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杜雨茂

 简兮 2015-10-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中风
 
(l)平肝熄风开窍闭,八旬老太重振起
 
杨XX,女,80岁。国棉七厂职工家属。住院号:48619 。1976年4月24日初诊:患高血压多年,神昏语蹇半身不遂3日。患者平素血压偏高,有时头晕,饮食行动尚正常。于3日前清晨家人发现患者床上有呕吐物,见其流涎,不语,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乃送至我院诊治。查患者神志朦胧,舌蹇语涩,时作鼾声,喉中痰鸣,大声呼之尚可开目视人,口角向左歪斜,右手指略可屈,右下肢不能活动,小便自遗,大便已5日未解。
 
患肢肌张力减低,右下肢克氏征(+),颈强,被动活动时有苦楚表情,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应存在,体温38,6℃,血压22.7/12.OKPa,心率62次/分,律不齐,每分钟期前收缩约12次,第一心音低钝。血液化验:胆固醇166mg%,血色素11克,白血球8000,中性77%,淋巴20%,单核3%。脉弦劲不柔和,时见代象,舌质红黯,苔厚黄而燥,舌伸不抵齿。辨证:患者年迈,肾中真元亏虚,肝失涵养,肝阳上亢,亢盛则化风化火,挟痰浊上犯,阻遏清窍,横窜经络,故见神识朦胧,半身不遂、痰鸣、便闭等证。脉弦劲不柔和乃肝肾阴亏之象。代脉为高龄心气不足,加之痰浊内阻,脉道不利所致;舌质红黯苔黄厚燥,为痰火内盛兼阴亏;遗尿为肾气本亏,失于固摄。诊断为中风,风中经络及脏腑之证。属本虚而标实,虚实错杂。治宜平肝熄风,清降痰火,宣窍开闭,佐以扶正养阴。处方:钩藤15克,黄芩9克,白芍12克,怀牛膝12克,二花18克,竹茹9克,元明粉12克(冲),大黄6克,生地15克,元参15克,麦冬9克,太子参9克,竹沥15克(冲),二剂,水煎服。局方至宝丹二粒,每次半粒冲服,日二次,
 
复诊(4月27日):服上药兼灌肠一次,泻青黑色硬粪块许多,今日神识略清,时睁眼看人,血压降至19.5/12.0kPa,舌苔较前薄仍燥,余如前。拟前方续服三剂,至宝丹,日一次,每次半粒。
 
三诊(5月3日):体温血压已趋正常,痰鸣减轻,颈较前软,右上肢稍可活动及握物,但握力差。二便不自控,大便糊状。脉缓略弱,舌红苔黄不燥,血压14.7/10.7kPa,体温36.6℃。拟转为育阴补肾,熄风通络,化痰宣窍。处方:生地12克,首乌12克,山萸肉9克,巴戟9克,肉苁蓉12克,石斛9克,白芍12克,太子参9克,秦艽6克,钩藤12克,菖蒲9克,胆星6克,竹沥15克(冲服),茯苓12克,怀牛膝90克,3剂,水煎服。
 
四诊(5月7日):神志清醒,能说简单语句,吐字不很清晰,能进少量饮食,二便仍自遗。脉弦缓,舌红苔黄,舌可伸出唇外,血压16.0/10.7Kpa。拟继用5月3日方去白芍,加川芎9克,以助活血通络之力。4剂,水煎服。
 
五诊(五月十日):语言增多,吐字清晰,食欲增进,右下肢可自挪动,二便自遗,脉缓右细弱,舌红中心苔黄厚。血压19.5/11.6KPa。拟育阴补肾,化痰宣窍,补气化瘀通络。处方:生地12克,首乌12克,山萸肉9克,巴戟9克,石斛9克,肉苁蓉12克,胆星6克,菖蒲9克,竹沥15克(冲),黄芪24克,地龙6克,川芎9克,怀牛膝9克,秦艽6克,太子参9克,5剂,水煎服。
 
六诊(五月十七日):神志清,能讲一般语句,右下肢可自抬起,大便先干后溏,二便仍不自控。脉缓弱、偶而代。血压16.5/9.6kPa。拟宗前法增入温肾药,以摄二便。地黄饮子化裁。处方:生地12克,山萸肉9克,巴戟9克,肉苁蓉12克,茯苓12克,石斛12克,附片4.5克,远志6克,菖蒲9克,胆南星6克,竹沥15克(冲),黄芪24克,红花4.5克,地龙6克,川芎10.5克,6剂,开水煎服。
 
