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的冷暖人生(庹长发)

 zjhzjzc 2015-11-02

老兵庹长发今天回老家省亲

卢雨 陈均俊 

 

昨天,老兵庹长发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回到彭水

昨天傍晚620分,经过12小时车程跋涉,庹长发终于踏上阔别77年的故土彭水。这位1924年出生、14岁被抓壮丁离乡、守诺66年未离开湖南邵阳的抗战老兵,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由湘返渝、回彭水省亲。今天,他将回到老家黄家镇新家村。

双脚颤颤巍巍踏上故土

昨日傍晚,搭乘的房车车门缓缓打开,身着绿色马甲、蓝色外套、棕色棉鞋的庹长发在志愿者的搀扶下,将颤颤巍巍的双脚踏在彭水县城的土地上。

庹长发面色红润,情绪也有些紧张。下车感受了一下故土后,他就被志愿者扶上轮椅送入室内。在随行医护人员为他测量血压时,庹长发看着四周的一张张面孔、一处处地方,陌生又熟悉。

身边的志愿者在庹长发耳边大声说“回家了”、“他们都是你的亲人”,庹长发才稍有回应:不住地大幅度点头,并说着什么,但表达得并不清楚。每每看到志愿者们鼓掌,他便双手合十,微微作揖。

迎接仪式上,当两名武警踏着正步走到他跟前肃立敬礼时,之前并没留意到的庹长发突然寻着正步声转过头,肃然挺胸,眼神一直看着两名武警,胸口起伏不定,久久不能平静……

回乡前两夜几乎没合眼

“大伯能够回家,他很高兴,我也很激动。唯一遗憾的是,父亲在世时,最大的愿望是找到大伯,哪怕人不在了找到骨灰都要带回来。现在大伯回来了,却迟了一年。”一直陪在庹长发身边的侄子庹成哽咽着说。他说的遗憾是自己的父亲庹远伦(庹长发的三弟)去年离世,没能见到大哥回家。

庹成是1022日自驾前往邵阳与大伯庹长发相认的。此后,他一直待在邵阳县仁济医院,守护在病床边,陪大伯聊天,接受治疗。庹成一早就打算好,待大伯身体状况稍好,就陪他回彭水。

一等就是一周。庹长发这几天恢复得不错,回彭水的时间终于定在了昨天。庹成说,知道要回家后,大伯很激动,临行前两天夜里几乎都没合眼。昨天凌晨2点还吩咐庹成一定要去买东西,备在路上吃。结果庹成买的一箱八宝粥,他在路途中根本舍不得吃,“因为在他印象中,回家应该很远很远……”

陪同庹长发回乡的邵阳义工联志愿者夏红证实,庹老的兴奋劲在昨天的路途中也一直持续着,车辆驶入重庆境内、过了秀山服务区,他才略有倦意,与庹成相互依偎着睡了一会儿。

今天将回到老家

昨天抵达彭水后,庹成再次表达了对湘渝两地志愿者的谢意。因为此次回乡省亲,邵阳义工联、湖南老兵之家、彭水乌江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为庹长发回家制定了周全详尽的方案,也提供了各种帮助。

庹长发乘坐的房车、湖南护送团的随行车辆,由志愿者免费提供;高速路上的油费和开销,也由志愿者通过公益基金网络众筹。从彭水下高速后,在彭水地区的食宿,由乌江志愿者协会的一位志愿者赞助,其他开销则由协会志愿者众筹解决。

按拟定的行程,今天一早,省亲团车队将从彭水县城出发,行驶60公里山路(2个小时),回到老家——黄家镇新家村。(2015-10-31重庆晨网

重踏故土乡音未改,老兵庹长发昨回老家

卢雨 陈均俊

昨天中午11点,经过700公里车程跋涉,庹长发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土——彭水县黄家镇新家村。 

 
昨日,彭水,老兵庹长发77年后回到老家

后续

一个刚摘下、红彤彤的柿子,剥开皮后递到老兵庹长发面前,他轻轻咬了一口,抿了抿嘴,面露微笑地伸出大拇指。这一比划,既是对柿子很甜很美味的称道,更为了这久违77年的熟悉味道……

昨天中午11点,经过700公里车程跋涉,庹长发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土——彭水县黄家镇新家村。

