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亡国后妃的命运悲歌

 杂货店伙计 2015-10-30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辛弃疾词《摸鱼儿》所咏佳人,早化尘埃,但她们的特殊身份——后妃,却让人遐想,引人探究:她们的花容月貌,神秘生活,悲欢离合,命运浮沉……

 

(一)

 

    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分别和三个绝色美女的名字连在一起。

 

    夏桀征伐施部落。施部落酋长向夏政府求和,献出美女,她被称为“妹喜”。夏桀对她十分宠爱。《帝王世纪》称,妹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荒唐乖张之举,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民众困苦不堪,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商汤看到夏桀已处于众叛亲离的末日,遂起兵伐桀。夏桀溃败,匆忙逃奔,后死于南巢。妹喜,做了暴君夏桀的牺牲品,也成了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

 

    妲己是有苏氏的女儿。据《史记》记载,纣王征伐有苏部落,俘获到美艳的妲己为妾。纣王非常宠爱她,在卫州设“酒池肉林”,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致使原本国力强大的商王朝为周所灭。于是,妲己就成了商朝灭亡的祸首。实际上,在京都郊外牧野进行的商周命运大决战中,纣王虽有兵数十万,却纷纷阵前倒戈,投向周营。可见纣王早已人心丧尽,成了孤家寡人。纣王自知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妲己据说是被俘后砍了脑袋。因为容颜太妖娆,梨花带雨,让人不忍下手,故有“太公蒙面以斩妲己”的说法。

 

    西周末代国君幽王姬国涅,王后申氏,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史称“申后”。申后生子宜臼,立为太子。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之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六宫。褒姒性情忧郁,笑颜极为稀罕,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竟拿十万火急的军事警报和部队集结作儿戏,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一幕。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宜臼出奔到申国,申后被囚禁。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与犬戎联兵攻周,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被杀),宫中士卒嫔妃,死者不计其数。西周遂亡。《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真是厚诬女人了。

 

(二)

 

    从三国两晋经南北朝隋唐到五代十国,战乱频,分裂久,王朝变幻有如走马灯,亲历亡国之痛的后妃甚众,只能举类型,选代表性人物。

 

    第一,当了俘虏的后妃。像南朝陈后主宠妃、名字和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连在一起的张丽华,因为绝世美貌,被视为“妲己”,一经抓获,当即斩首,虽然残忍,却也干脆痛快,一死百了。北齐后主高纬左皇后冯小怜,国亡被俘后,高纬要求宇文邕把冯小怜还给他,高纬如此爱美人不爱江山,从冯小怜角度想,她未尝不感到些许慰藉,亡国之君毕竟还爱着她。可高纬旋即被杀,等待她的是被当成“礼品”送来送去。而冯小怜的婆婆胡太后,因为年纪偏大失去“礼品”价值,竟沦为长安妓女,屈辱地苟活着。

 

    对亡国后妃而言,最痛苦最难忍受的也许不是砍头的钢刀,而是人格的羞辱和感情的蹂躏。遭受一个个臭男人粗野的发泄,痛苦莫名,若不能心如死灰听任糟践而敢反抗,就会招来更多的折磨。“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75年向宋投降,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小周后为郑国夫人,双双软禁于汴梁城。宋太宗赵光义早知小周后的美名,每到命妇入宫参拜皇后的时候,就要将她留在宫中好几天。每当从宋宫中被放回府邸时,小周后总是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播于墙外。李煜只会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那篇著名的《虞美人》,对故国无尽的思恋引得赵皇帝勃然大怒,认为李煜再也不能留在世上,就立即将他毒死。李煜下葬不久,拒绝入宫的小周后自杀身亡。

 

    面对胜利者居高临下、挑衅侮辱性的发问,面对死亡威胁,如何回答,能否勇敢面对,那是对昨日后妃的智商和骨质含钙量的最好检测。说真的,有些后妃的回答大义凛然,如金石掷地有声,不容辩驳,真让曾经的帝王相形见绌。后蜀君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答宋太祖赵匡胤之问,流传甚广,堪称典型。公元964年,宋发兵击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孟昶请降,花蕊夫人作为战俘,与孟昶一起被押解进京。第一次召见,宋太祖竟厉声指责花蕊夫人道:“人说女色是亡国祸水,你倚仗美貌,使孟昶荒于游乐,败了国家,该当何罪?”花蕊夫人面无惧色,坦然陈辞:“做君主的大权在握,不能悉理朝政,强军保国,自己迷恋声色,却将罪名加到宫妃身上,是什么道理?”当场索要纸笔,题诗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花蕊夫人赢了理,却“输”了人,赵皇帝将她据为己有,就像山大王强夺民妇做压寨夫人一样。逾七日,孟昶暴卒,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孟昶的像,表示怀念。后被赵光义一箭射死,花蕊夫人香消玉殒,她的诗句却成了永恒。

