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2)

 寂寞在繁衍 2015-11-03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本篇是论述痉、湿、暍三病的辩证论治。篇中共有条文二十七条,载方十一首。其中第一条至条十条为痉病的总论,说明了痉病的病因、病理、脉证、分类以及治疗原则和转归。第十一、十二、十三条则为痉病的各论,对痉病的辩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第十四条至十九条乃是湿病的总论,说明了湿病的病因、病理与症状,以及治疗原则和转归;第二十至二十四条则为湿病的各论,对湿病的辩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第二十五条、二十六、二十七条阐述暍病的脉证、治疗法则和方证。由于痉、湿、暍三病,均为感受风寒湿暑之邪而与太阳表证有关,故合为一篇加以论述。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病证;湿病是以关节不利,身体肿痛为主证的病证;暍,又名伤暑,而以发热恶寒,口渴身疼为主证的病证。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刚痉的辩证。“刚痉”由太阳中风重感于寒,外寒闭塞营卫,故出现恶寒、无汗、头痛、发热、脉浮而紧等证。风寒之邪滞郁经脉,经脉气血不利,则出现筋脉紧急的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等证。因其无汗,故称“刚痉”。考《甲乙经?卷七》无“反”字为是。

[选注]

《注解伤寒论》:“《千金》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表实感寒,故名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柔痉的辩证。“柔痉”由太阳中风,风邪化热,热伤血脉,筋无所荣,故颈项强急,甚则反张。太阳中风,卫强营弱,正邪相争,表气不固,出现发热,汗出,头疼,而不恶寒,脉浮缓等证。刚、柔二痉的区别,“刚痉”为表实无汗。外感风寒引起痉病,一方面愘于太阳经脉;另一方面为平素阴血虚少,感邪之后容易化燥伤阴,阴血不濡,筋脉拘急则成痉。

   [选注]

   《注解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证,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预后。太阳病为表证,表证则发热。其脉浮,方为应病。今脉沉而细,是太阳证而见少阴之脉。此时,如见项背强直的证候则名曰痉。因正虚不能胜邪,故为难治。何哉?此证若发散在表之邪气,可损伤少阴精血;若补养精血之虚,又恐碍太阳之表,而恐有留邪之弊。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太阳伤风寒,其脉浮,以邪浅在营卫也。痉病邪深伤筋,故脉沉紧弦,直上下行也;其不紧弦而沉细,则邪入深,而气血太虚,正不胜邪,邪何能出,故为难治。”




4、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误汗成痉。太阳病,属于表证,应发汗解表,而以微似汗出者为得法。若太阳病发汗太多,则必耗伤阴血,阴血先虚,不能濡养筋脉,则可发生项背强直的痉病。

   [选注]

   《医宗金鉴》:“太阳病当发汗,若发汗太过,腠理大开,表气不同,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经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因表温经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产,金疮破伤出血过多,而变化此证者,皆其类也。”



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诠解]

   本条是论述误下成痉。因外感风邪,入里化热,热蒸汗出,津液已伤,又误下伤阴,营血更弱,不能濡养筋脉,则筋脉拘急,形成痉病。复发汗,更伤阴血阳气,阴阳两虚,则更不能温润,引起四肢筋脉拘挛强急而成痉。

   [选注]

   《医宗金鉴》:“因风邪为病,不应下而下之伤液,不应汗而汗之伤津,以致津液枯燥,筋失所养而病痉者,故曰: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此不可以外感痉病治之,当以专养津液为务也。”



6、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久患疮疡的病人气血已伤,而误汗成痉之理。患疮疡的病人,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解表。因为疮家津血亏损,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为伤寒挟虚,故不能发汗。如发汗解表,则重伤津液,筋脉失去津血的濡养,因而发生痉病。

   [选注]

   《医宗金鉴》:“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养,因而成痉,或邪风乘之,亦令痉也。”



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诠解]

   本条论痉病的主证及汗后的脉证反映。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而筋脉拘急。《内经》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故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反映了风阳上行而又掉支,此痉病之主证,不可不知也。此证若发其汗,汗沾衣被变化为湿,又与外寒之气,相搏不解,则卫阳以汗出而益虚,寒邪得湿而转增,故恶寒为甚。:mad: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身热头热,邪在太阳也;面赤目赤,邪在阳明也。颈属阳明,项属太阳,邪在二经,则颈项强急恶寒也。阳明之脉挟口,故卒口噤;太阳之脉循背上头,故头独摇,背反张也。此其人必汗下亡血之后,正气虚,而邪气但胜于上,其足则寒,此痉病之证具见也。”:confused: 



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诠解]

   本条继上文言痉脉本直,汗后则风解而湿仍存,故脉 不直而曲如蛇行之状。魏荔彤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著,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弦矣。乃其脉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人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一变也。”

   [选注]

   《医宗金鉴》:“发寒湿汗后,其脉不直紧,如蛇之曲缓,则为邪 ,不成痉病,为欲解也,若脉仍直紧而不缓,或不直紧反伏坚弦急者,为邪不退,成痉矣。”


