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 书(附译文)【清·王夫之】

 唐音宋韵 2015-11-03

黄书七篇

清王夫之撰。夫之(公元 1619~92),字而农,号姜齐,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公元 1642 年(明桂王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他起兵抗清,兵败后退居肇庆,任南明桂王政权行人司行人,后从瞿式耕抗清。瞿式耕殉难后,王夫之决心隐居著述,辗转于湘西、广东一带。为表达其反清之志,王夫之始终不肯剃发。为避免清人追捕,他常和湘西瑶人住在一起,并曾改用瑶人姓名。1692 年(清康熙三十一年)王夫之去世。四十年中,他著书一百多种、三百五十八卷,现通行的有曾国荃刻本和太平洋书店排印的两种《船山遗书》。《黄书》写于 1656 年(明永历十年,清顺治十三年)。它犹如一篇“民族宣言”,对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博衣、弁带、仁育、义植”的文物教化,充满眷恋之情。

原极第一

夫观初始於天地者,岂不大哉!洋洋乎金以铣之,木以干之,土以敦之,火烜、风挠、水裹以烝化之,彼滋此孕以繁之,脉脉门门,泮涣搏翕以离合之,故盛德行於无疆而不知其届也。然而清其族,绝其畛,建其位,各归其屏者,则函舆之功所以为虑至防以切。是故山禽趾疏,泽禽趾幂,乘禽力横,耕禽力枞,水耕宜南,霜耕宜北,是非忍於其泮散而使析其大宗也,亦势之不能相救而绝其祸也。是故圣人审物之皆然而自畛其类,尸天下而为之君长。区其灵冥,湔其疑似,乘其蛊坏,峻其墉廓,所以绝其祸而使之相救,故曰「圣人与天地合德」者,岂虚构哉!夫人之於物,阴阳均也,食息均也,而不能绝乎物。华夏之於夷狄,骸窍均也,聚析均也,而不能绝乎夷狄。所以然者何也?人不自畛以绝物,则天维裂矣。华夏不自畛以绝夷,则地维裂矣。天地制人以畛,人不能自畛以绝其党,则人维裂矣。是故三维者。三极之大司也。昔者,周之衰也,誓谐替,刺雅兴,镐京沦,东都徙,号祭存,纲纽佚,诅盟屡私,数圻日兼,故抱器服而思烹溉者,日恻恻然移玉之为忧。而圣人之所深长思者,或不在此,作春秋,明王道,内中夏,外戎狄,疑号者正其辜而终徕之,外会者斥其贱而等摈之。夫周之衰,非有匈奴、吐蕃、契丹、鞑靼以为之外逼也,陆浑、吾离、允姓、侨如之族种不能配中国之一名都也,燕之北鄙,秦之西陲,未尝晨夕於奔命也。葵邱束牲而小白求三脊之茅,城濮馆毂而重耳干隧道之请,周之玉步将上逼之为兢兢,而圣人终不以彼忧易此恤者,则其故何也?文武之兴,昕履牧率,夕步天祚,滥唐沿虞,服夏裼商,承建列侯,各君分长,山河塞阨际蛮戎夷貊者,昔之天下也。既规规然惴其旁午,复鼎鼎然虞其上下,诸侯或僻介荒小,用寡捍强,以小藩大,势诎於所守,力仅於所争,固未尝不纠回蜿蜒於圣王之心。夫廷万国,一君长,挟尺捶而奔役四宇,功施鈇钺,烂然开於共主而天下弗分其功名,圣人岂异人情而不欲此哉!然而山、河以西,师旦分牧。函、崟以东,召奭代理。五侯九伯,州长连率,经纬缝紩,割制员幅者,使之控大扶小,连营载魄。是故偏方远服,不受孤警。连城通国,若运揽臂。则周之盛王所以维系神皋,摈拒夷类者,意未有所弛而权不可得而衰。夷、厉而降,牧长无命,纲维溃破,锋矢寻於同仇,牖户薄於外御。是故孤竹蹙燕,淮夷病杞,鄋瞒、义渠侮齐,宋而窥河、渭,然而天子不能命伯。  列侯之强大者矫激奋起,北斥南征,故斩令支,轹卑耳,拓西戎,刈潞氏者,犹赫赫然震矜其功以张赤县之帜。彼其左旋右携,夸武辟疆者,虽不足以与圣王权衡三维,裘领八极之盛心,而圣人犹将登进之,为稍持其祸而异於澌灭也。是以周之天子赐肵俎,锡彤弓,命随会,攽黻冕,贺任好,播金鼓,而不见讥於春秋。故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义则某窃取之矣」,盖进之也。夫奠三极,长中区,智周乎四皇,心尽乎来许。清露零柯而场圃入保,片云合岱而金堤戒滥,吴呼好冠而晋视命圭,杞用夷礼而胄绌神禹,莫不逆警萌甲而先靖宫庭。是故智小一身,力举天下,保其类者为之长,卫其群者为之邱。故圣人先号万姓而示之以独贵,保其所贵,匡其终乱,施於孙子,须於後圣,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然后植其弱,掖其僵,扬其洁,倾其滓,冠昏饮射以文之,哭踊虞祔以哀之,堂廉级次以序之,刑杀征伐以整之,清气疏曜,血脉强固,物不干人,沴不侵祥;黄钟以节之,唱叹以浏之,故礼乐兴,神人和,四灵集,而朱草、醴泉相踵而奔其灵也。今夫玄驹之右君也,长其穴壤,而赤蚍、飞蚹之窥其门者,必部其族以噬杀之,终远其垤,无相干杂,则役众蠢者,必有以护之也。若夫无百祀之忧,鲜九垓之辨,尊以其身於天下,愤盈俦侣,畛畔同气,猜割牵役,弱靡中区,乃霍霍然保尊贵,偷豫尸功,患至而无以敔,物偪而无以固,子孙之所不能私,种类之所不能覆,盖王道泯绝而春秋之所大慭也。

古仪第二

自昔炎裔德衰,轩辕肇纪,闵阽危,铸五兵,诛铜额,涤飞沙,弭刃於涿鹿之野,垂文鼓弦,巡瑞定鼎,来鹇梦弼,建屏万邦,而神明之胄骈武以登天位者,迄於刘汉五姓百十有七后,岂不伟与!是岂有私神器以贻曾玄之心哉!而天贶不舍,灵光来集者,盖建美意以垂家法,传流云昆,不丧初旨,群甿蒸蒸,必以得此而後足於凭依,故屡滨播弃,而卒不能舍去以外求宗主。迹其所以焘冒天下者,树屏中区,闲摈殊类而止。若乃天命去留,即彼舍此之际,无庸置心。要以衣冠舄带之伦,自相统役,奠维措命,长远丑孽者,实以为符,得人而遂授之。然而帝眷民怀,丝游胶液,纷纷延延,弥保云系者,则贸於相求而隐於相报也。迄於孤秦,家法沦坠,胶胶然固天下于揽握,顾盼惊猜,恐强有力者旦夕崛起,效己而劫其藏。故翼者翦之,机者撞之,腴者割之,贰人主者不能藉尺土,长亭邑者不能橐寸金。欲以凝固鸿业,长久一姓,而偾败旋趾。由此言之,詹詹凿陋,未尝回轸神区而援立灵族,岂不左与!汉承其敝,古型秦轨,白黑兼半,而强干植条为数百年之计者,亦自创异意,冥合十九。侯王封君,兼城占籍,铸兵支粟,不为禁戒。故长沙可以支三粤之侵叛,而燕旦受封制册之中,所以防遏獯鬻氏者三致意焉。景、武以还,推恩少力,酎金夺侯。虽辀辅弱助,而命大将,遣单使,得以意行消息,权制士马。而且金、虎、铜、竹,虽握禁闼,军民部署,尤隆刺、守。故元、成运替,安、顺爽凌,然而楼兰、郅支,绝亢悬首;乌桓、羌部,踬驾伏尸。虽莽僭西都,丕夺许鼎,而南阳、益部连衍而接坠绪者,犹此枌榆之苗裔也。晋氏失计,延非族以召祸乱,中国隤隤,非无自致,而州牧分土,长其君,子其民,措施不拔,琅琊以延。向使泮散消弱,守牧无资,十六国之戎马精悍,非江东之所能敌也。六代文嬴,漫不足纪,遗法余力,仅支江介者二百七十年。使彼孱主孤邦,日斤斤焉以孤寡陵迟,倒柄藩牧为虑,曾不足以建十年,而石、苻、拓拔已褰裳而绝安流矣。是故天下之势,有合者,有分者,有张者,有翕者,有纵而随者,强彼而固此者。故曰「大制不割」,乐天下之成而成之,选天下之利而利之。今夫柔鸷击,辑纵横,驱合於农则实去。要愿朴,建脆弱,驱合於兵则名存。名存实去,则自忘其弱而丧其畛。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此仁者之悲膺疾頞,而俗儒之利以为名也。唐无三代牧伯帅长之援,无深仁大计,建民、固本、清族类、拒外侮之谋。窃尸寓农之遗号,强合兵农,分制府兵,徵发宿戎,壹听於京师。此其法,足以数世速亡,而迄於天宝祸发始尅者,岂府兵之败轨特迟哉!溯其仅存,寻其利赖,自西州沿北庭迄辽左,置督护、都督者不随腹裏,得专措置。故一时大勋名将若李勣、薛仁贵、王忠嗣、郭元振之流,进止刑赏,不受中覆。选士马,审机宜,滂沛椎酤,奴隶偏裨,下至乾没,犹无所问。极重不返,而节度逆行,干天历以成五季者,事势澜流洄漩,激而反倒其归也。然且更迭闰位,图录弈改,石晋北倾,恃怙蠢丑,而并阳不拔,胡马北首,数阅而仍归中国,内强之效亦可覩焉。宋以藩臣暴兴鼎昨,意表所授,不寐而惊。赵普斗筲菲姿,负乘铉器,贡谋苟且,肘枕生猜。於是假杯酒以固欢,托孔云而媚下,削节镇,领宿卫,改易藩武,建置文弱,收总禁军,衰老填籍,孤立於强虏之侧,亭亭然无十世之谋。枞佚文吏,拘法牵执,一传而弱,再传而靡。赵保吉之去来,刘六符之恫喝,玩在廷於偶线之中而莫之或省。城下受盟,金绘岁盆,偷息视肉,崇以将阶,推毂建牙,遗风澌灭。狄青以枢副之任,稍自掀举,苟异一切,而密席未温,嫌疑指斥,是以英流屏足,巨室寒心。降及南渡,犹祖前谋,蕲、循仅存於货酒,岳氏遽陨於风波,挠栋触藩,莫斯为甚!夫无为与者,伤之致也;交自疑者,殊俗之听乘也。卒使中区趋靡,形势解散,一折而入於女直,再折而入於鞑靼,以三、五、汉、唐之区宇,尽辫发负笠,澌丧残剐,以溃无穷之防,生民以来未有之祸,秦开之而宋成之也。是故秦私天下而力克举,宋私天下而力自诎。祸速者绝其胄,祸畏者丧其维,非独自丧也,抑丧天地分建之极。呜呼!岂不哀哉!夫石守信、高怀德之流,非有韩、彭倔强之质也,分节旄,拥镇牙,非有齐秦百二,剖土君民之厚实也,谈笑尊豆,兵符立释,非有田承嗣、王武俊、李纳之跋扈而不可革也。使宋能优全故将,别建英贤,颠倒奔奏,星罗牙错,充实内陆,树结边隅,一方溃茂,声援谷响,虽逮陵迟,取资百足。亦何至延息海滨,乞灵潮水,皋亭纳玺,磵岛沈渊,终使奇渥吞舟,乾坤霾塞,滨百年而需远复哉!惟其涂蔽万民,偷锢大器,瓦缶之量,得盈为欢;婴儿护饵,偃鼠贪河,愚夫之惑,智者哂焉。易曰:「其亡其亡,系於苞桑」,苟有系也,足以固矣,而必於苞桑焉,秦、宋之系於苕枝而不知其根之拔也。故曰「前事之失,後事之师」,其来兹之谓与!

