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播 《晚间》从此无赵普

 昵称22998329 2015-11-01

点击标题下蓝色作者名导弹熊 免费订阅


今天,111号,赵普最后一个《晚间新闻》主播班。

从今往后,《晚间》观众熟悉的那句赵普在北京祝你晚安将成绝响。

我知道他今天要走,所以特别请《晚间新闻》制片人把今天的主笔班排给我,这样我可以在能力许可范围内,把他露脸说话的导语和评论打磨好一点,以此为他饯行。

20118月他开始做《晚间新闻》主播,至此四年多。

2005年他进入央视,至此十年。

十年树木,更何况赵普!



哽咽真相

赵普本人不喜欢网上动辄称他为哽咽哥

大概所有严肃的专业者都不会喜欢这样草率随意的标签。

而且网上对他在汶川地震播报时为什么哽咽语焉不详,基本都是想当然。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赵普向当时的新闻中心负责人请缨,提出要么进直播间,要么去前线,最后他成为新闻频道地震报道中坐台时间最长的主播。

514号当天,演播室请来一位70多岁的地震局女专家,她和赵普一起看现场视频。那时候已知的伤亡数字还没有达到5位数,但已经在节节攀升,现场那种山河破碎、城市毁灭、生灵涂炭的景象,已经让国人震惊伤悼。

有一个片子,汇集了全国各地观众对汶川地震的关切和祝福,比如有个包工头说:我帮不上别的什么忙,只能让手下所有四川员工都回家去看看,每人发三个月工资。

看着这些片子,老专家突然痛哭失声,连连说这是我们的错,我们有责任,我们没有预测好,没有搞好地震科研。

事起仓促,而片子很快就要放完,镜头即将切换回演播室。

赵普极力安慰专家,要她控制情绪,否则演播室难以为继。

没等专家完全平复,演播室播报阶段已经开始。此时赵普刚刚正襟危坐,情绪还没有转过来,所以播报之处,哽咽伤感,而播报内容又恰恰是伤亡数字。

赵普的表情,打动了观众,客观上扩大了他的知名度。电视主播就是这样,台下十年功,就等机遇一分钟,可遇不可求的新闻事件遇到时,公众注意力空前聚光时,想不闪亮都难。

但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以他的勤勉努力,就算不哽咽,也一定会有回报,否则天道酬勤就是一句瞎话。

地震报道,主播连续作战,非常疲劳。有人从军事医学科学院搞来一种新研发出的饮料,实际上就是比红牛更牛的功能饮剂,其用途是给前线执行特殊任务的官兵提精神。

这种饮料已经研发成功,即将装备部队,央视主播成了先行先试的小白鼠。

果然有打鸡血的效果。

但是这之后赵普出现了严重的皮炎症状,医院诊断为高度紧张、疲劳、焦虑导致的神经性病变。这个病折磨了他很久,直到2009年连续一月强化治疗,总算除根了。

哽咽看的见,皮炎无人晓,这大概是主播这一行的冷暖自知。

职业上的伴侣

前不久有一天,赵普在午间的《新闻30分》替了一个班。

恰好文静是那天《30分》的女播。文静问他,这是不是你最后一次给30分替班?赵普点头说这恐怕是绝唱了。

文静说今天的30分有17分钟的大时政,咱俩要不要在开场时交流一下。

于是他俩在节目开场时对视了一眼。

然后就有人微信给文静留言,说今天的30分连报尾时间都没有,幸亏你们在头上有一个对视。

文静跟我说这件事时,带着一丝伤感,因为往前看,她和赵普之间的这种职业对视,不会再出现在央视的屏幕上;往后看,这勾起她和赵普搭档主持《朝闻天下》的青春记忆。

他们的默契,是从里到外的。他俩都是那种机敏的话痨,都是有个导火索,就能炸得脑洞大开的外向型人精,彼此知道怎样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给搭档搭台。

甚至衣服都要相得益彰。

文静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赵普就选什么颜色的领带。有一年春节,他们去服装市场,买了一块中国式富贵艳丽吉祥如意的布料,给文静做了一件西服背心,给赵普裁剪了一条领带。

那时候赵普出去交集,不止一次有人看见他一个人来,就脱口而出:咋就你一个人,文静呢?