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主脉。痉病是重感风寒湿邪,邪气外束,筋脉强急,气血由内向外而抵抗有力,故见脉弦紧劲急,直上下行。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紧如弦,即坚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脉经》亦云:”痉病脉坚伏,直上下行。“  



10、痉病有灸疮,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有灸疮的预后情况。病人灸后成疮,一则流失脓液,津血已经亏损,二则火热风盛。经穴不闭,再感风寒,成为痉病,本病若用发汗解表。又恐热伤阴血,更助风燥,若用泻下实热之法,更虚内伤阴液,汗下皆不可为,故曰难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有灸疮者,脓血久溃,穴俞不闭,楼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而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伐也。故曰难治。”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栝楼桂枝汤]方

栝楼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分,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粥发。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辩证论治。太阳病,其证备,指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顶,几所过之处,而为拘紧强急以成痉。如风邪居表,则脉必浮数。此证虽身体强几几,而脉反沉迟,沉迟之脉,乃津液不足而荣卫不利,故筋脉失于濡润,是以作痉。

治用栝楼桂枝汤。方中栝楼根清热生津,柔润筋脉,通行经气,桂枝利卫通阳,芍药和营敛阴;甘草、生姜、大枣则能健脾气,和营卫,使经气流畅,筋燥得润,而痉病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寒,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脉浮数,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且其散,一加栝楼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咀口父,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诠解]

本条是论述刚痉的辩证论治。刚痉是重感风寒湿邪。卫阳闭郁,营阴郁滞,正邪交争。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疼、脉浮紧等证。太阳病无汗,湿邪闭郁胸中气机不得通利,故小便反少。里气既不能外达,又不能下行,势必逆上冲胸,故胸满。湿热闭郁胸中,损伤津液,不能滋润筋脉,故口噤不得语。如斯则可知刚痉即将发作。

治以葛根汤开泄腠理,发汗祛邪,滋养津液,舒缓筋脉。方中葛根能透达表邪,启胃气而生津液,滋润筋脉,舒缓强急;麻黄,配桂枝生姜外散风寒,以开玄参府之闭塞;芍药、甘草、大枣和营生津,以缓拘急。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无汗而小便反少者,风寒湿甚,与气相持,不得外达,亦并不下行也。不外达,不下行,势必逆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甚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痉。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乃刚痉无汗者之正法也。::mad: 

[病案举例]

张X,13岁。1977年9月13日初诊:起初偶有外感症状,身体不适,两天后猝然抽搐,先口噤,继而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无汗,神清,自觉憋气,困倦酸重。证见舌苔薄白,脉紧数。诊断:刚痉,由风寒壅阻脉络,气血滞阻,故筋脉挛急,项背强直,治以祛风散寒解肌和营。

处方:1葛根克、麻黄3克、桂枝5克、白芍12克、天花粉12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枣四枚(擘)送服解痉散(全蝎、蜈蚣等分,共研细末,每服1.5-3克),复被取汗。

复诊:服药一剂,遍身絷微似有汗,痉止,嘱其再进一剂而愈。(摘自《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24,1979):eek: 




1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二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实热痉的辩证施治。肠胃实热积滞,壅盛郁塞,所以胸腹胀满。燥热劫烁津液,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强急,故角弓反张。卧不着席,四肢挛急。阳明热盛,变燥化风,掣动筋脉,故口噤,介齿。

本证为痉病实热重证,可与大承气汤,急下存阴,通腑泄热。方中大黄、芒硝泄其实热;枳实、厚朴破其壅塞。本方峻泻肠胃实热积滞,则阴可复,而津液可存,痉强之证可以缓解。

[选注]

《医宗金鉴》:“此申痉病入里,以明其治也。痉病而更胸满,里气壅也;卧不着席,反张甚也;脚挛急,劲急甚也;必介齿,牙紧甚也。此皆阳明热盛灼筋,筋急而甚之鋗,故以大承气汤直攻其热,非攻阳明之实也。其曰可与,非尽言可与,有慎重之意。”

[病案举例]

某医院一破伤风患儿,病起迄四日,曾用驱风镇痉之玉真散,不效,邀余会诊。热不退,便不通,痉不止,舌燥苔黄,脉见数实。证属热结阳明,热极生风,法当下。即予大承气汤;大黄15克(后下)、芒硝12克(冲),厚朴24克,枳实12克。越一日再诊,证情未减。硝黄当显效,何迟迟未下?心疑不解!询知乃病家恐前方过峻,自行减半以进。由于病重药轻,服后便结如故,当此风热正盛,燥结如石,非借将军之力下之不为功。遂照方急煎叠进,药后四、五个小时,肠中漉漉,先排出石硬色黑如鸡卵大粪块,随下秽物半便盆,如鼓之腹得平,再剂又畅行三行,痉止身凉,病痊。继用养血舒肝剂调理巩固。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痹的证治原则。湿邪伤于太阳之表,而见一身、关节、烦疼;若脉浮细者,为湿在于外,应当用汗解之。若其人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脉又沉细者,病名叫“湿痹”,忌汗,而应利其小便,以使湿邪得去。