宰制第三

今欲取天下而宰制之,有圣人,反三维,起在位,度不十数传,复有口口口口之等夷,狡焉思裂维而盗神器,如口所为,彼固狃以为故常,无足难也。而天下亦恬不知所怪,天地之气相干凌矣,亦或赢槁不能为人救。圣人坚揽定趾以救天地之祸,非大反孤秦、陋宋之为不得延,固以天下为神器,毋凝滞而尽私之。故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非与于贞观之道者,亦安足以穷其辞哉!天地之产,聪明材勇,物力丰犀,势足资中区而给其卫。圣人官府之,公天下而私存,因天下用而用天下。故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王者无私以一人治天下」,此之谓也。今欲宰制之,莫若分兵民而专其治,散列藩辅而制其用。今之自县以上,三进而及市政使司,凡以治民者,自秦而下不能易也。县隶府,府隶司,司受命於天子,足以呼响,无关格之疢矣。府治其属,既不能专,其有事,旁挠於同、判、推官,而巡守兵备安坐其上以扼郡邑之呼吸,则分司之建可革也。山东府六而分司者十六,山西府五而分司者十三,陕西府八而分司者二十四,四川府九而分司者十七,或倍之,或参倍之。其佐倅遇府设焉,或稍浮於府,未有一道而兼制数府者也。所以束湿缠系於知府者,可谓急矣。而一郡数邑,不得以制其短长之命,旦夕不测,其民视牧长,如逸兔之於惊麚也。况其为天子守疆圉,取必而与城共命乎!魏尚之於云中,李广之於陇西,以一郡捍匈奴之名王者,事权重而战守专也。故革分司,重府权,尽治其郡,设推官以赞其吏治,立武监以简其兵赋,兵赋所讲,受成於府,有所徵发,府受台计而遣之。刑名、钱馕、驿置、屯田、水利,奏最於两司足矣。夫挠郡权而临其上者,不过治府绪之余,而形隔势碍,推委以积其坏,是庞睫儋耳,无益於视听而益损其官也。自郡上之,为民之治者受於司,为兵之治者请仍巡抚使之任,而去其京衔,定其镇地,制其厄塞,重其威令,佥其劲锐,闲其文武,假其利资。七者具修以置藩辅,各战其境,互战其边,行之百年,以意消息,中国可反汉,唐之疆,而绝孤秦、陋宋之丰祸也。中区之地,四斁用文,河山用武,沙衍耐骑,箐峒耐步,江海耐舟,麦食耐勇,稻食耐智,杂食耐劳,广土坟争,崟崎壁守,卤国给鹾,泽国给积,涝乡给鱼,赭山给铸,林阜给荈,边徼互马,殷道课关;其它连锡、丝枲、筋鳔、皮革、蒲条、硝黄、翎毛、杉柟、冈桐、栟榈、漆林、苎絮之所产者,可相输而各奏其利。大司农不登之书,非中监渔采,则豪猾墨吏兼并闾右之所攘也,一切取足,其瘠疲不耐给者,百之四五。故曰利资可假,劲锐可佥,厄塞可制也。请置河北、山东为一使,江北、济南为一使,河南、荆北为一使,燕南、河东为一使,开陕、秦、陇为一使,荆南、江右为一使,江南、福、浙为一使,巴西、泸南为一使,南赣、岭海为一使,岭西、桂、象为一使,滇、黔、洱海为一使。此十一区者,用武地六,用文地四,兼错犬牙率得险者,或十六七,或十三四。因舒蜿,随原隰,各固其圉,取材其产,搜其军实以听边关之不时。畿辅为一使,左辅为一使,右辅为一使,大同为一使,延绥为一使,宁夏为一使,河西为一使。此七区者,战地十九,内陆十一,大司农因漕委输,转十五司之粟米以灌注之。滑州襟带黄河,右腋太行,左腋钜野,临制河南之膺隔,一要区也,河北、山东行台治之。其地起大名,北有广平、顺德,南有彰德、卫辉、封邱、延津、阳武、原武;东得东昌、济南,东传於海,得益都、临淄、泰安、博兴、寿光、昌乐、临朐、高苑,又东得登、莱,极于海;西得怀庆、潞安、泽、沁,扼太行,窥冀、晋,传於山。洛阳据土中,左京、索,右潼关,三涂、岳鄙,神明之区也,河南、荆北行台治之。其地起河南,东北得汝州、开封、许、禹、郑之属邑,穷於荥泽,东南得南、汝,南得襄、郧、承德;西南得兴安、平利、石泉、洵阳、紫阳、白河、汉阴;滨汉。沔,间湍、沟,承楚脊,控关南,东固汝水,放於淮。徐州凭黄流,睨大江,披带长淮,东枕瑯琊,咽鬲南北,一要区也,江北、济南行台治之。其地起徐州,东南得凤阳、淮安,南得庐州、安庆、黄州、滁、和,尽于江,东北得兖州、安邱、诸城、蒙阴、莒州、沂水、日照,北阻大岘;东传於海。西得归德、太康、陈州、商水、西华、项城、沈邱,穷於汝,颖之交。太原以故晋之墟,左山右河,北阻忻、代,士马劲疾,险障重沓,一要区也,燕南、河东行台治之。别治晋阳,别嫌藩司,形势无相互格。其地起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盂、静乐、平定,割雁塞以为大同守;西南得汾州、平阳、辽州;西尽河;南不尽太行,以壮泽、潞;东出土门,历常山,得真定,弥互络绎,以承右辅之或赢。咸阳居渭流之北,与长安相望,秦川八百,关河沃衍之区也,关陕、秦陇行台治之。别治渭北,别嫌藩司,形势无相互格。其地起西安,北尽北洛,界梁山;西南得凤翔、汉中、宁羌之属,割兴安畀河南为右腋;西得巩昌,阻阴平,锁蜀汉;北得平凉、华亭、镇原、祟信、泾州、灵台、安化、合水、宁州、真宁、狄道、渭源、庆、洮、平凉诸边之剧邑,割实边藩,为所保守,有秦川供三边之奔命;又西得岷、洮;北阻萧关;西戒河、湟,以司茶马之居僦;又西不尽于生番。武昌,长江东下,清汉南来,雄挽中流,搏蛮中引,江外一要区也,荆南、江右行台治之。治故鄂城,别嫌藩司,形势无相互格。其地起武昌,逾江得汉阳,阻涢水;南得岳州、长沙、衡阳、安仁、衡山、酃县、耒阳、常宁,讫南条;西南逾洞庭,得荆州、辰、常,泝於沅,有黎平、平溪、清浪,迄於偏镇,中括施、撒、永定、永顺、保靖,兼汉土;西又南,得邵阳、新化,分资水为南塞;东得南昌、瑞州、九江、袁、临、饶、广、南康,包彭蠡,有江右之衍区;诸挟岭为闽、广脊,受无赖者,割以为南赣守。镇江因京、岘,缘扬子,西接汉、岷,北拒淮、泗,漕守山东,俯拾建业,一要区也,江南、福、浙行台治之。其地起镇江,得苏、松、常州、广德,西上夹辅应天,沿江得宁国、池、太;东有徽州,倚三天子鄣,沿渐江,东有全浙;循海而南,得福、泉、兴化,福宁;渡江北直海门狼山,锁大江,得扬州,尽淮东;罄折江海,索腴赋,休士马,辉戈船,根抵南国,以备倭盗而资山东之奔命。合州,三江所会,鱼复、僰道、褒骆、武都、严道、夜郎之所奏而会,一要区也,巴西、泸南行台治之。其地全有四川,自威、茂、杂谷、天全、黎、邛、昌,跨大渡,度相岭,右绕东川乌撒、乌蒙界水西,尽辖土夷;南渡乌江,得平越;东北上,得清平、兴隆、思南、石仟、思州、铜仁,穷五塞,南尽於沅。赣州咳颐梅关,延纡岭塞,注泻海峤,络引大帽、浰头、东乡之条纪,武备所向,楼船步卒之冲,一要区也,南赣、岭海行台治之。其地起赣州、南安,西得郴、桂、临、蓝、嘉禾,尽楚猺地;北得吉安;东北缘山,有建昌、抚州,故盗区薮;下杉关,得延平、邵武、建宁,南迤汀、漳,穷於海;次海滨,得惠、潮、广州,蔓引连阳,与临桂会,而西尽於漓水之交。梧州控肘楚峤,垂臂琼海,是漓潭、牂牁漉江之下游,逆邀其所趣,土、汉噤喉之要区也,岭西、桂、象行台治之。其地起梧州,东得肇庆,穷於漓口;东南得罗定、高州、雷、廉,南极交趾,滨於海,渡海得琼;西泝三江,全有广西;北越秦城,放湘源,得永州、武冈、城步、新宁、靖州,通西延、古泥之径;寻左江西上,得都匀,犬牙楚、黔,界於播夷。大理、叶榆所派,金、沧所维,北捍土蕃,南覆挝、甸、六诏,上游之雄徼,一要区也。滇、黔、洱海行台治之。其地全有云南,并夷部,东迳县度出箐道,得贵州西境;东有贵阳,讫乎新添北缘、陆广,赤水、乌撒而界于泸南;沿平伐、镇宁,顶营募役,凿初道以通乎泗城,而西南穷于交趾。於是登其甲乘,制其刑典,宅其赏罚,司其汰补,宽其踪指,要其连系。盗贼踞山谷泛洋汛者,府自部讨之,闻於台。盗名城,躏旁邑,暨小夷之窃发,台部讨之,闻於司马。边徼奔命,巨寇弥延,羽书驰於司马,下徼台使,因其形势,奔走疾呼,以应其邻左;劳逸腴瘠,抟隘劲脆,以视其往来。滑台涉钜鹿,通天津,以纡左辅。徐州沿淮、泗,下盱眙,以固江南,东放瑯琊以应登、莱之不逮。河南搜练腹裏,开花园、党子,西南缀上庸瓯脱,纡秦、蜀,制山南,北守黄河,犄角畿南而抚其怠。太原居西,补河曲,急则东纡右辅,或出雁塞以应大同。关、陕阻关自保,声势山河,视其旁午,连川河以轸绥宁、河曲之恤。江、湖、赣、岭、巴、蜀、滇、黔,既随以蛮夷、海汛分其所守,就近参援而调置往来。泝大海,沿淮海,以纡山东;入武关,绕松、洮,以纡关外;或驰孔道,下冥阨,骋大梁,绝黄河以卫京畿。因裹粻兵,取给於十五使司,登大司农而受裁於庙议者,皆以流荡营魄而振戴根本也。台之所治,或千余里,或二三千里际荒陲,容受不轨,卒相摇动,禁制不时。河北则东登、莱,滨海线通海、盖;西泽、潞,太行伏戎。河南则襄阳受沔下游,制郧,西受夔、庸逋逃。江北则安庆以名城阻江、楚。江南则温州总海以须岛夷,芜湖对濡须直江北之冲。荆南则沅州领苗夷,殷黔道。关陕则阶、文制生番,匡川北之不虞。巴西则马湖逼泸水,亢嗉南中,威州孤悬鸟术,垂制江外。南赣则潮州承闽而分海汛;岭西则雷州障交夷,县穷发;庆远扈田、泗,西系那丹,以通都泥。滇黔则贵阳总线道,飞系荒远;楚雄殷六诏之中,右哀牢,左特磨,直下车里,老挝以距南丑。凡各分司以镇之,而受其生死动静之数於台。武监之治,请视兵赋之多寡。弱郡并之,劲郡专之,或赢置之,以登成於知府,而受其生死动静之数於台。故指臂相须,而批导形便也。诸行边领重镇者,地俭于腹裏,而刍粟士马,节制旌旄,秩等部从,不亚于中区。或覆增之系其任。或卿尹出牧;或他台使以崇望右陟;或大将超裨校,威信足恃赖,以大将军行使,系其人。昌平屏拥翠微,衡盖辇下,左古北,右居庸,畿辅行台治之。起喜峰,出定州,西至延庆,为其守;北抵滦西清兀良哈之塞。永平东北极徼,环海循山,外邀三坌、白狼之险,东丑之所出入也,左辅行台治之。接喜峰,画滦水,东尽关门,沿海下天津为其守;东北出三卫金源故地,穷兴中、大定,东捣开、铁,靖其庭穴。宣府有偏岭、飞狐之胜,繁饶悍鸷,直开平之吭,右辅行台治之。起怀来,阻桑干,西抵广昌为其守;北出兴和,扩亭障,斥地沙漠。大同平衍广野,内护句注,散战之区也,大同行台治之。内连广昌,北出天城、阳和,绕黑河而西,尽东胜,遵浊河,下偏关,抵洒曲、保德,画大河为其守;渡黑水,击云内,奏集宁斥丰州之塞。葭州外控榆林,左拊西河,保甘泉之外障,延绥行台治之。东起黄甫,际河而西,西抵花马池之右,怀抱环、庆为其守;直北清河,南修受降之遗地。宁夏左省嵬,右贺兰,赫连兀卒之自雄其都也,灵武之所由收关、洛也,宁夏行台治之。修杨制使之遗塞,东起花马池,东尽兰州为其守;北逾贺兰,驰燕支之下。甘州緜缀新秦,壤地数千里,孤峙以制西夷之生命,河西行台治之。东起庄浪,西极嘉峪,南绕西宁、归德,渡碛石,抵河州为其守;出酒泉,修瓜、沙之塞,横互自保,以维西陲;余力蓄士马,奔他边之棘;相附郡邑,守隧所统,往来所奏,则分隶其台。畿辅得保安、延庆、顺天,效上供之余。左辅得永平、河间、天津。右辅得保定、万全。大同得大同、忻、代、岢岚、保德之属。延绥得延安、环县。宁夏得六卫、中卫、靖虏、固原、静宁、庄浪、隆德、兰州、金县。河西得甘、凉,肃、庄浪、西宁、镇番、永昌、河州。以资其刍收、工匠、孳养,鼓铸之用,丁男輓运,城堡筑浚之役,征调游弈,视中区为费。司农宽赋役以休息之,疲者不赋於大官。藩司登计其人,移台用者十可三四给也;不足,仰於腹裏。行漕开中,不尽於京师,便归其塞。胶、莱漕关东、汴渠、屯氏。沽、潞漕畿,分漕万全。桑干漕大同。淇、沁漕太行,浮于河。河漕延绥,浮渭抵陕,济宁夏。河西不足漕者,牛车橐驴之所任也。渠河流,润苦壤,修屯积粟,大农济其畚臿,稍给牛具金铁之资焉。凡军伍之佥,中区之厚土,烈风、山箐、水国之任为兵者,可数也。边徼先其土著,阅其子弟,蕃其牧养,不足,请命逾台以调益之。中区各佥其治毋逾,十八而传,六十而老,废疾而给,及身而放,不传子弟;予弟以总角从军,验其娴熟精僄者传之。榆关而西,极乎大同,其民小悍。延绥、灵、朔、环、庆之区,其民大悍。庄浪度河,甘、凉,洮,岷之间,其民小悍。皆家丁子弟之闻于天下者也。泽、潞、太行、河北、山东之弓马。登、莱海舟,死走盐利。南阳毛葫卢之桑弓、毒矢。郧阳维五方,依老山,沿汉而上,南通庸、蜀流民之苗孽。庐、凤习江北,轻生乐祸,舒、皖、六安茶山射猎之徒,劲弩药镞,洞中沸糜。木陵、黄土、新市之脊,共争之区,依砦步斗者,以寡击众。太原、汾、辽、易、定之间,赵、代也,民小悍。京口僄锐,沿江海者渐为下,义乌之步卒,青溪之亡命,其族故存。徽之行贾,便习剑击,宣、泾喜弩猎,在江表为强。福、广濒海习舟,依山习步,猿接猱跳,飞瓦攫樯。赣、抚、汀、建依山者嗜利喜死,抚、建为下。辰、沅而西,起永定筸子,放乎云、贵、宋、蔡、犵猡,西南之尤悍者也。蜀沿江有巴、渝之遗,汶、黎、松潘相岭冲天之徼,东绕马、泸,讫黔、酉土司,各以标枪、利弩、火器,革氂之资,耐劳奔险,乐死好斗。南、太狼家尽泗城而西,不下数十万,顾保其区,不战散地。其他一邑一乡,颇有劲悍者。守监随多寡占募,不以额佥如府兵、彍骑、禁厢,卫所之制,老死子孙而诛及疲劣,则上下数百年中区之材用,可因时消息而登之用也。夫捐父老,犯零露,贱伏尸,闲熛火,争死於百一者,涖以洁清嚼白之率长,使啖粝茹蔌,穷年永岁,无酾酒、割鲜、蒲塞、驰射之欢,携修眉、听啭歌、靡滥柔暖、妖娈弦索之戏,则蛇慵麖散而不可止。故牛酒时作,金钱飞沥,所以贾桀骜之死心也。而况旗帜、帷幛、号矢、刀矛、火器、马疋、鞍鞯之精铣,率不再岁而敝坏与!夫闻谍、侦探、游宾、说客、死士之往来,国家不能括资於经费之中,则假台使以权,宽其缮具。倘如昔者守司农听攽,率不得请,请下得报,报不得速,事机先失,守文吏随持其後,此以约束庸愚而坐自弱其势矣。今夫中区之产八,谷不与赋於大农,其滂溢横射,走天下全利者,鹾政为上。淮安、通、泰隶两淮者,北食陈、汝,南食长沙,利参天下之一。长芦领北海,食畿下。山东领胶东、滨、乐,并食徐、邳。解池三场食两河,届泽、沁。陕西领灵州池,障西和井,食陇右。河西山丹红盐,居延白盐,稍食其地。浙江领许村、仁和、嘉兴、松江、宁、绍、温、台,食吴会。福建自食。广东食岭东、南海北,兼食广西,北食衡、宝。云南黑白井自食。四川领成都、富顺、淯川、荣昌、大昌、开县、盐亭诸井,食其地。或因其产,或因其食,隶之台治。商引料价,批杂税,割太仓之半,分畀台使。开中者听其自募牢盆,稍食稍取给焉。川、湖、六、霍,茶荈之所出也,铅、铁、铜、锡炉、甘、苎、竹有所产,吴松原蚕,滨江芦荻鱼利,山后石煤,边番互市,福,广番舶,浒墅、临清、九江、芜湖、梅岭、钱塘以放关,市船碁布丝萦者,间饱渔侵。使台使诸得自领,会出其余,以佐他镇之歉迫,台无上计,部无授程,悉俟九载以奏其出纳,而纳其奇羡。於是因赢余,饬六师,精器备,广城堡,溢赏格,走死智勇於边徼杀戮之地,为天子使。是故中国财足自亿也,兵足自强也,智足自名也。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休养厉精,土佻粟积,取威万方,濯秦愚,刷宋耻,此以保延千祀,博衣、弁带、仁育、义植之士甿,足以固其族而无忧矣。

慎选第四

万族蒸蒸,各保其命,各正其性,所以为之者,岂非天哉!饮食而有血气,阴阳而有生死,天之同人於物也。出尘舒光,漂轻存重,变不变以为信智,敢不敢以为仁勇,拔万类而授之人,拔人族而授之圣贤之族,天之异人於物、异圣贤於人也。同者为贱,异者为贵,以有尤贵滋性而统君之。无同则害命,无异则沦性。故圣王齐物以为养,从天之同也;利物以为教,宠天之异也。从者差养,宠者辨教,澂汰滓魄,濯洗清明,分万命,理万性,拣其粹白以珍之万族之上,所以助天而保合太和者,始於大公而终於至正也。虞书曰:「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只敬六德,亮采有邦。」等而上之,知九德之有天下明矣。家邦以给之。三六以别之,德以画之,使乂咸事,来章一人。天下之大,万民之众,审其所撰,忖其所葳,由臣之不虚贵也,知主之不虚王也。如此,则踞天位而长万邦者,彼何人哉!德未至,不敢干。德已至,不敢越。井井然犹墙堞阶圮之累上,故奇杰意消,聪明思返,卒以奠大宝而徕尊亲矣。故同、异、贵、贱、差、辨,此六数者,圣王所以正天下之性,效阴阳之位也,而一以胥天下之和平。尚其所尊而鼓钟以乐之,则和矣。量其不能而桑亩以安之,则平矣。故怨讟不起,而奸宄息也。三代以降,汉之选举以郡邑州将,曹魏六代以大小中正。始於扬汰,终於浮滥,亵薄天宠,流觞媮竞者,往往弊自上开。而当其严整,犹有差别之足纪焉。隋承陈、梁之末造,宫体先吹,文争实长,其曼声、曳趾、挑绮、拾英之流习,滥於崇朝。科目之兴,寻远古则然,世会所争,不能逆流而泝之上矣。因缘其轨,欲以稍静天下者,固当心载大公,较隆天秩,则异非所异而宠殊所宠,犹可以徐俟和平,来附人心,而明贵贱之级。流及於宋,窃窃然唯恐天下之异心也,师武曌之智,开笼络之术,广进士,明经、学究之科,下逮七科、乙等之目,推郊祀、任子、异姓甥壻、门客之恩,摇荡诱饵天下於堂陛嫌微之际。而当时桀黠者,亦微测上旨,倒持来去,以邀荣朊,不得则李巨川、张元、吴昊之流愤起而播其乱。其君臣之间,犹发箧行侩之相为禁持,故和平去心,而粹白失性,胥中区而沦虐老兽心之俗者,非无所自开其源也。近世之思政者,踵而用之,增文学,益解额,倍制科,升乙榜,推恩乡贡,职名不足,缀冗员、速资格以济之,而天下之怨亦由是而兴。夫天下,恩之不胜恩也,怨之不胜怨也,恩之所止,怨之所流。故曰「和大怨者必有余怨」。而窃天地之恩以鬻贩人民而胶饴其心,施天下以私而责其公报,犹假敌戈鋋,望其稽伏,其不伤脰陷胸於彼者,盖亦鲜矣,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均平专一,而风流雏鷧,无私之谓也。故孔子射于矍相之圃,退者十九,早知不能而使退,故法严而怨不起。今广其科目於此,人倖得焉,而得者百一,则怨一矣。捷其资格於此,人倖远焉,而速者十一,则怨二矣。两者皆以恩天下也,而贸其怨。故士自授经成读,昧偏傍,盲语助,老死童子者,皆有怨心。其极则蹑六卿,登黄阁,皓发返林,赐镪驰驿,祖帐晖煌传於亭,而闲语乘兴,犹戟髯把揽,呃塞而不得语。彼亲天子之侧者,乖沴横塞,奴虏驵贩如此,其他上偪下流,畜狡伺而幸翻覆,侵寻沈淖,尤不知其所届。是何也?始诱之以甚易,而後继之以极难也。弓之解也,胶液筋缓,则熯而张之。承今之敝,建小康之术,莫若先其甚难而後稍授以易。先其所难,则知不能者退矣,犹矍相之射也,废然而无妒姢之心矣。是故以贤者厕不肖,不肖者忮;以不肖者厕贤,贤者惭。惭发於贤者,故拾橡织絇,愤弃君父之忧;忮发於不肯,溃决奸宄,郁不可折之势以仇君父,长乱阶,不濒之亡而不止。坤之履霜,不肖之忮也;括囊,贤人之惭也。贤人隐,弑逆作,相乘之理,渐不知保,岂一朝一夕之故哉!是故顺异同,立差辨,以小人养君子,天之制也。观其所养,故养而不穷。今一邑之小,补生徒者养於民,成岁贡者养於民,偕乡计者养於民,登进士者养於民,授职官者养於民。五累而上,养之益丰。五降而下,养之益繁。而又无以观其所养,博泛丛阘,登进苟且,其一切所为,卒无以异於阛阓拚除卒伍之行。籍起上流,尸避徭役,公私谒请,流连嬉燕,以操细民之生命。其不一旦得当,裂冠冕而泄其不堪者,寡矣。裁生徒,节贡举,省进士,谨资格,持之以难,择之以慎,天下乃晓然知上所尊尚之旨,其不容苟且如此,而抑欢然奉养於长吏孝秀而永谢其望心。况累是而上,享玉食,蹈天位者,不愈震耀肌魄以推戴莫京哉!故差其所养,别其所教,执相成而功相倚也。王者规天道,长万族,顺其所从,珍其所宠,则性命正矣。累上以为益尊,则天位凝矣。忘恩以远怨,则和平臻矣。节养以息民,返不率以归农,则民志定矣。革陋宋鬻贩之私,则大公行矣。百年之内,乘千岁之弊,仍科目而减其额,核资格而难其选,则始基立矣。然後抑浮藻,登德行,立庠序,讲正学,厉廉耻,易科目,升孝秀,俟之必世之後而天气清,人维固,禽心息,口行泯。沄沄陶陶,太和旋复。诗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言其赞助清明,而扶光霄极,叶天道也。

任官第五

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以仁爱人,以义制我。以仁爱人,不授以制而尽其私。以义制我,不私所爱而厚其疑。恶有为天下王者自爱而制人,可以宰九州,建千祀者乎!且诚非所以自爱。天有四时、五行、四方,各位其位,时其时。不疑冬之凄苦而间以燠;不疑夏之歊暑而间以寒,不疑西北之有昆仑,崇堕崟崔,隔己而陵夷之;不疑东南之有尾闾,淫浸沈没,泛己而堙燥之。四时、五行、四方各行其职,胥以归功,盖相报也。诗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言齐桓推亡固存,以诚信礼卫,毁於两河脰吻之间而不相疑,故取似实果而赠美琼瑶也。王者拜贶天醮,宅履中区,感河流光,承剑启珓,以贻后世,得之丁宁,付之郑重,固其所也。然三、五之代,以历迭兴,或及身而授,或数十世而授,卒不越神明之胤。恶有如赵宋之削其援,弱其族,以口之口口者乎!彼耶律、完颜、奇渥温之初始,亦尝分尺土,籍一民,伏莽啮堤,以为窥窃之资也哉!若晋、宋、梁、唐之末造,僭偪孤寡,权壅上流,彼畀受苟简,日习而次垂之,此又无庸致怪也。流风沿递,疑积相仍,乃至论道之职,喉舌之司,六官之长,旬宣之使,下及郡邑,城不足百雉,户不满三千者,盈天下而无非疑地。以为不可疑也,是戈矛填心而黚皰割腕也。以为可疑也,是授蹻、跖以籥键而稍滞其户牡也。以为疑在此而制以彼也,是忌狸窃雏而间之以狐也。舜之命官也,禹陟司空,宅百揆,弃为后稷,契作司徒,皋陶作士,伯作秩宗,夔典乐,教胄子,龙作纳言,各专其采。虽稽让从容,后心载俞,而旁任必咈,其汝谐以往者,共工百度之薮,虞理名山大泽之长也。故劳谢专尸以体其爱,道孤独赞以去其制,则仁义立而天工亮矣。天地之气,刑德相召,祸喜相感。甘草兆熟,苦草兆饥。醴泉甘露,不流桀池。夹珥阴风,不凄尧宇。诚由诚往,疑用疑来。是故五臣、十乱、酂、留、冯、邓之侣,布心洒血而不恤,彼有以召之也。李广之射石,非虎也而饮金没羽。诚以拔之,则小人革面;疑以任之,则君子寒心。是故豫生饮药于赵都,百里行哭於秦族,越石授命於并阳,袁、刘糜姓於台下,杨业介马以丧元,余阙凭城而溅血。此数子者,事二姓,弃旧君,比匪类,仕伪邦,非有皦日白水之畴昔也,而一旦甘死趋祸,大贸其夙夜之狂心者,岂非任服躬而难委,诚推心以必酬者乎!故专任者不期报而报臻,疑投者不期欺而欺应矣。今命官之制,在外者,一县之令,丞、簿不听命焉。  一郡之守,同知、判、推不听命焉。一司之使,分以左右,二参、副、佥不听命焉。文移印信,封掌押发,登於公座,唯恐长官之或偷也,而钳束之如胥吏。行未百年,法已圮坏,犹使藉口公座,脱独户之咎,疑制之患,已大可睹。又复分其屯田、水利、钱法、驿传、盐政,分为数道以制司。道立分司,督察巡守兵粮之务以制郡。巡按之使,络绎驰道,循环迭任,无隙日月以尽制之。所以制外者无遗力矣。在内者,取都督一府而五之,间以同、佥。六部卿贰,或七八员。都堂、大理、通政、太仆以放,虽有长贰之别,而事权散出,不受裁制。黄扉论道之席,至永刊极刑以废其官。其文移印信,封掌押法,公同朝参者犹外也,复使给谏御史巡视刷卷以制之。卒有爰立大僚、边关盗贼、建置河漕、三礼疑似之事,所部不得决,又设会议、抄参、私揭以制之。所以制内者无遗力矣。以一人敌天下之力,以一代敌数百年之力,力穷法匮,私蠹蚀烂,乃使相秀而谢之。非己之专也,则是开以滑避之径而绝其功名之涂也,岂不拂与!夫一职而分官以领之,连衔以辖之,所以疑制不肖也。人材之数,曰贤,曰不肖,口中人。贤制不肖则不肖惧,不肖制贤则贤者忧,中人制不肖则恶不弭,中人制贤则善不长,贤制中人则疲於效命,不肖制中人则靡於朋淫,贤制贤则意见差,不肖制不肖则声气叶。不肖惧则裂而伤贤,贤者忧则引而避不肖,恶不弭则忌惮益忘,善不长则登进无助,疲於效命则事会圮,靡於朋淫则媚术张,意见差则乖左折衷,声气叶则胶固两利。然则疑制者,唯两不肖而後谐也,亦将大违其疑制之始心矣。天原道,君原天,相原君,百官原相,大哉!滂沛万登,而纲纽尺握,乃以禁制朕兆,膏泛群族也!今以天下之大,选贤简德之繁且久,不能得一二心膂之臣,任以论思,乃靳然果废其官,夫唯开业於风雨,英敏神灵者,括万几,统一心,无所凝滞。过此以往,奏报日冗,陈案日仍,晏安日藉,声色玩好、禽马柔曼,淫音幻技日进於深宫,外劳内蛊,其不折而入於中奄者,无几也。故胡惟庸、汪广洋之祸,消於纶扉,移於涓寺,而万安、焦芳、黄立极、丁绍轼之徒,承颏颐,奉密教於北门者,且波溶瓦散而不可救。元气痿,大务阁,民愁闾左,士叹十亩,粻空於野,金蚀於藏,彼揖此让,晋口口而口之大口,可不痛与!则仁义不立,而疑制深也。传曰:「贱妨贵,新间旧,小加大,逆也。」故王者制名,天下奉名,百官赴名。倒其所制,昧其所奉,贸其所赴,则将贱爵禄而重事权。爵禄者,天之秩也,事权者,上之意也。菲天秩则士薄功名,尊上意则人丧廉耻。是以王者慎名,名正则任重,任重则责隆,责隆则政理矣。今夫学士之秩,五品也,使立於九卿之上。贱妨贵,小加大,背盭凌迟者,莫甚於此!则将使天下蜗瞀蝇营以趋事权,而天秩之自然,荡然不可复稽。  夫虚一品之置者,靳其爱以制物也。爱以我私,而制尽人族,与仁义背驰,而求治天下,亦难矣。给事、御史之秩,胥七品也,给事以巡视遣,御史以巡按遣,则操六卿、两司大臣之臧否以乱其掌故。彼之愿职任,累岁时,登进崇阶,代天工,作民牧,其前效已可睹也。早知不能,废之而已。乃升新进,夸小臣,翻戾趾肘,使黄发卿尹呵斥所辍者,屏息蹑踵,禠绣隅坐,以承其欬笑,不亦左与!故主贵其名,莫不贵之也;贱其名,莫不贱之也。制名以任贤能,疑名以尊意旨,浮薄长进,权藉推委,效著於偶然而垂为法制,故人纪贱而天维缺,非建国不拔之典矣。唯除疑制者不然。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事其事,难其选举,易其防闲,公其心,去其危,尽中区之智力,治轩辕之天下,族类强植,仁勇竟命,虽历百世而弱丧之祸消也。