文静说:下了班,我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就搭档而言,我们是职业上的伴侣。


他们不做搭档很久了。


天下的确没有不散的宴席。



精致的业者

文静说赵普是一个精致的业者

他的精致,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同事早年在《朝闻天下》,经常在凌晨五点多攥着保卫出开的进门条,到东门去接赵普进台,因为彼时赵普还没有和央视签约。

她说在节目间歇,赵普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神速地熨衬衣,那真是又快又好。还经常教育早间的女孩子,要她们学会熨衣服,以便未来伺候你们的老爷们儿

他不能容忍用来出镜的衣服有瑕疵。

她说那时候赵普在《朝闻天下》的编辑部有一个简易衣柜,拉开看全都是色彩鲜艳的各种衬衣,以此来体现早间新闻的朝气蓬勃和清新热情,事实上这是全球电视对早间新闻调性的共识。

我领教过的精致,就是他有时候会和我在稿件上较真。我写的晚间提要或者评论,或者改动过的稿子,编辑拿去配音,有时候他们会回来,怯怯地说赵普老师不肯配音,他觉得这么说不妥。

大部分情况下我琢磨一下,觉得他有道理或者彼此都对,就听他的,按照他的意思调整稿件,因为我觉得央视很多主播其实是具备主编能力的。

遇到他实在不能说服我时,我会坚持我的意见。

我俩激烈地争论过。

相当激烈,面红耳赤。

然后,然后就还是普哥和熊哥。

呵呵。

字带风流

关于赵普的书法作品拍卖100多万,他的晚间搭档彭坤说:除了名人效应,他的字的确性情酣畅,笔端有风流气象,这大概是仅靠吃苦练腕力之外的一种东西。

彭坤把这视为赵普艺术素养的一种体现。

她推荐我听赵普的诗朗诵。

我在手机上听他朗诵王蒙的《致青春》。

彭坤说得很对,他的嗓子并不是最好的,至少和彭坤相比,发音也不是最纯正的,但是他对那首诗的处理,显示出他的优势,那就是一个昂养直进、阅历沧桑的人,自会把生活感悟,灌注在他对艺术的把控中。

彭坤说她的这个搭档是一个特艺术的人

这一点我们作为编辑部是有感受的。从开始主持晚间那一天,他就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片尾呼号——“赵普在北京祝你晚安!

作为一档严肃新闻,主播要不要这样煽情,一定是有争议的。

事实上一开始我也不习惯。但是后来,这个东西就成了他的标配。他当然是有个人动机的,但是一个主播,如果不能在主播台上显示出一点个性色彩,无法实现个人形象和平台形象的捆绑,也未必就是成功的传播。

后来他萌生了在节目尾巴上再发表一个主播尾评的念头。

而他一旦产生一个念头,是一定要做的。

到今年年初停止创作为止,他和彭坤发表了600多篇尾评,其中不乏精品,被网友津津乐道,被学者引为案例。

他停下来不再发表这种小言论时,才是他真正去意已决的时候。

一个人和他的时代

央视所有主播中,长啸和赵普渊源最深。

他俩都是安徽人。

更关键的是,1992年合肥广播电台招聘业余主持人时,长啸是主考官。赵普那个时候刚刚服完兵役,就此踏入广电大门。

这样一来,赵普和长啸,就算是亦师亦友亦兄弟。

我问长啸怎么看赵普离开这件事,得到的是一篇电话演讲。我很后悔没有直接录音,否则就可以直接插进公众号,不需要敲键盘了。

他说的是当年《朝闻天下》开创的那些先进、活泼的播报方式和互动方式,怎样被同行学去,怎样被我们自己抛弃。

他说那种节目风格,要求主播能聊能说能播能互动,非常能历练年轻人。

他说那时候广电学界和业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界畅所欲言,业界主动实践。

他说国际大台,从记者到编辑到主编到主播,这个通道是清晰的、开放的、是每个菜鸟可以预期的。

他说国际大台有个8:2的比例,那就是8成主播有阅历、有底蕴、对新闻和观点融会贯通的中老年人,2成是青春靓丽。

挂了电话,我琢磨了半天,觉得长啸老师还是有些惆怅,大约是因为一个人想到一个时代吧。

明胶

我问赵普:是不是明胶事件后你就已经萌生去意了?

