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江山携手 2015-10-30

品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读书是修身之本,是明理兴事之基,能够提高自身素质,知识浅薄的我必须通过读书学习,才能拓宽视野,掌握新知,阔远生命。

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在教办组织“让经典穿越生命”的读书活动中,我阅读了几本书,其中品读《劝学》教育智慧,内容高雅丰富,文风朴实。通过读书学习,名著名篇越学越有味道,越品越觉的此书味美芳香。使我学到了不少道理,从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下面我谈谈的自己感想吧。

书中说:“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句话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人初生下来是一无所知的,不学习就不能进步,人类学问每天都在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不努力去学习,便会落伍,退后,甚至被社会淘汰。“学不可以已”说明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应该读书学习,使人开茅鄙见,见识广,增知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实现专业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天一件件小事情,就能将来把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大做强。俗话说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从书籍中学知识,学智慧,才能求发展,求生存之道,不读书就不能胜任现代教育,不读书就会脱离教育,不读书成千古恨,只要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才能为终身发展教育奠基。为了未来美好的明天,让读书支掌我们的生命,营造书香校园,阅读经典书就会幸福一生,心情坦然,宁静致远,气质高雅,使人荣辱不惊,在当今教书育人智力开发的今天,让学生有一杯水,老师就得有一大桶水。

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书里还阐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那就是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持之以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持之以恒不仅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持之以恒,作为道理,绝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但作为一种行为,则是最可贵的境界,也是最要紧的学问,因为世上的事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三分钟热血谁都可以持有,而一曝十寒却又是很多人的通病。正如古人所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止”是最容易发生的,一场坚持,易不当易,止不当止,于是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所以说,世上最宝贵的精神是坚持,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也许正因为宝贵,它才充满难度,也正因为难,才更见其弥足珍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加上用心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正是凭着这股专心的劲儿,才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中学生去学习,然而对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点,我也是不赞同的。现在的社会是日益变迁,一天一个面貌,所以我们应当去关注社会的发展,不要将心思全心投入到学习当中,那样也只是个读书虫。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而且对于时事动态,琴棋书画,电脑等方面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生,有的人是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成为了世界伟人,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名人和伟人,羡慕他们展现在人前的光彩和荣耀,然而,又有谁知晓,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包含着多少奋斗的心血和汗水呢?

读《劝学》教育智慧感悟


一个人不管他出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他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那么他就有获得成功的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

荀子[约在公元313年至公元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今山西省安泽县人]当时人尊为荀卿,他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被誉为先秦,集大成的思想家,对于荀子来说,学习的第一要义是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荀子提倡向老师学习,老师要发挥在教育中的表率引路人作用,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荀子认为学习最便捷的途经跟从老师学习,礼,乐,师从贤士,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有许多有关尊师的故事,孔子学识渊博,没有人会否认,但是他依然谦虚好学,尊崇老师,毛主席就很尊师,参加了革命,参加共产党,      当了主席后,他永不忘师恩,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60 岁生日时,毛主席给俆特立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

荀子认为道德上坚持合一,徳行完美,遵守礼仪,从古至今以品德优良,高风亮节,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为主要内容的道行,新时期我们提倡社会荣辱观,有利于净化行业风气,有利于推动全民素质。在先秦的教育内容中包含两大部分,即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德于才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的统一,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又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可见,品德是衡量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前提。有德行和操守,那就是完美的一生,到那时上天会为你显现光明。大地为你显现它的广阔,君子最应珍惜的,就是自身德行的完美。

一句好话,可以受用一生,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生。生命如一座高山,只有锲而不舍地去攀登,才能达到梦想的顶点;生命如一张白纸,它需要用智慧去创作,用勤劳的双手去勾勒。《劝学》教育智慧品读一书,确实给我许多启发和教育,通过学习本书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和决心,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 让《劝学》教育智慧品读一书永远代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