大正第六

昔者三、五之王也,推五德,承终始,其原本洒祓嬗革之际,如平旦之受夜,虞渊之受昼也。后世五德失坠,治无主尚,以意为轻重,至於湔恶俗,拯民瘵,创业中兴,莫不有彷彿之意焉。粤自成汤革夏配天,伊尹、仲虺以弼之,一德馨闻,廷野革面。不数十世,而故家大族盘枕膏腴、湛溺财贿者,以乱阿衡之治。故盘庚之诰曰:「无总於货宝,生生自庸。」由是言之,凌迟乾没,绍治而启乱者,明主所深患也。传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可不戒与!天以五行养万民,食於阴,饮於阳,衣被荣毳,侑佐盐醴,水滋土敦,木实火调,若此者,民承养於天,无须於王者之制,而流荡生死,萦纡往来,通愚强之力,致文弱之养。金之为用,王者所加於天,以损民而益之上也。故水之德润,木之德成,土之德安,火之德化,金之德贼。是以圣人尤难之,行於不得巳而用其利,戒於祸之必尅而制其贼,愚强者宝之以劝其功,文弱者贱之以杀其滥。沃以所宝,则小人和平;教以所贱,则君子强固;此为节宣五行而胜其害气也。其有不率教者,於是诃斥以辱之,裔夷以逖之,纆棘以锢之,刑杀以威之。夫王者之於万姓,视犹一父之子也。其聪明文辨、便数强固者,亦克家当户之子也,则岂不惨怛割裂、涕洟於刑戮之加哉!而其受五行之贼,犯王者之贱,越辐欺轨,沈没淫滥,螟螣细民,愁痛孤寡者,则尤恝然其忍之。诗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言远害也。今夫农夫泞耕,红女寒织,渔凌曾波,猎犯鸷兽,行旅履霜,酸悲乡土,淘金、采珠、罗翠羽、探珊象,生死出入,童年皓发以获赢余者,岂不顾父母,拊妻子,慰终天之思,邀须臾之乐哉!而刷玄鬓,长指爪,宴安谐笑於其上者,密布毕网,巧为射弋,甚或鞭楚斩杀以继其後。乃使县罄在堂,肌肤剟削,含声陨涕,郁闷宛转於老母弱子之侧,此亦可寒心而栗体矣。而以是鼓声名,市奏最,渔猎大官,貤封门荫,层累封垤,以至於无穷,则金死一家而害气亦迸集焉。夫故家名族,公卿勋旧之子孙,其运数与国家为长短,而贼害怨咨之气偏结凝滞,则和平消实,倾否折足,亦甚非灵长之利也。即或狼藉著见,挂吏议,左降褫锢者,犹衔舟络马,飞运以返乡里,有司宾之,乡社祝之,闾里畏之,广顷亩,益陂池,敞榭邃房,鼓钟妖舞,舂容鱼雅以终其天年,锢石椁,簪翁仲,梵呗云潮以荣施於重泉之下。而游佻公子,发其赢余,买越娃,拥小史,食游客,长夜酣饮,骤马轻纨,六博投琼而散犹未尽。亦恶知向之朘削零丁者,已灭族靳胤於塞阡、荒壑之旁也!岂不痛与!赵宋之有天下也,解散法禁以惑媚强智,而苟固其位者,可谓泰矣。然京朝长吏以赃赇败者,其刑大辟,岁论决若而人无所赦。法合世重,惠逮孤寡,以振起五代之残刘者,有足重焉。降及太宗,减大辟流沙门岛,而滥觞起矣。真宗以还,复减流岛之科,刺配腹里军州;天书降赦而後,此法愈减,贪墨跋扈,运鬐尺水者,恣无所恤,而蔡京、王黼、韩侘胄、贾似道之流,鸣上风以登飞鸟之音矣。鞑靼九十年间,其狼戾睢囆者,不仅在阿合马、桑哥之尤著。太祖起田间,尤惨其所为,故刑法严厉,夷风以革。数传而后,仅以大计褫削当炎火迎猫之刑,无惑其裂廉隅而莫惩也。律法监临主守盗公物盈贯以上,积至死罪,而敕使、守臣、郡邑之长猎部民极钜万,不以投辟。绎成汤之责,寻仲蔑之言,亦已悖矣。诗云:「君子如怒,乱庶遄沮。」承贪乱之余,不以刑辟整绝之,未有能齐壹天步,柔辑惸独者也。天地之奥区,田蚕所宜,流肥潴聚,江海陆会所凑。河北之滑、浚,山东之青、济,晋之平阳,秦之泾阳、三原,河南大梁、陈、睢、太康,东传于颖,江北淮、扬、通、泰,江南三吴滨海之区,歙,休良贾移於衣冠,福、广番舶之居僦,蜀都盐、锦,建昌番布,丽江氂密企碧所自氈金碧所自产,邕管、容、贵稻畜滞积,其他千户之邑,极於瘠薄,亦莫不有素封巨族冠其乡焉。此盖以流金粟,通贫弱之有无,田夫畦叟,盐鲑布褐,伏腊酒浆所自给也。卒有旱涝,长史请蠲赈,卒不得报,稍需日月,道殣相望。而怀百钱,挟空券,要豪右之门,则晨户叩而夕炊举矣。故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今吏极亡赖,然朘刻单贫,卒无厚实,抑弃而不屑,乃藉锄豪右,文致贪婪,则显名厚实之都矣。以故粟货凝滞,根柢浅薄,腾涌焦涩,贫弱孤寡佣作称贷之涂窒,而流死道左相望也。汉法:积粟多者得拜爵免罪,比文学孝秀,今纵鹰鸷攫猎之,曾不得比於偷惰苟且之游民,欲国无贫困,以折入於口口,势不得已。故惩墨吏,纾富民,而後国可得而息也。易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阴长於下,连类遂志,刑害阴私,贪吝污鄙,偪天位而无忌,故圣人神道以示观。退省其躬,行下言之教,成加民之治,故曰下观而化,慎所示也。明兴,家法忠质,宫庭洁清,无别馆、离宫之崇饰,龙舟、步辇、驰道旁午之游观,无置骑、飞舸、千里割鲜、铜狄花石之供,无算车、料产,均输、酒酢、香药、子母责息之利谋,观道尽矣。而贪沿下游,极重不复者,法教不施而风俗苟简也。州县之制,以差选人者,唐、宋分畿、赤、次、雄、望、紧、上、中、下,凡九等,以分别资格,升降除擢而止。今吏部之注府州县,分系以瘠、饶、淳、顽,进士、乙科、乡贡、任子视以除授,则将部、台、藩、臬、分司岁时、生辰、荐奖之苞苴视以厚薄,钦使往来,供亿、劳贿、车船之悉索视以苛简,而长吏之乾没其民者亦将视以裒益,胥上下之耳目交注於淳饶,而其惫可知也。抑县垂格范,为割蜜分羹不刊之则,固授之以亡廉销耻之术迳矣。古者未命之士,食如其力,等而上之,亚於国君,位次升,禄次腆,车乘家老次备,赠答宴祭次隆。故延州投缟,子产献紵,足於己而无籍於物也。今万户之邑,十万之都,皆古诸侯之治也。稍给禄养,不逮家臣。居禁掖,登小卿者,劣盒十口,宾客服佩之不给。郎官宂散,称子息,仰给责家,指拟差遣外除以售所贷,而子弟横乡里,尸狱讼,以仅完田庐。徒广其科目,易其升擢,博置员额,以诱其仕心。禄入已菲,米钞又折减其什五,率天下养百官而不足,纵百官食天下而有余,此何异饥鹰以攫雉兔乎!请罢劝贪之的,革饶瘠之目。除授之别,以轻、重、边、腹差等其资色,而禄石、傔从、薪马、紵丝、公私宴答之给,授以本色而丰溢之。不率,则刑辟拟其後,而无仁恕之歉也。比国家之加惠缙绅者,下逮休废,尤为沦洽。起废员,晋勋阶,有大庆则播为恩例。其非制科、不登五品者,宾於乡钦酒礼。而髦荒畜厚之家,迹绝金闺,犹走谒要津,窥倖庆典。清白县车者,复恬静白遗恩外。抑褫夺、靡戍,狼藉,簄脱之寒灰,晋与饮礼,终日百拜,清酒九酳,习为优戏,荣施愚目,而自好者莫不非笑之。今为之定制,诸非居任以廉最者,虽边功建言,不得与起废晋阶之科。其尤沈没之伦,遇乡饮酒,齿之下座以折辱之。而告老闲住者,买声色,教歌舞,广亭榭,不以俭率子弟,所司岁具上闻,追还封诰,齿於僇民。帛锁终於在笥,桑榆鉴於口口,斯不肖销心而贤廉得意,亦移风振俗之一道也,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比者邑置郡设,鸣琴释菜,虚器岁修,官掌故者垂老气尽,渔猎生徒。学使奖行绌劣,率一二人,视掌故郡邑之喜怒,士之诵习帖括者,固巳羔雁视之,寓目横经,则朵颐温饱。廉耻风衰,君师道丧,未有如斯之酷烈也。今即旦暮不能废隋,宋之格,而稍涤正之,尤当以行相参,定其殿最,如较文之等。州、县之长,超乙科,廉静文弱,才下任剧者,改邑教授;郎、舍、守、令起制科者,改郡教授。晋其秩如先所任,纪其教成,以为礼曹、太常、国子、学使之选。或乡老休致者,郡邑得聘领之,为之授兼经,讲正学,考内行,辨同异,究性命。举於乡者,不通四民之旨,及因缘长吏,与闻狱讼者,学使犹得按而黜之。以需数十年之後,廉耻厉,行检修,学术正,然後革词章,慎乡物,较隋、宋,媲庠序,虽有泛驾之士,亦戒足沈溺而正衿稜觚矣。故王者养贤以养民,口口以配天。继於其乱,先以刑禁;继於其治,终以德化。相因小民之疾苦,则焦頳焚灼,妖怨亟起,而欲望建淳和以迓祥吉者,是孳息螟蝝而冀登嘉谷也。

离合第七

中区之间,轩辕所冶,大禹之所经维,起句注之西,迤石梯,画黄河,东逾白登,阻桑乾,复山叠嶂,界以野狐、居庸二翮之险。极东尽渝关,凭海阳。其外乱岫荒原,丰草大泊,曾冰酷寒,毛革酪乳之乡,殊形诡嗜,以讫北维之丘。西自黄甫川阻奢延之水,度盐池,跨南河,有贺兰、燕支、车箱、雪山之险,以西极乎青海黑水,逆流而南,放乎湟,洮。其外平沙朔野,横吹万里,间以西戎。积石而南,西倾、三危、岛栊、太白、岷、嶓、严道、越巂、峨、崃经脊地岫,峻削崩奔。其内羌、沔、大江、若、沫支流倾润乎中国。其外县絙流沙,赤土头痛,积雪夏飞之野,戒以碧目黧面翦发环耳之俗。滇诏之西,金沙、潞江、麓川之水,羊肠盘曲,南结以护嶍、岷之塞,放特磨,界交趾,几络乎广右。其南则邕部、百粤、铁围、鬼门、狼夷高髻藤笠之族,东被而尽乎海滨。渝关以南,巨浸浮绝,潏沸渟泊,南历沭榆、之罘、瑯琊、海门、三江、舟山、雁荡、霍童、紫帽、甲子之门,罗浮、七星以柱南维。过崖、碙而西,接合浦而界以日南。其他东辽水,北开平,西瓜、沙,南哀牢、缅甸、交趾北户之乡,盖中区之余气也。崇峦沓嶂以垣结之,沙衍茅苇以纷披之,绝壁渴涧以沟画之,瀚海尾闾以凝荡之。其中带束脉绕,搏聚约固,寒暑相剂。言语相译,形象相若,百谷相养,六畜相字,货贝相灌,百川流恶,群山荫夕以翕成乎中区之合,自然之合也。天地之气,辅其自然而循其不得已,辅其自然故合,循其不得已故离。是故知天地之昼夜者,可与语离合之故矣。行其不得已,知其有离,不得已者抑自然之所出也。而后统以三条,分以两戒,郭景纯、僧一行、朱元晦之说由此其选焉。中区之形,首建乎西北而穷乎东南,支山自主,支水自戒,文武自俗,阨塞自理。大河中画,北燥南润。火故润之,水故燥之,天地所以节阴阳也,而遂有不相需之时,以成南北。河北则桑乾以南,恒山之支,历井陉、少山、黑岭、伏牛、羊头,峙以太行、王屋,穷於中条,委於河,而太行之东,淇、洹、漳、湡凑山东者,成为一区。河右则割黄流,浥秦川,南穷於褒、斜者,或稍舆山西合而离乎!河山以东,河南则出潼、殽、嵩、少、熊耳、桐柏之山,东延成皋,南间平靖、黄土、木陵、岐岭,结为潜、霍之岳,以渐乎江,是大江之所守也。江南则岷、峨南垂,放泸水以北,迳牂牁,出夫夷,东被衡山,以尽乎彭蠡,而上庸之北,障以武当,沿沔而西,北极武关,萦纡汉中,限以大散,南赴荆门、归峡,穷於沅、酉,江东浙岭、渐江分以太湖。闽有武林、仙霞、杉关之隘。粤有五岭、泷水、秦城、潭中之塞。若此者,旁条畦列,亦乘天地之间气,率以为离也。间气际离,纯气际合。合气恒昼,离气恒夜。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否泰之所都也。虽然,亦存其人焉。昔者轩辕之帝也,上承羲、炎,下被有周,敦亲贤,祚神明,建万国,树侯王,君其国,子其民,修其徼圉,差共政教,顺其竟絿,乘其合,稍其离,早为之所,而无夸大同。然後总其奔奏,戴其正朔,徕其觐请,讲其婚姻,缔其盟会,系以牧伯,纠以州长,甥舅相若,死丧相闻,水旱相周,兵戎相卫,仕宦羁旅往来,富贵相为出入,名系一统,而实存四国。此三、五之代寓涣散於纠缠,存天地之纯气而戒其割裂,故气应以正而天报以合,数千年之间,中区之内訚訚如也。秦、汉以降,东南壹尉,西北均候,缀万国於一人之襟,而又开河西,通瓯骆,郡朱崖,县滇笮,其合也泰焉。物不可以久合,故河山条派奇杰分背之气,率数百年而一离。建安以後,裂为七八而离为三。太康合之,未百年而又离,播为十六。宇文、高氏稍合,而别於江左者终离为三。开皇合之,未三十年而又离,以逮乎武德而後,合者几三百年。天宝乱而河北小离,广明乱而并晋、大梁,幽镇、吴越、闽广、荆湖、两川之草据者不胜离也。雍熙合之而燕、云终离,末二百年而卒离为二。鞑靼驱除其离,以授其合於洪武。祥兴以後,中区之气,永合於兹者四百载矣。是故合极而乱,乱极而离,离极而又合,合而後圣人作焉。受命定符,握枢表正,以凝保中区之太和,自然之节,不得已之数也,天且弗能违,而况於人乎!故太史儋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余岁而霸王者出焉。」终南、汧、渭之交,周、秦之先所合处也。平王东迁,弃其故地。秦阻殽、函,东西并峙。其后守府仅存,四伯迭起,不能复问丰、镐之王迹,迄於战国,瓜分瓦解,而河山以东仅敌一秦者,东西相离之大致也。故三川并而天下一,驱除尽而汉祖兴。由此言之,离合之际,非深识者不测其旨矣。夫三、五而降,其得姓授氏,为冠盖之族,或稍陵夷衰微,迁徙幕占,南屯北戍,逮为殊俗者,其始皆数姓之胤胄矣。精脉嬗演,筋肉同抵,姻亚僚寀,欢若臂腋。迨其涣散,不可寻忆,则有兄弟互斗於原野,甥舅各畜其弋铤,血肉狼藉,巴吞鸩禁,此非惨心痛髓之事,而天地之所深悼哉!然而闻其害气,则姑且听之,行其不得已。尤惧其坏溃而无以救其孑遗,则原坂以阻之,江河以堑之,金铁、粟米、盐卤、皮革散其产以资之,贤豪财勇各君其地、帅其师以长之。是故合者圣人之德也,离者贤人之功也。今戒其或离而求致其功,所以因条戒,络地脉,靳天宝,采物杰,因民志,建规抚者,无庸褒耳经维而蔽目规尽矣。南条之纪,不得熊耳、冥阨、寿春,不足於守。中条之纪,不得杨刘、曹濮、河内、太行,不足于守。东条之纪,不得虎牢、广武、少室、熊耳,不足於守。江汉之纪,不得荆门、上庸、襄阳、舒、皖、濡须,不足於守。坤维之纪,不得武都、天水、仇池、陈仓,不足於守。武林放海,余气也,不阻太湖,不足於守。五岭穷於蛮中,余气也,不左洞庭,右彭蠡,不足於守。用文之国,士马佻脃,数战以逞,魄浸耀、气浸衰而不知,因长以攻瑕者,不足於守。珍先王之典器,葆其训物,崇廉耻,敬臣民,厉风轨,敌苛虐,武健以邀辅皇天,而故反其道,谐於霸夷者,不足於守。鱼盐、秔稻、锦绮、玑象,宅其地,登其盈,以争长靡丽,嬉荡民心而弱败之,不足於守。不制其臣,不珍其实,盗窃偷步,祸发堂廉,授敌间而乘之;或惩其道,上猜下离,自弃其辅,偏一於此,不足於守。此十一不守者,贤者所必鉴也。故地有必争,天有必顺,气有必养,谊有必正,道有必反,物有必惜,权有必谨,辅有必强。取必八术以遂其功,所以慭爱余民,救害气於十一,抑可以为百年之谋矣。诗曰:「既顺乃宣,而无永吧」,顺民之离逷,以经其畛畔,遏救残刘,消弭啼怨,公刘之听以延天笃也。或曰:天地之数,或三或五,三百年而小变,千五百年而大变。由轩辕迄桀千五百年,禅让之消,放伐变之。由成汤迄汉千五百年,封建之消,离合变之。由汉迄乎祥兴千五百年,离合之消,纯杂变之。纯以绍合,杂以绍离。纯从同,杂乱异。同类主中国,口口口口口,各往其复,各泰其否。然则授天命以振三维者,非奖掖中区,宰制清刚,作智勇之助,骁悍硗駮之气,固不能早绝纯杂之消,反之於太古轩辕之治,后之治也而无所俟焉。呜呼!非察消息,通昼夜,范围天地而不过者,又恶足以观其化哉!

