溶像涂料,油性像油漆” 以下做个对比: 下图是 卡达经典40色水溶,彩铅的笔触呈现出一点粉质效果,很服帖地附着在卡纸上,比较平面
这一幅是 得韵24色自然色(油性),彩铅的笔触明显厚重很多,并且有一点光泽。
为了表现水溶和油性在“厚重”和“光泽”方面的差别,我选了画风完全不同的两幅画。 实际使用中,受具体的彩铅品牌和个人绘画风格影响,有时是很难分辨出差别的,比如酷喜乐的水溶和油性就差别不大,以下再具体分析。 二、水溶彩铅 我用的水溶彩铅不多,彩铅过水的情况就更少,简单说下吧 1. 辉柏嘉水溶48色(纸盒),RMB 50 这是我工作后,正经开始画彩铅用的第一盒铅笔。对初学者而言,这一盒足够练习一年了。一年以后,发现难有大的进步和突破,再考虑换铅笔不迟。(其实48色足够用了)
下图为未水溶的情况下,绘在纸质偏薄偏白的素描纸上 和油性彩铅的效果区别不大,只是粉质颗粒比较明显
这幅是彩铅上色后(为了红色更鲜艳,涂的很厚重),用毛笔沾少量水涂抹开,色彩干后,又在局部进行补色,用白色彩铅涂出高光效果。
6月17日补充:把红盒翻出来继续用,刚画蝴蝶和蜜蜂的时候感觉非常好,画到花体部分就各种崩溃。分析原因,可能是之前没有叠色,上色面积又比较小,辉柏嘉显得颜色明亮又耐画细节。但到正式上色时,不水溶的情况下,笔芯偏干涩,颜色不如酷喜乐鲜艳,叠色也就能两层吧(当然还能更多,但画起来比较麻烦)。就显色、顺滑、叠色、混色及性价比各方面比较下来,还是酷喜乐好些。
但手上已有这一套,配合其他铅笔来画细节,或者画些小的、局部的图,还是不错。
2.酷喜乐72色水溶彩铅(纸盒),RMB 100 之前给很多人推荐过这款,性价比很高,颜色又比较齐全。只是没有金银色,需要时可以另配。 这款比辉柏嘉的笔芯更软,易上色,显色度好,色彩艳丽。但具有这些优点的同时,也决定了她的硬度较低,画细节时不能保持笔尖的尖锐度,削尖了容易折断,叠色时容易结块,层次多了就好像全都附在纸上腻成一团,后面的颜色显不出来,笔尖也不受控制,会滑。 避免这个缺点的方法是叠色时控制下笔力度,每层不能涂太厚太重,局部补色,最多叠三层效果较好。
这幅栗口杏仁蛋糕是画在纸纹略粗的素描纸上,叠色多是两层,边缘的阴影部分达三层。
3.卡达经典40色水溶彩铅(铁盒),RMB 330 卡达的这套硬度适中,在画细节时容易控制。笔尖有点干涩,笔芯的粉质较干,颗粒小。
画在普通素描纸上,不太能凸显她的效果,跟普通彩铅无异。
但在卡纸上(卡纸偏白、光滑、纹路细),呈现出轻薄透明的淡彩效果。因为笔芯的颗粒细,可以叠色几层都不结块,不油腻,不滑笔,近距离看时画面很细腻。相对的,她也就难以绘出厚重的、色彩鲜艳的效果。 这幅七彩玫瑰的色彩其实并不算鲜艳,只是比较丰富,视觉上感觉艳丽而已。
三、非水溶(油性)彩铅 我个人更喜欢用油性,杰克船长那幅算是把油性酷喜乐的优点发挥出来了。色彩够艳够厚重,画面显得立体,带点油画的效果,色块腻在一起形成的反光,使画面油亮亮的。 1. 马可油性72色彩铅(纸盒),RMB 70 马可的硬度适中,既能大面积上色,又能画细节,色号配的比较合理,尤其是518、519两支肤色,我在其他彩铅里都没遇到这么适合画皮肤的颜色,画人物时,通常是马可的518、519,结合酷喜乐非水溶中的9号色一起使用。此外棕色系和绿色系也非常丰富,画动植物非常适用。
马可比酷喜乐的硬度高,描细节时尽管削尖了画,但色彩不如酷喜乐鲜艳。硬度和鲜艳度基本是呈反比的,这两个特性很难两全。马可叠色3—4层不会结块,形成的画面比酷喜乐单薄。
