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观点(十四):说说导学案

 江山携手 2015-11-02

自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导学案就成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这种重视,在我看来大都是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到的,因为别人对导学案非常重视,因为好象别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一份好的导学案基础之上的,同时,他们都还给导学案赋予了许多很好听的名字:“导航仪”“学步车”“路线图”等等,听起来确实比较悦耳。而真正搞清楚了“导学案”的人并不太多,“导学案”重要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特别是怎样编写导学案,怎样让它变得重要起来,从我看到的一些导学案来说,基本上都还是一头雾水。

虽然有不少资料的介绍,也有不少“专家”的讲解,但大多集中在一些摸不着头脑的“性”上:情境性、问题性、启发性、引导性、层次性等等。所以,教师们在工作实践中,编写的导学案基本上都还是过去的那些东西,如果说有些谈话的话,可能最明显的就是:习题变得丰富起来了。所谓的让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其实就是让学生先做导学案上的习题。看起来,好象只要学生把导学案上的习题完成了,自学就算是落实了。这哪里是导学案,简直就是杂乱的问题或习题的罗列,不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还人为地加重了学习负担。

过去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其实也不仅仅指的是教师教的方案,对学生的学也有相应的设计。而现在的导学案,只是将过去的活动设计的侧重点由过去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怎么转移?很多教师的理解是:将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语转变为书面语,由过去的“有声”变成现在的“无声”,所以,教师们都把导学案写的很长。以至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既要阅读教材,又要阅读导学案,还要完成导学案上的习惯,结果是眼花缭乱,走马观花,教学时间不够不说,教学目标很难达成。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转移呢?我以为,还是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来看。

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这样的:学习准备——新课导入——教学新知——巩固提高——反馈小结——完成作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的基本的方式是:教师指令——学生完成。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应该是这样的:学习准备——新课导入——学案导学——生成问题——小组交流——展示提升——检测反馈——课堂小结。在这样的教程中,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安排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学案导学——互教互学——共同完成。这两种课堂的主要区别点在:一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不同,过去是教师提问题,现在要求学生提问,并且是在自学的基础上的问题;二是解答问题的方式不同,过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教师组织解答,现在是在小组合作或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解答,主要由学生组织解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学案的编写应该是这样的:

预设目标——学习准备——新课导入——指导自学(要求不能太高)——自我检测——生成目标——小组活动——展示提升——检测反馈——课堂小结。

这里我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到某学校去学习经验。按照传统的活动设计方案应该是这样的——校方介绍经验,观摩学校成果,收集文字材料。现在的活动设计方案应该是这样的——深入学校整体感知——专题调研(访谈、观摩、查阅等)——形成自己的体会——交流各自己的观点——提炼学校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