   [选注]

   《医门法律》:“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搏,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



15、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诠解]

   本条是论湿郁发黄的辩证。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

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谓病湿之人,湿之为病,或因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痛,或因内生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

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之身痛发黄,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以无六经之形证也。”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家误下的变证。湿家头汗出,为上有湿下有热,蒸而使然,非阳明内实之热,蒸而上越之比。背强者,乃湿家重着之强,非风寒拘急之强。欲复被向火,乃湿盛狎阳,阳受伤则恶寒。此证如误以阳旺内 越之头汗而误下,则湿从寒化,如寒邪入于肺,则胸满,寒邪入于胃,则为哕,寒邪入于膀胱,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至于舌上白滑之苔,乃误下而热陷于下,寒聚于上之故。胸中有寒,则不欲饮,下有热,而口中干燥,此乃为津液不化之咎。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乃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或上焦之阳不布,而胸中满;或下焦之阳不化,而小便不利,随其所伤之处而为病也,舌上如胎者,本非胃热,而舌上津液燥聚如胎之状,实非胎也,盖下后阳气反陷于下,而寒湿仍聚于上,于是丹田有热而渴,欲得饮,胸上有寒而复不能饮,则口舌燥烦百津液乃聚耳。”



17、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诠解]

   本条亦论湿家误下的死证。湿家误下变证百出,至其甚者,而又有死证,医者亦不可不知。湿家如邪在表当发汗,邪在里当利小便,敬非湿热蕴结成实,则未可用之。如误用,则无的放矢,必先伤正气,额上汗出微喘,乃重伤阳气,孤阳上越,故额上汗出而微喘,若脾阳大伤,清阳不升,则下利不止,此乃阴阳离决之象,其预后不抱乐观。若其人小便利者,而见于下后额汗而喘,反映了阳离而上行,阴孤而下走,故亦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总言湿证而无下法也。上节言误下变证,为寒热郁结,此节言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是补土以治湿,则知湿家断无下法也。”




18、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者,法当汗出百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故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 治疗原则。外感风湿,困于肌肤,流走关节,气血运动不畅,故一身疼痛。此证当以汗法而散风湿之邪,则其病可愈。假如正值天气阴雨不止,湿气较盛之时,则发汗法便无效,为什么?由于天气阴雨不止,天、人之湿必重。风为阳邪,容易表散,在,则湿为阴邪,难以骤除,故发汗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其病不愈。治风湿之法,应该温阳解表,使阳气伸展,营卫流行,微似汗出,则散漫粘滞之邪,方能缓缓排出体外。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若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调其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则其内湿随三焦气化,由小便而去,表湿随营卫流行,化微汗而解,阴湿之邪既解,风邪未有不去者,此治风湿与治风寒不同者。虽寒湿同为阴,而寒清湿浊,清者易散,浊者粘滞,故发汗大有区别也。”



19、湿寒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头中寒湿的证治。雾露之湿为清邪,伤于身半之上,湿邪外束,故头疼、鼻塞、上半身疼。寒湿外束,肺气上逆,则喘;湿邪弥漫,扰于心中,故心发烦,其人面黄而身不黄,为湿在上之候。正邪牙争,阳气向外,故发热,脉大。腹中和为无病,故自能饮食,可知湿邪此时并未传里。治宜宣散寒湿,通利气机。如用瓜蒂为细末,搐鼻流出黄水,可使阳气宣利,盘出在寒湿,则诸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身疼、头痛、鼻塞者,湿上甚也;发热、面黄、烦、喘者,阳上郁也;而脉大,则非沉细之比,腹和无病,则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头。疗之者宜但治其头而毌犯其腹。纳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使黄水出则寒湿去而愈,不必服药以伤其和也。”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诠解]

   本条是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平素湿盛的人,又外感风寒湿邪,邪留肌肉,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等证。

   治以麻黄加术汤。麻黄汤散风寒湿邪,麻黄得白术,虽发汗而致过汗。白术得麻黄,能表里之湿,适合病情,取其微微汗出而解。如用火攻发汗,则大汗淋漓,风寒虽去,湿邪仍在,病不能除。或火热内攻,湿热相合,可能引起湿热内郁这黄疸。或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为衄血等变证,应加注意。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外证,身痛甚者,羌活胜湿汤;内证发黄甚者,茵陈五苓散。若惟全身烦疼而不发黄者,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寒湿两解也。慎不可以火攻之者,谓不可以火劫大发其汗,必致变也。”

   [病案举例]

   单姓,女,37岁。时值初冬,因雨淋透衣襟,归后即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重,少汗,头痛如裹。脉浮而紧,苔白而滑。证属风寒夹湿外侵,邪在太阳。治宜发汗解表,除湿散寒。主拟中术汤加味: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4克,苍术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服药4剂,汗出表解,身痛解除,症状消失。治用原方去麻黄、调和脾胃,注意饮食起居。(摘自《辽宁中医杂志》9:18,19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