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莱坞在默片时代的10个故事

 山爷wzs0718 2015-11-02

好莱坞在默片时代的10个故事

讲到默片时代,大多数人觉得那时演戏的男女明星们都是体面又尊贵,不像如今的影星已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然而如果认真考证好莱坞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对默片时代明星的想法——就只是我们的想法罢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天日,还原默片时代的真相。

10.吸毒没什么了不起

10

你以为在默片时代就没人吸毒?不知道该说你太保守还是太天真。实际上在当时,毒品就已被频繁使用。

华莱士·瑞德(Wallace Reid)在默片时代以演感情戏出名,被称为“最完美的荧幕情人”,曾出演200多部电影。他起初是塞西尔·B·戴米尔(Cecil B. DeMille)导演最钟爱的演员。然而,1919年瑞德在一次火车事故中受了重伤。如果当时他肯花时间进行康复治疗,还不至于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但他竟然靠吸食吗啡来缓解伤痛。1923年,年仅31岁的瑞德就因为吸食过量吗啡而英年早逝了。

华莱士·瑞德并不是唯一的瘾君子明星,美丽的默片皇后阿尔玛·鲁本斯(Alma Rubens)在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与可卡因纠缠不清,并于1931年因私藏可卡因而被捕入狱。1916年的狂热电影(cult film)《跃鱼奇案》(The Mystery of the Leaping Fish)大概是鲁本斯最为期盼的演出,她与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一同演绎了这出与吸食可卡因有关的喜剧片(因剧情需要,演员们能光明正大地接触毒品)。在事业的巅峰时刻,鲁本斯一周就能赚3000美元,然而因为滥用可卡因和吗啡,她把自己的大好前程都给废了,演技精湛的鲁本斯连在片场拍戏都被人指责“言语漂浮不定,双眼涣散无神”。20世纪20年代末期,鲁本斯的公众形象坍塌之后被送进医院接受戒毒治疗, 然而戒毒无果。1931年,鲁本斯不得不靠发行博取眼球的回忆录来还毒债。不久就香消玉殒了。

9. 头版头条的私通、离婚与暧昧那叫稀松平常

9

在20世纪早期,离婚对大多数夫妻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但在好莱坞超级巨星中早已司空见惯,跟今时今日的明星没什么两样,我们有当时八卦杂志的详尽报道为证。默片时代最著名的明星夫妻当属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和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两人都是超级巨星。1915年,两人一见如故。直到1916年,费尔班克斯的母亲去世后,他们才确立了恋爱关系。然而当他们开始这段恋情之时,两人都已结婚。

这段婚外情被很多杂志含沙射影地曝光出来。1918年,道格拉斯的妻子贝丝·费尔班克斯(Beth Fairbanks)以丈夫发生婚外情为由提出离婚,然而她并没有说出第三者的名字。之后璧克馥也与丈夫欧文·摩尔(Owen Moore)离婚,这对“有情人”终于在1920年结婚。如影迷所愿,二人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第一对“超级夫妻”。但他们的婚姻只维持到1936年,以离婚告终。

这也许是默片时代最有名的巨星夫妻,其他还有爱得轰轰烈烈却没结婚的默片明星。1926年,鲁道夫·瓦伦迪诺(Rudolph Valentino一个拥有多段婚姻的经典“拉丁情人”)凄惨离世时,整个世界都为他悲恸。在他的葬礼上,宝拉·内格里(Pola Negri著名女演员,同时也是瓦伦迪诺最后的情人)当众晕倒在其棺椁前,事后这位可怜的女士表示他们已经订婚了。

风流韵事也有负担,有时明星们也不得不堕胎。尽管那时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堕胎是一种罪孽,但在好莱坞却是稀松平常。然而堕胎在那时还没有标准化,危险系数较大。不过很多女星还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选择这样做,因为孩子对她们来说只是事业的绊脚石。

8.大明星也生活在合同里

8

之前提到,明星经常沉溺于风流韵事,但根据他们的合同,这样做会毁掉他们的职业生涯。许多合同都有所谓的“道德条款”,这些条款声明:如果明星发生淫乱的行为或不道德的关系,公司就可以解雇他们。其实只要事情没有曝光,他们的老板对这些事都不在乎。合同里的道德条款使媒体和公司老板成为明星职业生涯的审判官。

