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的健康危害 硫酸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吸收。高浓度硫酸使皮肤胶质层蛋白质凝固坏死,呈界限明显的皮肤烧伤,并可引起局部疼痛性凝固性坏死,创面呈黑色或棕黑色。酸烧伤后,由于痂皮掩盖,早期对深度的判断较一般烧伤困难,不能因有无水泡判断烧伤深度。痂皮的柔软度亦为判断酸烧伤深浅的方法之一,浅者较软,深者较韧。一般来说,痂皮色深、质韧,如皮革样,脱水明显而内陷者,多为III度烧伤。此外,由于酸烧伤后形成一层薄膜,末梢神经得以保护,故疼痛一般较轻。当然这与酸的性质及早期清洗是否彻底有关。如疼痛较明显,则表示酸在继续侵蚀,一般也表示烧伤较深。 硫酸烧伤创面呈黑色或棕黑色,此外,颜色改变与创面深浅也有关系,潮红色最浅,灰色、棕黄色或黑色较深。酸烧伤后,由于痂皮掩盖,早期对深度的判断较一般烧伤困难,不能因有无水泡判断烧伤深度。 痂皮的柔软度亦为判断酸烧伤深浅的方法之一,浅者较软,深者较韧。一般来说,痂皮色深、质韧,如皮革样,脱水明显而内陷者,多为III度烧伤。此外,由于酸烧伤后形成一层薄膜,末梢神经得以保护,故疼痛一般较轻。当然这与硫酸的浓度及早期清洗是否彻底有关。如疼痛较明显,则表示酸在继续侵蚀,一般也表示烧伤较深。 吸入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浓度时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窒息,同时可并发结膜炎和咽炎。 口服致伤者,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立即产生剧烈烧灼样疼痛,口唇、口腔、咽部烧伤、溃疡形成。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棕褐色物质(酸性血红蛋白),并可有食管粘膜或(和)胃粘膜碎片。也可出现腹痛、腹泻、吞咽困难、烦躁不安、声音嘶哑等症。严重者可发生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喉水肿、声带水肿、肾脏损伤、休克等症。痊愈后常留下食管狭窄、肠粘连和消化功能紊乱等后遗症。 溅入眼内者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中、角膜溃疡甚至穿孔。 硫酸烧伤紧急处理措施 硫酸烧伤使皮肤蛋白变性、凝固,如现场处理不及时,一般还会造成深度烧伤。现场处理要快、要分秒必争,尤其是对面部的烧伤,不仅要注意到皮肤,更重要的是注意眼睛,处理方法要正确无误。
硫酸灼伤事故 事故经过:2008年3月19上午8:55左右,某厂生产技术科中心化验室副组长朱晓娟在溶液室配制氨性氯化亚铜溶液(1体积氯化亚铜,加入2体积25%的浓氨水)时,在量取200ml氯化亚铜溶液放入500ml平底烧瓶中后,需加入400ml的氨水。朱晓娟从溶液室临时摆放柜里拿了自认为是两个500ml的瓶装氨水试剂 (每瓶约200ml,其中一瓶实际为98%的浓硫酸,浓硫酸瓶和氨水瓶的颜色较为相似),将第一瓶氨水试剂倒入一只500ml烧杯中,后拿起第二瓶,在没有仔细查看瓶子标签的情况下,误将约200ml,实为98%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烧杯被炸裂,溶液溅到朱晓娟脸上和手上,当时化验员沈春香正好去溶液室拿水瓶经过,脸上也被喷溅出的溶液粘上,造成两人脸部及朱晓娟手部局部化学灼伤。 责任分析:1)、朱晓娟配制溶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责任心不强,负主要责任。 2)、溶液配制员魏杰,在前一天配制溶液结束后,没有将剩下的98%浓硫酸按规定进行收藏,存在习惯性违章,负主要责任。 3)、中心化验室组长尚树芹,对零散的酸、碱试剂长期混放这一违章现象的危险认识不足任其存在,管理不到位,负主要管理责任。 4)、生产技术科分管中心化验室副科长任海波,平时管理不力、要求不严,负管理责任。 5)、生产技术科科长韩启明负管理责任。 原因分析:1)、朱晓娟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没有仔细查看试剂瓶标签的情况下,错把98%浓硫酸当作是氨水,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责任心不强。 2)、中心化验室的零散试剂管理不到位,酸、碱试剂长期混放,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 3)、在配制有刺激性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在通风橱中操作,执行规范标准不到位。 4)、自我防范意识差,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整改措施:1)、对中心化验室的各项标准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强调仪器设备、药品安全等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要求一切化验工作必须按标准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确保万无一失。 2)、要培养每个人工作责任心,按照“团队、规范、认真、用心”的要求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按照岗位操作标准流程去做每件事,不能疏忽每一个细节。 3)、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检验基础知识的学习,普及危险化学品、电器设备等安全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 4)、立即彻底检查安全隐患,发动各岗位对照岗位制度标准,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 5)、把此次事故当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让公司所有化验人员增强防范意识,确实做到三不伤害,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由于案例图片太恐怖,这就不上传了,各位接触硫酸的化验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或存有侥幸心理而遗憾终生。 化验员之家:小编 2015年10月31日 |
|
来自: 刘花儿 > 《化学分析专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