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财君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当我走到门口的时候,Wi-Fi会自动连上它...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彻底改变,无论公交、地铁、公园,wifi已经无处不在。但是,据Google的数据统计,全球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没有上网的机会。 而在根本看不过来的满屏热点新闻里,或许你漫不经心的就错过这条: 敏感的人或许意识到,标题越短信息量越大! 谷歌今天向BBC透露,印度尼西亚的三家通讯服务商决定在明年使用谷歌热气球网络服务。 what,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都要商用了,但什么是热气球4G网络? 首先,一财君想说,人类在消灭网络盲区的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大步。你想想看,光是印尼一个国家,2.55亿人口里有1亿人都还没有互联网。 其次,秉着不洒鸡汤,不掺狗血的原则,一财君要向你普及一下这个伟大的计划——Project Loon : 为什么要开启这个计划? 尽管使用Google搜索和Android的用户已经过亿,但Google不止于此,它想尽可能的让所有人的都能够享受网络,并且通过网络获得需要的信息。这种为全世界人民上网操碎了心的精神,也是可歌可泣啊! 为了落实这个异想天开的美好愿景,Google雄赳赳气昂昂的推出了Project Loon ,透过架设在离地20公里的热气球,成为网络接点。 热气球的材质是超压力气球所使用的聚乙烯泡沫,充气完成后高12米,宽15米。气球装有两台用来接受和发射数据流的装置,还有GPS定位系统、进行复杂运算的计算机、用来适应风向的高度控制系统。气球上的电子设备是由太阳能面板供电的,仅需4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充电。 气球需要在平流层飞行约100天。并配备降落伞的装置保证设备的成功回收。每个气球可以提供直径40公里的4G网络。 这些穿越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的热气球,都是人类逐梦的使者—— 谷歌目前已部署300至400个热气球形成的环状区域,为某些地区提供持续的互联网接入。 这样,无论是巴西的茂林深处,还是漂流在印尼的荒岛边,抑或非洲被犀牛追逐的路上,你都可以不用担心不能及时发朋友圈了! 就像它的宣传标语所说: 「Balloon-powered Internet for everyone」 谷歌最早的计划是提供3G网络,但是现在谷歌的热气球已经可以向地面提供每秒10兆流量的网络服务,已经接近英国每秒15兆的4G标准网速。 另外,热气球在空中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也在优化发射流程,以前大概需要14个人一起用1到2个小时来发射一个热气球,但现在我们只需要两到三个人,就能每15分钟发射一个”,Project Loon的副总裁迈克·卡西迪说,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2016年这项计划将达到阶段性目标。
因为每一个热气球只能向直径为40公里的地面发射信号,所以这第一个环链只能覆盖相对较小的一块面积,具体地点选在南半球。 热气球比卫星通讯的优势是:大大减少空间带来的网络损耗。缺点则是由于高空热气球的体积“更大且更难控制”,“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强”。美国空军、NASA都曾做过发射高空热气球的尝试,只是成本太高了。所以,当谷歌号称可以用极低成本发射悬浮半年的气球时,很多热气球专家对此一直充满质疑。去年试验期间,就有一只谷歌热气球在美国华盛顿坠毁。 即便困难重重,热血的事情,总需要有人来干的,就像马云说的,万一实现了呢。 Davies Murphy Group的科技咨询师克里斯·格林(Chris Green)说,“还在试图通过传统陆地电缆来解决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区,是时候抬起头来看看卫星、热气球或者其他空中方案了”。 不止于此,谷歌还在考虑其他低成本方案,比如Titan计划,就是用太阳能驱动的无人机来发射网络信号。 谷歌之外,FACEBOOK也在发展类似的无人机网络服务提供计划。 为建设一个更便捷连接的世界,人们一直在不懈努力。 对于这个环球上网的计划,一财君很欣赏一句评论,在此分享给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