明星们明白这些条款的实施与否全凭老板的个人意愿,因此他们对自己的私生活都很低调。所有涉及自己旗下明星的人际关系都必须得到公司的准许,如被发现有未被批准的关系,老板除了可以解雇他们还能让他们在大众面前抬不起头,更别说让明星有寻找下家的机会。

这些条款还有其他目的。一直以来,电影公司的老板认为生过孩子的明星就不受公众欢迎,因此怀孕也被纳入道德条款,这是女演员堕胎的另一个原因。葛洛莉亚·斯旺森(Gloria Swanson)是默片时代最有名的明星之一,曾为其未婚夫而怀孕。以事业为重的斯旺森在法国把孩子打掉了。虽然成功堕胎,但这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并险些因此丧命。

7.同性恋不新鲜

7

我们都知道,在上大半个世纪里,同性恋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其实,很多默片时代的好莱坞大明星都是同性恋,只是大多数粉丝都不知道而已。出演1925年史诗电影《宾虚》(Ben-Hur)的演员雷蒙·诺瓦罗(Ramon Novarro)是每个女孩的心目中的男神,他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还是单身。但他却深藏着一个宁愿带进坟墓也不肯说的秘密——他是同性恋。这在名人圈里虽是众所周知,但他的粉丝却毫无知情。为了保持自己“直男”的形象,诺瓦罗必须遵守一套非常严格的公众行为标准,这通常也是电影公司对同性恋明星的要求。但只要同性恋的关系不被公众所知,大多数电影公司对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也有例外。威廉·海恩斯(William Haines)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受欢迎的演员,但作为一名同性恋,海恩斯面临着随时毁掉自己职业生涯的危险。为避免外界对公司有同性恋演员而产生流言蜚语,米高梅(MGM)电影公司的老板路易·B·梅耶(Louis B. Mayer)要求海恩斯进行一场“虚假婚姻”(lavender marriage)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异性恋。海恩斯拒绝后立即被炒了鱿鱼。媒体完全不知道这样一个全国最著名的演员为什么突然就被解雇了。海恩斯能义无反顾地和男朋友在一起,多亏了他很多好莱坞朋友都接受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愿意聘请他们作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是好莱坞默片时代最著名的女演员,也是同性恋。嘉宝从未结婚,出于她的名气公司常为她的性取向问题打掩护。但当她和自己的表演老师之间的信件被曝光后,公众就都明白了,和嘉宝最暧昧的是一个女人。嘉宝是同性恋的事,和上面提到的其他人一样,在好莱坞不是秘密,但大众是不知道的。

6.好莱坞与政府你侬我侬

6

现在的演员都是政事的积极分子和政府的拥护者,甚至还有些在政府供职。但好莱坞在默片时代与政府的亲密程度达到顶峰。二十世纪一零年代后半叶,美国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7年美国加入战争之前,许多好莱坞大牌的电影制作人都是直言不讳的和平主义者。作为默片时代公认的最佳导演,格里菲斯(D. W. Griffth)拍了《党同伐异》(Intolerance)之类的电影来宣扬反战。深谙电影业对国家战争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1916年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总统召见了许多电影公司的老板,并邀请他们“为国效力”。不久之后,环球影业就发行了电影《万一我的国家开始战斗》(If my country should call)。

在威尔逊总统的敦促下,每个电影公司都为了战争而努力,甚至是一年前还反对战争的格里菲斯,都在1917年执导了支持战争的电影《世界的核心》(Hearts Of the World)。在刘易斯·梅尔(Louis·B. Mayer)执掌米高梅电影公司(MGM)之前,曾评价这部电影是“公民和政府间的好桥梁。”

如此露骨地对政府示爱,在今天的好莱坞是很难见到的,现在的好莱坞明星大多数会挺某个议题或是候选人。但一战期间的好莱坞就是政府的宣传机器,连明星也不例外。玛丽·皮克福德(Mary Pickford)、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和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都曾在全国的军队游行和联合集会中公开亮相,为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5.明星周边杂志和现在一样重要

