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的精彩演讲,糖友必看!

 琬玥 2015-10-30

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生命三大杀手之一,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杨文英说:中国糖尿病病人有9240万之多,居世界前列。


10月24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给我们中老年朋友带来了一场糖尿病防治的科普讲座。

周智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


周智广教授的这场讲座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相信糖友们看了能够得到有效指导,不是糖友的朋友看后也对自己健康更有主张。



(▲ 周智广教授正在做演讲。)


4岁得了糖尿病 一直活到83岁


据糖尿病联盟相关世界分析,大约有40%-50%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打胰岛素。


周智广教授指出:糖尿病人在用药上,惧怕用胰岛素,这是很大的误区。周智广教授说:


“胰岛素不会上瘾,它很安全,只是打多了也不行,会出现低血糖。我见过的打胰岛素时间最长的患者,是一位美国女性,用胰岛素长达79年。

我2006年在美国时见过她。她当时83岁,由她的女儿推着来医院,她4岁便查出1型糖尿病,之后注射胰岛素79年,状态仍然很好。”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周智广教授说,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在改革开放30年里,我国糖尿病发病人群增加了10倍以上。


周智广教授建议,以下高危人群要警惕糖尿病,做到合理膳食,增加运动,每年体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有家族发病倾向。多种疾病也能引发糖尿病,如:

    已患高血压、高血脂,或患有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甲亢、巨人症等内分泌疾病的病人。

  • 营养过剩、运动偏少的肥胖人群

  • 生孩子次数多的妇女,生下的孩子超过8斤或少于4斤的妇女。



(▲ 肥胖。)


90%糖友存两大误区


蜂胶能降糖?错!

周智广教授还劝大家不要迷信昂贵的、所谓“纯中药”的降糖药,因为它们里面往往掺了优降糖、双胍类等很便宜的西药降糖药。


“老年朋友还迷信一些保健品,比如蜂胶。蜂胶首先不是降糖药,如果只吃蜂胶而不吃降糖药,是不行的。”


患了糖尿病,首先是要用药物合理降糖,在这之后,若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再吃一点大品牌的优质蜂胶,对增强免疫力、改善口渴症状或许有帮助。



(▲ 蜂胶。)


血糖升高了,没有觉得不舒服,可以不用治疗。


“糖尿病要尽早控制,因为一旦有了并发症,治疗要多花5倍的钱。”


周智广教授指出,糖尿病危害大,知晓率低:我国已诊断的患者仅39.3%,未诊断的患者达60.7%。有研究表明,中国当前正确治疗糖尿病的人数不到20%。


“有的病人问我:我空腹血糖7点多,餐后2小时血糖11,但没感觉到任何不舒服,可以不吃降糖药吗?我明确告诉他:没症状也必须吃,因为并发症就是从这时悄悄开始的。”


周教授说:糖尿病前期人群一定要找专科医生治疗,进行膳食控制和经常性中等强度锻炼,必要时采用药物干预,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降压药、调脂药、降血黏的药及减肥药,可辅以部分中药治疗。




吃饭:吃的杂、餐数多


糖友在饮食控制上,容易走进2个极端:完全不控制导致营养过剩,控制得完全的得不到营养。其实,这两种都是错误的饮食习惯。


周智广教授说,其实糖友如何吃饭,一句话可以总结:


糖友一天不少于3餐,
每餐主食不多于2两。


  • 控制总热量

    主食、副食、零食都要控制。

  • 合理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占55%)、脂肪(占25%)、蛋白质(占20%)。每天摄入必要的粗粮、蔬菜、水果。

  • 少量多餐

    一天不少于三餐,主食一餐不多于2两。

  • 清淡饮食

    少油、少盐、低糖,戒烟限酒。



(▲ 讲座现场十分火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