门前树上的柿子,还是那个味

柿子是庹长发老家门前那棵老柿子树上打下的——庹长发已故二弟庹远胜的儿子庹中云,亲自从家里找来竹竿,娴熟地敲下最红最大的那颗,送到庹长发身前。

看到那棵枝繁叶茂、树梢结满大大小小红柿子的树,庹长发一下就有了印象,只是77年后再见,老树挺拔依旧,而他已寿登耄耋。同样唤起庹长发记忆的,还有从新家村村口通往他老家的路——不足2米宽、雨后有些泥泞不堪的机耕道,庹长发是在志愿者以及庹家五个侄子庹成、庹中云、庹文太、庹祥、庹江书轮流抬起轮椅的情况下通过的。他说以前是从上面另一条路过去的,“是一条毛路(山间的泥土路)”。

来到自家门前之前,志愿者特意放慢脚步,让庹长发看看门前对出去、改变并不大的山田。庹长发眼睛一亮,不住点头说:“想得起,想得起。”他手指着老家背后一座山头的方向示意:那儿就是他曾经常去放牛的地方。

儿时一起放牛的玩伴,77年后重逢

“长(zhang)发哥,还认得我不?我们小时候一起挖过土,一起上山放过牛……”昨天,在庹长发老宅遗址空地,拄着拐棍的90岁老人刘昌良弯下微驼的背,抓住老友庹长发的肘部。他此前已经看过庹长发的照片,但如今亲眼见到,他还是很激动,几近哽咽。

毕竟是77年未见,儿时玩伴早已没有当年的青葱模样,庹长发一开始并未回过神来,直到侄子在他耳边大声重复了两三遍“刘昌良”,并顺手帮他抬起帽沿,庹长发才抬头与故人对视。他伸出不太利索的右手,紧紧握住刘昌良:“认得认得!”

围在四周的志愿者与来凑热闹的村民都主动压低嗓音,给两位久别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一些空间叙旧。不过,刘昌良最想知道庹长发被抓走后都去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战役。“当时作为一名勤务兵,他不用扛枪杀敌,却要为前线送子弹炮弹;炮弹80多斤……子弹嗖嗖地从耳边擦过……当时挖了三大条沟沟来埋日军尸体……”,庹成提高声音,向刘昌良介绍庹长发当年在湖南怀化雪峰山一带参加抗日战役的细节。

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秋天”透露,通过与台湾方面取得联系收集的补充资料,庹长发的抗战老兵身份已经得到了核实——他当年所在部队为第1811311营。

亡父所在的坟头,一眼就认出

在庹长发老家以东200-300米远的田间,立着两个坟头。昨天,被庹成、庹中云等侄子抬到这里的庹长发,一眼就认出西侧那个是他父亲的。原来,庹长发还没被抓壮丁离开家乡以前,他的父亲就已离世,其安葬的位置77年来并没有变动。

庹长发想离开轮椅下地,但双脚已无法落地支撑。于是,侄子庹中云代他爬上坟头,点燃香烛,磕头祭祖,烧了纸钱。这省亲和认祖归宗的场景,与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子非鱼”在路途中为庹长发代为改写的一首诗歌暗合:

“小时候,故乡是牛背上的柳笛声,悠悠无虑/从军时,故乡是战壕中的想娘曲,沉沉低吟/处湘境,故乡是夜梦中的旧胶片,时时回放/由奢望化为真实/由模糊变成清晰/由来世转为今生……/村口屋前那棵大柿子树,还记得我庹长发的模样否?/那年离家从军,我才十四岁/那天离今天,已过了七十七年”。

侄子有孝心有决心,要赡养终老

昨天更为热闹的要数黄家镇上的居民了——数百位居民早早地聚集在先锋村243号、庹成家门前的马路两侧,等候和欢迎抗战老兵庹长发回家。庹成说,回乡的活动一结束,大伯就将长住在他家,由他侍奉,直到百年终老。

庹成将自家一楼厅堂内侧原本堆放汽配零件的仓库腾出来打扫干净,添置一张大床,新买一台平板电视和一台电暖设备,一间18平方米、干净舒服暖和的房间就此成形。刚一进家门,有些疲倦的庹长发就悄声对耳边的志愿者嘀咕着:想休息一会。躺在床头,看着身旁一直陪伴着自己的侄子庹成,他的脸上挂满到家的微笑……(2015-11-01重庆晨报

战友1949年去台湾

老兵帮照顾妻儿66年终身不娶

卢雨 

 