5

明星周边杂志(Fan Magazine)好像自电影诞生就出现了,第一本是1911年发行的《影片故事》(Photoplay),并立即获得了成功。后来其他出版社都以它为蓝本开始制作,如同年发行的《电影杂志》(Motion Picture Magazine)以及1915年开始发行的《电影直播间》(Picture Play)。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这就是大众可以了解明星私人生活的唯一渠道。正因如此,明星周边杂志在当时的影响比现在大得多。当时的杂志目标读者为中产阶级里被丈夫严禁外出工作的家庭主妇,于是乎期刊的内容全都是八卦和恋情绯闻。

明星周边杂志能对明星的事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时还可以让人身败名裂。红极一时的轻佻女郎克拉拉·鲍(Clara Bow)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克拉拉是默片时代票房最高的女明星之一。讽刺的是,正是因为赢得了一期杂志举办的比赛,她开始飞黄腾达;其职业生涯最后也因为杂志的无情谣言而成为了炮灰。最后神经失常的她永远离开了电影界。

4. 默片比当代影片更受非议

4

在今天很多电影史学家与影评家的眼里,默片是过去一个世纪里最美的艺术形式。现在看来,哑剧与影院的结合便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虽然如今严厉的影迷们会对新上映的电影大加指责,没有好片子之余又缺乏原创性,而当时的默片更是饱受非难。例如,这篇刊登于1922年《英国时评》(The English Review)的文章写道,“这种伪装成新形式的电影创作根本不能被称之为艺术……说难听点这简直是在糟蹋人们的眼睛;说好听一点,还真令人头疼。”

这篇文章同时还批评了美国电影对性的认识:

“让我们来看看电影《灵魂大拍卖》(Auction of Souls又名《迷人的亚美尼亚》Ravished Armenia )中人类野蛮残忍又粗鲁的镜头。里面有一幕场景是一整排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少女。虽然这样的事,的确在美国发生过。处子们被挑拣出来供男人观赏……影片展现了备受迫害的亚美尼亚女性的一生,唯独缺少她们当时真切被施暴的镜头,而这正恰恰是被所谓的'国家正义的代表’所删。”

这篇文章出自剧评家戈登·克雷(Gordon Craig全名为Edward Henry Gordon Craig)之手。克雷对默片写过很多评论,还有对电影业更为尖锐的言论:

“它诠释了人类的粗俗、闲散和廉价……对无知的恐惧……懒惰……欲望……和那么一丁点腰财万贯的上层阶级……它理所当然地维护了少数派……只会欺负大众。还冠冕堂皇地说这都是为了人民!”

3.大片制作肇始于独立电影制作人

3

提起如今好莱坞的主流影片模式,必然是“大公司、大手笔,只为谋取高利润”。但该模式的起源却可能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好莱坞的制片模式,完全来源于少数独立电影制作人,那时只有他们才有勇气挑战业已建立的制片模式。默片时代的早期即1908年,托马斯·爱迪生电影公司和其他几家与影视相关的大公司合并为电影专利公司(Motion Picture Patent Company),或被称为“爱迪生信托公司”(The Trust)。该公司垄断了一切电影及其设备的生产与发行。因此,任何想涉足电影行业的人,都必须获得该公司的明确许可以及从该公司购买设备。

当时电影均以短片或系列片等小型模式出现,后来由欧洲引进的大型电影(feature-length film)获得巨大成功,于是乎准制片人都想趁热捞一笔。然而,爱迪生信托公司却相当抵触大型电影,所以只有独立制片人才能拍制。信托公司大多在东海岸拍摄电影,于是独立制片人杰西·拉斯基(Jesse Laske)和塞缪尔·戈德菲尔什(Samuel Goldfish 后来他将名字改为更著名的塞缪尔·戈尔德温,Samuel Goldwyn)向东海岸的反方向出发,率先来到了亚利桑那州(Arizona)的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最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位于洛杉矶名为“好莱坞”(Hollywood)的一个小社区。他们只在用仓库改建的片场里就拍摄出广受欢迎的大型电影,并以此对抗信托公司的电影垄断行为。