后序

述古继天而王者,本轩辕之治,建黄中,拒间气殊类之灾,扶长中夏以尽其材,治道该矣。客曰,昔者夫子惩祸乱,表殷忧,明王道,作春秋。後儒绍隆其说,董、胡为尤焉,莫不正道谊,绌权谋。今子所撰,或异於是,功力以为固,法禁以为措,苟穷诸理,抑衍而论其数。虽复称仁义,重德化,引性命,探天地之素,恐乖异乎春秋之度也!曰,何为其然也?民之初生,自纪其群,远其害沴,摈其口口,统建维君。故仁以自爱其类,义以自制其伦,强干自辅,所以凝黄中之絪缊也。今族类之不能自固,而何他仁义之云云也哉!客曰,宰制所谟,以贻无疆,固当通其变而不滞其常。汉起西京,中兴洛阳,子之所制,定燕蓟为会同之邦,不已固与?曰,王者相阴阳,定风雨,建之邦畿,为宰治主,亦莫不用气之厚而固自然之宇也。是故羲、农之都,或陈或鲁。平阳、蒲坂、安邑、耿、相,凭河东北,以为安处。长安、洛阳、大梁之土,后王宅之,数百年之下而后地力衰歇,渐以薄卤。今燕蓟之宅,受命而兴者,女直、鞑靼曾不足於称数。永乐定鼎,始建九五,水土未薄,天气翕聚,天子守边,四方来辅。后之所宅,固当踵迹灵区,以光赞我成祖也。客曰,贤哲制未乱,庸愚谋已然,立说之大凡也。今子所撰,陈於数十年之前,可以救而保其坚;方兹陆沈,口口忽其斩焉,过述先事之失,为期忌愆,子所谓失鱼而求筌也。曰,孔子著春秋,定、哀之间多微辞。言之当时,世莫我知。聊忾寤而陈之,且亦以劝进於来兹也。昔在承平,祸乱未臻,法祖从王,是为俊民。虽痛哭流涕以将其过计,进不效其言,而退必灾其身矣。天下师师,谁别玉珉,荏苒首解,大命以沦。於是哀其所败,原其所剧,始於嬴秦,沿於赵宋,以自毁其极,推初弱丧,具有伦脊。故哀怨繁心,於邑填膈,矫其所自失,以返轩辕之区画。延首圣明,中邦作辟,行其教,削其辟,以藩扦中区,而终远口口,则形质消陨,灵爽亦为之悦怿矣。岁德在丙,火运宣也。斗建维辰,春气全也。文明以应,窃承天也。太原之系,世胄緜也。为汉大行,忠效捐也。悲懑穷愁,退论旃也。明明我后,逖播迁也。俟之方将,须永年也。黄书之所以传也,意在斯乎!

◎◎船山《黄书》译文:

譯者注:《黄书》七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首篇《原极》为全书之纲,论圣王严华夷之辨是效法天则;其余六篇,分题论述,《古义》说立国遵古;《宰制》讲军区设置;《慎选》言慎重选举;《任官》明任官勿疑;《大正》申廉正之风;《离合》阐治乱交替。七篇相合,成为一套完整的治国方略。

船山之作,向称古奥,《黄书》之晦,又居诸书之冠,译此典籍,颇感吃力,笔路蓝缕,疏漏必伙,切望海内外方家指陈得失,幸甚至哉。

华夷有别[原极第一]

圣人审物之皆然而自畛其类,尸天下而为之君长,区其灵冥,湔其疑似,乘其虫壤,峻其墉廓,所以绝其祸而使之相救。故曰,圣人与天地合德者,岂虚获哉。

且让我们看看天地最初生成的场面,实在是极其伟大的啊!浩浩荡荡,产生了金,用以为凿;产生了木,用以支撑;用土厚载,用火焚烧,用风吹拂,用水浸润。这些元素彼此孕育繁衍,成就万物,有时它们相连相聚,有时它们解散分离,因此,天地之德畅行在空间上没有疆界,畅行在时间上没有穷尽。

然而,天地却要自然万物清理各自的族系,区分彼此之间的界限,建立它们的等级,各自回到自己的区域,由此可知,天地的思虑是多么的周到,防范又是多么的严密!所以,山中的鸟类脚趾之间相隔得比较宽,水中的鸟类脚趾有蹼,飞乌惯于横向仄击,走兽惯于纵向用力,水田耕作宜在南方,带霜耕作宜在北方,这并不是要它们分散,故区别为大的类别,而是自然的情势使它们不能相济,才断绝它们的互相残害。

所以,圣人洞悉万物都是如此,才对天下人也采用区分种族的方法,限定自己种族的生存区间,主宰天下,成为君长。区分臣民的聪颖和愚钝,清除那些不可靠的分子,修治被破坏的屋字,加高城防,以此杜绝外来的灾祸,同时使自己种族内部可以相互救护。所以,我们说“圣人的品德和天地相合”,这哪是一句空话呢?

人和万物,都有阴阳,都有饮食、起居,但是,人不能不隔绝万物。□□和□□(当为“华夏和夷狄”,此类缺文还有多处。因为此书虽写于明,却在清朝流传,因此,刻书人不得不有所避忌),都有骨骼和耳目鼻口等七窍,都有群处者和独居者,华夏之人不能不隔绝夷狄,这是为什么呢?——人类如果不能自防以绝万物,那么上天的纲纪(天维)也就破坏了;中国如果不能自防以绝异族,那么大地的纲纪(地维)也就破坏了;天地给人判定界域,人如果不能自防来排摈奸党,那么人的纲纪(人维)也就破坏了。所以,天维、地维、人维,是天地之间的三条最高原则。

当初,周朝衰败的时候,君臣的告训被废弃了,讽刺世道的国风雅诗渐渐产生,镐京(陕西西安)被异族攻陷,王室被迫迁徙到东部(河南洛阳),周天子的名号和祭把的仪式虽然存在,但是纲常秩序却被破坏了。诸侯为私利而结盟,小国渐渐被兼并;因此,各小国的臣民,每天都为亡国而忧愁。

但是,孔子所深刻考虑的却不在诸侯的兼并,他撰为《春秋》,阐明王道,视中原华夏为一家,戎狄则为外邦异族。对怀疑华夏正统地位的人,要使他们改变态度,最终招附他们;对居处边远的外族,则把他们看作地位低下的人加以摒斥。

周朝的衰亡,并不是因为匈奴、吐蕃、契丹、鞑靼等大种族从外部进逼,像陆浑(春秋时迁居河南伊川县的民族)、吾离(古部族名)、允姓(古部族名)、侨如(古部族名)等小种族,远抵不上中原地区一座大都市的人口。燕地的北部边疆,秦地的西部边陲,也 并非从早到晚都忙于防御外族的入侵。

齐桓公(名小白,春秋齐国国君,五霸之一)为了葵丘(河南兰考)会盟,称霸诸侯,而责楚国进贡包茅;晋文公(名重耳,春秋晋国国君,五霸之一,在位九年)与楚国争霸,而有隧道之请,周天子的地位权柄已受到威胁。但是,孔子始终不忧虑这些,而以明王道、内中夏、外夷狄作为重心,其原因是什么呢?

周文王、周武王的兴起,早上还是诸侯,晚上就成为君王,沿着唐尧、虞舜、夏朝、商朝的旧制,建立了许多诸侯之国,各国树立了君长,其山河关塞与蛮夷相接的地方,仍然是天下从前的情况,始终关注着夷狄的发展壮大,怕它们进行挑衅。一些处于荒远地区的诸侯国,以弱小抵御强大,总会遇到被形势所迫、独力难当的情况,这些问题,未尝不在君王的心中时时系念着。

一位君王,统治万国,挥动手中的鞭子,即可役使整个天下,却无人敢和君王分享功名,圣人难道没有这种人之常情,不愿意达到这一目的吗?但是,华山、黄河以西由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辅佐武王灭纣建立周朝)分管,函谷关以东,由召公(姓姬,名奭,周的支族,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代治(译者按: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疑船山所言有误)。五等诸侯(公、侯、伯、子、男),九州(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长官,军政首领,纵横交错,分区治理,使他们能控制大国,扶助小国,互相牵连,所以即使是偏僻荒远之地,也没有被孤立的危险。君王调动国家,如同活动自己的臂膀、灵活自如,因而,周朝的圣德之君,能有效地保护神州、排除异族干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思想没有松弛,权力也没有削弱。

周夷王(姓姬,名变,周朝第九代君王)、周厉王(姓姬,名胡,周朝第十代君王,为政暴虐,在位三十四年被逐)以后,诸侯首领不眼节度,王朝法纪遭到破坏,同姓诸侯连年开战,对外防御大大削弱。因此,孤竹国(古国名,在今河北抚宁到辽宁朝阳一带)逼迫燕国,淮夷族(古族名,周朝淮河南北近海的夷人)困扰杞国(周朝诸侯国,似姓),瞒(春秋夷狄国名,今山东济南一带)、羲渠(古西戎国名,在今甘肃合水,泾川等地。译者按:羲渠侮齐,不见上书记载,且西戎与齐,相距甚远,疑船山所记有误)欺侮齐国和宋国(子姓,都城河南商丘),进而侵凌黄河、渭水一带。

虽然此时天子衰弱,不能命令诸侯,但诸侯中的强者仍能奋然而起,南征北战。齐桓公斩杀令支(春秋时西戎的属国,今河北迁安一带),践踏卑耳山(山西平陆),秦穆公讨伐西戎(古中国西北异族的总称),拓地千里;晋国消灭潞氏(春秋时赤狄别族建立的小国,在今山西潞城县),戚震一方。他们公开宣扬自己的武力,张扬赤系神州的大旗,左征右伐,开疆拓土,虽然不能和周朝圣王把握三维(天、地、人)总揽天下的魄力相提并论;但是,孔子还是要褒扬奖掖他们,为的是逐渐控制住灾祸的蔓延,避免天下败亡。因此,周天子把盛祭品的俎、雕饰彩绘的彤弓赐给齐桓公和晋文公;任命随会(春秋晋人士会,受封于随、故称随会)做官,颁发给他祭祀时穿的礼服礼冠;祝贺秦穆公的功业,送给他可以号令三军、吊民伐罪的金钲和战鼓——周天子这些逾礼的做法,并没有受到孔子《春秋》的讥讽。因此,《孟子·离晏》说:“春秋时代圣王的业绩消歇了,所存的只是齐桓公、晋文公为首的五霸的业绩,这段历史的赏罚褒贬本应由周天子做出,但是孔子已将它蕴含在《春秋》这部书的文字中了。”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五霸(齐桓公、晋文

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的贡献。

奠定三维的基础,推尊中国的核心地位,智慧可以通达天地,心中思考着未来。秋天的寒露刚刚凋落树叶,就要保护好场圃的庄稼、蔬菜;少许云朵在秦山上空聚集,就要筑牢大堤以戒备洪水;一向不喜欢戴帽子的吴国一谈起喜欢帽子,晋国就忙于戒备吴兵的入侵中原;杞国人一用夷礼,就会忘记自己是神禹的子孙……这些故事没有一件不是说要预先警惕事变的萌芽,率先安定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以个人的智慧征服天下,保护同类的人可以做君长,能护卫好群礼的人可以任高官。

因此,圣人首先号召百姓以显示自身的尊贵,并且要始终保持住这种独尊的地位,匡正和防备最终的紊乱,以使把独尊之位传给子孙,等待着后来的圣贤,或用禅让的方式,或用父子直接继承的方式,或可用取代昏君的革命方式,转移王位;但是,唯独不能让夷狄介入其中。圣人获得独尊地位后,才可能培植弱小,搀扶冻馁,表扬高尚的品德,贬斥败坏的渣滓;并且用加冠、成婚、饮酒、射箭等一整套礼仪教化百姓,用丧礼祭祀的仪式悼念死者,用等级制度区分尊卑,用刑法杀戮、征战讨伐整肃天下。这样,清明之气就会充溢,血胍就会强盛,外物不能冒犯人类,凶邪不能侵犯吉祥。再用宏亮的音乐使人和悦,用嘹亮的歌唱使人舒畅,于是,礼乐并兴,神人相和,麟凰龙龟同时来臻,朱草(红色的瑞草)醴泉(甘美的泉水)相继出现。

黑蚂蚁也是有君长的小动物,蚁后会下令加固洞穴口的土壤,如果红蚂蚁、白蚂蚁窥视它们的洞口,它一定会率领部属,咬死来犯者,直到来犯者远离其洞穴、互不干扰时为止。因为,统治蚁群的蚁后,也要有办法保护蚁群才行。

做君王的没有对王位能否代代相传的危机感,没有对华夏居中原和夷狄处八方的明确区分,却只知道自身的尊贵,惹得天下怨愤,属国叛离,相互猜忌,中原疲弱,仍然要保其尊贵,苟且偷安,贪天之功,灾难临头无法阻止,外物威胁无法抵挡,不能给子孙以生存的幸福,不能给臣民以有效的保护,这就是王道的泯灭断绝,也是孔子《春秋》中最为痛心的事情。

治国有道[古仪第二]

若乃天命去留,即彼舍此之际,无庸置心,要以衣冠为带之伦,自相统役,奠维措命,长远丑孽者,实以为符,得人而遂授之。

自从炎帝的德政衰败之后,轩辕黄帝的时代就开始了。他忧虑天下面临的危险,铸造了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诛杀铜额、甭除飞沙(铅额、飞沙,指蚩尤兄弟)。在涿鹿山(河北涿鹿县)擒杀蚩尤(古中国九黎族部落首长)后,黄帝封存兵器,创造文字、音乐、巡狩迎瑞,定都建国,凤凰来集,良臣人梦,建立上万个诸侯国,他的子孙陆续登上帝王之位,到刘邦建立汉朝,一共经历了五姓、一百一十七位君王,这实在是极其伟大的功业啊!他何尝有把帝王之位当作私有物以留给子孙后代之心呢?

但是,上天仍不停止这种恩赐,继续给予神灵的维护,这是因为黄帝立下的良法美意,留传后代,一直没有丢掉,天下百姓衷心拥戴,一定要得到这种君王才感到有所依靠。所以,尽管多次遇到改朝换代,但最终却不能丢掉炎黄子孙,到外族去寻求宗主。追寻一下炎黄子孙长期统治天下的道理,是建立了中国,以阻止异族的干扰。

至于遇到天命改变、帝位交替,舍此就彼的时候,就不要放到心里,而要让中原文明之族自己统治自己,奠定天下的大纲,保住国家的命运,永远排斥恶孽的异族,以实印作为信物,得到合适的人选就授给他。但是,天帝之所眷顾,百姓之所怀念,如同游丝,如同胶汁,绵绵不绝,长久保持这种情况,实在是民意所求而天意暗助的缘故啊!

到了孤立的秦朝,君王治国的法度沦丧,秦王只想把整个天下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时时猜忌,唯恐强悍有力者早晚崛起,仿效自己,抢夺君位。因此,他对有能力的人一律剪灭,有机谋的人一律打击,有实力的人一律削弱,君王之下的大臣不能拥有一点土地,亭长(秦汉时掌管十里地治安诉讼的下级官员)、邑宰(县令)等官员不能私藏一点财富。秦王想用这种方法巩固自己的大业,长久保持一姓的至尊地位,但是失败却随即到来。由此而言,见识浅薄,不立藩国,拱卫中原,辅助华夏,岂不是错误的吗?

汉朝有鉴于秦朝的弊端,兼用古制与秦法,为百年大计建立强干弱枝的藩国,虽有自创之特色,却大都暗合古制,受封侯王及封邑贵族,兼有几座城市和大量户籍,他们铸造兵器,储备粮草,不受中央禁令和约束。因此,长沙王可以对付三粤(广东、广西、福建)夷族侵扰,而燕王旦(汉武帝之子)受封的诏令中,对防备遏制薰鬻氏(古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即匈奴)之事再三叮咛,汉景帝、武帝以后,用推恩法(即把诸候王的封地分给没有继承王位的子弟,明施恩惠,暗削实力)削减诸侯王的实力,借口耐金(汉代宗庙祭祀,诸侯助祭所献的黄金)不纯,免去大量侯爵。虽然诸侯辅佐中央的力量削弱了,但是,任命大将出征,派遣使者,却可以随意增减,控制军队。而且,调兵的虎符(古代调兵的信物,汉代用黄金铸造)、铜竹(铜制的竹管形信物)虽然掌握在皇帝手中,但是却特别看重刺史(督察郡国的官员)、太守(管理一郡政事的官员)对军民的部署。所以,元帝(刘奭,宣帝子,开汉代宦官干政之先河,在位十六年)、成帝(刘骛,元帝子,在位二十六年)之际国运衰退,安帝(刘祜,章帝孙,在位十九年)、顺帝(刘保,安帝子,在位十九年)之时国势日弱,但远能斩楼兰(汉西域城国,在

今新疆罗布泊西,昭帚时传介子杀其王安归)、郅支(匈奴单于名号,名呼屠吾斯。元帝初叛汉,反被陈汤攻杀)国王之首,击败乌桓(中国古代民族)、羌部(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即使是王莽(字巨君,元帝皇后的侄子,篡汉自立,在位十五年被杀)篡夺了西汉,曹丕(曹操次子,代汉称帝,在位七年,庙号文帝)在许都(河南许昌)篡了东汉;但是,继承两汉正统的仍然是南阳的刘秀和益州郡(即益州,在今四川)的刘备,他们都是刘氏的子孙。

西晋司马氏失算,让羌胡居于塞内,召来他们造成祸乱,中国颓堕,井非没有自身的原因。而八王分治各州,各有自己的君长,各有自己的百姓,根基犹在,所以琅琊王司马睿(东晋元帝,早年袭封琅琊王,在位六年)仍然能延续下去。假使本身涣散疲弱,州郡没有可以凭借的力量,五胡十六国的兵马精强,绝非江东所能匹敌的。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文弱,全不值得记载、凭借遗留的法令、国力,仅能支撑六朝政权在江东一隅存在二百七十年。如果六朝懦弱的君主),时时害怕自己孤立衰弱,把大权旁落作为自己最大的忧虑,那么用不到十年,石勒(十六国时后赵的创立者,在位七年)、苻坚(十六国前秦世祖,在位三十三年)、拓拔焘(北魏太武帝,庙号世宗,在位二十八年)等异族就早已横渡长江了。

因此,天下的形势,有合的时候,也有分的时候;有扩张的时候,也有收缩的时候;有放任顺应之时,也有强彼固此之时。所以说,大一统不能分割,只能因势利导。天下有乐于成功的趋势就使它成功,天下出现有利的趋势就利用它的大势。如今,天下让强悍的勇士柔弱下来,将纵横八方的人才聚集起来,迫使他们统统去务农,那么国家的实力就没有了;扶持老实谨慎的人,帮助软弱的人,让他们去当兵,那么军队只有个名义,而没有实际的战斗力了。只有其名,而无其实,则会忘掉自身的脆弱,也丧失了自己的立足点。宰割万物,专营私利,放纵自身,大权在握,不给臣下权利,也不强化地方力量,这样,一些可以用来治理天下,拯救灾难的措施,便已荡然无存了。这是仁人所以痛心,而俗儒用以欺世盗名的事啊!

唐朝没有夏、商、周三代的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连帅(十国诸侯之长)对中央政府的援助,也没有仁爱百姓的重大谋划和组织百姓、巩固国家根本、清洹族类、抵御外侮的重要谋略。他们窃取了寓兵于农的旧制,强行合并兵农,分设府兵(一种兵役制度,创于西魏,盛行隋唐),出征作战和守卫京城,只听中央命令。这种府兵制的弊端,本来只要经过几代君王,就会迅速导致国家的败亡;可是,一直到了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祸乱才爆发,这难道是因为府兵制败亡的时间来得特别晚吗?