5月20日患者右下肢可屈伸活动,食欲已近正常,血压平稳,要求出院,嘱带药回家继服,用5月17日方增附片为6克,加山药15克,去竹沥,并配合针灸,取穴肾俞、脾俞、大肠俞、百会、长强、三阴交等穴及头针隔日一次。至6月上旬患者精神、言语复常,可扶杖行动,二便亦转正常,嘱重饮食调养。
 
患者在住院期间曾用过新青霉素、ATP、细胞色素丙等,数日后即停,主要用中药治疗。
 
(2)半身不遂三月整,针灸两旬下地行
 
刘xx,女,48岁,咸阳市周陵乡贺西村农民。1961年4月22日初诊:左半身不遂三个月。患者既往常头晕、头痛,易怒,于今年元月某日正吃午饭之中,忽觉左侧嘴角及脸麻,旋即头晕目眩,昏倒于地,人事不省,牙关紧闭,口角流涎,四肢强直,鼾睡不语。立刻请医救治,六、七日后方才复苏醒。但口眼稍歪斜,左半面脸有阵发性痉挛,舌强麻,语赛涩,左侧上下肢拘挛而痛,手足麻木,一切举动艰难,不能行走。后经服大活络丹及针灸治疗数次,舌不强但麻,语无前蹇涩,余症未见减轻,饮食二便尚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而青,面黄,形体消瘦,患肢较健肢更消瘦,皮色不荣润,左侧上下肢拘挛不能转动和曲伸,手指肿胀强麻,不能握物。语不流利,声不甚低沉。左寸关弦滑有力,右寸关浮弱,两尺沉弱。此为风中脏腑之重证,经救治后脏腑之风虽暂熄,而经络之风仍盛,阻塞经脉气血致半身不遂仍存,当以针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熄风邪。取主穴:百会、太阳、下关、地仓、肩禺,曲池、合谷、八邪、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患侧)。配穴:承浆、童子髎、巨髎、内关、手足三里,梁丘、外犊鼻、血海、三阴交、昆仑、太溪(患侧)。手法:每次十二个主穴至少取一半,再加配穴2-4个,头面部穴位单刺不留针,进针后捻转半分钟即启针,不灸;其余穴位均留针5-10分钟,各穴位并行捻转术平补平泻法一次,每次半分钟左右,启针后以艾条灸之(以皮肤红润为度)。以上穴位轮换取用,间日一次。疗效:连续针灸8次,历时20天,面部痉挛停止,口眼复正,语言复常,患侧上下肢已能曲伸转动,手指肿胀消退,皮色转润,唯指端仍有麻木感,并且患者已能不用人搀扶,自己扶杖下床练习行动,精神亦较前转佳,脉较前和缓。嘱其加强调养,练习活动,以竟全功。
(3)热郁清窍痛不止,风袭面络抽有隙
 
焦XX,男,63岁,泾阳桥底农民。1989年7月6日初诊:右侧颜面持续性烧灼疼痛,肌肉阵发性抽搐,约10至20分钟发作一次,历时l至2分钟后缓解,目眩,眵多,大便干燥,3至5日一行,溲黄、眠差,嘴略偏左,鼻唇沟变浅,舌红苔厚腐腻,脉细数无力。证属风入阳明,久而生瘀化热,治宜祛风清热,佐以化瘀通络,处方:白芍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6克,秦艽10克,防风9克,生地12克,川芎12克,丹皮10克,僵蚕10克,钩藤12克,天麻10克,6剂,水煎服。
 
复诊(7月13日):服上药后右侧颜面疼痛减轻,呈间断性发作,抽搐频率减小,每一小时左右发作一次,历时半分钟左右即缓解,仍目眩,眵多,大便干,2至3天一次,小便黄,舌质红苔白厚腐腻,脉细数稍弦,拟上方加地骨皮12克,菊花9克(后下)。7剂,水煎服。
 
三诊(7月20日):服上药后疼痛显减,抽搐不作,仅偶有发作,大便已畅,小便利,仍目眩,脚心发烧,舌淡苔厚稍腻,脉弦细。处方:生地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赤芍8克,秦艽9克,炙甘草8克,僵蚕10克,防风9克,白芷8克,钩藤12克,天麻10克,粉丹皮10克,白术12克,12剂,水煎服。
 