志愿者邓丽娜给庹长发播放京剧《关云长忠义千秋》选段 

庹成拿出父亲庹远伦的身份证照片以及大伯庹世发当年从湖南寄回来的照片

湖南省邵阳县仁济医院538床,91岁的老人庹长发一边输液,一边双眼微眯,津津有味地聆听着身边志愿者用手机为他播放的京剧选段《关云长忠义千秋》。

“非是关某敢斗胆,怎不知军中无戏言,稳坐山头请观看,即刻立功寻兄还。”饰演关羽的著名京剧艺术家王金璐提嗓唱起,庹长发便随着这一唱段,不时微微点头击节。

在一旁的志愿者们看来,这个将关云长视作为人处世楷模的老人,其大半生的经历,丝毫不逊于两千年前千里送皇嫂的关羽……

诺言:照顾嫂子和两个侄子一生

庹长发,又名庹世发,1924年生,彭水人。1938年,年仅14岁的庹长发在山里割草喂牛时被抓了壮丁,18岁时编入部队。黄埔十四期的国民党军官易祥(字梓卿)见他年纪小,为人又忠厚老实,就将他留在身边做了勤务兵。

1949年,易祥随国民党败退台湾。临行前,他将妻子陈淑珍与两个年幼的儿子易浩光、易浩明安顿在了自己的老家——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黄泥村上首江组。易祥嘱咐庹长发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小,等时机适宜后再来接家人去台湾。

庹长发应允了。他认为,从军多年来承蒙易祥照顾,才并肩从枪林弹雨中走了出来,他心里早已把1919年出生、长他5岁的易祥,当成了亲大哥。他对当年已任骑兵团长的易祥允诺,不让嫂夫人和两个小侄子受到欺负,“你去一年,我照顾一年;你去十年,我照顾十年;你去一辈子,我就照顾他们一辈子。”

易祥这一走,真的就是一辈子:他在台湾另行娶妻生子,直到1988年因病去世,也没能再回过湖南老家。2009年,陈淑珍过世,但庹长发仍然与两个侄子及其后人常住在邵阳,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称呼:被照顾的两个侄子称其满叔

“从1949年算起,满满与我们一起生活已经66年了。”昨天,一直守在38号病床边的短发老人易浩光介绍。“满满”这个称谓,从邵阳地区方言“满叔”而来,意指最小的叔叔;较之于后者,使用了重叠词的前者更为亲切。

易浩光、易浩明分别生于19471948年。“按照当时国民党的规定,父亲是可以带三个人同去台湾的。他当时决定要带一名副官,剩下两个名额,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弟弟,准备把我留在这里。”易浩光回忆说,母亲陈淑珍坚决不同意骨肉分离,于是才有了母子三人留下、庹长发允诺照顾的情节。

践诺:最困难时自己饿肚子粮食给他人

66年间,庹长发吃了不少苦。易浩光的妻子陈四妹记得:“以前还没盖这么好的楼房,全家就挤在78平方米的小房间内,满满为了不打搅我们一家人,就一个人住在旁边的一间潮湿、阴暗的危房里。”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没粮食吃的时候,满满好不容易找到点吃的,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兄弟和母亲。他自己要么不吃,要么就去找些树皮、草根充饥。”在易浩光印象中,庹长发还曾将他自己穿的解放鞋硬套在易浩光脚上,并用绳子横向将鞋与浩光的小脚绑紧;而庹长发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是赤着脚,包括务农耕田。

1958年,因为大炼钢铁,庹长发身体吃不消,整个人骨瘦如柴。但对他而言,吃苦不可怕、没东西吃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误解和排斥——1964年,当地生产队搞社会教育,陈淑珍母子被调查出有台湾关系,加之以前所属的地主成分,庹长发因此受到牵连,“有人问他一个外姓人为啥一直住在黄泥村,为啥自己是贫农身份却偏要一直与地主阶级一家不愿分开。”

庹长发当时是要被遣返回四川的,但他竭力想继续留在邵阳完成未尽之诺言。而这时,陈淑珍勇敢地站了出来为他辩护,称丈夫易祥不可能再回来了,她早已把庹长发当作一家人,会一直一起生活下去。

情感:嫂子终归是嫂子,一生不娶亲

然而没想到,1979年,陈淑珍却突然收到了易祥从海峡对面“寄”来的家书——所谓寄,实际上是通过香港的一位战友与陈淑珍母子取得联系,从最开始的每月一封到后来几乎每周都有。其中一封信中,易祥写到:“望吾儿能体谅母亲的辛劳与庹世发叔叔的养育之恩,盼你俩能好好侍奉母亲与善待庹叔叔。”

一位在邵阳县社保部门任职的志愿者易红林听过一个方圆十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的传言:在台湾另娶妻子的易祥料知自己已无法再回大陆,于是托人带信给庹长发,让他与陈淑珍结合,一起好好生活。然而,庹长发自身的道德准则认定:“嫂子终归是嫂子,不能做这不忠不义之事”,便予以回绝。