追溯府兵制残存的轨迹和它的兴衰,盖府兵制之坏自藩镇之祸起。原来从西州(唐州郡名,约在新疆吐鲁番和鄯善一带)沿着北庭(唐代六都护之一,辖盐、治等府州)直到辽河以东,都设置了都护(唐代统辖边远诸国的官员)、都督(官名。唐代边防重地的都督加赠旌节,称节度使),他们都可不按内陆的方法,可以根据边地具体情况独自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唐代前期的一些功臣名将,如李勣(唐曹州人,原名徐世勣、功封英国公)、薛仁贵(唐绎州人,骁勇善战,封平阳郡公)、王忠嗣(唐代郑人,屡立战功,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郭元振(唐贵乡人,武后时任安西大都护、金山道行军大总管)等人,率皆擅专赏罚,不必受朝廷制约,精选兵马,审察用兵时机,大量搜刮民间财富,待部下犹如奴隶,直至侵吞公物,也不加追问。

这种局面发展下去,节度使的权力便不可控制。他们倒行逆施,割据称霸,导致五代(唐宋之间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形成,则是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同回旋的水流,受阻后腾涌飞溅,反而倒流起来。然而闰位(古人指非正统的帝位)交替,图识(符命占验之书)屡改,石敬瑭(后晋的建立者,他原是后唐明宗之婿,后引契丹兵灭后唐,受契丹册封为晋帝,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自称“儿皇帝”,在位七年)的后晋向北方契丹献媚,妄图依靠契丹丑类,称霸中原;但是,并州(古州名,据今山西大部地区,治晋阳)的晋阳却久攻不克,契丹多次失利,最终仍归中国统属,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强大的凝聚力了。

北宋凭借臣子之位,陡然兴起国运,由于所得出乎意外,因此君王常常惊恐难眠。赵普(河南洛阳人,辅佐赵匡胤建立宋朝,官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器量狭小,窃居相位,鼠目寸光,得过且过,猜疑大臣。于是,他纵恿赵匡胤借杯酒以解除石守信等大将兵权,说是维护君臣之间的和睦;借《论语》以装潢门面,托孔子之言讨好下属;削掉藩镇权力,中央执掌重兵,改变节度使设置,建立文弱的文官制度;由皇帝总领禁军,老弱充斥兵营,孤立在强敌身边,没有使帝位十世相传的高瞻远谋,宋代就这样放纵文官因循度日,又用繁琐的法令严加防范,结果是一代而衰弱,再一代就要倒下。赵保吉(西夏人,原名李继先,宋太祖时他起兵反宋,被辽册封为夏国王。宋廷招降他,赐姓赵保吉,但他时降时叛)忽降忽叛,刘六符(辽人,庆厉年间,他出使宋廷,越宋廷忙于对西夏用兵,要挟割让关南之地)恫吓割地,他们戏弄宋室朝廷如同牵木偶,却没有人洞察反省。宋真宗在澶州城下,接受盟约(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深入宋境,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定真宗亲征之策,在澶州立盟,宋每年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年年增加送给辽国的金银、绢帛。宋廷苟且偷安,推尊大将,建军强国的遗风丧失无余。

狄青(宋汾州西河人,字汉臣。初为卫士,后因骁勇善战,升枢密副使)任枢密副使的重要职位,稍稍有所作为,座位未热,则被指控有叛逆之嫌。因此,天下英雄,个个驻足,世间豪族,人人寒心,不敢再有作为了。

南渡以后,宋室仍然遵奉北宋对武将压抑猜忌之策,蕲王韩世忠(宋延安人,字良臣,屡立破金奇功,孝宗时追封蕲王)、循王张俊(宋成纪人,字伯英,数建抗金大功,死后追封循王)仅能悻存于财货美酒之中,岳飞骤然被害于风波亭(宋大理寺监狱,今杭州小车桥附近),自古以来自折栋梁、自毁藩篱,没有比这一次更厉害了。

无人效力,是宋朝最大的内伤;自相猜疑,给外族以可乘之机。终于使中国败落,大势解体,先是被女真(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吞并,然后被鞑靼(蒙古族之别称)攻灭。中国人拥有着三皇、五帝、大汉、盛唐的疆土,却沦落到被蓄长辫、戴斗笠的异族所统治,政权丧尽,百姓受难,华夏堤防,全部崩溃。百姓经受着空前未有的灾难,这是秦朝首开恶例,而宋朝加以完成啊!秦朝把天下当作私人财产,却有力量控制它;宋朝也把天下当作私人财产,却无力控制它。灾难来得快则灭绝其子孙,灾难来得慢则丧失立国的纲纪,这不仅丧失了自身,也丧失了天地分区建国的最高原则。唉!这是多么可悲啊!

石守信(宋浚仪人,宋太祖即位,任归德军节度使)、高怀德(字藏用,

宋太祖即位,任殿前副都点检)等人,事实上并没有韩信、彭越那种倔强的秉性;他们所拥有之土地,统率之军民,也不及战国齐秦的实力。迫使他们在谈笑饮酒之际,立即交出兵权,也并没有田承嗣、王武俊、李纳(三人俱为中唐叛将)等人的骄横跋扈、不可改变的顾虑。

如果宋朝能够优待这些旧将,同时再培养一批新秀,让他们驻军各地,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充实内陆,连结边地,一方有警,各方救援。这样,即使到了王朝衰落之际,仍可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至于逃亡海滨,苟延残喘,向海潮乞求福佑呢?皋亭山(浙江杭县东北,宋末,元统帅伯颜驻军于此)赵显(宋恭帝,在位二年)向元军投降;惘州(在广东广州湾口外海中)海中,陆秀夫背著小皇帝赵(宋末帝,在位二年)投水自杀。最终让奇渥温氏(元代帝室之姓)吞并中国,华夏大地成为黑暗地狱,达百年之久!唯其采用愚民之策,私有帝位,只有瓦击那样的狭小器量,装满了就昏然陶醉,如同婴儿极力护卫一块小糕饼,又像是只需灌满肚子即饱足的小堰鼠(田鼠)。傻瓜的愚昧,实在让聪明人感到可笑。

《周易·否卦》说:“时刻想著危亡,要把命运系在根基稳固的桑树上(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有所寄托,国家就可以巩固了;但是,这种寄托,必要选择根基稳固的桑树上。秦朝、宋朝只把国运系在芦苇上,却不知其根已被拔出。所以说:“前事的失败,就是后事的鉴戒(前事之失,后事之师。”)这就是为将来的人说的吧!

地理划分[宰制第三]

圣人坚揽定趾以救天地之祸,非大反孤秦,陋宋之为不得延,固以天下为神器,毋凝滞而尽私之。故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

要想取得天下而统治天下,必有圣明的君主,使三维各居其位,起用居官任职的贤臣。但即使这样做了,过不了十几代君王,又会有□□□□等少数夷族,凶狡地想毁掉三维,窃取帝王之位,如□所做,他们本来就习以为常,无足责难。而天下人往往安然处之,不觉得奇怪,天地正气遂受到干扰,有时会枯干衰亡,甚至无法挽救。圣明的君王以坚定的立场拯救天地之难,非大反孤立的秦朝和鄙陋的宋朝的旧规恶习,否则不能延续文化的慧命,要把帝王之位作为神宝之器,而不要把它凝滞起来完全视为个人的私物。所以《周易·系辞》说:“君王最宝贵的是王位,守住王位必须善用人才,聚集人才的最佳方式是创造财货。”不能理解天地贞观之道(贞观,澄清宇宙,恢宏正道)的人,是不能懂得这个道理的。

天地的化育生产,人才智勇、物力富饶,二者均足以资助中国的生存,提供足够的防御力量。圣君设立官府治理,以天下为公而私利自在其中,凭借天下的财力而大用天下。所以说:“天不私覆,地不私载,圣人不以一己之私意治理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啊!

如今想统治天下,不如把士兵和百姓分开,专一管理;同时安排藩王辅臣的封域,并予以妥善的节制。

现在从县一级向上,进三级就到了布政使司(官府名。朱元璋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作为总管一个省的最高行政机关),这种用郡县制治理百姓的制度,自秦朝以下就无法加以改变。县隶属于府,府隶属于司,司直接受皇帝之命,上呼下应,就不会产生不协调的毛病。

一府的主管官员,治理他的下属,却不能独自裁决,遇事处理,他会受到同知(太守的副职)、判官、推官(主管一府刑狱)的干扰,而巡抚、总督(俱为一省军政首脑)安处上位,又控制了府的命脉,因此,分司的建置,应当革除。

山东六个府,但分司却有十六个;山西五个府,而分司却有十三个;陕西八个府,而分司却有二十四个;四川九个府,而分司却有十七个,有的是一府的一倍,有的竟是一府的三倍。分司过府则设,有的设的比府还多,没有一个道(古代行政区划)可以兼管几个府的政事。因此,多方制约知府的做法,可以说太紧了。而一府下属的几个县,太守却不能充分加以控制,早晚遇到意外变故,百姓看待太守,如同逃命的兔子对待受惊的牡鹿,根本不会受其约束,这哪能指望他们为天子防守疆土,与城池共存亡呢?魏尚(汉槐里人,文帝时为云中太守,匈奴不敢入其郡)治理云中郡,李广(汉武帝时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不敢犯境,号称飞将军)驻守陇西(疑当作“右北平”),都能以一郡之地,抵御匈奴单于,是因为他们被赋与重任,均有战守大计的专责与决断权。

因此,革除分司制度,加强知府权力,使知府能完全治理郡务,设推官辅佐太守管理官吏,设武监管理军政。军政和赋役,由府统筹。遇有征发,府按布政使司的计划进行。法令、钱饷、驿站、屯田、水利等事,向布政使、

都指挥使报告结果即可。牵制知府权力,位于知府之上的官员,原是太守的补充,由于形势隔绝,却造成了相互推诿、政事败坏。这犹如厚睫毛、大耳朵,无益于视听,却有损耳目功能。

从府一级以上,管理政务受布政使司领导,管理军务仍为巡抚之责,但要免去巡抚的京官之衔(明代巡抚按惯例兼都御史或副都御史),确定他们的镇守之地,修建驻守要塞,强化他们的威信,挑选劲锐士卒,配置文官武将,资助财物。上述七条具备了,才让他们作为国家的屏障,各自在辖地中作战,邻境相互支援,如此执行百年,再加调整,中国便可回归汉、唐疆界,而根除孤秦、陋宋之大祸。

中国的地域,四战之地用文,山河之塞用武,沙漠用骑兵,竹树茂密的蛮区用步兵,江海用船舰;食麦者勇敢,食稻者聪慧,食杂粮者耐劳;宽阔之土争高地,山区守险;盐碱之地供食盐,水泽之地供米粮,水乡供鱼,赭山供应铸造,山林供给茶叶,边地互卖马匹,运输通道设关收税。其他物产,如连锡、丝(,麻也)、筋鳔(鳔、鱼胶)皮革、蒲条(条,小竹,)、硝黄、翎毛、杉楠、罔桐、拼榈、漆林、苎絮等产地,都应互通有无而各尽其利。大司农(中央政府掌管租税钱谷事宜的机关)没有登记在征收的簿书之上,又不是宫中使者采集的物产,都被恶霸、贪官、豪富所夺,应当把这一切统统征收起来。其中贫瘠穷困不能供应物产之地,也不过占全国的百分之四、五。所以说财物可以资助,劲锐之卒可以挑选,要塞可以修建。

应在河北、山东设一专使,江北、济南设一专使,河南、荆北(荆州以北)设一专使,燕南(河北省南部)、河东(山西省东部)设一专使,关陕(关中、陕西)秦(陕西南部)、陇(甘肃陇山)设一专使、荆南(荆州以南)、江右(江西省)设一专使,江南、福(福建省)、浙(浙江省)设一专使,巴西(四川巴江以西)、泸南(四川沪水以南)专设一使,南赣(江西省南部)、领海(广东省、广西省)专设一使,岭西(五岭以西)、桂(桂林郡,治所今桂林市)、象(象郡,属广西)专设一使,滇(云南省)、黔(贵州省)、洱海(云南大理县东)专设一使。这十一个区域,用武之地有六个,用文之地有四个,当地的犬牙交错、地势险要之地,有的区域占十分之六、七,有的区域占十分之三、四。按照地势的舒缓、曲折、高旷、低湿,各自固守边界,就地取材,搜集军用品,以待边关不时之需。

又,应在畿辅(京师地区)设一专使,左辅(京师左方)设一专使,右辅(京师右方)设一专使,大同(山西大同)设一专使,延绥(陕西延安至山西绥德一带)设一专使,宁夏设一专使,河西(黄河以西地区)设一专使。这七个区域,作战之地占十分之九,内陆占十分之一,由大司农用漕运(水道运输)输送内陆十五个布政使司的粮食来接济他们。

滑州(河南滑县)靠近黄河,右边是太行山,左边是矩野(山东钜野),俯临河南省的心胸,是一重要地区,河北、山东行台(在地方上代表朝廷执行尚书省政务的机构)应设在这里。它的地域,起自大名(河北大名),北边有广平(河北永年)、顺德(河北邢台),南边有彰德(河南安阳)、卫辉(河南汲县)、封邱(河南封丘)、延津(河南延津)、阳武、原武(今河南原武);东边有东昌(山东聊城)、济南(山东济南),再向东靠近海,有益都(山东益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乐安(今山东博兴)、博兴(山东博兴)、寿光(山东寿光)、昌乐(山东昌乐)、临朐(山东临朐)、高苑(今山东高青),再向东有登(登州府,治山东牟平)、莱(莱州府,治

山东掖县),直到海滨。西边有怀庆(河南沁阳)、潞安(山西长治)、泽(泽州、治山西晋城)、沁(沁水,山西沁水),控制太行山,窥视冀州、晋地(山西省),附着太行山。

洛阳据中国中部,左边是京、索(河南荣阳一带),右边是潼关、三涂(山,在河南嵩县西南)之山脚,是一神圣地域,河南、荆北行台应设在这里。它的地域起自河南,东北有汝州(河南临汝)、开封(河南开封)、许(河南许昌)、禹(河南禹县)、郑(河南郑州)等属县,一直到荥泽(河南荥阳)。东南有南(河南南阳)、汝(河南汝阳)、南边有襄阳(湖北襄阳)、郧(湖北郧县)、承德(河北承德。辨其方位,似船山所记有误),西南有兴安(陕西安康)、平利(陕西平利)、石泉(陕西石泉)、洵阳(陕西洵阳)、紫阳(陕西紫阳)、白河(陕西白河)、汉阴(陕西汉阴);滨临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县蟠冢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中部,至武汉市汉阳入长江)、沔水(在今陕西勉县境),隔着■水(河南鲁山、叶县境内的沙河)、济水(汉水支流,河南省白河),承接着楚地的脊梁,控制着函谷关以南的地域,东凭汝水(源出河南鲁山县大盂山,经宝丰等县至汝南入淮河),直贯淮河。

徐州凭靠黄河,斜视大江,披带淮河,东枕琅琊(山东胶南、诸城一带),地处南北交通咽喉,是一重要地域,江北、济南行台应设在这里。它的地域起自徐州,东南有凤阳(安徽凤阳)、淮安(江苏淮安),南边有庐州(安徽合肥)、安庆(安徽安庆)、黄州(湖北黄冈)、滁(江苏滁县)、和(安徽和县)、直到长江边。东北有衮州(山东昌邑)、安邱(山东安丘)、诸城(山东诸城)、蒙阴(山东蒙阴)、莒州(山东莒县)、沂水(山东沂水)、日照(山东日照);北边受大岘(即穆陵关,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的阻隔,东边靠海;西边有归德(河南商邱)、大康(河南太康)、陈州(河南淮阳)、商水(河南商水)、西华(河南西华)、项城(河南项城)、沈邱(河南沈丘),直到汝河(北汝河,源出河南嵩县外方山,经汝阳等地,合于颖河)、颖水(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经禹县等地入淮)交汇之处。

太原原来是晋国的都城,左边是太行山,右边是汾河,北边受忻州(山西秀容)、代州(山西代县)的阻隔,兵马强劲,险山重叠,是一重要地域,燕南、河东行台应设在这里。本区应在晋阳(山西太原)另设治所,与藩司有别,开势不要相互妨碍。它的地域起自阳曲(山西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山西祁县)、徐沟(今山西清徐)、清源(今山西清徐)、交城(山西交城)、文水(山西文水)、寿阳(山西寿阳)、盂(山西盂县)、静乐(山西静乐)、平定(山西平定)割取雁门要塞作为大同防线;西南有汾州(山西临汾)、平阳(山西平阳)、辽州(山西晋阳);西以黄河为界,向南不到太行山,以强化泽州(山西晋城)、潞州(山西长治)的力量;向东出土门(不详),经过常山(即恒山)到真定(河北正定),一路连绵不绝,以承接右辅力量的不足。

咸阳(陕西咸阳)位于渭水(源出甘肃渭源县鸟鼠山,东至潼关入黄河)北岸,和长安(陕西西安)相对,秦川(从大散关以北到岐雍,夹渭川南北岸的千里沃土,称为秦川)八百里,是一关河环绕、土地平坦肥沃的地域,关陕、秦陇行台应设在这里。此外,在渭北应另设立治所,与藩司有别,又不相互妨碍。它的地域起自西安,北到北洛(不详)。和梁山(陕西吕梁山)交界;西南有凤翔(陕西凤翔)、汉中(陕西南郑)、宁羌(陕西宁强)等

地,割兴安(陕西安康)给河南为右翼;西边有巩昌(甘肃陇西)阻隔着阴平(甘肃文县)之道,控制着蜀汉(蜀郡、汉中);北边有平凉(甘肃平凉)、华亭(甘肃华亭)、镇原(甘肃镇原)、崇信(甘肃崇信)、径州(陕西泾川)、灵台(陕西灵台)、安化(陕西庆阳)、合水(甘肃合水)、宁州(陕西宁县)、真宁(陕西正宁)、狄道(甘肃狄道)、渭源(甘肃渭源)、庆(夫阳府,治甘肃庆阳)、洮(洮州卫,治甘肃临潭)、平凉(甘肃平凉)等地形势险峻的县城,用以充实边地力量,为保疆守土,有秦川的人力、物力供应边地军队;再向西有岷州卫(甘肃岷县)、洮州卫;向北阻于萧关(甘肃固原县东南);西边戒备黄河、湟水(源出青海海晏县包呼图山,东南流经西宁、乐都,与大通河汇合,注入黄河),以管理茶叶专卖、买马事宜;再向西即是深居山中的生番。

武昌(湖北武汉)地区,长江向东流去,汉水自南而来,雄居大江中游,控节蛮族,是江南一重要地区,荆南、江右行台应设在这里,此外,应另于鄂城(湖北鄂城)设立治所,与藩司相别,互不相妨。它的地域起自武昌,过江有汉阳(湖北武昌汉阳),阻涢水(源出湖北大洪山,北流经随县向南、经安陆分为二水、分入汉江和沔水);南边有岳州(湖北岳阳)、长沙、衡阳、安仁(湖南安仁)、衡山(湖南衡山)。郝县(湖南郝县)、耒阳(湖南耒阳)、常宁(湖南常宁),一直到南条(在南郡临沮东北);西南越过洞庭猢,有荆州(湖北江陵)、辰州(湖南沅陵)、常德(湖南常德),沿着沅水有黎平(贵州黎平)、平溪(贵州玉屏)、清浪(贵州青溪),一直到偏镇(即偏桥卫,今贵州施秉),中间包括施(施秉县,地在今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北部)、撒(撒吕城,在今云南路南)、永定(在湖南湎州)、永顺(湖南永顺)、保靖(湖南保靖),兼有汉地;西南方向有邵阳(湖南邵阳)、新化(湖南新化),分资水(又名资水)作为南部边塞;东边有南昌、瑞州(江西高安)、九江、袁州(江西宜春)、临江(江西清江)、饶州(江西鄱阳)、广信(江西上饶)、南康(江西星子),包括彭蠡湖(又名鄱阳湖),拥有江西大片土地;一些相连的山领成为闽、广二省的高山地带,可以划为江西南部防区。

镇江凭靠京岘山(在江苏镇江),缘着扬子江,西接汉水、岷江(在四川中部,源出岷山北部羊膊岭),北面直抵淮河、泗水,漕运可守山东,下望建业(江苏南京)也是一重要地区,江南、福建、浙江行台可设这里。它的地域起自镇江,有苏州、”松江、常州、广德(安徽广德),沿江西上可以来辅应天府(南京市),沿江还有宁国(安徽宣城)、池州(安徽贵池)、太平(安徽当涂);东边有徽州(安徽县),倚着三天子鄣(黟山脉的率山,在安徽黟县南),沿着渐江(即浙江),东面拥有整个浙江;顺海向南,有福州、泉州、兴化(福建蒲田)、福宁(福建霞浦);渡江向北可直达海门(江苏海门)、狼山(在江苏南通),锁闭长江,拥有扬州,尽占淮东(今安徽淮河南岸一带),控制长江和沿海,收取充足的赋税,休养兵马,装备战船,扎根南国,防备倭寇,并资助山东的军需。

