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农法之美——上海朴和素农场|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共识社区|理念社区|贾瑞明 - 有机会,中国有机生活第一平台

 yuye206 2015-11-02

有机农业,对常规农业中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说了“不”,比如不用化学合成杀虫剂,不用除草剂,不用化肥,不给动物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自然农法,则是更进一步,对有机农业中的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说“不”——不用生物农药,不杀虫不捉虫,不用大棚,不种植反季节作物,不用塑料地膜,不除草,不用粪肥,不耕地,不进行大规模单一化种植、另外还需尽量自留种……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是对于自然农法的精神内涵的总结。怀疑的声音通常是,如此极端地减少人工干预,农作物还能长得出来吗?我最早通过书本接触自然农法概念时,也有过类似的疑问。但是,当我真正实地观察过自然农法种植的农田,才发现,人们的怀疑和担心是多余的。

自然农法不仅可以得到足够维持农人生活的收获,而且这些食物相当的美味——原因显而易见,它们在近乎野生的环境中、遵循自然的季节规律生长,没有大棚和地膜去压抑它们,没有过剩的肥料,自然的生态循环没有被打乱。美味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自然农法通常是,甚至只能是,由真正发自内心热爱农业、关心土地和乡村、乐于奉献不计较得失的人去做。这些农人内心积极的信念传递给土地和植物,最终收获的食物当然会由内而外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光凭味觉是尝不出全部的,一定要亲自站在自然农法耕作的土地上,才有可能感受得到。

老贾(贾瑞明),是在中国最早实践自然农法的农人之一。我两年前就听说过他,读过他的文章,今年6月才有幸在天爱农场菜刀兄的介绍下见到。朴和素农场,位于上海崇明陈家镇陈西村,是老贾和他的伙伴们于去年10月份新发起的,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是土地的生命力已经在快速地恢复。和以往单纯做生产型农场的思路不同,老贾这次的新行动更偏向于一个“共识社区”,生产自然农产品只是一个方面,在生活方式和文化建设上会下更多的功夫。

我拜访的时间不巧,在朴和素农场只停留了一个晚上。当时老贾腰部旧病复发,卧床不起(好在不久后恢复了),很遗憾当天没能有多少交流。不过老贾的女友心桐热心地带我参观,其他同时拜访农场的还有两位在莫干山隐居的大姐,大家一起摘菜、做饭、聊天,虽然都是刚刚认识但氛围却很放松愉快。

除了农法方面和我常去的一些有机农场不同,朴和素农场还有一系列其他的独特之处——这里有几个年轻人在一起生活、分工协作完成农活和家务,每个人地位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试验田,可以在不用任何化肥农药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种植,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长处。这里没有雇佣当地的老农,因为他们都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认为,农场规模应该按照每个年轻人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来定,一个人耕种三四亩就好,规模大了,就要雇佣临时工,生活方式就变味了。这里也没有设立围墙来把自己与当地村民隔离开,住在这里,会觉得自己仿佛真的成了本地村落的一部分。

听上去有点“疯狂”,现实中也的确有很多挑战,一些细节(比如具体如何分工协作)上还需慢慢摸索改善,但是,这样一个小型的“共识社区”的确初步成型了。老贾希望,这能够成为一个示范点,以此来鼓励更多年轻人实践生态农业,回归乡村,过简单朴素的共生生活。这个“归农计划”还处在酝酿的初期,但是朴和素已经吸引到了很多来自城市的年轻的志愿者前来体验;也有一些熟识的中外友人“借用”小块土地,种一些自己喜欢的作物,其中有些友人风雨无阻每周都会来农场照料自己的小试验田。

因为农作方法特立独行,又是一群年轻人在种地,没有围墙一切透明公开,朴和素农场吸引了不少当地村民的目光,但村民更多是在帮他们算经济账,觉得这群年轻人这样种地产量太低,产品品相不漂亮,挣不了什么钱。 我和心桐在地里摘菜时,也恰好遇到一位当地的大爷和我们搭话,问“这是种了自己吃还是要卖的菜?”心桐回答“都是,自己也吃,也是要卖的”,村民大爷就说,“那也长得太少了!”的确,大多当地人很可能觉得这地里杂草虫子如此之多,应该只是一帮有钱的、不会种地的城里人在“玩一玩”。老贾计划未来多做些科普宣传,让更多村民知道农药化肥的危害,不然,如果得不到理解,还是不能算作真正的融入当地。

种植技术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朴和素农场面临的困境是,他们并不擅长做产品的销售推广,目前不少种出来的东西卖不掉,农场还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他们的定位和其他一些小型生态农场也不太一样,并不想做家庭的零售宅配,而是想集中精力在少数几个主打产品上,给其他会员制农场或者生态餐厅供货,这样就能够节约很多的人力,而且喜欢种地的他们就可以专心种地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据老贾说,这条路暂时还没有走通,但他相信自己的定位是对的,只是需要慢慢去搜寻到合适的合作方。虽然自然农法在初期的确产量很低,但是如果能够形成比较好的销售链条,是一定可以维持运营、可以使农人有一个合理的收入的。

实拍朴和素农场

土豆、玉米等农作物间杂着种在一起

土豆、玉米等农作物间杂着种在一起

看到这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田,很难想象就在去年10月前,这里还都是由当地人按照常规方式种植的。老贾说,他观察到,土壤的自净能力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的;虽然需要大概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把以前残留的有害物质全部降解掉,但初期只要一停用有害化学物质,就能立刻看到积极的改变。

西葫芦和红苋菜

西葫芦和红苋菜

在很多地块,作物并没有按照普通农田的方式那样“走直线”,而是这一块那一丛,多种作物间杂着种在一起。这样可以比较合理的利用空间,高矮搭配;作物占优势,草就长得少了,而且不会发生连片的病虫害。因为种得“杂”,这种方法并不能够大规模应用,而是一种更“生活化”的种植方式。

