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4

 南宫藏文 2015-11-03
法士弟法轮(中品上),李云:属意温雅,用笔调润,精密有余,高奇未足。舆马之际,难与比肩,比其兄为劣。及其辟台苑,恣登临,罗绮如春,芳菲似雪,亦为绝尘也。僧琮云:法轮精密有馀,不近师匠,全范士体,先图寺壁。本效张公,为步不成,谅非高雅。前贤品第,以此失之。法士子德文(中品),李云:笔迹纤懦,英灵销歇。与法轮、刘乌同。
  孙尚子(上品中),睦州建德县尉。僧琮云:师模顾陆,骨气有余。鬼神特所偏善,妇人亦有风态。在法士下、子华上。窦蒙云:鞍马树石,法士不如,与顾、陆异迹,岂独鬼神而已?李云:孙、郑共师于张,郑则人物楼台,当霸雄伯;孙则魑魅魍魉,参灵酌妙。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唯须发独尔调利。他人效之,终莫能得,此其异态也。在上品郑下、董展上。”(《美人图》、屋宇鬼神,传于代
)
  董伯仁(中品上),汝南人也。多才艺,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中将军。僧琮云:综叙多端,尤精位置。屏障一种,亡愧前贤。在陈善见下。窦蒙云:楼台人物,旷绝今古。杂画巧瞻,高视孙、田,乃变化万殊,何止屏风一种?李云: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足使先辈名流动容变色。但地处平原,阙江山之助;迹参戎马,少簪裾之仪。此是所未习,非其所不至。若较其优劣,则欣戚笑言,皆穷生动之意;驰骋弋猎,各有奔飞之状。必也三昧轮奂,董氏造其微;六辔沃若,展生居其骏,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汝南今多画迹,是其绝思。石泉公王方庆观之而叹曰:向使展、董二人与江东诸子易地而处,张侯已降,咸应病足。鉴者以为知言。初董与展同召入隋室,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则见轻,后乃颇采其意。古来词人亦有此累。(《周明帝畋游图》、杂画台阁样、弥勒变、《弘农田家图》、《隋文帝上厩名马图》,传于代
)
  杨契丹(上品中),宫至上仪同。僧琮云:六法备该,甚有骨气。山东体制,允属伊人。在阎立本下。”(窦云:契丹之迹,非不推富,比之董展则乏精微。”)李云:田杨声侔董展。昔田杨与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是称三绝。杨以簟蔽画处,郑窃观之,谓杨曰:卿画终不可学,何劳鄣蔽?杨特托以婚姻,有讨门之好。又求杨画本,杨引郑至朝堂,指宫阙衣冠车马曰:此是吾画本也。由是郑深叹服。”(光明寺后为大云寺,今长安怀远里也)又宝刹寺一壁佛涅盘变、维摩诘等,亦为妙作,与田同品。(《隋朝正会图》、《幸洛阳图》、《豆卢宁像》、《贵戚游宴图》杂佛变,传于代
)
  刘乌(下品),僧琮云:师于郑屏、鄣有功。其于绵密独越伦辈。李云:学于郑,不少风格,但未遒耳。

  陈善见(下品),僧琮云:准的于郑遒媚,温润则不及之。裴孝源云:二阎、袁、陆、张之外,学者陈善见、王知慎之流,万得其一。固未及于风格,尚汲汲于形似。今之所蓄,皆善见写榻,都非杨、郑之真矣。

  江志(中品),僧琮云:笔力劲健,风韵顿挫。模山拟石,妙得其真。

  李雅(下品),为滕王库直(或云秦王)。僧琮云:神气抑杨,独越伦伍。圣僧形制,是所尤工。窦云:佛像鬼神,法士以下,僧繇之亚,契丹善见未可比之。

  王仲舒(下品),僧琮云:北面孙公,风骨不逮,精熟润媚,推于名辈。

  阎思光(下品),解悰(下品),程瓒(下品),已上三人并隋朝名手。

  尉迟跋质那,西国人。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六番图》、《外国宝树图》,又有《婆罗门图》传于代
)
  天竺僧昙摩拙义,亦善画。隋文帝时自本国来,遍礼中夏阿育王塔。至成都雒县大石寺,空中见十二神形,便一一貌之,乃刻木为十二神形于寺塔下,至今在焉。(具《三宝感通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