答曰:不,那个时候没有!

他说如果在那个时候的汹汹口舌中辞职,会走得不明不白。恶势力不但弹冠相庆,而且会以此为话柄:心不虚你跑啥?而支持他保护他的人们,免不了会沮丧失望。

49日上午11时,赵普发出微博“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短短两行字被转发13万次。

几乎同时,《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也微博“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

很快这两条微博都被他俩删除了相关微博,但风暴菜刚刚开始

赵普在《晚间新闻》屏幕上消失了11天。晚间只有他和彭坤两个主播,他俩自己约好轮班周期,每人连续值班时间很少超过一周,网民据此掰着指头算,发现这一回赵普的轮休似乎过于漫长。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一个商界的朋友说:食品行业有人恨不得找人摘了赵普的腿。

415,《每周质量报告》揭开了“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内幕,间接证明了赵普并非危言耸听,更非造谣惑众。

回顾这件事,赵普给自己当时惹事做了裁定:1、在不合适的时候说了真话。2、暂时休播实际上是一种保护。3、复出,本身就是组织结论。

他强调一遍:不,那个时候确实没有想走的意思。

大概他并不畏惧压力,如果压力来自说了真话。

更何况央视在选择沉默的同时,也选择了抗压,对此,他是心存感恩的。

将跨界进行到底

我曾经为顺风车写过一个短评,提倡这种公益互助。

那天赵普播送这条评论格外来劲,事后他告诉我他正在运作这个公益项目。

另有一次,晚间播发一条关于消防宣传公益行动的片子,新闻当事人居然是赵普。我们说还好主播是彭坤,否则就会出现赵普穿着西装念完导语后,忽然就穿越到一辆消防车上,穿着那套大红的工作装。

你到底担任了多少个形象大使一类的代言?我问他。

他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貌似在掰指头。

至少十个!

早在1999年,赵普就担任了北京希望工程形象大使,他和一群同事搞了一个主持人爱心团,这个团体到现在还在运作。

他现在的主要公益精力放在邓飞的免费午餐和孙春龙的9958儿童紧急救护项目上。

我夸了海口,要给这两个项目各筹集50万。这就是我今年的募捐任务了,可是我又不能自己掏腰包去填。

所以书法作品拍卖110万是个好消息,仅此一项就可以一举完成两个项目的年度募捐任务,事实上在这两个公益行动名下,他已经筹集了160万。

我不能不对他致敬一下。

他说他自己搞公益的优势,是跨界,就是利用包括刷脸、包括交游甚广、包括兴趣多元在内的种种手段,纵横各种圈子,把公益界和实业界和传媒界统合起来。

就连他辞职后的去向,也和他在公益上的表现大有瓜葛。

不能告诉我具体去哪,但是可以告诉我有三家高校在谈。三家都看中了他的跨界公益能力,会将他的教学任务定到最低,以便最大限度发挥他社会活动长袖善舞的价值。

告别演出

在点击鼠标发送本文之前,我掉头看了一眼编辑部墙上挂的电视机,提要已经开始,赵普在晚间的告别演出正式开幕。

他讨厌网上杜撰他的保安经历并反复炒作,因为他没有做过这一行。不是看不起保安,而是反感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准确传达。

他讨厌哽咽哥”“哽咽帝的标签,因为那会产生一个错觉,好像一个主播不是靠台下十年功,而是靠天上掉下一个悲情故事就能红起来。

从现在开始,无论他做什么,网上都会给他贴一个新标签,原央视主持人,无论他是否情愿,人家都会在这个新标签之后,再拽出来励志保安”“哽咽哥这些陈年老黄历。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那我本人到底怎么评价他呢?

我觉得他很懂传播,知道怎样设计和营销自己,知道怎样在职业平台上树立自己的鲜明风格,知道怎样在公益利人的同事实现个人价值,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才艺和阅历都变成资产。

总之,他是一个精明厉害的好人。

江湖风波不算小,普哥早就有舟楫!

再见,珍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