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花一亿六千万上的一堂课,只换回了四句话,但他说,值!

 超越梦想之上 2015-11-02

他花一亿六千万上的一堂课,只换回了四句话,但他说,值!

林涛乱翻书 2015-10-30 20:59

在一堂理财培训课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因为急需用钱,他不得己向一位朋友张口借钱。见了亲戚说明来意,亲戚先是满口答应,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钱我借了。没想到话音刚落,他老婆就出来扮黑脸了,对朋友故作怒吼状: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哪里还有钱借别人!这时朋友怒不可遏地回道:这个家我说的算还是你说的算。女人也不客气,冲着男人就嚷了起来,。这位老师一看这架势,得,借钱改成解决家庭矛盾了。老师最后无不佩服地说,“这对夫妻配合默契,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唱了一出不借钱的好戏啊”。他花一亿六千万上的一堂课,只换回了四句话,但他说,值!借钱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却容易在借到钱后变得被动,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按照事先的约定还钱。借钱者与出借者就因为这个被动与主动问题闹得朋友反目,亲人无情,结果无论这钱是否物归原主,人必定是闹得不欢而散的。高明的借钱者则见招拆招,自有一番不借钱的办法。比如这对演双簧的夫妻,算是一种高明的计策。还有一种人,在借钱人尚未说出来意之前,抢先向他借钱,对方必定感到意外,忙于招架而无心再提借钱之事。

借钱的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而不借呢,钱虽然保住了,人却也失去了。财商高的人自有一套自己的借钱哲学。比如说钱锺书,杨绛曾经回忆说:古典文学组的人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1000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500元,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虽然损失了金钱,但却保住了名声与人缘,这样的智慧恐怕不是凡夫俗子所能领悟的。他花一亿六千万上的一堂课,只换回了四句话,但他说,值!可是我们不可能总是扮演着被借人的角色,总会有伸手向别人借钱的时候。如何成功借钱,也是一门哲学。著名主持人曹启泰曾经负债一亿六千万新台币,但他在三年之内全部还清。如果说有一天你发现损失了一亿六千万,你会怎么办?逃避不能解决问题,要生活下去就必须去借。在他所写的《我爱钱》一书中,即总结了一套极赋哲理的借钱秘籍,可以总结为四点:

1.如果需要5块钱,那你就要向人家开口借20块,对方最后同意借你10元,你第二天就要还他5元,表示你的诚意,另外的5元你可以不用着急了。

2.对于吝啬鬼们,要借5块,就张口借100块,他们往往是给你5块,然后甩出一句“不用还了!”你一定要还,第二天就还他10块,还算上利息。他就会特愧疚,下次你向他借20块,他就会借100给你,还问,“够么?”

3.经常向周围的人借些小钱,今天借明天还,但就是不向你准备借钱的对象张口,他就会经常在想,这么有信用的人为什么不和我发生关系呢,终于有一天你向他张口,“能借我100么,不是100,是100万。”

4.能借你500万的人,你千万别开口向他借50块,他会瞧不起你。

“按照以上这些套路,几乎可以百分百借到钱。在书中曹启泰意味颇深地说:“请为那个能够借到钱的人拍拍手,因为能大量借钱的人,代表他能大量的赚钱;能大量借资源的人,就一定有大量运用和还资源的能力。”这就是曹启泰花一亿六千万上了一堂课得到的启示。

借钱因人而异,面对不同人的借钱的数量、要求、归钱的日期,均要有所不同。成功自不必说,不成功的则多是因为你无法让对方对你产生信任。如果你是一个没事就乱借钱,不必须用也借的人,说明你已经是个要靠借钱度日的人,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借钱给你,除了使你更加放纵之外,毫无益处,钱自然也打了水漂;而你借钱不是为了享受,确实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躺在医院急需用钱治病的亲人,别人一定是会接受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外面在下雨你没有伞,这时候你朋友有两把伞,你一定会向他借一把,而且绝对不会感到难堪。因为你真的需要,同时他有能力帮你。在你还伞的时候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很没有礼貌的随手一丢,这样下次再借会很难;另一种是先把伞擦干净,再带上一份小礼品,那么他下次一定还会借给你。他花一亿六千万上的一堂课,只换回了四句话,但他说,值!借钱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借钱终归是一个态度问题,态度的好坏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成功地借到钱,而你的表达方式是让人了解你的态度的最直接的方式。口才很重要,口才是一整套逻辑系统,不是单纯的耍耍嘴皮子那么肤浅的,是看你能不能迅速的思考,并且很清楚地把思考到的影像转化成语言。同时要会观察人情,这样你才有可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和对的人讲对的话,这才是口才。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你真实的态度,那么,借到钱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选择借钱的对象也很重要,有些人是可以应急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借给你1万块;有些做大生意的人,你让他知道你的想法看到你的计划书,他可以一次借给你100万来支持你。在借钱的过程中,不要单纯地把借钱行为理解为一种借与还的关系,把被借者当作你的债权人,而要把他当你的朋友,把这种朋友变成自己的资源。但你也要知道,愿意借钱给你的人并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可以通过借钱来判断真朋友,但没有说肯借的就是真朋友。通过金钱的互动你可以清楚的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人只有两件事情是真正骨子里的个性,一个是感情,一个是金钱。”这话也是曹启泰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