易浩光、陈四妹夫妇不约而同的结语很能说明问题:庹长发与陈淑珍只是生活在同一个大屋檐下,没有夫妻之名,也无夫妻之实,但因为长年的养育之恩,易浩光、易浩明也始终视他为父亲,后来兄弟分了家,仍然轮流赡养庹长发。

新闻现场之彭水

彭水七个侄子侄女将去湖南认亲

昨日,“离开家乡77年的老兵庹世发仍在世”的消息传来,位于大山深处的彭水县黄家镇新家村一片沸腾。

77年前的玩伴,小庹世发一岁的刘昌良老人颤巍巍地说,“这个人还在啊,照片里就是他,回来呀。”

昨晚,庹世发的侄子庹文太和庹成告诉记者,21日,他们作为侄子侄女辈的七个兄弟姐妹将出发到湖南邵阳看望大伯。

故里:比对三兄弟照片是一家人

峰头岩下的柿子树,树叶片片落下,枝桠上吊坠着红彤彤的柿子。这棵生存了百年的柿子树和旁边的峰头岩,是庹世发对家乡残存记忆里抹不去的印象。

“六七十年代,我屋头收到一封信,大人说是大伯写的,随信还捎带了两双雨靴,那个时候家里人才知道‘失踪’了三四十年的大伯在湖南。”昨日,庹世发三弟庹远伦的儿子庹成说,但由于家里人都不识字,且信上没有留下详细地址,无法联络上大伯。

28年前,庹成突然收到了来自地址为湖南邵阳第五高级中学易东风的来信,信是别人代庹世发所写,“我只记得信中有一句是,‘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信里还有大伯的照片,搬了很多次家,照片我一直保存着。”

昨日,记者看到的照片显示,初春季节,稻秧刚插过,一个身穿深灰色衣服、脚穿解放鞋的老人,坐在田间地头的四脚板凳上。

“我接到信后,就打邵阳警方的电话,对方查了回复说没找到‘庹长发’。现在才知道大伯改名了。”庹成说。

据庹家人介绍,庹家三兄弟小名分别叫:庹长发、庹润发、庹百川。

“你看我大伯和我爸爸、我三叔,从照片对比就是一家人。”庹世发二弟庹远胜的儿子庹文太拿着照片对比着。

28年前寻大伯未果,此后就断了消息。前年和去年,庹世发的二弟和三弟也陆续去世。

庹家的二弟和三弟留下了七个后代,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当了爷爷。

高大的树木丛中掩盖了峰头岩,庹家的旧房也翻盖成了水泥楼房。唯有门前那棵上百年的柿子树依旧没变。

“我大伯肯定认得这棵柿子树,我父亲和三叔小时,这棵树就是这个样子。”庹文太说。

历史:77年前割草喂牛被抓走

77年前,在黄家村这个远离县城的山村到底发生了什么?

昨日,记者找到了黄家村的最长者——91岁的刘昌良。老人拿着照片看了一阵,“这不是庹长(Zhang)发嘛。这个人还在?”

庹世发和刘昌良只相差一岁多,加上两人的母亲都是赵姓,因此两人自幼便耍得很好,“吃完早饭从他家门口坝子上一起赶牛放牛,割草。”庹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最苦的,庹父靠给人背罐罐挣钱,甚至庹母手指染疾无钱治疗以至于烂断。

“当时抓壮丁,叫‘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有钱人可以不被抓,专门抓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我大哥被抓了壮丁,再未回来过。庹长发被抓那天,我们害怕被抓走,都躲了起来,回来后就听说他被抓走了。”刘昌良老人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

庹家后人说,庹世发是在帮姑父割草喂牛时被抓走的。

14岁的庹长发被抓走不久,父母相继病故,只留下了七八岁的二弟和两三岁的三弟,他们靠姑姑接济度日长大成人。

“大家都是九十几的人了,见见面,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刘昌良老人说。

进展:家人期盼大伯回家

昨日,彭水乌江志愿者协会会长唐建波告诉记者,该协会微信群上周六晚上加入了一个来自湖南邵阳的志愿者,对方发了一条消息,让帮助彭水籍的抗战老兵庹长发(庹世发)寻找亲人。

第二天一大早,志愿者协会会员庹征素对丈夫说,庹姓就娘家附近的人多些,就让父亲庹德林帮助打听。

庹德林是黄家小学的原校长,在当地有广泛的人脉,“我想了一下,觉得可能是黄家村的,很有可能是庹成的大伯。”

