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车上的国度

 昵称535749 2015-11-01

2015-10-31 14:02 | 豆瓣:

如果说美国是由小镇组成的话,那日本则是电车站组成的国家。人们的基本生活单位不是城,镇,也不是社区,而是风格各异的电车站。

无论你住在东京中央线,还是关西京阪沿线,都会感到被一条隐秘的线连接着,你们是绕着太阳转动的同一轨道上的行星,有轻而易举的相逢和告别。简单地说,假如你遇到了人生重创,想开始一段新生活的话,最好把家直接搬到另一条线路;如果只想转换下心情,不愿改变大部分的生活,那么,就在你经常利用的电车线上另选一站中意的就行。

同样是沿着轨道奔跑的大铁箱子,日本的电车和我们所说的火车,有着本质的概念性差别。火车,有一种带你去远方的特质,沿着无限伸向远方的铁轨,穿过幽深的隧道,你就这样,在车厢内读诗、聊天、嗑着瓜子、雄心勃勃,在浓郁的泡面味里,等待变幻出新的人生,无论归去来兮,这种感情是抽象的。而电车(这里特指新干线以外的列车)不同,它的初衷是功能性的,人们与它建立的感情是具象的、日常的,就像公司的制服、便利店的鲑鱼饭团,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有寝台特急之类的列车,负责承载日常以外的那部分浪漫情感。

关于日本的电车,从来都流传着截然不同的版本。比如早高峰的满员电车,我见识过一次,通勤族像沙丁鱼那样一条条直立着,贴在车窗上的脸被挤成了海胆色,有一种传说,车站会配备高峰期专门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把乘客塞进早已爆满的车厢。这种独特的电车风景,倒是为热衷于把镜头对准冷漠都市的摄影师提供了绝佳素材。

相反,也有电影《乘列车前行》里那样远离世俗、穿越在油菜花田里的亮黄色九州小火车,让我想起柬埔寨马德望的竹火车、四川的嘉阳小火车,还有台湾的平溪小火车,假如也有贴在车窗上的脸的话,那一定是优哉游哉看风景的表情。导演森田芳光是个十足的铁道迷,于是把这份热爱寄托在两个爱好相同的男主角身上。瑛太饰演的小玉坐着青春18到九州看望小町,随之一起感叹,“啊,我们有只有我们才能理解的世界啊。” 这就是铁道迷们的集团宣言,不难想象,日本是世界上拥有铁道杂志最多最全的国家,而几乎每一个男生小时候都做一个梦,叫做“以后要当铁道员”。

铁道物语

高仓健在电影《铁道员》里,就扮演了一位坚守岗位,连女儿和妻子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的男人。这位尽忠职守到有点冷酷的铁道员,守着北海道偏僻地区一个叫幌舞的小车站,一天只有三趟车。在小说里,作者浅田次郎让早夭女儿的魂灵来到车站,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给父亲做了碗小豆年糕汤,无疑为故事添加了奇幻色彩。但这种对工作不要命似的热忱和刻板,带点儿主旋律的苦情味道,正是日本职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假若有关铁道的物语仅是如此,未免太无趣了。接下来的关键词是——治愈,非常的日本,有川浩的轻小说《阪急电车》便是其中一例。这条单程15分钟的阪急今津线,从大阪和神户之间的西宫北口站开始,途径8个站,到达终点宝塚站,被不同烦恼困扰的主角们上车、下车,其中有被人横刀夺爱的女白领、被男友施暴的女孩、无奈参加妈妈友聚会的主妇、在大学格格不入的乡下学生,因为一条电车线路交错的相遇,无意中治愈了每个人内心的伤痕。


电车上的国度

西宫北口开往宝塚的阪急今津线,《阪急电车》电影里出现的正是这一辆

去年冬天,趁着去神户之便,我也去坐了一趟小说中的“阪急电车”,深紫色的车身,颇有《源氏物语》的幽暗气质。我在封闭的车厢内拿出ipad,回味电影里相似的场景,想到小说的开篇,“独自坐电车的人,基本都在面无表情的发呆。”放到现在的时代,除了发呆,更多的是一双双盯着智能手机的眼睛。这样的温馨电车物语,大概是日常生活之上的美好意淫了,更常见的场景是,疲于在大城市间花2小时通勤的上班族们,穿着一丝不苟的黑色风衣外套、竖条纹西装,耳机里的音乐寂寞地循环着,主人们则在沙发般柔软的座椅上睡成一片。有趣的是,每个人皆呈双臂环抱、身体竖直的姿势,我偷偷看了一眼,心想:打盹都这么严谨的样子,还真是不愿给人添麻烦的民族啊。

