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语周语单襄公论陈必亡》中的省略句的研究【步步高论文网】

 元复 2015-11-02
摘要:论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国语周语单襄公论陈必亡》中的省略句进行研究,试图通过个案的分析,来窥探《国语》中省略句的规律,进而蠡测上古汉语省略情况。
  关键词:省略;三个平面;国语周语
  省略是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传统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停留在语法层面的考察。论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运用穷尽调查、对比等方法对省略现象作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论文节选《国语?周语》中一篇作为样本,通过样本的研究以期呈现上古汉语省略句中的规律性东西(《国语》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本)。
  一、省略的界定
  省略现象作为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历来受到语言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最早当推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两人之词省“曰”;蒙上文而省;探下文而省等。其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提到七种省略情况。虽然二者名称各异,但不过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名罢了。首次给省略做界定的是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凡比平常句子形式缺少某部分者,叫做省略法。”王氏的观点影响很大,区分了省略句和非省略句,将省略看作一种表达方式,而且提出习惯省这种形态。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着重分析了省略的三种格式,即当前省略、承上省略和概括性省略,认为承上性省略在汉语里非常重要,并指出一些无起词的表达形式即非主谓句并非是省略。吕叔湘先生将“无起词的表达形式”排除在省略之外,使古汉语中的无主句性质更加明确,无疑意义是巨大的。八十年代以来,理论界开始区分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省略的研究也出现了转机,出现三种不同的研究思路。1)从句法结构角度研究省略的首推朱德熙先生,“所谓省略,指的是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一定语法条件下没有出现。”此分析认为省略成分是可补足的,是纯形式的,排除意义内容。2)从语义层面研究,是就深层语义与表层结构之间的对应来讲的。一般认为语法和语用上的省略不过是语义在表层的一种表现,如兼语、紧缩结构、的字结构等。3)从语用交际平面来看,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两条标准,这种分析从具体的语境出发,在考察意义省略的时候,不忘从形式上去验证,显得比较精确与科学。近些年来,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有些学者又将认知语言学引入到省略句的研究中。
  二、《单襄公论陈必亡》的“省略”分析
  《单襄公论陈必亡》句子情况,单句共计37句,完整句15句,占全篇句子总数的40.5%;省略句22句,占全篇句子总数的59.5%。
  (一)语法层面
  语法层面的省略主要是从具体结构成分的缺失、有无角度来观察的,在《单襄公论陈必亡》中主要涉及到了主语、宾语、定语、谓语、补语等的省略。而且各成分类省略中,又出现了多种小类,如主语省略涉及承前、蒙后、概括、对话省等小类。篇中语法省略统计,总计41例,主语承前17例、蒙后1例、对话2例、概括省略9例,小计29例,占全篇语法省略的70.7%;宾语承前3例、蒙后1例,小计4例,占全篇语法省的9.8%;定语省略5例,占全篇语法省略的12.2%;补语省略3例,占全篇语法省略的7.3%。
  (二)语义层面
  从语义层面来研究省略,在传统语法中也是一个重点,但语义主要是建立在句法层面上的具体成分语义因素的总结和概括,八十年代以来,“三个平面”的提出和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引入,语义层面研究出现了新的转机。语义研究开始突破了表层的句法结构束缚,开始从深层的语义与表层的句法的对应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省略产生的机制。范晓、胡裕树两位先生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将语义平面研究的内容诠释为动核结构、动词的“价”、名词的格、语义指向等七个方面。由于古代汉语中动词省略情况较少,所以通过动词来判定有无成分的省略是可行的。格语法是是菲尔默于1966—1968年间创立的学说,此中的“格”是指语言深层的结构,反映的是命题的核心即述谓成分和实体的关系。鲁川、林杏光在《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提出:现代汉语语法的“格”指的是“语义格”。格关系只是“体谓关系”,在文中将格系统分成主体、客体、邻体、方式、根由、环境六种语义成分,每种语义成分分为三种格,一共是十八种格。鲁、林两位先生的这种分类是在研究汉语中的大量例证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虽然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的,但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用来研究古代汉语的“格”关系也是可行的。
  篇中语义省略共计36例,施事省21例,占全篇语义省略的58.3%;受事省3例,占全篇语义省略的8.3%;当事省8例,占全篇语义省略的22.2%;与事省2例,占全篇语义省略5.6%;处所省2例,占全篇语义省略的5.6%。
  (三)语用层面
  省略作为一种谋篇布局的手段,既是一种句法现象,作为单个的例证更是一种语用表达。从语用层面去研究省略一直以来就存在,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就提出从上下文语境中去验证和分析句法成分的省略。省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1949年George Kingsley Zipf省力原则,他认为语言学中的省力原则有着两股相互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力量,一股是说话人经济原则,一股是听话人经济原则,为了照顾彼此的利益和交际的正常进行,言者就会结合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对言语进行选择,此时“省略”作为一种平衡力也就成为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二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话语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为信息块(杜道流:2000),信息块是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构成,新信息是发话者想告知的内容,同时对于受话者意义重大,因此在交际中,略去已知信息来传达和突显新信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1986年,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相关:认知与交际》一书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是在对格莱斯会话理论的纠正和创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认知的角度对交际就行了重新认识,将交际过程理解为人的认知过程,而人类认知过程的特点就在于以最小的心理投入取得最大认知效果。为此目的,人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最具关联性的信息上。省略作为一种交际的平衡力,所提供的信息是双方都关注的新信息,因此从关联理论角度去解释省略的生成机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认知语用学认为交际就是受话者通过认知语境和具体环境因素对发话者话语进行不断推理假设的过程,就是交际双方在认知环境的“相互显映”基础上排除多种理解、准确把握暗含意义的过程。
  篇中主要涉及到了因上下文语境省略、对话交际省略和认知语境省略等模式。篇中语用省略共计36例,上下文省18例,占全篇语用省的50%;认知语境16例,占全篇语用省的44.4%;对话交际省2例,占全篇语用省的5.6%。
  三、结语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1)语法层面:在先秦汉语时期,主语省略很普遍,数量大、种类多。由于第三人称代词“之”只能做宾语,“其”只能做定语,所以第三人称主语常常省略。谓语省略相对比较少,古今汉语如此,在判断谓语省略时,我们照顾了历史的发展,将古代汉语中兼语句中“使”字略去和判断动词“是”不出现,没有处理为谓语省略。篇中定语状语省略也都一定数量的呈现。
  (2)语义层面:在《国语》中,施事和受事省略比较普遍,但语义上的省略与句法上的主语宾语省略不对应,施事省略有些是作宾语的,受事有些是作主语的。另一方面,语义是句子深层的关系意义,主要体现为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强调以动词为核心。而动词的省略很少,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去探究其他成分省略的产生机制。受《国语》语录体和“三段论”论证的言说方式等的影响,如时间、工具、原因等类在文中都没有用例出现。
  (3)语用层面:可以看出可以具体补足的成分省略主要以上下文语境为主,一些概括性知识的语义成分省略主要由认知语境引起。受所选篇幅的对话较少的影响,在分析对话省略时显得不是很明确,但结合会话言意理论和关联理论去研究这种“省略”,将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