 

    第二,被杀的后妃。朱温为了称帝,决定灭了唐昭宗。公元904年秋,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派杀手率一百多人深夜进宫,谎称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犹豫中推迟禀报了片刻,立即被杀死。杀手闯入宫内,见到昭仪李渐荣,问皇帝何在。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昭宗被杀,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翌日,宰相又假称昭宗何皇后令,宣布昭宗为宫人所害,皇子继位。哀帝尊何皇后为皇太后。朱温正式称帝后,杀何太后于积善宫,并废为庶人。

 

    第三,由皇太后变为公主。公主是皇帝的女儿,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尽管说“皇帝女儿不愁嫁”,身份极高贵,但女人好像还是更喜欢当皇后。北魏就有一公主,公然鼓动自己的丈夫反叛夺权。事败,法官问她何以谋反,她说:“当公主有啥意思,当皇后才过瘾!”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杨丽华,却经历了由皇后而公主的身份置换。杨丽华系杨坚长女,由太子妃而皇后,顺理成章。宣帝崩,静帝尊杨皇后为皇太后。女婿死未逾三载,杨坚称帝,取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这个“寡母”正是周室皇太后、杨坚自己的女儿。既已改朝换代,再称杨丽华为皇太后就不成体统,隋文帝改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由“皇太后”那么老气的称呼回归为“公主”,一个早上又变嫩了。杨丽华居然不买老爹的账,把送上门的公主金印都扔了出来。杨坚想让女儿改嫁,不从。大业五年(609年),这位颇有个性的亡国皇后逝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

 

(三)

 

    北宋亡于野性十足的女真人,后妃遭遇极其悲惨。1126年金军攻陷汴京。明年三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郑皇后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百官等三千余人押送北方。徽、钦二帝被封为屈辱的昏德公、昏德侯。后妃们则遭到了非人的凌辱,赵构母韦后、妻子邢秉懿和姜醉媚、帝姬赵嬛嬛等三百人留洗衣院。所谓“洗衣院”实乃军妓营,洗衣工即是慰安妇。宋钦宗的朱皇后不堪凌辱,自尽身亡。宋高宗的原配妻子邢氏及赵构的其他妃妾,都被折磨致死。

 

    元朝亡国之君是元顺帝。明军还未打到大都,元顺帝即率后妃安全逃往上都开平。在明军追击下,元顺帝的流亡宫廷又移往应昌。明洪武三年(1370),明军攻克应昌。除皇太子爱猷识腊达里和几十名随从骑马突围之外,包括皇太孙买的里八剌在内的所有后妃、宗王、官员、将士都成了明军的俘虏。同此前一次次被俘后妃北行相反,这一回是向南行。1371年,元廷后妃皇孙被押解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没有举行献俘之礼,对被俘的元廷诸人采取怀柔政策:认为元末帝“知顺天命”,给他加了一个“元顺帝”的称号;封元皇太孙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让元顺帝后妃穿本民族服装晋见马皇后,又在龙山给他们安排宅院居住。朱皇帝的文明政策使被俘后妃免遭厄运。

 

    明朝亡于甲申年(1644)。318,李自成农民军攻破了崇祯的最后一道堡垒——北京皇城。崇祯向后妃传下了他最后一道旨意,让她们自裁。当天夜里,天启帝张皇后自缢;崇祯周皇后自缢。其余妃嫔也多数自尽,有几个不肯自尽的亦被近侍杀死。第二天,崇祯皇帝朱由检蓬头赤足、失魂落魄地从紫禁城来到煤山上,长发覆面,上吊而死。当大兵冲进后宫时,宫人们纷纷逃跑。有一个宫人魏氏大呼:“我们必会受到污辱,有志气的人要早早想出对应的办法!”说完跃入御河而死。在她的带动下,一二百宫人皆跳河而死。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是溥仪,清朝被推翻时他还是个孩子。1922年,逊位的溥仪娶了一后一妃。皇后叫郭布罗·婉容,淑妃是文绣。婉容很摩登,喜爱骑马和吃西餐,还跟美国人学英语。溥仪给她起了个洋名——伊丽莎白。国民革命后,溥仪被逐出紫禁城。“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诱骗下,当了傀儡——伪满皇帝。婉容因与随从私通被打入冷宫,苦熬十四年,死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文绣追求自由,很有勇气。她的惊人之举是与溥仪闹离婚,并如愿成功。离婚后,文绣用溥仪所付的赡养费办了一所小学,亲自执教,终身未嫁,直到1950年病故。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当过教师的皇妃。至于“休夫”,在此前的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

   

女怕嫁错郎。嫁给亡国之君,这些后妃们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