“湖南有个叫庹长发的人寻亲,是不是你屋头早年走出去的大伯哦。”庹德林问。

庹成一下子愣了,几十年的记忆似乎一瞬间涌入了脑海,“那有可能是,我大伯叫庹长发。”

上午10时许,看着微信上的庹世发,庹成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是我大伯。”

前天,找到亲人的消息传到湖南,老人被送到医院做体检但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但通过治疗已有了较大好转。

昨晚,庹文太、庹成等庹世发的侄子对记者表示,“我们也希望大伯能回家,这里是他永远的家。如果大伯的身体不允许他回来,我们明天出发去湖南看从未见过面的大伯。”

那么多年过去了,庹长发是如何被媒体发现的?离别77年后的见面将是怎样的场景?请关注晨报的后续报道。 

庹世发的木屋

彭水黄家镇新家村,庹世发的木屋老宅已被水泥楼房取代,唯有那一棵柿子树仍枝繁叶茂,亲人们热切地期盼着庹世发归来。(重庆晨报2015-10-21

失联七十年 邵阳老兵庹世发成功跨省圆寻亲梦

彭水县志愿者协会

20151017日下午,重庆市彭水县志愿者与湖南邵阳县志愿者们来到邵阳县黄亭市镇看望老兵庹世发,一次探访让志愿者们了解到九旬老兵有个七十年的梦。

这个年逾九十的老人非常渴望回家乡看看及寻找家乡亲人,这个梦想已经陪伴他七十年了。

庹世发又名庹长发,1924年生,在年仅14岁时(推算时间应该是1938)就被抓壮丁离开家乡四川彭水县后,辗转留在了湖南省镇邵阳县黄亭市镇。

彭水县志愿者了解到:庹世发入伍后,由于年龄尚小,加上人忠厚老实就被黄埔十四期军官易梓卿留在身边当勤务兵。之后的部队生涯一直随着易梓卿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解放前夕,易梓卿前往台湾之前把妻子及两个年幼的儿子安顿在老家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并嘱咐庹长发照顾他们。就因为这句话,庹长发终身未娶,一辈子没离开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地照顾着这一家三口。期间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不是常人能想象和忍受的。因为是国民党部队的,文革期间受尽百般凌辱,几次死里逃生。易梓卿曾从台湾寄来家书,告诉家人,他在台湾已结婚生子,要庹长发和前妻结婚,好好过日子。但是庹长发恪守礼仪,碍于自己的身份拒绝和长官夫人成亲,始终信守当年的承诺照顾她们一辈子,他抚养成人的两个孩子现在都成家立业。

老兵庹世发介绍:父母早就不在人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庹远轮,另一个叫庹远胜。由于年龄关系,两个弟弟也许不在人世了,但起码联系上弟弟的后人。庹长发到湖南之后就一直未曾离开。老兵说到这里老泪纵横,几度哽咽,泣不成声,在场的志愿者无不泪眼婆娑,深切感受到老人对两个弟弟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老兵只记得他老家在四川省彭水县黄家坝村猴狸公社,如今已经没有这个地址了,这如何去寻找了?一个不眠之夜让彭水县的志愿者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大家一起携手圆这位九旬老兵的寻亲梦。

晚上七点钟,彭水县几位志愿者回到家里后,想尽办法给老兵寻找老家地址。彭水县志愿者们将白天的探访情况详细的在志愿者协会群里发布了以及在彭水县较有影响力的群里分别发送了这个消息。紧接着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几经打听最后认为猴狸公社几经变迁,现在应该是属于重庆市彭水县黄家镇一带。

1018日早上六点钟,天还没亮,在彭水县乌江志愿者协会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在协会的招募群里一位叫庹征素的志愿者说她是黄家镇附近人,她本人不在家,叫他父亲去寻访打听。在这同时,彭水县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组织志愿者说全力帮助寻找,并且与当地派出所协助下查询当地户籍情况。

1018日早上七点钟, 彭水县星空社工作室理事长张智也安排了相关志愿者们前去彭水县黄家镇寻访。

1018日早上十点正,彭水县乌江志愿者协会的庹征素发出了这个令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找到老兵的亲人了。

十个钟头,跨省寻亲终于成功!

彭水县志愿者们的辛苦搜索与探访寻找让九旬老人七十年来一魂牵梦绕的寻亲梦实现了。

当这个消息被发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热泪盈眶,都为我们社会有一群这样热心的志愿者们而感到由衷地敬佩。是志愿者们他们那一缕缕爱心的汇集成就了老人的寻亲梦。(微信网页版2015-1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