合州(四川合川),三江会集于此,鱼复(四川奉节)、棘道(四川宜宾)、褒骆(四川褒城和陕西骆谷)、武都(四川绵竹)、严道(今四川荣经县)、夜郎(古郡名,辖境约相当云贵两省境内的北盘江上游地区)会合之地,也是一重要地区,巴西、沪南行台应设在这里。它的地域拥有整个四川,从威州(四川汶川)、茂州(西川茂汶)、杂谷(四川理县)、天全(四

川天全)、黎(四川荣经、汉源一带)、邛州(四川邛崃)、昌州(今四川雅安一带),跨过大渡河,越过相岭(即相公岭。在四川汉源县大关山西),向右绕过东川(云南会泽)、乌撒(云南威宁)、乌蒙(云南昭通)和水西(贵州黔西)交界,完全控制着当地少数民族;南渡乌江(贵州大江,上游为七星河,源于威宁,至涪陵入大江),有平越(贵州平越);东北方向上行,有清平(贵州炉山)、兴隆(贵州黄平)、思南(贵州思南)、石阡(贵州石阡)、思州(贵州思县)、铜仁(贵州铜仁),尽于五塞,南到沅水(源自贵州,入湖南洞庭湖)为止。

赣州(江西赣州)临近梅关(在江西大庚县北大庚岭,为江西、广东的分界处),绵延五岭之塞,直到海边。连接着大帽山(在江西寻乌县南二百里,和广东平远,兴宁等县相接)、俐头山(在广东和平县西北、接江西界)、东乡山(在广东广宁县)的主脉,为兵家注目的地方,是水军、步兵的要冲。也是一个重要区域,南赣。岭海行台应设在这里。它的地域起自赣州、南安(江西大庚),西边有郴州(湖南郴县)、桂州(湖南桂阳)、临武(湖南临武)、蓝山(湖南蓝山)、嘉禾(湖南嘉禾),直到楚地瑶人聚集的地方;向北有吉安(江西吉安),东北沿山有建昌(江西南城)、抚州(江西抚州),这是过去盗贼出没之地;下了杉关(在福建光泽县西北杉岭上,与江西黎川县接界,是江西、福建来往的通道),有延平(福建南平)、邵武(福建邵武)、建宁(福建建瓯),向南绵亘到汀州(福建长汀)、漳州(福建漳州),直到海滨;沿着海滨,有惠州(广东惠州)、潮州(广东潮安)、广州蔓延到连阳(连州和阳山,今广东连县、阳山)和临桂(广西挂林)相会,向西则止于漓水(桂江上游,源出广西兴安县苗儿山、西南流至阳朔、自此以下称桂江)的交界处。

梧州(广西苍梧)控制着楚地的山岭,向南延伸到琼州(海南琼山)海滨,这是漓潭(广西桂林县南有渐山,下有深潭,或即指此)牂牁江(今名蒙水)的下游,逆截江水的去处,是当地土著和汉人的咽喉要地,岭西、桂、象行台应设在这里。它的地域起自梧州,东有肇庆(广东肇庆),直到漓口(疑即渐水入海口);东南有罗定(广东罗定)、高州(广东高州)、雷州(广东海康)、廉州(广东合浦),向南直到交趾(今越南),濒临大海;渡海有琼州(海南海口);向西溯流三江(黔江、郁江、桂江),拥有整个广西;向北越过秦城(广西兴安),顺着湘水源头,有永州(湖南零陵)、武岗(湖南武岗)、城步(湖南城步)、新宁(湖南新宁)、靖州(湖南靖县)通往东西延(今广西资源)、古泥(在广西三江县)的道路;顺着左江(即白江是郁江上游二江之一),向西逆流而上,有都匀(贵州都匀),和楚地、黔地犬牙交错,交界于播州(贵州遵义)夷人居住之地。

大理(云南大理),是叶榆(泽名,即今洱海)的支流,连络着金沙江、澜沧江,向北抵御着西南少数民族,向南控制着老挝、缅甸(今缅甸)、六沼(今云南及四川西南地区),这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雄边,是一重要区域,滇、黔、洱海行台应设在这里。它的地方拥有整个云南和西南夷的各部,向东经过县度(即悬度,因其地多山,绳索相引而度,故名),出了竹林遍布的山道,可以到达贵州的西部边境;东边有贵阳,还可到达新增设的北缘(不详)、陆广(河名,在贵州修文县境。源出普定县,入乌江)、赤水(在今贵州毕节县境)、乌撒(贵州乌撒),而和泸州(四川泸州)南部交界;沿着于伐(土司名,在今贵州贵定)、镇宁(贵州镇宁),召募民工,开凿新

路,可达泗城(广西凌云),向西南直到交趾。官府应在此训练甲兵,制定律令,公布赏罚,主管任免,宽其指使,加强联系。如有盗贼占据山谷,府官以本部兵马讨平,向台(省级行政机关)报告。如果盗贼占据名城,蹂躏附近县邑,以及异族叛乱,台官应以本部兵马征剿,并向司马报告。边疆告急,大兵入侵,应以紧急军书飞报司马,下檄文给台使(巡抚、总督),根据形势变化,奔走疾呼,响应邻省;并按照部队劳逸,边关强弱,掌握战斗进退。

滑台(在今河南滑县东),经过矩鹿(河北平乡)通往天津(天津市)以环卫左辅地区。徐州沿着淮河、泗水,下通盱眙(江苏盱眙),以巩固江南,并可东进琅琊(今山东胶南、诸城一带),以接应登州。莱州力量的不足。河南在内陆操练兵马,开通花园(花园口,在河南郑州北,为黄河渡口)、党子(党子口,在湖北光化县均水南岸,接河南浙川县界),西南连接上庸(湖北竹山)边界,萦绕秦地、蜀地,控制山南(唐贞观初置十道之一,因在华山、终南山之南,故名,辖境包括今湖北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终南山以南,河南嵩山以南,四川剑阁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往北可防守黄河,与京师以南形成犄角之势,并可补足其不足。

太原居西,可援助河曲(山西蒲州),遇有急事可向东环卫右辅,也可出雁门要塞以接应大同。关中、陕西之地,受四面关山阻隔,可以自保,凭借山河声势,以其人物繁富,川河相连,可以纾解绥宁、河曲的紧张情势。江南、两湖、江西、岭南、巴蜀、云南、贵州等地,可随蛮夷和海防需要而分其守卫,就近声援而调遣军队,溯大海,沿淮海,以援山东;入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北),过松潘(四川松潘)、洮州(甘肃临潭),以援关外;或驰驱大道,经由冥厄(即河南信阳东南之平靖关),直奔大梁(河南开封),渡黄河以卫京师。调动自带粮食的士兵,从十五个布政使司获取给养,透过大司农经由朝廷裁决,都是为了拥戴根本的需要。

布政使的管辖范围,有的千余里,有的二三千里,直到蛮荒之地,如果容受不法之徒,最终他们会进行煽动,禁制必须及时。

河北东有登州、莱州,临海通往海州(辽宁海城)、盖州(辽宁盖县),西有泽州(山西晋城)、潞安(山西长治),太行山有潜伏的戎人。河南襄阳(湖北襄阳)地处沔水(汉水上游)下游,控制郧阳(湖北郧县),并可西受州(四川奉节)、上庸而来的转进部队。江北安庆(安徽安庆)是以名城阻断江苏和楚地。江南温州,总领海路,控制海岛夷民。芜湖面对濡须(水名,今称运漕河或裕溪河),当江北要卫。荆南有沅州(湖南常德)统领苗夷(苗族各部),控制黔道。关陕阶州(甘肃武都)、文州(甘肃文县)控制生番,防备川北不测事变。巴西有马湖(四川雷波)、逼近沪水(今雅砻江下游及全沙江会合雅砻江后一段江流),控制南中咽喉。威州(四川理蕃)孤悬乌道之上,远制江外。南赣、潮州承接闽江而与海汛相连。岭西(五岭以西)有雷州阻隔交夷(交州夷部),处在穷发。庆远(广西宜山)南阻田州(广西田阳)、泗州城(广西凌云),西连那丹(不详),通往都泥(江名,即黔江下游)。滇黔有贵阳,总管山路,连接荒远。楚雄(云南楚雄)处六诏之中,右面是哀牢(云南保山),左面是特磨(云南广南),直下车里(云南景洪)、老挝以拒南方部族。

凡是各分司所镇辖地,要受台使命令指挥。武监管理,要看兵赋多少而定。弱郡当合,强都专管,并向知府报告,而受台使命令指挥。这样,就如

同手指和手臂相互配合,运动起来,即很方便。

那些在边地领重镇的官员,辖地贫于内陆,但粮草兵马、符节旌旗、各级部属,都不亚于中原,或有增加,视其任务而定。这种封疆大吏,有的是以卿相大臣的身分出任,有的是富有声望的台使;有的大将虽出身偏将,而其威信值得信赖。出任的大将要看他们的才力。

昌平(河北昌平)屏拥翠微山,覆盖京师,左边是古北口(长城隘口,军事要地,在河北昌平),右边是居庸关(在河北昌平),畿辅行台应设在这里。这个地区起自喜峰口(河北迁安),出定州(河北定县),西到延庆(北京延庆),是其防地;北抵滦平(河北滦平)西部的兀良哈(明代蒙古东部地)要塞。永平(河北卢龙),东北极边,环海循山,外有三坌(不详)、白狼(辽宁凌原)险塞是东部异族出入之地,左辅行台应设在这里。当地连接喜峰口(河北迁安),以滦水(在今河北东北部,源出丰宁,至乐亭、昌黎之间入渤海)为界,东到山海关,沿海而下到天津,是它的防地;东北出三卫金人旧地,直到兴中(辽宁朝阳)、大定(辽宁平泉),东边直捣开原(辽宁开原)、铁岭(辽宁铁岭),平定其地。

宣府(河北宣化)有偏岭(在辽宁在溪)和飞孤关(在河北蔚县)的关隘,物产富饶,人民勇猛,面对开平(辽宁多伦)咽喉,右辅行台应设在这里。其地起自怀来(河北怀来),直到桑干河(即永定河,源出山西马邑县北雷山,东流入沽河),西抵广昌(河北涞源),是其防地;北出兴和(河北宣化),广设堡垒,开拓沙。

慎选人才[慎选第四]

德未至不敢干,德已至不敢越,井井然犹墙堞阶之上。故奇杰意消,聪明思返,卒以奠大实而徕尊亲矣。故同异责贱差辨,此六数者,圣王所以正天下之性,效阴阳之全也。

万族繁盛,皆有生命,皆显本性,所以能够这样,难道不是天意吗!

有饮食然后有血气,有阴阳然后有生死,这是天让人和万物相“同”之处。拂去尘土闪露光芒,漂去轻滓留下重实,以临事变不变判断是否信智,以临敢不敢检验是否仁勇,造物者选拔万类生物的灵性而授予人类,又选拔人类的智慧而授予圣贤人,这是天让人和万物、圣贤和普通人相“异”之处。与万物相同(只有气血、生死)的为“贱”(普通人),与万物相异(有信、智、仁、勇)的为“贵”(圣贤),以有特别优异之德行者为君王统治天下,没有“同”就没有生命,没有“异”则泯灭本性。所以圣王对人类万物一视同仁以使他们生养,这是顺从天使人类万物相“同”之意,圣王又单独对人类施以教化,是尊崇天意使人类万物相“异”之意。

顺从天意使人类以与万物有“差”的适宜方式生养,尊崇天意对人类施教化使他们明“辨”,清除丑恶渣滓,选出清明善性,分出各种不同的“命”,理出各种不同的“性”,选出德行优异者崇置于万族之上,让他们帮助上天促进太平,为人类万物造福,这是从大公出发而以至正为最终目标的。

《尚书·虞书》上说:“人的行为表现有九种美德:宽大而能敬谨,柔和而能自立,谨厚而能供职事,有治才而能审慎行事,温顺而能坚毅,正直而能温和,简易而能严守分际,刚正而能充实,强勇而能好义;表彰有常德的人,予以禄位,那就完美了。为政者每天能宣扬明示其中三项美德,早晚敬勉,便能劝化那些有身家采邑的士大夫们;如果每天能够谨勉地实践其中六德,去辅导政事,则能完善地治理邦国。”以此类推,则若能力行九德之人,必定能够奄有天下,不失其位。那时候,诸侯卿士大夫都在君王的手下供职,依他们所能礼行九德的程度,使爵禄有所区划,才俊秀异之人都贡献出自己的能力,共同来报效天子。

天下是如此的广大,人口是如此的众多,仔细研究天地自然的规律,考量人心事理的归向,都指明人臣是不愿空享尊贵的,君主也不是平白无故称王的。那么,身居万民之上,有权主宰万邦的,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未能具备九德的人,不敢奢望;德行已至的人,不敢逾越。人类社会的结构,应该象城墙阶梯一样层层而上,井然有序,如此,豪杰秀异之人便会消弭野心,聪明睿智的人行事都能内省,所在的人均以勤慎立业来告慰自己的尊视。

所以,同、异、贵、贱、差、辨这六个观念,圣王用来正天下的心性,顺阴阳的序位,而唯一的目标是使天下和平。尊敬值得尊重的人;以鼓、钟之乐取悦他们,则上下之间便会和睦;鉴视细民才能的短长,让他们植桑种田以安居,则能使人平服。好的措施不会产生仇恨,**反叛之类事情自然就平息了。

夏、商、同以后,汉代选举是靠郡县州长官的推荐,曹魏、六朝是以九品中正来举荐评议。起初还能择优汰劣,后来却陷于浮滥,亵辱轻慢了有德之人,下贱钻营之人因而猖獗,凡此弊端,常常是先出自在上位的为政者,

然而当其选举方法严整之时,差别分明这一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隋朝继承了梁朝、陈朝的遗风,宫体诗文盛行(宫体诗是南朝盛行的一种以描绘宫廷生活和男女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虚),选举中更多的是比赛文章,所谓曼声、曳趾,挑绮、拾英之类华丽词藻比比皆是,泛滥天下。科学制的兴起,是要恢复古代选举,然而受当时社会风气的抵制,却无法逆流而上啊!沿用竞赛文章的方式,以图借此平息天下的奔竞侥幸之心,固然应该从大公出发,重视天职。虽然选出的不是原先所要选拔的德行优异者,而所谓贤能者亦不是真正的贤能,但还能借此慢慢和合阴阳,归附人心,并区别才愚贵贱等级。

延续到宋代,皇帝唯恐天下人不忠,仍采用武则天开创的殿试方法,大力笼络人心,广开进士、明经、学究诸科,以下又有七科、乙等之类名目,“还实行每到郊祀官僚可恩荫子弟、异姓甥婿、门客入官等制度,以此引诱动摇天下人于年幼微贱之时。而当时的奸滑之徒,似乎也很明白皇帝的意图,也采用各种手段钻营于科场以求荣官,目的达不到时,如李巨川、张元、吴昊之流便愤而作乱了(李巨川宋史无传,或为唐人季巨川之误。张元、吴昊,北宋人,因连举不中而投西夏,曾引起边乱),虽然是君臣之间,尚且要采用窃贼、市侩之类的方式相互约束,故和平之心丧失,贤能者也失去粹白本性,整个中国沦于残暴无仁的风气之中,并不是没有原因而自己产生的啊!

近代当权者继承宋代的科举,又增加文学诸科,增加各地乡贡参加省试的人数,加倍录取皇帝特别招考的科制举子,又把宋代的乙等待奏名之类升格,推恩于乡贡举人。官职不足以安置,便安置为冗员闲官,又以加快官员的升迁来安置每科新取的士人。但天下人的怨恨,也因此而产生。就整个天下来说,施恩是没有穷尽的,取怨也是无有止境的;施恩到哪里为止,怨愤立即就在哪里产生,这就是所谓的“平息大怨时必然会有其余的怨恨产生”。而盗取天地之恩贩卖给人发——来迷惑收卖人心;以私心对待天下,而要求人们报以至公,就好像给敌人枪剑,希望他们降伏一样,这样还不使自己受伤受害,恐怕是很少的吧。

《诗经》中说:“桑树上的布谷啊,对待子女多么公平!”善人君子以待人均平专一为美德,所以用初生小鸟为喻,都是为了说明无私这个道理。因此,孔子在矍相的园子里令人比赛射箭,自动弃权者占十分之九。使他们早知道自己不行就自动退出竞争,所以法虽严却不生怨。如今科举的科目这样多,人人都希望侥幸得中,而能录取者只能占百分之一,这是第一个产生怨恨的原因。加快官僚升迁以安置新官,人人都希望升迁,却只能有十分之一的官僚如愿以偿,这是产生怨恨的第二大原因。两者都是因为要施恩于天下而取怨。所以,士人从能读经书,还不知偏旁不懂语助词者,到一直考到老年仍考不中的老“童子”(考不中举人则一直称童子),都有怨恨之心,至于能当上六卿高位的人,登黄阁,直到白发退休,皇帝赐银子和旅行驿券,饯送的帐篷辉耀于沿途驿亭,却经常因指斥皇帝而激愤得怒发冲冠,连话都说不出来。那些经常在皇帝身边的人,往往对皇帝横加中伤,像对待奴隶、俘虏和市侩小贩一样,其他逼上欺下,窝藏奸心而窥伺机会,悦见翻覆而幸灾乐祸,争尺权夺寸利,沉他人于泥淖者,更不知达到什么程度。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起初引诱他们科举时说得很容易,而当他们投身科场和当官以后,考中和升迁都显得很难啊!

一张弓如果坏了,胶湿弦松,则需用火烘干,重新绷紧弓弦。在如今这

种弊病下,要提出良好的救弊之策,最好是先让天下认识到当官极难,而后授官给他让他觉得容易。先让人们知道当官很难,则会有许多人知道自己不胜任而退避,就像孔子在矍相之园中射箭一样,虽然使他们退避,却使他们没有嫉妒怨愤之心。所以说,以贤能者掺杂在无德无能者中间,则无德无能者嫉妒贤能者,以无德无能者掺杂在贤能者中间,则贤能者会感到羞渐。羞渐之感出于贤者,就会退隐林下,愤而不为国事忧虑。而嫉妒出于无德无能的人,则会老羞成怒,恶性暴发,以不共戴天之心来仇恨君王,严重颠覆朝纲,不把国家搞得灭亡就不肯住手。

《易经·坤卦》所称“履霜”,就是指不肖者的嫉妒;“括囊”,就是指贤能者的羞惭。贤人隐退,犯上作乱之类出现,君臣上下的体制,渐渐就没人理解,这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所以说,顺从上天对人类万物的异、同之意,建立差养、辨教之法,以小民供养君子,是天道自然的法则。注意拣选得受百姓供养的人,这样既能长期养士,又不致使百姓困穷。

今一县之内,百姓要奉养那些补为生徒者,又要奉养那些参加岁贡的,奉养那些乡绅,奉养那些进士,奉养那些职官。这五种负担之中,越往上费用越多,越往下被养活的人数越多,又无法细察这些为民所养者的德行,博泛丛杂,苟且升迁,所作所为,和市井无赖、军队士卒没有什么差别。他们的户籍是上等户,可以免除瑶役。公私请托,终日欢宴,却把持民众的生死大权。民众一旦得到机会,能不撕碎他们的衣冠而发泄愤怒者,恐怕是极少的吧。

裁减州县生徒人数,减少贡举,减少进士录取人数,严格官僚升迁资格,使科举变得很难,选举录取的方式很慎重,天下人才能知道皇帝尊尚选举的本意。只有能这样不容许苟且之徒,才能使天下乐意奉养长吏和贤能优秀之人,而且永远不对入官产生奢望。以此为基础,当君王居天位者,不是比费心费力以取得天下的推戴更简捷吗!所以,使人民有适合的生养环境,对智愚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化,是相辅相成的。

君王遵循天道而为万族首领,顺天之所从,珍天之所宠,则万命万性归于正途,越往上越受人尊重,天位就更加稳固;忘掉施恩以减少民怨,则和平就容易实现;省官以减轻民众的负担,令不适合当官的人回家务农,则民心自然安定。革除宋朝贩官职以求笼络人心之私欲,则大公之风可行于天下。要在百年之内革除一千年以来的弊病,可以先继续采用科举方式而减少录取人数,严格官僚资格以使升迁变得难一些,从而打下革除弊病的基础,然后抑制浮华藻采,以德行为选举标准,建立学校,讲习正学,激励廉耻之心,改变科举科目,选忠孝德行优秀的人当官。待到数世之后,自然会天气清明,人纲巩固,恶念平息,恶行泯灭。圣德远扬,君子和乐,阴阳和复。

《诗经》称:“周文王当君子,他的功德昭著于天下。”就是说他能赞助清明之性,像日光天地一样,谐和于天道啊。

任用官史[任官第五]

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事其事,难其选举,易其防闲,公其心,去其危,尽中区之智力,治轩辕之天下,族类疆植,仁勇竞命,虽历百世而弱丧之祸消也。

董子(仲舒)说:“仁指的是对待别人,义指的是对待自己。”就是以仁心爱别人,以大义来约束自己。以仁爱人,不约束别人而让人尽其所能;以义律己不因我之偏爱而增加对别人的猜疑。身为一个君王,自私自利,精制别人,却可以宰制九州,建立千秋的社稷,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况且这样也不能达到自爱的目的。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时,金木水火土五行,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其方位和时序。上天不会因为冬天寒冷,就在期间中安排一段温热的日子;也不会因为夏天酷热,就安插短暂的寒气;不因西北有昆仑之山,崇峻高耸,阻挡天日就削平它;也不因东南有尾闾之豁,大水浩森,浸没天日而填干它。四时、五行、四方各行其职,成为一体,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诗经》中说:“你给我木桃,我敬你美玉。”说的是齐桓公为巩固统治,以诚信对待处于困境中的卫国人,卫国人虽曾两次遇到灭顶之灾,却仍不相疑,因而卫国人以投桃报玉来表达感激之情。当君王者拜受天命,统治中州,感应天河流光,以宝剑、吉符传给后世时,总是反复叮嘱,才郑重地交出信物,亦是这个原因啊!