香草园里的薰衣草

香草园里的薰衣草

心桐想打造一个香草园,她的试验田里种植了薰衣草、天竺葵、杭白菊、薄荷等多种香草,另外还有蓝莓、黑莓、黑加仑等浆果。

来农场参加体验活动的伙伴们种植的“心形花园”。

来农场参加体验活动的伙伴们种植的“心形花园”

DSC_0540

玉米、豆角、南瓜共生。

豆类固氮,玉米为藤蔓提供支架,南瓜的叶片覆盖着地面,高矮搭配、充分利用空间。

一丛“婀娜多姿”的洋葱花。

一丛“婀娜多姿”的洋葱花。

生菜不招虫,长得“油光发亮”、很健康。

生菜不招虫,长得“油光发亮”、很健康。

关于草

不除草并不是绝对的。心桐告诉我,他们的做法是,如果草不妨碍到农作物,就不除草;但是在种植刚开始的时候,如果草已经把一块地铺满了,没地方播种,就会适当割草(不拔草,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割下来草的就放在地块边上、作为覆盖物,任其自然分解。有的杂草割掉以后就不再生长,但是即便是割掉以后还会继续生长的,其长势已经赶不上临近的农作物,所以不会有太多影响,能够“和平共处”。尽管朴和素农场的杂草已经算比临近农田的多很多了,但老贾说“草还不够多”,毕竟几个伙伴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种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容易接受不除草的观点。

这里再次提及一下农田生草的优点:提高地面上和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给虫子(包括所谓的害虫和益虫)提供栖息地,保护土壤湿度,下雨时可减少表层土壤的流失,杂草死亡的根部能够帮助土壤形成疏松的结构,割掉的杂草可制成堆肥……除此之外,很多“杂草”其实是自然赐予我们的“免费食物”,比如我在朴和素农场吃的晚餐里就有凉拌灰灰菜和野苋菜,美味极了。

关于虫子

自然农法不杀虫,也不驱虫,不用任何农药,而是选择去“接纳”所有虫子。如老贾所说,自然农业最重要的工作是维护生态。让人意外的是,尽管对待虫子如此“仁慈”,这里的作物并没有绝收,没有被虫子吃光,反而长得很健康,大部分作物受到的虫害影响很小,少数作物比如甘蓝上的虫眼多些,但剥掉外面几层叶子,内部仍然是可以食用的。当然,因为和虫子共处,作物的产量的确比较低。

DSC_0543

老贾还提到,所有虫害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除草除得太干净、用农药化肥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天敌消失,或者是没有应季种植等等,如果把这些原因都规避掉,就会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虫子就不会成为什么问题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植物的“能量”——不够健康的植物,能量处在过高或者过低的状态,就会吸引虫子;换句话说,极度虚弱或者极度亢奋的植物都是不健康的,它们发出一种信号,希望虫子来把它们吃掉。虫子不是看到植物都去吃,而是去消灭一些不健康的植物。再打个比方,人生病是因为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或者过剩,或者器官老化等等,疾病的作用是帮助不健康的人结束生命,完成一个轮回。而虫子,则是帮不健康的植物结束生命、也形成生命的轮回。所以老贾说,“虫子是可爱的,它是来告诉人们,你做错事了”。

不用粪肥

自然农法倡导不用粪肥,或者说不把粪肥作为主要的肥源。原因是——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就压根不存在那么多粪肥,我们去到原生态的森林、草原,哪里会见到满地的粪呢?但那里的植物却健康旺盛,更没有大规模病虫害。老贾认为,因为养分太丰富,粪肥对土壤的微生物环境有负面影响,作物虽然看似长得好,但这并不是一个健康和天然的状态。朴和素农场没有用粪肥,而是用秸秆、割掉的杂草、厨余垃圾等植物成分制作堆肥。作物长得慢,成本高些、个头小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缓慢生长所积累下来的浓郁美味的确令人难忘。

杜绝大棚

在看过很多有大棚或者无大棚的生态农场后,我个人觉得,自己在日常消费选择上一定是越来越倾向于后者的。目前我生活在华北,冬天还是难免需要吃一些大棚中生长的绿叶菜,但是在春夏秋季,我会尽量选择露天生长的食物;如果能生活在南方,我一定会尽力杜绝所有大棚农产品。自然农法不用大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认为饮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关于大棚,老贾的一篇文章中有提到:“人吃食物,不是吃的外表,而是通过食物获得充足的能量。同样应季种植的作物,在大棚湿润和高温的环境下生长,会生长的较快、较大。大棚里因为缺少自然的变化,等于缺少了自然界的收敛之气,植物一味的徒长,没有经历风雨温度变化,等于缺乏了收和藏的历练,即便有漂亮的外表,同样是能量不足的”。

来自朴和素农场的其他图片

我拜访朴和素农场的时间不巧,到达的时间较晚、接近晚餐时间,第二天早晨又下起了大雨,因此拍的照片不多,与实景的色差也比较大。以下补充一些来自农场微博@朴和素的照片(摄于今年春天):

麦子

麦子

萝卜花

萝卜花

生菜和香菜、荠菜花以及野草们

生菜和香菜、荠菜花以及野草们

p1

老贾

老贾

推荐阅读

野草的秘密:http://www./article/47753.html

老贾说大棚:http://www./article/60337.html

《自然农法》 http://www./books/27136.html

小编探访朴和素农场时间很有限,只了解了自然农法的小小的一丁点儿,如果需要更多信息,您可以联系老贾和他的伙伴们——

朴和素农场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陈西村1215号 朴和素农场

微信:xintong-karen

文章来源:有机会网

作者:J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