拉斯基、戈尔德温,连同首次执导影片的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Cecil B. DeMille),共同拍摄的处女作为《红妻白夫》(The Squaw Man)。尽管这部影片拍摄地点在信托公司的千里之外,它仍差点毁于一旦——部分电影胶卷被人蓄意毁坏。尽管很多人将此归咎于爱迪生信托公司,但实际上破坏者的真实身份仍是个谜。电影正式上映后,观众发现与之前所接触的影片大相径庭,对新的电影模式好评如潮,电影生产模式从此被改变。最后拉斯基与戈尔德温的公司演变成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大批电影公司为躲避信托公司的暴政也来到了好莱坞。所以说,留存至今的好莱坞主流制片模式是由聚集在此的独立电影制片厂所创。

2.默片早期很重口

2

很多人看过扣人心弦的好莱坞大片,但没多少人看过那些至今依旧儿童不宜的默片。事实上,这样的电影在默片时代早期就已出现。 发行于1914年的电影《男欢女爱》(Damaged Goods)就属于这一类。该影片讲述了一对染上梅毒的年轻夫妇的故事,纽约时报还对此发表了“赞扬”:这是“传播性福”的节奏。

许多制片人为制作“禁片”而奋斗终身。其中一位便是制作了影片《我的孩子们呢?》(Where Are My Children?)的刘易斯·韦伯(Lois Weber)。韦伯知道这些电影既有教育意义又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她的电影题材广泛,如1916年上映的滥用毒品题材电影《再来一杯魔鬼佳酿》(Hop,the Devil’s Brew)、同年上映涉及死囚的电影《与无名氏的对抗》(The People vs. John Doe)和1921年与性别歧视相关的电影《男人想要什么?》(What Do Men Want?)。她的影片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同时也让公众了解到了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韦伯希望公众能透过电影对这些社会问题有所感悟。

即使是大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Cecil B. DeMille)都深知“禁片”的力量。戴米尔喜欢拍摄富有争议性的默片来博取票房的成功,他在1928拍摄完成的最后一部默片《不信神的女子》(The Godless Girl)便是如此,影片涉及到了少年管教所和无神论的问题,这在当时极为罕见,因为大部分人都虔信宗教。虽然如今无神论越来越普遍,但在当时播出后世人都为之轰动,而抨击此类影片的聲音大多来源于神职人员和一些宗教领袖。

1.一切听公司老板的

1

如今,大多明星都任意行事并且对自己的职业有完全掌控权,但是在默片时期电影公司老板对明星们人生的掌控程度到了令人发笑的地步,他们的一时兴起便能摧毁一个影星的职业生涯。就像以浪漫演技著称的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吉尔伯特是默片时代最卖座演员之一,但他未能讨得米高梅公司老板路易·B·梅耶(Louis B. Mayer)的欢心。梅耶对吉尔伯特的羞辱,引起了吉尔伯特的反击,这位苦命男的事业也因此毁于一旦。当有声电影席卷好莱坞时,老板告诉所有人吉尔伯特的嗓音特别难听,还让其出演劣质影片,吉尔伯特的前程就这样被自己的老板所摧毁。

另一个老板摧毁演员职业生涯的例子便是当时环球影视的制作总监欧文·托尔伯格(Irving Thalberg)和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这位挥霍无度的演员兼导演。施特罗海姆曾因制作一些奢华到预算超支的影片而平步青云,但在其制作1992年电影《情场现形记》(Foolish Wives)时经费严重超支。托尔伯格于是叫停了片的拍摄,并要求施特罗海姆按其标准行事。1923年施特罗海姆在拍摄《旋转木马》(Merry-Go-Round)的过程中预算又一次超支,托尔伯格当场解雇了他。然而这并不是二人最后一次相遇。托尔伯格后来去米高梅公司工作,又恰巧碰到施特罗海姆执导的影片《贪婪》(1925年)费用大幅超支。托尔伯格最后在历史学家们的意见下将10小时的影片剪辑成2小时。通过这些事件,老板们的意图很明确:他们才是控制着电影从制作到演员挑选等各个方面的人。即使在有声电影时代来临后的几十年间,老板的势力仍未曾被超越。

译者:桃子 Passant-Chan 纯儿 杨洋 豆儿

作者:Gordon Gor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