然而,三皇五帝时代,根据天命的兴废,君王或是本身便实施禅让,或者是几十代之后才禅位,都不外是神明的后代,没有像赵宋王朝那样自去中国之援,削弱华夏之族,把国家送给夷狄的。辽耶律氏、金完颜氏、元奇渥温氏初兴时,也曾分居一小块领土,统治少数臣民,混身草莽之中,希冀啮坏长堤,以此作为颠覆中国的资本。

晋、宋、梁、唐这些王朝的后期,臣下逼孤儿寡母,大权落在高官手中,当时政权的交替都很简慢随便,近臣对这种现象耳濡目染,垂涎重宝大位,政治的混乱是用不着奇怪的。这种流习沿续下去,猜疑官僚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宰辅之类的论道职,台谏之类的喉舌之职,六部官长,巡宣使臣,下至郡县之官,即使城墙上的女堞还不足百个的小城,户口还不足三千人的小县,全天下没有不被猜疑之处。在此情形下,主政者认为任官不可怀疑,即又心中严加提防,不惜为了一个小水疱而将手腕割去;认为任官可以猜疑,却又好像将自家的钥匙交给盗跖之流,而希望他们慢一点下手洗劫;认为此处值得怀疑,则又有怕狸偷鸡,却让狐去看守鸡舍的弊病。

舜当初在任命官长时,让禹当司空,总理百政,让弃当司农官,让契做司徒,让皋陶做司法官,让伯管理郊庙,让掌管音乐、教育后代,让龙当纳言官,各专其长。虽然他们从容推让,舜则更勉励之,若任用别的人,舜必然不会同意。舜之所以说:“去吧,你能胜任!”是因为舜相信共工能治理百尺之泽,相信益能管理名山大川之蓄养。因而慰劳致谢都是舜专门主持,以体现对他们宠爱,支持他们的工作以免去对他们的约束,这样,仁义树立起来,而天下之百工才得以完成。

天地之气,刑罚和恩德相互依存,灾祸与喜气互相感应。甘草是丰收的预兆,苦草是荒歉的预兆。酒泉和甘露,都不会流入夏桀的池塘;日珥时的

阴风,不会笼罩尧的屋宇。诚信是由诚信换来的。猜疑是用猜疑换来的。所以五臣、十乱(五臣:指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十乱:指周武王的十个治国平乱的大臣:周公旦、召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阖禾、散宜生、南宫适、文王母),萧何、张良、冯异、邓禹等人,呕心沥血而毫不在乎,是因为诚信召唤他们。汉将军李广射石,虽然不是真的老虎,箭枝却完全射入石中,这也是李广射虎之诚心所致。

以诚待人,则小人会洗心革面;以疑忌任官,则会使君子感到寒心。所以,豫让在赵国都城吞炭变哑,以图刺杀赵襄子为主人报仇。百里奚行哭于秦国,刘越石坚守于并阳;袁乐、刘秉牺牲于台下;杨业单人匹马战辽兵而牺牲;余阙(元末人,死于抗击陈友谅之战)守城而溅血,以上这些人,或背叛旧君主,或与匪类为伍,或在伪朝当官,并没有白日清水一样的往昔,而一旦慷慨赴死,大变其过去的狂妄之心,难道不是君主对他们信任得使他们难以推脱,以诚推心置腹感动得他们一定要报答吗?所以说信任并不图回报却能得到回报,猜疑并不希望得到欺瞒而欺瞒必来。

如今的任官制度,在地方任官者,堂堂县令管不住县丞、主簿;一州之郡守管不住同知、判官、推官;一司之权,公为左使右使,而本司的二参知、副使、佥判也不听令。公文印信封掌和签发,都要求本卫官吏共同办理,唯恐长官徇私舞弊,约束长官象约束胥吏一样。这种制度施行不到百年,法度已大坏,却使得人人都借口公座共议共办,以推脱自己的责任,这种猜疑官僚之任官制度的弊病,已经可以清楚看出来了。朝廷又将地方的行政分出屯田。水利、钱法、驿传、临政诸权,又分为几道以限制诸司的权力,各道又设立各种分司,督察巡守兵粮之类事务以限制郡的权力,在驰道上,巡按之使络绎不绝,循环差遣,无时无刻都在约束着郡县。以此限制地方,可谓不遗余力。在朝廷之内,把过去的都督府一分为五,又各设同知、佥判。六部卿,副卿,常各设七八名。政事堂、大理寺、通政司、太仆寺之类,虽设有长官副长官等,却将事权分散出去,谁也不听他们的裁判管束。三公三师,这类黄扉论道之官,也明令废除,永不再设。朝廷的各种公文印信,封掌签发,全像地方官府一样由朝参官共同办理,再让给事中、谏议大夫、御史巡视;刷上封记以防有私。遇到有差任大官边关军情或地方盗贼、设置州县、河患漕运、朝廷大礼之类有疑议之处,有关部门不能决定,又设各种会议、抄参、私揭以约束,以此约束朝官也是不遗余力啊!以一个人力量来应付天下各种力量,以一代之力来应付几百年之力,力尽法坏,私弊成灾,然而却使人相互推卸责任,说不是自己一人负责。以此开辟了逃避责任的途径而断绝了他们争取功名的道路,岂不与本意大相径庭吗?

一个职务分由几个官员来主管,让几个官僚连衔署名以相互统辖,是为了以鲭疑约束不肖无德之人。对于人才来说,有贤、不肖、中等人三种,以贤者约束不肖者,则不肖者恐惧;以不肖者约束贤人,则贤者忧虑;以中等人约束不肖者,则邪恶不会消除;以中等人约束贤人,则善行不会增加;以贤人约束中等人,则疲于奔命,以下肖约束中等人,则会产生朋党;以贤人约束贤人,则会出现意见分歧;以不肖约束不肖,会使他们沆瀣一气。不肖者恐惧时会撕破脸皮而伤害贤人,贤者忧虑时会自动引退以避祸,恶行不消除,则恶人会更加肆无忌惮,善行得不到助长则无助于进步;疲于奔命,则事情会办坏,朋党作祟,则媚上欺下之风兴起;意见有分歧,则会离开正道而折衷;不肖者声气相投,则会使他们狼狈为奸。这种以猜疑为出发点的任

官制度,只有以不肖约束不肖,才能相适应,这也与建立这种任官制度的本意大有违背。

天本于道,君本于天,相本子君,百官本于相,这才是最好的啊!天下万事万物,只要握住尺纲寸纽,就足以统治天下,造福万民。如今在这样广大的天下里,选贤拣德的方式这样繁多,时间这样长入,不能选到一两个心腹大臣,任以国事,便愤然废去丞相之职,唯有开国于风雨中的英敏明神之君,总理万机,统一上下,才能无所阻滞。过此之后,朝中奏报一天比一天多,陈案的时间越来越长,太平观念越来越强,乐声女色,禽戏纪技,靡靡之音,天天进入宫里供皇帝享乐,外事劳碌而内受蛊毒,大权能不落到宦官手中者是极少的。故胡惟庸、汪广洋(胡惟庸、汪广洋皆明初重臣、先后被诛)之类的大祸,虽从朝堂中消失了,却移到太监聚集的地方。如万安、焦芳、黄立极、丁绍轼(万安、焦芳、黄立极、丁绍轼、皆明朝奸臣,以钻营而得宠)之徒,秉承大宦官的脸色唾遣,奉密令于皇宫北门之类,像波溶于水,瓦碎于地一样不可挽救。国家元气日渐萎靡,大政无人认真办理,民愁于乡村,士叹于家园,田野里没有粮食,钱币却被藏得蚀坏,公务你推我让,晋□□而□之大□,真叫人痛心啊!这就是不讲仁义,而实行猜忌之任官制度的恶果。

《左传》说:“以卑贱妨害尊贵,以新进离间旧臣,以小官加于大臣,都是悖逆正理的。”所以当君王者设立职名,天下尊崇职名,百官服从职名。职名设立颠倒,天下玩忽职名,百官混淆职名,必将使人们看不起爵禄而看重实权。爵禄是上天安排的秩序;事权,是皇帝的意图,不重爵禄则士人看不起功名,只尊重皇帝的意图则人会丧失廉耻之心。所以,杰出的君王对于“名”是很慎重的,名正则任务沉重,任务沉重则权高势重,权高势重则政事能办理得好。

如今当学士的,官秩只有五品,却立于九卿之上。以贱妨贵,以小加大,违反阶序者莫过于此。这将使天下小人投机钻营以争取事权,而天秩之序,遂荡然无可依凭了。

不设一品官,则吝惜所爱以限制权臣的,为了自私的目的,而想约束住所有的人,这与仁义背道而驰,想以此求得天下大治,不亦难哉!给事、御史的官秩只有七品,给事由巡视差任,御史由巡按差任,他们却主掌着六卿、两司大臣的审评大权,这也是不合历代典制的。而他们担任此职数年,就能升迁高官,做钦差,做民牧,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也和前述一样显而易见啊。

如果早知道六卿之类大臣不称职,废除他们就行了。反而用新升迁的小臣去翻查趾时,使白发大臣被呵斥得畏畏缩缩,蹑手蹑脚,端坐在墙角遭受给事、御史们的呵斥,不是很不对吗?

所以说,君主重视“名”,则天下都重视名,君主不重视“名”,则天下就都把名看得很贱。设立“名”是为了差任贤能的,猜忌“名”便会尊崇旨意,使浮薄之人大进,借权推诿,偶然间有效的措施却变为法制,故纲纪残缺而秩序紊乱,不是有助于治国的正确法则。

唯有废除以猜疑为基础的任官制度,让该居尊位的居尊,该居卑位的居卑,该设什么官就设什么官位,该负什么责的负什么责,增加选举的难度,减少对官吏的防戒,树立至公无私之心,除去猜忌,竭尽中国的智力,治理轩辕黄帝开创的天下,民族富强,仁勇尽力,就是百年千年,也不会出现弱国丧权之祸。

廉正士风[大正第六]

王者养贤以养民,□□以配天,继于其乱,先以刑禁,继于其治,终以德化,相因小民之疾苦,则焦额焚灼,妖怨亟起,而欲望建淳和以迓祥吉者,是孳息螟而冀登嘉谷也。

古代三皇五帝王天下的时候,推重五德,终始相承。当他们遁相禅让之时,如同白天接替黑夜,像虞渊(虞渊,是古代神话中太阳落入之处。见《淮南子·天文训》)接受白昼一样自然。后世不讲五德了,治国没有崇尚,全凭君王随意处置。至于除恶俗,拯救民难,创业中兴,则莫不有上古圣王五德终始的遗意。

自商汤代替夏朝以承天命之后,在伊尹、仲虺两人的辅佐下,重视以德化民朝野面貌大变。然而不过几十代时间,故家贵族遍占良田,积累巨资,混乱了天下国政,所以盘庚的诰书告诫:“不要借财富求晋官职,应当靠功德升迁。”由此可见,害民营利,继承于治世也会出现变乱,这是明君非常忧虑的事情。《左传》说:“国家败落,是由于官员不正,官僚的失德,是因贿赂贪污太过猖獗。”这难道不值得警诫吗?

天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养万民,食于阴,饮于阳,穿着华美的衣服,用甘酣美味佐餐,水滋润之,土敦重多,木宝成体,火调化性,这样,百姓得到上天的照料,不需要君王的治理,即能生死繁续,曲折往来,善用愚强之力,供养文弱之人。五行中金的作用,是君王外加于天的,以其害民而增加在水土木火之上。水德润物,木德成器,土德安民,火德化民,金德害民;因此,圣人对金特别惧重,只有万不得已时,才用它有利的一面,同时又在消除灾祸的前提下,防范和限制不利的一面;愚强者珍爱金,借以勉力求得成功,文弱者贱视金,希望避免使用过滥。多给他们所珍爱的东西,则小人和平;教育那些文弱者不重金,则君子能借以强固。这就是节宣五行而避免受其所害。如果有不可教化者,则当众呵斥使他们感到羞辱,或把他们远置边疆,或以牢房锁链禁固他们,或以刑杀以威服他们。

君王对于万姓,好像是父亲对待子女一样,那些聪明智敏、有德有才者,就好像一家中治家当户的长子一样;对于结果悲惨的刑罚、杀戮,岂有不感到凄惨、伤痛的呢?而对于那些受五行恶气之害,触犯君王的法令,破坏纲常秩序,坠入罪恶之渊,伤害百姓,欺压孤寡的人,又怎能忍心坐视不顾呢?《诗经》中说到:“除去田野里吃庄稼芯干和叶的螟和食根食茎的其他害虫,不要让庄稼受害,明君为政,把害虫都拿到火上烧死。”说的就是要除去灾害。

如今农夫耕于泥泞,妇女织于寒冬,渔夫在重重波浪中打鱼,猎人与禽兽搏斗,行商踏着寒霜,为离乡背井而悲伤,淘金者、采珠者、捕翠鸟者、寻珊瑚象牙者,出生入死,从少年辛苦到白发,以争取能有一点盈余,他们难道会不知照顾父母、安拂妻子,以慰藉对亲人的思念,而去求一时欢乐的吗?而那些染黑头发,修长指甲,欢宴安居在黎民之上者,密布罗网,巧设陷阱,千方百计残害百姓,甚至不惜鞭楚斩杀。于是民贫如洗,肌肤被刮,怨痛涕泣,凄厉委屈于老母弱子身边,这真叫人心寒胆惊啊!而靠这些来求名声,卖奸巧,渔取大官之职的人,恩封门第,恩荫子孙,代代相传,以至无穷,而金之凶恶之气亦常集聚这些家庭。世家名门,公卿勋旧之家庭,他们的运气是和国家命运一样的,而凶恶怨恨之气集聚凝滞在这里,则和平消失,屋倾鼎折,亦不是长久之利啊!即使是罪行败露过甚,被弹劾、被革职之徒,仍舟连车接,衣锦浩荡而归乡里,官府仍把他们当贵宝,乡社仍把他们尊为望族,百姓仍然害怕他们;他们兼并良田,广占陂塘水池,建立高第台榭,终日听钟鼓观乐舞,雍容畅达,气气派派地活到终年;然后筑起石椁石墓,墓前陈列翁仲,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于九泉之下;至于他们家的纨绔子弟,则又用父祖积聚的财物,买美女、置仆役、养游客、长夜狂饮、飞马丽服,赌金博银仍不致破家,也不知过去被残酷鱼肉的百姓,已灭族斩根在寒野荒谷之中……这种现像真是令人痛心啊!

赵宋建国之初,解除对官吏的法禁以笼络官僚,让他们苟且保全其位,可称是很宽大的。然而宋朝的京朝长吏因犯赃贿而败露者,要处以大辟之刑,每年议论刑罚时,没有一个获得大赦。此法颇适合当时社会情况,利于百姓,对于破除五代贪残刻剥之弊,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到宋太宗时,把官僚犯赃处大辟刑改为流放沙门岛,官僚贪赃之风又兴起来了,到宋真宗时又将放改为刺配内陆州县;天书降赦之后,此法又进一步减轻,贪赃跋扈,舞弊于寸权者,更无所顾忌,而蔡京、王甫、韩佗胄、贾似道之流,竟然能借此爬上号称凤池的宰相之位。蒙古统治的九十年间,贪残百姓者,也不仅仅是在阿合马、桑哥时最严重。明太祖起自民间,深知其危害,敌对官僚刑法严厉,士风因而大变。几代以后,仅以革职代替原来的“炎火迎猫”(炎火,取《诗经》中把害虫弃之炎火之意;迎猫,民间有迎猫神灭鼠之俗。泛指重刑)之刑,无怪乎廉政之墙破裂而无法修补啊!

据法律,主守官盗公物一贯以上,就该死罪;而刺史、守臣、郡邑长官对辖下人民刻剥巨万,不判处大辟死罪来抵偿,就是用商汤之责,借仲蔑之言(指仲孙蔑,春秋鲁贤臣)也已不符合了。《诗经》中说:“君子见到坏人,如果怒斥责之,则这件坏事便能很快得到制止。”在贪乱之后,不以重刑禁绝它,没有能安定天下,怀柔百姓音。

天地之中州,适合农桑的,都是土地肥沃,江海陆路都会所汇聚的地区。河北的滑州(河南滑县),浚州(河南浚县),山东的青州(山东益都)、济州(山东济宁),山西的平阳(山西临汾)、陕西的泾阳(陕西西安附近)、三原(陕西三原),河南的大梁(河南开封)、陈州(河南淮阳)、睢州(河南睢县)、太康(河南太康),东附于颍;江北淮州(江苏淮安)、扬州、通州(江苏南通)、泰州(江苏泰县),江南三吴滨海地区,歙州、休州(安徽休宁)的大商人都比衣冠仕宦之族来得显赫;福州、广州,是外商番船集居之处;蜀都(四川成都)的盐、锦,建昌(四川西昌)的番布,丽江(云南丽江)盛产优质毛毡,邕州(广西南宁)、容州(广西容具)、贵州稻米、畜产很多。其他能有一千户居民的县,即使很贫瘠,也都有大官贵族出于乡里。这都是因为金谷流通,贫弱得以交换有无,农夫菜农、鱼盐布褐、寒暑酒浆,均能自给自足。若有旱涝,长官即请减税赈济;若不能及时上报,或略耽误一些时间,则道路上就会饥民相望。而如果拿着一百钱,带着钱券,到豪右之家购货,则早晨叩门而晚上便有饭吃。所以说大贾富民者,是国家的司命之神。

如今官吏非常坏,剥削贫民,所得无几,这些他们不屑费力,便借铲除豪右,掩盖贪婪的目的,名扬富庶之城。因而,四方粮米货物不得流通,根抵浅薄,物价胜涌跌落无常,贫弱孤寡庸耕借贷的路没有了,而流亡死于道

路者相望不断。按汉代的法律,积谷多的可拜爵、可免罪,就像当时的文学孝廉一样。今放纵鹰犬把富豪都捕猎殆尽,使他们连偷情苟且的游民都不如,要想国家不贫困,以折入于夷狄势不可能。故严惩贪吏,宽待富民,而后国家才可以得到安宁。

《易经》中说:“观封()的意义,有如祭祀开始的时候主祭者洗好了双手,尚未奉献酒食,心中的诚信散发于外,一旁观礼的民众都以极虔诚的态度仰视典礼的进行。”阴长于下,结果为乱,刑害阴私,贪吝污鄙之徒,对君王造成威胁而却无所顾忌,所以圣人设神道以使民观其盛德。退而自省,施行无言的身教,实现对百姓的治理,所以称为“下观而化民”,这是重视君王榜样的作用啊!