电车被寄予“治愈系”这样过高的期望,可能连它自己也有些忐忑,更真实的样子,也许是——逃离和重建。每一个离开老家去上大学的年轻人,都会经历在故乡小车站和家人朋友告别的场景,《NANA》里的娜娜,目送莲拎着吉他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追着电车,离开的人,是去大城市寻找新的生活,这一列电车,是通往人生新舞台的道具。《秒速五厘米》是另一种唯美的告别,贵树乘坐新干线,千里迢迢去和天涯相别的恋人见面,被大雪堵住的列车,孤独的候车室,最终,还是定格在跳上车的时刻。作为最有悬念的情节之一,大概编剧们永远都在做着两难的抉择,车门关闭前的一刹那,到底该不该让男主角一把把女主角拉进电车呢?坐上一班开往远方的车,对意气风发的少年来说,还带有某种私奔的意味,是一场青春式的冒险,是永远会在人心里凿开一个洞的经历。《最完美的离婚》里那位爱出轨的谅君,就被一场有始无终的私奔牵绊了多年。

京阪电车

和一条电车线建立感情,并不需要太长时间。近来国内很红的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写过一本叫《东京迷上车》的书,主角是承载着她很多回忆的橙色中央线,从新宿站开始,以完全笔直的罕见形式,通过高圆寺、吉祥寺、国分寺等耳熟能详地名,隆隆地开往东京西边的武藏野地区。同样,对关西地区的人来说,就是阪急、京阪、阪神、南海线。比起遥远的国家概念,电车站才更像是我们生活的中心。

我住的地方附近分别有京都地铁、JR奈良线和京阪线。对在大统一环境下长大的自己来说,一开始很难搞清楚日本国铁(JR)和私铁的概念。JR是Japan Railway 的缩写,1987年铁路私营化之后,原国家铁路集团的合称。JR以外就是私铁,带有更强的公司性质,一般在铁路以外还经营商场、酒店、旅行社等等,比如关东最有名的西武。京阪线则是关西著名私铁之一,每个车站都能看到公司制作的当季沿线观光海报,现在正值赏梅的季节,粉色的攻略地图铺天盖地地映入眼帘,世道艰难,谁都要想尽办法吸引顾客,一条电车线路就好像一个人,有它独特的性格、风情和魅力,公司就负责把这个人梳妆打扮地更受欢迎。


电车上的国度

京阪线当季的沿线赏梅推介海报

第一次坐京阪线的时候,不明白快速列车要怎么换,一直坐着站站停的普通车,花了2个多小时才慢悠悠地晃到大阪。坐惯了有始有终的火车,完全没有“同站换快车”的概念。直到有一天早上赶去大阪办签证,才发现普通车和特急车之间的换乘居然在时间上完美吻合。不管是哪一个时刻,总能在你恰好下普通车的时候,月台对面的特急车也停下来等你上车。我脑子里迅速出现了一幅布满密密麻麻线路的图,怎么能在每一点都完美衔接呢?太不可思议了,设计路线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这是日本生活常会给你的一种感觉,就是近似于恐怖的“匹配”,无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好像有人在前面给你做了精确安排,只要我10点01分从大阪淀屋桥上车,就一定能在10点51分到达京都深草站,当然,中间还经历了一次换乘。到这时我才能够想象,当年松本清张住在东京站前的酒店,每天看着站内进出的无数列车,终于写出了利用时刻表作不在场证明的《点与线》。前提是电车恪守分秒不差的时刻表,才会让这种杀人事件成为可能。

当然,电车也有因为自杀、大雪地震等天灾人祸不准时的时候,假如制定的杀人计划恰好遇上电车延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如果只是怕上班迟到,那就无需担心了,出站口会有工作人员进行道歉说明,并附送“电车延迟证明书”,让你对上司有个很具说服力的交代。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一个字,电车是有“爱”的。可日本的爱是含蓄收敛的,不会像香港那样,在地铁放上煽情的灯箱广告,黄底黑字,“感激车站里,尚有月台曾让我们满足到落泪。”日本的爱,是像村上春树新书里写得那样,“首先要建一个为她特设的车站,在脑子里描绘出车站的样子,再给予它具体的色彩和形状,一个特别的车站。就算不够完备,总要把车站建起了,如果没有车站的话,电车就没法在那儿停车了,也没有办法迎接重要的人了。”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终于同过去和解,身为车站设计师的他,为爱人建造了一个专属的“车站”。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我和他一样,都喜欢坐在月台的长椅上看人来人往,只是想着:多好啊,至少坐上电车,我们都有想去的地方。

相关推送:


电车上的国度

高仓健和广末凉子主演的电影《铁道员》,浅田次郎原著,发生在北海道一个叫幌舞小站的故事


电车上的国度

中谷美纪、户田惠梨香、小萝莉芦田爱菜等主演的《阪急电车-单程15分钟的奇迹》,改编自有川浩的同名小说。有机会就来坐一下这条充满温馨物语的紫色阪急线!


电车上的国度

松山健一和瑛太主演,导演森田芳光的最后一部作品《乘列车前行》,里面有九州好看的亮黄色小火车出境


电车上的国度

新井一二三著,写了她心中带有波西米亚气息的东京橙色中央线,买一张车票,跟着走一走中央线文化圈。


电车上的国度

村上春树的新书《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身为车站设计师的男主角,是怎样建造起一座有色彩的车站的呢?


电车上的国度

利用电车时刻表制造杀人事件的典型,松本清张当年就住在东京站对面的旅馆房间,天天看着月台上进出的列车,于是写出了这本小说


电车上的国度

新本格派作家岛田庄司两本关于电车的推理作品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