2.酷喜乐无木质24色彩铅(纸盒),RMB 80 这盒纯粹为了出门旅行时方便,整支都是铅芯,仅表层涂了漆,手感略沉。适合速写,倘若想做精细的创作,色彩不够丰富,细节也难把握。
这个前通的笔记本更适合写字,因为纸质光滑,彩铅不易附着,难叠色,会滑笔。下面这两幅近距离的图可见,看的就是个神韵,细节处还是比较粗糙的。不过旅行的时候么,绘画只是玩乐,不必浪费太多时间搞的喧宾夺主。
3.酷喜乐非水溶72色彩铅(铁盒),RMB 238 这款貌似只有铁盒,没有纸盒,否则我可能更倾向于向大家推荐这款。 2011年用这款画的最多,最顺手。色彩非常鲜艳,叠色3—4层没问题,笔芯削尖时易磨钝,画细节时还是要不时地削几下。不过我通常是削尖了画细节,磨钝了去其他地方把需要该色大面积出力的地儿涂了,再回来削尖了继续画细节。(我真是勤俭节约啊~)
重点说下杰克船长这幅。我画的差点要崩溃的。 整幅画面的叠色几乎都在3层以上,先画人物主体,最后画背景。头部可见人物的雪花点较少,背景的雪花点超多,前景和后景有点脱节。这就是各种画材的难两全之处,她的优点往往也是她的缺点。素描纸有凹凸不平的纹路,使铅笔粉末容易附着,但笔芯不够尖的情况下,很难把每个凹陷都填平,于是出现了雪花点。你画的越仔细,雪花点越少,成品越耐的住近距离细看。这个度各人自己把握,也不能在细节上过度纠结,否则会使整幅作品太死板。
画面中下方的黑色上可见铅笔的划痕,这就是叠色过多时造成的滑笔。粉末已经覆盖了画纸表面,但未填满纹路里的凹槽,我还是继续上色,在本已厚重的色块上就会形成痕迹。远看时色彩鲜艳、厚实、立体,近距离看就有这种小缺陷。
插入一幅荷花图,尤其看背景的黑色,也是为了说明油性彩铅厚重时呈现的效果。
最后这幅想介绍下人头上的白线,是腰带的碎线头。上色前,用缝衣服针的穿孔钝头先刻下凹痕,上色时随便怎么涂,色块都会直接跳过这两条凹痕,自然形成这种效果。这个画法用在画动物的胡须上非常好用。推广之,在画绿叶叶脉的时候,可以用硬度较高的浅绿色先使劲刻下叶脉的痕迹,这样的叶脉纹路细,又自然,还有颜色。
4.得韵自然色24色彩铅(铁盒),RMB 210 我在混色、画阴影、强调细节的暗部时,多用棕色系和黑色,消耗的特别快,于是补了这盒自然色,配色主要是墨绿、棕色和浅灰几个色系,从土黄到深棕就占了11支。笔芯5mm,非常粗,笔芯极软,易上色,色块厚实,叠色1—2层时,即可达酷喜乐叠色3—4层的厚度。相对的,她不适合画细节,削尖了也画不了几笔。这盒就该用粗犷点的画风,突出神韵和大写意。
狼的这幅,局部特写可见雪花点非常严重,笔头钝的几乎没法画细节或填凹槽。用这盒铅笔,与其说是我尝试一种粗犷的画法,不如说是得韵的铅笔在教我怎么使用她。头顶部和身体的毛发是在浅黄色打底后,分别用红棕、深棕、普兰、黑色的铅笔乱点乱挥的(当然还是要顺着生长方向),像速写一样。 喜欢画风景或棕色系,或者想尝试粗犷画法的人,我还是很推荐这一盒,很特别的体验。
5.辉柏嘉绿盒专家级60色非水溶彩铅(铁盒),RMB 660 做色卡时就感觉笔芯软硬适中,易着色,色彩鲜艳,叠色3—4层不会结块。目前发现配色是绿盒最大的问题。色卡上可见红黄蓝绿棕都配的蛮丰富,但红色系里没有朱红,蓝色系没有天蓝,绿色系没有最普通的叶子的深绿,换言之,绿盒60色把几种基础色省略掉了。这就导致他更适合做其他彩铅的补充,很难独当一面。
配色问题是我在画向日葵叶子时体会到的,翻来覆去选不出一支合适的绿色做底色,浅色太亮,偏荧光效果,深色又太暗,使画面基调沉重。深绿和浅绿搭配叠色搞到最后有点不伦不类。
