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师说(14)曲黎敏

 安安君 2015-10-31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在这里呢?先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辅垫,就是所谓的《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春天怎么养生,夏天怎么养长,秋天怎么养收,冬天怎么养藏。就是顺应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就是顺应这个因天之序,就是顺应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才是它的养生之道,这是养生的要则。所以咱们先把题目解释一下,它为什么不说《四季调神大论》?而是说四气?而且它调的是神,它重的都是神的这个层面。那么四气到底是指的什么呢?四气就是指的跟四季相关(的气)。这个呢?在《黄帝内经》里非常有趣。黄帝曾经问岐伯,到底什么是气。然后(岐伯)就是他的老师在回答他的时候,就非常的为难,就跟他说,这个东西是先帝秘之,就是过去不让外传的东西,说你就得斋戒几日才能传给你。黄帝就说,那好吧,我就斋戒几日。最后岐伯才告诉他,什么叫气。他说的是,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候?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的时候,大家可以到外面去看,什么叫候呢?候就是物候,就是树木、事物这些事物的表现。事物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呢?他会告诉你,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到了三五一十五天的时候,这个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次转换。
你人体要想养生的话,你只有跟上这个气。比如春天的气全生发起来了,你还没生发起来,这样你就会得病。如果到秋天气都开始收敛了,而你这时候还没收敛,你也跟不上这个气,你也会得病。所以这也是中医里所谓的天人合一的这个概念的一个表现,那么这就叫气。大家不要一说到气,就去理解什么呢?呼吸之气。古代的那个气不是讲这个概念,它更多的是在讲节气,也就是二十四节气。而四季,我们现在所说的春夏秋冬,是各占几个节气?一年是二十四节气,一个季是占六个节气。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说气,这里面最关键四季里面,不是单纯地说一个春夏秋冬的概念。而是告诉你,在春夏秋冬中,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的。这个时候发生变化,我们人的情志,就要跟上这个变化,就可以养生。它就说《四气调神大论》里面,它主要是讲春天是怎么样养生的,他会告诉你。然后夏天养长,它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面气的表现。然后化,原先我已经讲过了,所谓化,就是四气全有,就是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化就是把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都包括在内,这叫中央脾土的特性,它全部都能吸收。跟我们原先讲的那个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是一样的。我们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