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马拉松频出的猝死事件,是该冷静地想想了

 hjsn 2015-10-31
On Running

马拉松猝死发生多半有以下几个特征:接近终点线;选手平时有运动习惯,但可能是首马;天气炎热。


我从2001年开始跑步,大小马拉松也参加了80多场,最早知道马拉松猝死事件发生在2004年的北马,那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而且还和我同校,跑半程距离终点不到2公里的地方永远的离开人世。那时候马拉松每年也就四五场,跑步也没有现在这样火热和关注度,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猝死事件发生,跑步的依然在路上,生活依然在继续。

直到,马拉松赛事井喷,跑步的人像赶庙会一样热情,猝死事件的报道又频繁进入人们视野,2014年仅仅网上可查的就有5起马拉松猝死事件发生。2015年,年初1月份的香港马拉松就发生了猝死事件,而就在昨天,合肥马拉松也出现了同样的悲剧。


冠心病猝死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关于预防冠心病猝死,网上有详细描述,不再累述。我单从马拉松的角度加以解释。

综合有史以来的各种马拉松猝死,基本上都有以下特征:

1、距离终点前不远

2、死者平时有运动习惯,但可能是首次参加马拉松

3、天气炎热

我自己跑过很多年,幸运的是赶上了跑马拉松并不火爆的年代,所以我的跑步完全来自于兴趣爱好,自发自觉,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跑步从操场三圈五圈开始练起,五公里,10公里,半程,花了好多年才开始跑全程,跑到第20场全程才开始跑百公里……过程非常稳健,在有些人看来简直是过程缓慢,但也正因如此,不敢盲目自信,没有揠苗助长,没有大跃进式的仓促上马,也更能理解跑步的乐趣和奖牌之外的东西。猝死,训练不足固然是要素之一,但我觉得心理上的冒进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回到正题,我们分析一下马拉松猝死案例原因:

1、距离终点不远出事,多半是选手加速造成。竞技体育对于终点冲刺这种品质给几代人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也符合人的自然习惯,就快到终点了,加速猛冲,呼吸更加急促,意志更加坚定,甚至有人像短跑一样憋着气去跑(仔细想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而这正是最危险的方式。职业运动员平时训练量都很大,冲刺对他们来说是能力范围内的稍微努力,而很多跑友平时训练就很少,快到终点已然能力耗尽,再猛冲透支,危险很容易发生。我亲眼见过多起马拉松选手倒地事件,就发生在身边,好在都抢救了过来,到了2015年,很多赛事都加强了医疗救护手段,这也是用生命换来的警示,然而,新赛事的出现速度极快,并不是每一个组委会都能意识到这点。更重要的是,所有"跑步新手"一定要注意,接近终点的时候不要猛冲,更不要跑完急停!如果你开车猛加速或者急刹车,对车是否有损害?身体也会承受同样的大负荷。

2、"平时多有运动习惯"并不能代表长跑的能力,运动项目很多,羽毛球、足球篮球等都不能代替跑步所承受的负荷,特别是第一次跑马拉松,专门的长跑训练是必要的。很多出现问题的跑者,都是平日里有运动习惯而盲目自信,跑步看似简单,一条腿迈到另一条前面,循环往复而已,殊不知进入任何领域都有其科学性,都要抱持谨慎的态度,只有跑量够了打好基础,才去跑马拉松。"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小学就学习了,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有人认为跑马拉松能有速成班呢?

3、如果回顾一下马拉松猝死发生,几乎都是炎热天气中。对不对?炎热天气,会对整体身体的循环系统造成影响,血液要流到接近皮肤表面去帮助散热,心脏的回流就会减缓,负担加重,心脏供血不足,需要更快的跳动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另外,类似红牛这样的饮料在夏季里是应该避免的,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的心脏再强迫启动"超频"(这个词说明我是理工科的),危险会随之而来。


我们的心脏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在长途疲劳之后还要油门踩到底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伤,有的发动机还带有先天的缺陷,更要谨慎使用。马拉松就是典型的带有耐力疲劳性质的运动,超负荷运转的心脏会因为各种器官都很虚弱都需要血液而加大运行强度,加上少数人有先天性的疾病,这也是不断爆出马拉松猝死事件的原因。


综上,防止马拉松中猝死发生,主要就是合理使用心脏,选手要做好几点:

1、平日里多加练习,跑过的路都是成长的保证(强化你的发动机);

2、初次跑全马或者半马,接近终点不要猛冲和急停(平稳使用你的发动机);

3、不要盲目自信,其他运动不能代替跑步本身(不要说轮胎耐磨就说车子整体好);

4、炎热天气更要小心,心脏可能正承受比平日里更大的负荷(就像超载的车子)。

另外,如果你平时训练得比较多,就会对身体更加了解,自己有多大能力,能跑多快,能跑多远,这个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总之对自己的了解也是对别人和家庭的负责(请相信一位老司机)。


而对于组织者,也可以多多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马拉松组委会要求的心电图检测能否针对马拉松猝死查出原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赛道上已知选手的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

媒体人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跑步本身,只是一味鼓吹荣誉或者一味夸大负面效应,神话或者妖魔化跑步,都不利于跑步产业良性发展。

马拉松赛场上猝死无论如何都是个令人心痛的话题,为了健康却损害健康,为了荣誉而忘掉了跑步的初衷……关于预防,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即使技术和理念更加先进的美国和欧洲也无法完全杜绝猝死的发生。以我的经验,可能比较有效的判断是跑步者平时的训练纪录,如果一个人平时能跑32公里,马拉松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平时10公里能跑进50分,赛场按6分配速就是可靠的,这些都是经历了万千跑者校验过的知识。如果让我来选,我更愿意相信一个有良好训练纪录的跑者,而不是临时到医院花十块钱测一下心电图盖个章。如同我宁愿相信一个平时测验成绩就很好的同学能够在期末考试中拿到好成绩一样。


另外,还在说马拉松的精髓是"坚持就是胜利"的论调应该缓缓了,那是针对高阶跑者的,打好充分基础的时候进行自我突破时候的优秀品质。而对于初学者,我跑第二个马拉松开始就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马拉松需要"坚持",那真的是因为"缺练"啊。 你不觉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更像是正解吗?马拉松这种长,这种稳,对应的不是短时间爆发的荣耀,而是长期的迟来的满足感。如果能把这种持久干大活的品质作为生活方式形成习惯,就不会为了一次比赛冒进,也更能体会跑步的初衷。


备注:

百度这样描述猝死: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参考资料:黄翠瑶,等."猝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第18卷第11期.--看来这条百度百科也是好多年没更新了。)

马拉松的猝死在原因上与广义的猝死触发条件略有不同,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1.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占75%。这类患者是死于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突发的心肌缺血造成患者心脏的电活动紊乱,进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为室颤),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生猝死。马拉松上的猝死基本上都属于心源性猝死。我们常说的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和急救中使用的AED自动除颤仪,就是针对此类现象。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其他心脏疾病有两类,一类是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肺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另一类是非器质性心脏病,即心肌离子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如Brugada综合征、QT间期相关综合征(QT间期延长及缩短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还有某些心肌病等。这类患者大都属于基因缺陷造成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多与家族及遗传有关。这类患者的心脏没有直观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故不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只有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方能查出问题所在。多数患者在30岁前后就因心源性猝死而结束了生命。因为心脏搏动是由血清离子(K+离子、Na+离子、Ca+离子等)进出心肌细胞膜内外造成的,故一旦发生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离子无法正常出入心肌细胞,就可能促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进而导致猝死的发生。

2.非心源性猝死

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内源性高血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