6.DERWENT得韵36色Artists藝術家頂級油性彩色鉛筆(铁盒),RMB 260 这盒铅笔比较干涩,硬度略高,大面积涂色时会费时费力,不易着色,涂个半天依然显得单薄。适合画细节,下笔重一些也能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叠色不宜过多,2—3层。配色也是问题,嫩绿太鲜,墨绿过重,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
7.马可雷诺阿油性48色(铁盒),RMB 90 买了一两年,做色卡时感觉颜色虽然鲜艳,笔芯却太腻,所以一直压箱底。昨天翻出来在法比亚诺素描纸上画,比我的主观想像好用很多,之前是一己之偏见就把她打入冷宫,太残忍了。雷诺阿的色彩艳丽,笔杆比普通铅笔细,握起来很舒服(我喜欢轻巧纤细的笔),而且很好看呐。
绘这幅月季实在只看到她的优点,没发现明显的缺点(之前偏见太重)。鸡蛋挑骨头就是配色上有待完善,也缺乏基础的绿色,不过48色原本就不可能太齐全。
8.三福可擦动漫铅笔,散装,共24色,RMB 3.8/支 这套的主要用途是起稿,因为可擦,又是彩色,就不必顾忌铅笔起稿留下的线条。 我画画经常是晚上,铅笔在灯光下很浅,反光、或者自己的影子一遮,就看的很费劲,所以买来很久却用的很少。不过习惯在白天自然光下起稿的人,这套基本可以替代普通铅笔。
画肤色时就存在起稿铅笔线条太黑的问题,以下这幅就是用三福可擦的肤色起稿,边缘比较自然。
四、画纸 我用过的纸只有几种,偏白偏薄的素描本、淡黄较厚的沃科敦素描本、法比亚诺素描本、光滑的白色卡纸。至于空白明信片和牛皮纸要具体分析,不好归类。 法比亚诺的素描纸偏白,厚薄适中(无论画什么本子,我都习惯在下面垫张白纸,以免下笔重了把下页的画纸刻出凹痕),近看可见清晰的纹路,但凹痕不深,相对来说能减少一些雪花点的问题。这本是无酸纸,不会受潮泛黄,便于长久保存。
沃科敦的本子是以前在美术商店随便淘的,因为又厚又大(老妈说的,东西买大了虎气)。纸质淡黄,较厚,有点透光,但一点不影响彩铅的表现。纹路中粗。杰克船长就在这本里。成都湿度较大,这个本子的纸张已经泛黄了。
至于白卡,光滑,几乎看不出凹凸的纹路。酷喜乐+白卡,会出现彩铅结块的问题,不敢叠色、混色过多、过重。但卡达+白卡,能够呈现细腻、淡彩的效果。 上面举例的画作,跨度从2009年到近期,除了铅笔和本子的变化,也有我画风、画法上的变化,所以很难单说是因铅笔不同造成的效果不同。 五、其他杂乱无章不好归类的问题 1.铅笔的选购 大家都问我买水溶还是油性,酷喜乐还是辉柏嘉马可。我在上文中把几种铅笔的特性都总结了,具体的选择终要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创作的对象(植物、动物、人物或风景)和期望的风格。对于初学者,如果你根本还没概念自己要往哪种画风上走,那用什么彩铅真心区别不大,与其花时间纠结买哪盒铅笔不如随便摸一套先画起来,画着画着就有思路了。辉柏嘉、马可、酷喜乐的价位分别是50、70、100,看自己愿意初期投入多少来选择亦未尝不可。 我是实用派,终归建议所有想学画画的人从实用角度出发来选择铅笔。辉柏嘉红盒48色我用了一年多,马可的油性72色也用了一年多。并不是一开始起步用辉柏嘉绿盒,画画的路就能走的多么容易,就像如果你明明不会做饭,用整套的双立人也做不出美味佳肴。 