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人类去火星旅行为什么这么难?

 ldjsld 2015-11-01
探索:人类去火星旅行为什么这么难?,UFO中文网

11月22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副署长达维多夫在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对媒体表示,搭载有中国“萤火一号”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飞往火星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达维多夫说,向火星发射航天器的最佳窗口将于本月底关闭,理论上未来几天内“福布斯—土壤”还有飞向火星的机会。然而,考虑到地面一直未能同探测器恢复联系,这种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恶劣”火星
  火星被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火星,这颗距地球最近的红色行星,让人类产生过无数幻想。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是人们最想知道的问题。1962年11月,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这被看作是火星探测的开端。从那以后,50年来,围绕这一问题,苏联、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总共向火星发射了约40颗探测器,把火星地表、岩石和土壤成分作为探测的主要目标,但其中超过60%以失败告终。也正因如此,火星被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神秘火星
  表面很像地球,让人类产生无数幻想
  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火星上也有四季,每季长6个月。火星表面不像月亮上那样密布着环形山,而更像地球上的岩石、火山和沙漠区域。由于它表面很像地球,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火星是太阳系中最可能有生命的一个星球。甚至有许多科学幻想小说里,已经出现了“火星人”。
  从苏联、美国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传回的讯息看,火星是一个荒芜、寂寞的旷野,布满了沙丘、岩石,气候像沙漠那样干燥,比南极洲还要寒冷得多。火星上的大气基本上是二氧化碳。但是,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上有的地方水蒸气比较多,地球上的许多生物在这种条件下也可以生存。
  距离远
  4亿公里的地、火距离导致遥控遥测困难
  虽然让人类产生很多幻想,到火星“串门”却很难。
  首先是距离远。迄今为止,我国的太空探测器所到达过的最远位置,是日—地系统的“拉格朗日点”的2号位置。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地月距离——38万公里的四倍,也就是大约150万公里。而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则达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了4亿公里。如果“萤火一号”到达火星后,与地球的距离将为3.56亿公里。
  如果把在星际航行的探测器比作“风筝”,航天测控网就是那一根牵住“风筝”的线。通过这条看不见的“线”,地面控制系统可以对探测器的飞行轨迹、姿态、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测量、监视与控制。
  而信号的强度与距离是成反比的,超远距离会带来信号衰减和传输延时等困难。
  由于地球与火星最远相距4亿公里,需要实施超远距离的测控和通信,以确保指令的上传和数据的下传,这就要求地面测控站的天线孔径很大,发射足够大的上行功率和接收来自数亿公里远的火星探测器发回的下行微弱信号。此外,遥远的地、火距离,还使得信号往返一次至少需要45分钟,因此,必须要求探测器高度自主完成事先设置好的功能。
  除此之外,火星探测器还面临着如何实现多星定向问题。多星定向是姿态控制里的难题,往地球传数据时要对地球定向;拍摄火星时仪器要对火星定向;太阳能帆板还要随时对太阳定向,这对探测器的姿态控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温度低
  零下200℃左右的环境温度挑战探测器性能
  对火星探测器而言,这个星球的严寒是一大挑战。火星上的黑夜被称为“长火影”,环境温度达到-200℃左右,最长持续时间达8.8小时。一旦探测器顺利抵达火星轨道,它将面临7个长达8.8个小时的“长火影”。在此期间探测器将得不到太阳能量,环境温度低于零下200℃,过低的温度很可能将探测器“冻死”。只能让部分部件进入休眠状态,待离开“长火影”后,这些部件再被输电“唤醒”。美国“凤凰”号探测器就在火星的严冬中被“冻死”。针对“萤火一号”,上海科研人员曾在地面上做了大量试验,让“萤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在-190℃时仍能顺利打开,在极端环境下也能进行“休眠—唤醒”作业。
  此外,还需要解决探测器深冷温度环境下的控制问题以及部件的“超低剩磁”控制问题等,这些都是以前地球卫星、月球卫星没有遇到过的难题。
  美国宇航局兰利研究中心的沃尔特—恩格伦德说:“我们每次发射探测器飞至火星总会获得一些经验,使未来的航天器更先进。我们现已掌握到火星大气层存在较大的变化,比地球大气层更富有动态变化。”
  气压低
  不到地球表面1%的低气压易形成全球性风暴
  与地球相比,除了低气温,火星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低气压——气压不到地球表面的1%。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火星气压低,当太阳甫照地表时,大气便能快速增加动能,风速大,加上低重力,易形成强烈的风,卷起的狂沙形成尘暴,从太空可看到一片褐色尘云旋转、移动。甚至可能发展成全球性尘暴,将整个星球笼罩在尘雾之下。”
  此外,因为火星地磁环境、地表性质、火星气候等都比较复杂,火星探测器随时有可能遭遇意外麻烦——空间碎片、太阳风暴的袭击等,一路充满了艰难险阻。
  近两年,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如柴达木盆地、普若岗日冰原西侧、库姆塔格沙漠的风沙地貌与火星相似。在柴达木盆地的沙漠中有理想的类似火星线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和类似的空间组合关系,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我国已于近日开始实施地球与火星风沙地貌的对比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