明朝初兴时,家法以忠厚质简为重,宫廷清洁,没有皇帝别墅、离宫之类,亦无乘龙舟、步辇,沿驰道游观,没有置骑、飞舟、千里割鲜、铜入花石之供,没有车税、产税、均输、酒税、香乐等子母计息之类求利的营谋,可观的教化之道备至。而贪婪之风,积重难返,是因为法令不行,而风俗因循苟且所致啊。

州县之制,用以区分选任官吏的品评标准,唐、宋分为几、赤、次、雄、望、紧、上、中、下共九等,以区别官吏的资格,便于升降差任。而今吏部差任州县官吏,则分别以瘠、饶、淳、顽、进士、乙科、乡贡、恩荫来差任,依部、台、审、臬司、分司岁时、生辰、荐奖的贡礼区分人品厚薄,把钦差往来,供应、劳费、车船之类当为政苛简与否的证明,而长吏中那些贪赃害民者,亦将按以上条件升迁,使得上下都注意着那些民俗淳厚、地域富饶的地方,这种差任方法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把为民作榜样的官职,贬低成分蜜分羹的无形等级,等于教官僚们不顾廉耻啊。

古代未任官的士人,需自食其力,等而上之,一直到仅次于国君的官,随着官位的升高,俸禄逐级加厚,车乘、家憧老仆逐级增多,赠答宴祭的规模逐级增大。所以季札投缟,子产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礼到郑国访问,以本国很贵的缟相赠子产,郑以为贵,子产以回赠,表示损己而不从对方贷利),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不是想借财物达到什么目的。如今万户之县、十万户之城,规模相当于古代诸侯管辖的小国,但给官僚的俸禄却很薄,不如诸侯的家臣。当京朝官、当副卿者,只能勉强养活十口人,出门当宾客的衣服和佩饰都置办不齐,郎官、闲散官就要依靠借贷生活,指望差遣外任来还债。而官僚的子弟,横行乡里,包揽狱讼,才仅能保住家产。徒然广增科举之科目,轻易升官,增加员额以引诱人们当官,俸禄既然很薄,米钞折算时又要减去一半,以天下养百官而不足,怂恿百官食天下却有余,这与让饿鹰去捕野鸡野兔又有什么区别呢!应废除这种劝贪的任官制度,革除差官时的富饶、贫瘠这两条。任官的差别,只按轻、重,边疆、内陆来区分,而俸禄、仆从之费,薪马丝、公私答宴之需,都发给实物实钱,并且要丰厚。如官僚们仍不清廉,则以刑辟严惩,君王就没有不仁恕的遗憾了。

以往国家对缙绅的优礼,包括免官、退休者,都特别周到。起用废员、晋升勋阶,每逢大废典则援为恩例,那些不是制科出身、或未曾当过五品官者,按乡饮酒礼中的贵宾对待。平贱而有财富之家,虽然从没人当过官,仍然投谒大官僚,窥视废典。清白悬车的退休官,却安静自处恩礼外;而削夺官职,败军之将,贪婪失职之类罪人,却能参加乡饮大礼。终日百拜,清酒九献。观赏优戏,荣誉加于愚昧之人,洁身自好者无不笑话。如今到制定规

定,如果官僚在任不清廉者,即使是立有边功,建有大计,也不得参加起废晋阶之科。对于极端贪浊沉沦的人,遇乡饮酒礼,要让他们坐在下座以羞辱他们。而告老闲住的官僚,如有买声色歌妓、教歌舞、广建亭榭、不以勤俭教导约束子弟者,官府要每岁向上级报告,追夺他们的封诰,把他们列入罪民。让钱帛保存在棺里,桑榆鉴于□□,使不肖之徒洗心,而贤能廉明之人得意,这也是移风易俗的一种方法。

学校,是国家教育人才之地,士人在这里一步步成长而进退。近来州县都设学校,鸣琴行释菜尊师诸礼,每年都徒具形式,掌管教育的都是些垂老气尽之人,竟在学校中渔猎生徒以取赃利。学使对生徒的奖行黜劣,每年只一二人,全凭学官和州县官的喜怒。士子诵习贴经的,固然看作敲门砖,寓目经书,只为了小足温饱。廉耻之风衰颓,君、师之道丧失,没有像学校这样严重的。如今即使一朝一夕无法废除隋、宋科举之法,也要稍微作些纠正,特别应当以德行作为选汰条件之一,决定取舍,像比赛文字一样。州、县长官,出身乙科,廉静文弱,才能不胜任大事者,可改任县学教授。郎官舍人、郡守、县令出身制科者,才能改任州学教授。晋升教授之职,如他们先前所任的官阶一样,待他们能完成教育人才的重任之后,可以让他们升任礼部、太常寺、国子监、学使之类职务。若他们退休之后,州县可聘任他们担任讲经、讲正学、考内行、辩同异、探究性命学术的工作。举荐于乡里的教师,若不通士农工商之理,或因为勾结官吏、包揽狱讼者,学使可按察罢黜之。只需几十年之后,便可达到士人知廉耻,知修养行检,学术归正道。然后革除词章之选,惧选于乡里,这与隋、宋的学校相比,虽然仍不免有浮浪之士,也足以使他们警戒沉沦而促使他们遵守礼教走向正路了。

所以说为圣王者养贤以养民,□□以配天。鉴于天下之乱,先用重刑禁止,继于治世,终以道德教化。假如让百姓仍然疾苦,则将焦额再焚,妖怨四起,如此却希望建立淳和以迎吉祥,正像是繁殖螟虫而希望获得五谷丰收一样啊。

乱与治[离合第七]

天地之气,辅其自然而循其不得已。辅其自然故合,循其不得已故离。是故,知天地之昼夜者,可与语离合之故矣。

华夏神州,是轩辕黄帝曾经统治过的地方,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区。西起句注(雁门山)之西,经石梯(山西神曲县南),沿黄沙东过白登(山名,山西大同东)、桑干河,山峦层叠,以野狐(河北万全)、居庸(居庸关)二险关为界,最东到沦关(山海关),临渤海之阳;界外乱山荒原,丰草大湖,冰厚酷寒,是盛产毛革乳酪之乡,人物形貌、习惯皆与内陆不同,一直到北方天边为上。西自黄甫川(内蒙准格尔地区)、隔奢延水(无定河),渡监池(甘肃高台),跨过南河(陕西白水),有贺兰山、燕支山、车箱山、雪山之险,最西一直到青海、黑水,逆流向南,再到惶州(甘肃乐部)、洮州(甘肃临潭);其外是平沙蔽野,万里羌笛横吹,居住着西戎。积石(积石山)向南,西倾(山名,青海玛曲北)、三危(敦煌南)、乌陇(甘肃定西南)、太白(甘肃庆阳北)、岷(岷山)、(冢山)、严道(四川荣经)、越巂(四川越西)、峨(峨嵋山)、崃(邛崃山)条条山脉,山峰格外陡峭,其内有羌河(白水江)、沔水(汉水)、大江(长江)、若水(雅砻江)、沫水(四川西南)支流,流向中州地区;外部皆是悬绠流沙和赤红土,气压低得令人头痛,盛夏积雪纷飞之地。当地人碧眼珠、黑面孔,有剪发和戴耳环之风俗。昆明、南诏以西,金沙江、潞江(怒江)、麓川(云南陇川)诸水,羊肠盘曲,南流以护峰(云南峨山)、岷山之塞,直到特磨(云南广南)再与交趾(越南)分界,蜿蜒至广西。南部是邕部、百粤、铁围、鬼门、狼夷等戴藤笠、梳高譬的部族。东部延至海边,渝关以南,巨海汪洋,浪涌滔天,南经沐榆,之罘(山东烟台)、琅邪(山东诸城)、海门、三江(浙江台州)舟山群岛、雁荡山、霍童(福建宁德)、紫帽、甲子(广东石帆港)之门和罗浮(广东东江)、七星(广东文昌北)到达南部边境,过崖(广东崖县),(大奚山)向西,接合浦(广东合浦),而以日南(在越南境内)为界。其他东部辽水,北部开平(内蒙多伦),西部瓜州(甘肃安西)、沙州(甘肃敦煌西),南部哀牢山、缅甸、交趾北户之地,都是中国的馀气所在。崇峦叠嶂像城垣一样,与它们连接在一起,沙漠茅草芦苇纷披,绝壁深涧相隔,瀚海大洋相望。中国之内,带束脉绕,围聚约居,寒暑以相调剂,言语相通译,形貌相似,百谷相互生养,六畜相互繁育,货币相互流通,百川流尽恶污,群山包容落日,由此构成中国之“合”,这是自然之合啊。

天地之气,依靠自然并且是不得不然,依靠自然称“合”,不得不然称“离”,因此,知天地有昼夜之理的人,可与他们讲离合的原因。凡事有不得不然的规律,所以有离。所谓不得不然之理,其实也是本于自然之规律。所以要以三条统之,以两戒分之(三条,古人把中国地形三大山脉走向称为三条,即南条、中条、东条。两戒,僧一行提出中国地理以青海、陕北、山西、河北、辽宁为北戎,以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为南戒)。郭景纯、僧一行、朱元晦的理论就是从这里来的。

中国的地形,自西北而至东南,一条条山脉耸立,一条条江河分界,风俗有文有刚,隘塞自然合理。以黄河作为中间分界线,北方干燥,南方湿润,南方属火故天使其湿润,北方属水故天使其干燥,这是天地用来调节阴阳的,

因而有不一样之时令,形成了南北的区别。

河北指桑干河以南,恒山支脉,经过井陉,少山、黑岭、伏牛山、羊头山与太行山、王屋山,相峙,南到中条山,至黄河北岸;而大行山之东,淇河、垣河、漳河、渭河(沙河)等汇于山东者,成为一个地区。河右地区则是过黄河,下秦川,南至褒、斜,与山西或离或合。河山以东,河南则出潼关,淆山、嵩山、少室山、熊耳山、桐柏山,东到成皋(河南荥阳汜水),南连平靖关(湖北应山)、黄土关(河南信阳西南)、木陵关(河南光山南)、岐岭(湖北罗田),连接潜山(安徽潜山)、霍山(安徽霍山),以临长江,是长江的依靠。江南则有岷山、峨嵋山南伸,沿沪水向北,经牂牁(贵州黄平西),出夫夷(湖南新宁),东越衡山,以至彭蠡(鄱阳湖)。而上庸(湖北竹山)之北,以武当山为屏障,沿沔江向西北到武关(陕西商南),绕于汉中,至大散关(宝鸡南)南向荆门(湖北荆门)归州(湖北秭归)、峡州(湖北宜昌),至沅州(湖南芷江)、西阳(四川酉阳)。江东以太湖为界分为浙岭和渐江。福建有武林、仙霞岭、杉关(福建光泽西北)之关隘。广东有五岭、泷水(广东新会)、秦城(广西兴安)、潭中(广西马平)等要塞。如此之类,像田畦一样条条陈列,亦是乘天地之间气,都属于“离”。间气导致“离”,纯气导致“合”,合气属于划,离气属于夜。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太平和变乱都是这样产生的。这些虽说是天意,动静之间仍是有人的作为在其中的。

古代的轩辕黄帝,上承伏羲炎帝,下传夏商周,礼遇亲贤,敬神明,建万国,立诸侯,为其国君,治其臣民,修边防城池,实行各种管理和教化措施,顺应臣民的要求,乘其“合”,理其“离”,早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而无愧于大同。然后总理天下奏请,统一天下历法,接受诸侯的朝观,请求其婚姻之礼,主持其盟会之约,委任牧伯,派遣州长,使他们与中央像舅甥关系一样,死丧互相吊唁,水旱灾情互相救济,军队互配合防卫,官宦互相往来,财富彼此流通。名称虽然为大一统,实际四周小国并存,这是三皇五帝时代把涣散的四周小国联系在一起,保存天地之纯气而防止分裂的方法。因为这是正当的“纯气”,所以天报之以合,数千年之间,中国之内太平繁荣。

秦汉以后,东南同辖于一个军事长官,西北同属于一个官僚治理,把过去的万国都统归一个人领导,而又开河西,通瓯骆(越南河内陆区),在朱崖(海南琼州)设郡,在滇笮(云南地区)设县,其“合”也很稳固。

物不可以久合,因而河山走向条派分背之气,约几百年有一“离”。东汉建安以后,国家分裂为七八而归为三国,西晋太康年间合而为一,未满百年,又分裂为十六国。北齐高氏,北周宇文氏使北方部分统一,却一直与江南王朝形成三分之势,隋文帝开皇时统一天下,未满三十年又天下大乱。及唐高祖武德年间统一之后,统一近三百年。玄宗天宝之乱使河北小分裂,信宗广明之乱使太原、开封、幽镇(河北),吴越(今江苏浙江)、闽广、荆湖、两川(四川)割据者数不胜数。宋太宗雍熙年间实现统一,而燕、云(山西大同)等地终未统一,未满二百年天下又分为金、南宋对峙。蒙古结束了分裂,使明洪武时天下一统。南宋祥兴年间亡国以后,中国之气归合于明朝近四百年。因而可以说合到极点而乱,乱到极点而离,离到极点又合,合而后会有圣人出,受天命,定天下,掌握中枢而统一,以凝聚保守中国的阴阳和谐。

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上天尚且不能违背,人们怎么能违背呢!故太

史儋说:“起初秦国兴周朝合而离,离五百年而又合,合七十余年而霸王之君出现了。”终南山、涞水、渭水交会之处,是周与秦的连接处。周平王东迁,放弃了这些地方,秦设防于淆山、函谷关,形成与周东西对峙。其后东周只能统辖洛阳城府,四周诸侯都先后割据,不能再谈丰、镐(西安附近)西周故地。到了战国,天下瓜分瓦解,而河东以东诸国合力才能抵抗一个秦国,东西分离之势可见大致。故三川合并之后天下又统一于秦,割据者被平定之后,汉刘邦又兴国灭秦。由此可见,离合之际,没有深刻见识者是难以预测的。

三代五帝以来,那些有姓有氏而冠盖众人的贵族,或因侵凌衰败,或因迁徒强占,南屯北戌,最后成为风俗不同的民族,但起初都是中国几姓的后代,精脉传续,筋肉相攀,婚姻、兄弟、同事相处,欢如臂腋。待到他们的关系破裂时,却不再记得这些情谊,以至于兄弟互相争斗于原野,舅甥拿着武器互相厮杀,血肉狼藉,这难道不是令人惨心痛髓的事情吗!而天地也为此深感哀痛啊!

然而,我们若知道这是害气,则姑且听之任之,因为时势的发展不得不然。上天为防止害气坏溃而无法挽救各部的遗类,乃设下高原大坂以阻隔他们,设江河以隔开他们,又出产金铁、粟米、盐卤、皮革等以资助他们,贤豪才勇各自统领自己的地区,各统帅自己的军队。所以说,合是圣人显德之时,离是贤人建功之时。如今要防备他们“离”,而求他们建功,所以要按地理条戒,收笼地脉,贡天宾,采物华,按照民众之志,建立规抚之法,无须盛服盛饰治理而只需闭目规划可也。

南条之纪,不得熊耳山、冥厄(平靖关)、寿春(安徽寿县),不足以防守;中条之纪,不得杨刘(山东东阿)、曹濮(河南濮阳)、河内(黄河北)、太行,不足以防守;东条之纪,不得虎牢关,广武(河南荥阳北)、少室山、熊耳山,不足以防守;江汉之纪,不得荆门、上庸、襄阳、舒(安徽潜山)、皖(安徽安庆北)、濡须(安徽巢县),不足以防守,西南之纪,不得武都(四川绵竹)、天水、仇池(甘肃成县)、陈仓(宝鸡东),不足以防守;武夷至海,属于余气所,在,不隔太湖,不足以防守;五岭尽头在蛮族区中,亦属余气,不左依洞庭右靠彭蠡,不足以防守;实行文治之国,士马轻佻脆弱,数战得胜,趾高气扬而力量减弱却不知道,倚仗长处去攻击短处者,不足以防守;珍视先王的制度法令,珍重先王的训典,崇尚廉耻,尊敬臣民,励风俗规范,除苛虐弊政,武将愿辅佐天命,但若故意背道而驰,与称霸夷狄者相和协,不足以防守;鱼盐、杭稻、珠玑、锦绮、象牙都在当地出产,且又丰登,而以此争长奢侈靡丽之风,使民心嘻荡而自弱自败者,不足以防守;不能统治臣下,不珍重宝物,盗窃偷行,祸发于朝堂,使敌人有间隙可乘,或者过分戒备于此,下下猜忌,自弃友邻,偏一于此,不足以防守。这十一不能守,贤者一定要引以为鉴。所以说,地有必争之处,天有必顺之理,必须养气,必须正谊,必须返道,必须惜物,必须谨权,必须强辅,取此八项,以使贤人建立功业,以此来施爱于民众,消除十分之一的害气,便可以作为百年太平之谋。

《诗经》中说道:“既然顺从其事而民众皆安,就没有怨欢。”远离民众厌恶的人,管理民众的田界,拯救残民,消除民怨,这就是公刘(公刘,后稷之曾孙,夏末迁民于幽,治国有道)能够延续上天爱民之心的措施。

有人说:“天地之数,或者三,或者五,三百年一小变,一千五百年一

大变。从轩辕黄帝到夏桀一千五百年,禅让制度消失了,被放逐和征伐代替。由商汤到汉又一千五百年,封建制度消失,又以离合代替,由汉朝到南宋祥兴时,又一千五百年,离合消失,而以纯杂代替。纯以承合,杂以承离。纯使得顺从同一,杂使得变乱离异。同类为中国之主□□□□□。各行往复,各平其乱。然而承天命而振兴三纲者,如果不奖掖中国,掌握清明刚正之气,作智者勇者之助,驱骁悍侥驳之气,必不能早日根除杂之消蚀,回到远古轩辕之治,以后的政治就没有什么可资期待的了。

呜呼!如果不是明察消息,通晓昼夜相替之理,知晓天地规律而不失误的人,又怎能够观察天地社会的变化啊!

明·王夫之

遵循古制。继承天命而称圣王者,是本于轩辕之治,建国黄中,消除间气异类带来的灾难,扶长中夏之民而入尽其才,治国之道就完备了。

有人指出:“古代孔夫子鉴于祸乱,表明自己的希望和忧虑,申明圣王之道,写了《春秋》,后代儒家发展他的学说,以董仲舒、胡安国为最多,无不提倡端正道谊,反对权谋。现在你所写的这些,有些不是这样。提倡以功业、武力为固国之本,以法令禁止为治国措施,即使讲明理,也衍而论其数,虽然也反复讲仁义,重视道德教化,引伸性命之说,探求天地之本源,恐仍不符合《春秋》的尺度啊!”

我回答道:“为何这样说呢?民初生之时,自结成群,远离灾害。摈弃夷狄,统建君长,所以仁是指自爱同类,义是指自制其伦,强干自助,借以聚集中国的元气也。如今族类不能自保自固,哪还有仁义可谈!”

他又说:“《宰制》所谋,以传无穷,必需通明变化之理,以免固定僵化。汉朝兴起于西京长安,中兴于洛阳,你所说的以燕京为会同之都,不就是要固定吗?”

我回答道:“当君王者根据阴阳测定风雨,建都城,做宰治之主,无不选气机深厚的地方以巩固自然之实宇,所以伏羲,神农建都,或建于陈(河南淮阳),或建于鲁(山东曲阜)、平阳(山西临汾西南)、蒲坂(山西永济北)、安邑(山西夏县)、耿(山西吉县)、相(河南安阳),靠着河东北,作为建都之地。长安(今西安市)、洛阳、大梁(今开封市)之地,后来君王都曾建都。几百年以后地力衰竭,渐渐变为薄卤。如今燕苏之地,受天命而兴国者,金、元虽不足称数,明永乐建都于此,水土未有变薄,天命之气聚集,天子守边,四方来辅。后来的帝都,当然要在此地区,以光赞我成祖的功业。”

他又说:“贤哲之制度没乱,庸愚之谋已经产生了,立说一般都是这样。今你所撰写的这些文章,放在几十年前,可以救保明朝的国基吗?现在明亡之后,国运斩绝,待事后论述事先的过失,为求鉴戒,正所谓丢失鱼之后而去寻找捕鱼的工具呀!”

我回答道:“孔子写《春秋》,对定公、哀公之间多评论。谈当时的事,世人对我都不理解,因而慨然而书写,且也希望借此以劝戒后人。过去在太平年代里,祸乱还未形成,效法祖宗,遵从先王,才是良发。尽管你为未来担心而痛哭流涕地劝谏,说了难听的逆耳言,到头来必给自己招来灾祸。天下相互效法,谁能区别美玉和似玉的石头?随时间推移而皇朝的缓带散断了,朝廷天命沦灭,于是为其失败而痛心,推究其原因,始于秦,沿于宋,以自毁其国,推初弱丧,皆有道理。故哀怨系心,忧愤填胸,希望纠正它的自失之处,以求返回到轩辕黄帝之治。并翘首企望圣明皇帝出现,当好中国的天子,推行教化,制定法制,以审卫中国,而终确定夷狄。则我虽身死,灵魂也为之欢乐啊。”

今年岁德在丙,当属火运,北斗柄指东辰,春天已经到了。中国命运,原是秉承上天的。王氏出于太原世系,历代相绵延,为汉族已故的皇帝捐出自己的忠效,悲愤穷愁,退而论之焉。圣明的皇帝,远远地流离迁徒,待之

将来,须年岁长久啊。《黄书》所以流传,意即在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