2.彩铅无优劣 我写这个帖子,一是懒得每天回答同样的问题,二是给自己的绘画之路做记录。 每盒彩铅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人一样,有长处有短处,反复比较非要说哪套好,无太大意义(但要承认价位高的彩铅在质量和做工上的确有贵的理由)。 选择的时候,第一根据价位,看自己能承受多少;第二再来看铅笔性能,看自己需要补充什么。以前特别注重叠色能叠几层、软硬度(决定颜色是艳丽还是淡彩)、雪花点严不严重,最近发现自己的很多铅笔都存在配色的问题。 归结下来,不是铅笔的好坏,是自己还不能熟练地掌握和驾驭。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倚天剑和屠龙刀,需是会用的人拥有它才能成为天下第一,普通老百姓抓起来照样破铜烂铁一把,你能怪武器不好么? 3.铅笔的几种特性 (1)软硬度:通常软的彩铅易着色、颜色鲜艳、不适合画很多细节(不是不能画)、叠色多了容易起腻。硬的彩铅适合画淡彩、画细节、偏干涩偏粉质。 (2)配色:我个人的习惯是不论画什么,都需要用到基础色,就是最常见的大红大绿大蓝之类,不论是做基底,还是做叠色时加强效果。打个比方说女生买衣服时会形容这个颜色“正不正”,“正”不是说非得大红大绿,是这个颜色看着舒服、不奇怪,是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颜色,穿在身上不会让人咋舌这是打哪染出来的。基础色在绘画中充当的就是这种效果,让颜色更纯。 彩铅的分色从12到120色不等,我最多只买过72色,不好评断。但肯定不是越多就分色越好,比如60色的绿盒就不如48色的红盒搭配合理。酷喜乐的72和马可的72,是我认为最全面的。 (3)叠色和配色要结合:不要过分追求叠色多,画面的层次和丰富不完全是靠叠色营造出来的,有时叠色多了、混杂了,反而使画面暗淡、凌乱或脏兮兮的。选色科学,其实用两三种就能绘出丰富艳丽的效果,还能使画面干净清透。 4.雪花点的问题 之前特别看重雪花点,喜欢细腻的画风。 目前发现除了 卡达经典40色水溶+白卡 的组合外,就是彩铅水溶后继续描细节这种方法,其他很难避免。其实不必强求,雪花点正是彩铅独有的效果。控制不好,画面粗糙凌乱,控制的好,别有一番风味,需要结合彩铅的性能慢慢练习。 每套铅笔都有自己的个性,需要慢慢发掘,慢慢了解。 彩铅始终只是工具,画功本身才是重点,切忌舍本逐末。 如果想买新铅笔,请先了解了手上这套,再根据需要补充,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对比,温故而知新。 我以前有点鄙视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可随着身边越来越多人受我影响开始画画,我渐渐改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懂得画画带给我的快乐,和对生活的意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哪怕只画一天,倘若你也体会到这种快乐,这些投入亦非常值得,何乐而不为? |
|
来自: 昵称13697693 > 《彩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