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查费药价降了,专家挂号费贵了

 师德量 2015-11-01

检查费药价降了,专家挂号费贵了


 

 原标题:检查费药价降了,专家挂号费贵了

  昨天是南京医改实施首日,南京地区57家医院同步实施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市民看病,有什么变化?昨天记者跟随三位患者,体验了就诊的全过程。采访中,记者发现,新医改后,患者感受最大的是,检查费便宜了,药价降了,不过,专家挂号费也贵了。据了解,降幅最大的PET-CT一下子降了1000元。

  医改首日

  大多市民挺淡定

  昨天0点,南京城市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正式实施,记者在南京各大医院看到,医院的工作人员全员到岗,门诊、药房和急诊大厅以及收费窗口都贴有医改政策公示,方便患者及时了解。

  “知道今天是医改的第一天吗?”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前来看病的市民,发现大家都知道医改,但具体政策不是很清楚。在记者的提醒下,很多在自助挂号机旁的市民才发现奥秘:挂号费涨了,药费降了。然而,患者大多表现很“淡定”:“最后算下来应该不会和以前相差太多。”市民张先生说。

  退休在家的张女士挂了普通门诊号后,发现了变化,她说以前挂号费和诊疗费总共是4.5元,现在诊察费涨到了12元。据了解,虽然诊察费上调了,但是其中的9元由医保统筹支付,如果个人账户里还有余额,剩下的3元直接从医保个人账户刷掉。“这样算下来,我还比以前少付1.5元咯。”张女士笑着说。

  记者发现,尽管医院严阵以待,但是因为是周末,专家门诊多未开放,除了儿童医院人数相对多一些外,各大医院就诊的人并不多。患者就诊并未出现大的问题,基本平稳过渡。

  处方变化

  麦粒肿:自费32.6元,降5.4元

  市民钱先生突发麦粒肿,昨天一觉醒来,左眼又红又肿。早晨7:30,他早早来到了家门口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就诊。挂号费(现为诊察费)12元,钱先生自己的医保卡付3元。接诊的夏承志主任开出了当天第一份处方,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一支,氧氟沙星眼膏一支,共29.6元。

  算账:据了解,医改前,普通门诊挂号费4.5元需全部从自己的医保账户支付,而医改后只需要自付3元,相当于节省了1.5元。再看药费,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眼膏,医改后降了3.9元。钱先生此次就诊,挂号+药费总共降了5.4元。

  高血压:自费68.6元,降10.8元

  家住中央门,今年74岁的王奶奶患高血压多年,她担心天冷了血压会升高,昨天一早乘公交车来到鼓楼医院。自助挂号机旁的工作人员帮王奶奶用医保卡在自助挂号机上取了号,看完医生,配了高血压药络活喜,30分钟左右就搞定了。

  算账:由于取消了药品加成,原价37.7元一盒的络活喜就降了4.9元,王奶奶让医生给开了2盒,药费一共省了9.8元。虽然诊察费12元,比原来的4.5元贵不少,但是以前的4.5元全部从个人账户走,现在只要划走3元,所以还少了1元。此次就诊,王奶奶一共便宜了10.8元。

  ■记者探访

  最大降价:PET-CT,降价超1000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医疗价格改革,降价最大的是PET-CT,临床上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这一检查刚进入南京时,价格一度超过一万,其后几经降价,目前维持在7500。

  记者发现,医改后,PET-CT光检查费一项就降了1000元,由原来的5100元降至4100元。据了解,这是新医改后价格降幅最大的一项费用。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这一越来越广泛运用的检查,无疑可以减少一笔不小的支出。

  三大检查,做CT最划算

  在B超、CT和核磁共振(MRI)最常做的三大检查项目中,记者比较后发现,CT检查是患者获得实惠最多的一项。

  在普遍降价15%后,B超因为最便宜所以幅度最小,核磁共振最大。以3.0T的平扫为例,原价656元,现在只要570元,做一次便宜86元。

  相比之下,尽管CT只是从253降到220元,看上去只便宜了33元。但是,如果算上以前收取的超层费用的话,一层10元,20层扫面就另外加200元。所以,改革前,最贵时要453元,现在只要220元。光一项检查可以便宜最多233元,不到以前的一半。

  专家号贵了,最贵的要自费100元

  此次价格改革后,采访中,记者发现,如果只是看普通门诊,那么,和以前就诊区别不大。虽然普通门诊诊察费12元,以前只有4.5元。但是,由于12元中有9元是医保统筹,自己账户只要划走3元,相比之下,以前的4.5元全部从自己账户划走,普通门诊反而便宜了1.5元。

  不过,从专家门诊开始,诊察费自付比例大幅提高。因为医保统筹只划9元,所以22元的副主任医师自己要掏13元,35元的主任医师自己要掏26元,诊察费为50元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自己则要掏41元,100元的特需专家号全部自掏腰包。

  医院自制制剂不降价

  昨天的探访中,记者发现,有一些患者疑惑,不是说药价降了,怎么自己买的药价格没变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各大医院都有院内制剂,这些药是医院自己生产的,只能在医院内部供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属于特批,不在此次降价范围内。

  因此,无论是省市中医院,还是儿童医院的院内制剂,比如抗601合剂,鼻咽宁合剂等等,此次价格都没有变化。

  专家提醒

  慢性病,去社区就诊划算

  此次价格改革后,由于取消15%的加价,同一种药,三甲医院的价格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齐,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区医院将失去药品价格优势。

  不过,专家表示,尽管价格优势消失,但报销比例的不同依然存在。他举例说,以糖尿病为例,对一个退休人员来说,在社区医院就诊,超过800元起付线后,可报销85%,但在三级医院只能报销75%。因此,尽管大医院药价便宜了,但是最终算下来,还是在社区看病便宜。

  专家提醒说,如果病情平稳,平时只是需要定期检查、拿药,去社区人少,而且优惠大。

  医改下一步

  2017年看病社区首诊

  在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眼里,医疗价格改革只是一小步,也是最容易的一步,医改最难啃的骨头在分级诊疗。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最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记者从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江苏已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意见》),宣布到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届时,首诊不在社区,报销比例将会下降。

  《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基本医保对象基层首诊制度,适度下调非基层首诊的报销比例。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江苏会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据介绍,2015年,各市会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同时50%的省辖市基本建成妇幼健康基层首诊制度。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记者 戚在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