四诊(8月10日):疼痛显减,唯偶有右侧牙根抽痛。宗前法增健脾之品以化湿邪。前方加杏仁9克,苡仁25克。7剂,水煎服。
 
服药后诸证消失而自动停药。1990年2月12日来诊:近数日右侧牙根稍有疼痛,恐其复发,要求服药,仍用四诊方稍作加减,继进6剂。1991年6月随访,上证愈后未作。
 
按:中医的中风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痉挛等病。当前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日益年青化,因此,研究中风病的防治颇为迫切。中医药于此,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载方剂治法,丰富多彩,如能恰当应用,疗效较为理想。但值得指出的是,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提出活血化瘀,补气通阳,创补阳还五汤疗此疾以来,对该病的治疗确有良效,而近些年来有人似乎将其简单化了,一见中风后遗证,甚至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不加辨证,即投用之,效者有之,不效者亦众,甚则愈治愈烈,误人性命,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谬种流传。我们应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优秀遗产,坚持辨证论治,有是证即用是药(包括针灸疗法等),疗效才能提高。
 
本案第一例患者,年届八旬,肾中真阴亏虚,肝失涵养而肝阳暴亢,化风化火,挟痰流窜经络,蒙塞清窍,故患者神志恍惚,舌蹇语涩,肢体偏瘫,痰声漉漉,大便不通。其小便自遗为肾阳亏虚,膀胱失约所致。故以平肝熄风,清降痰火,宣窍开闭,佐以扶正养阴为法。以钩藤平肝熄风为君;以黄芩、二花,清肝泻火;竹茹、竹沥合用,清化热痰,以开窍闭;以白芍、怀牛膝、生地、元参滋补肝肾,育水涵木,且引亢阳下行;麦冬滋心阴,清心火;太子参益气养阴以顾护正气;以大黄、玄明粉,清泻阳明,导痰火下泄,且大黄具有活血及止血双重作用,有瘀者可活之,出血者可止之,确为一举而多得。全方合用,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无留邪之弊。另以至宝丹灌服,以清热化痰开窍醒神。药进5剂,诸证皆减,神志亦清,痰鸣亦缓。邪实亦减,故转以育阴补肾为主,佐以熄风通络,化痰宣窍之法,待语言清晰,右下肢可活动后,于前方中加入益气通络之品,再进5剂。继以地黄饮子化裁,以温肾壮阳益阴而收功。该案八旬高龄患中风,病情危重,本难恢复,但因治疗及时,并抓住其本虚标实的根本,分别标本缓急,首重平肝熄风,清降痰火,宣窍开闭;继则育阴补肾,活血化瘀通络;终以阴阳双补为主,配合针灸调理气血,疏通经脉,随证施治,时经月余而达卓效。
 
第二案单用针灸治疗。针灸有调理脏腑气血,疏通经络筋脉的良好作用,其治病甚广,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更优。本案患者属中风重证(相当于西医之脑溢血),后遗语蹇;半身不遂及面肌痉挛,历时三月未有好转,接诊后,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因其为督、任与阳经经脉交会处,功能益气通阳疏络,以助血液之运行;太阳、下关、童子髎、承浆、地仓、合谷等穴有疏通患侧面部及舌窍脉络与熄风止痉之能;八邪、肩禺、曲池、内关、手三里及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居髎、梁丘、外犊鼻、血海、三阴交、昆仑、太溪等穴,对患侧上下肢阴阳经脉气血并调助经气以祛风邪。上述诸穴合用,正气复振,风邪得熄,经络气血畅通,患侧筋肉骨脉得以充养煦濡,活动功能迅速复常,其见效之捷,远较药物及其它疗法为优。笔者临症应用,屡有效验。
 
第三例患者为风中经络之病,属西医面神经痉挛,一般较面神经麻痹顽固。治难速效。此人证见头痛,口歪,面肌抽搐,发作频繁、且目眩,眵多,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白厚腐腻。观前医所用之药,多苦寒通降之品,何以不效,仔细分析之后方知,此证虽表现有一派阳明热结之象,究其原因,乃因风邪外束,经气不通郁而生热所致,若单纯清泄阳明之热则风邪不去,经气不通,阳明气机不得通降,故不效。因而给予祛风清热,佐以化瘀通络之法,以治其本,待风去经通,阳明腑气自畅,所以用赤白芍、生地、川芎、丹皮养血活血,通畅经络,以秦艽、防风、僵蚕、钩藤、天麻,熄风散邪。复诊之后,加入地骨皮、菊花,以增强清散风热之功。药进7剂,遂抽止痛减,风散络通,大便畅行,小便转常。继以上法调理,诸症皆消,增入健脾之品,一以脾健卫充,防风邪再袭,二来助运利湿防痰之生,善后巩固,杜其复发,终获全功。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