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出口针织品的主要省份

 々小柒♀ 2015-11-03

我国出口针织品的主要省份从上述表中很清楚地看到,我国针织行业是我国主要的创汇行业。针织品出口贸易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贸易额上,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出针织品加工与贸易充满活力。同时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在2004年至2007年间,每年出口额以超过20%的增幅快速发展。表5:2004年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及比例

出口省份

金额(美元)

金额所占百分比(%)

广东省

7,420,693,447

25.77

浙江省

5,294,172,844

18.38

江苏省

3,594,156,931

12.48

上海市

3,224,345,032

11.20

福建省

2,946,504,201

10.23

山东省

2,334,020,723

8.11

其他省份

3,982,327,614

13.83

总和

28,796,220,792

100.00

 表6:2005年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及比例

出口省份

金额(美元)

金额所占百分比(%)

广东省

9,461,509,642

27.41

浙江省

6,837,590,283

19.81

江苏省

4,527,585,329

13.11

上海市

3,686,826,040

10.68

山东省

2,793,503,793

8.09

福建省

2,708,593,946

7.85

其他省份

4,507,318,560

13.06

表7:2006年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及比例

出口省份

金额(美元)

金额所占百分比(%)

广东省

18,767,878,725

37.88

浙江省

8,491,262,377

17.14

江苏省

5,542,963,095

11.19

上海市

4,161,183,714

8.40

山东省

3,211,889,578

6.48

福建省

2,900,542,753

5.85

其他省份

6,464,660,372

13.05

总和

49,540,380,614

100.00

表8:2007年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及比例

出口省份

金额(美元)

金额所占百分比(%)

广东省

27,943,189,588

41.67

浙江省

10,577,064,107

15.77

江苏省

6,915,298,252

10.31

上海市

4,883,131,574

7.28

山东省

3,751,944,817

5.59

福建省

3,318,523,377

4.95

其他省份

9,671,362,358

14.42

总和

67,060,514,073

100.00

表9:2008年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及比例

出口省份

出口额(美元)

金额所占百分比(%)

广东省

19,173,904,721

28.64

浙江省

13,323,849,198

19.90

江苏省

8,320,197,152

12.43

新疆

6,284,085,891

9.39

上海市

5,321,362,978

7.95

山东省

4,313,695,683

6.44

福建省

3,653,663,274

5.46

其他省份

6,553,594,119 

9.79

总和

66,944,353,016

100.00

针织品出口额最大的省份基本锁定在沿海5省1市,即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及上海市。在2000年至2008年间,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齐全的配套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维持这种发展格局。从统计数据上看2008年新疆口岸针织品出口量急剧上升,跃居全国第四,但新疆并不是主要生产基地。

2.3 针织品近五年主要出口市场情况(2004年~2008年海关统计)表9:2004年针织类出口商品/主要国别或地区贸易额表

目的国别或地区

金额(美元)

百分比(%)

香港

6,630,341,121

23.03

日本

6,076,625,376

21.10

欧盟

2,961,178,659

10.28

美国

2,450,120,224

8.51

韩国

1,352,206,408

4.70

俄罗斯联邦

838,927,916

2.91

澳大利亚

754,804,918

2.6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706,373,639

2.45

新加坡

556,269,226

1.93

澳门

480,738,894

1.67

其他国家

5,988,634,411

20.80

总和

28,796,220,792

100.00

 

表10:2005年针织类出口商品/主要国别或地区贸易额表

目的国别或地区

金额(美元)

百分比(%)

日本

6,567,128,226

19.02

欧盟

5,300,238,709

15.35

美国

5,252,551,735

15.21

香港

4,980,368,561

14.43

韩国

1,109,491,458

3.21

俄罗斯联邦

1,097,230,974

3.18

澳大利亚

906,341,662

2.63

新加坡

760,756,131

2.2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744,480,951

2.16

澳门

413,050,906

1.20

其他国家

7,391,281,771

21.41

总和

34,522,927,593

100.00

表11:2006年针织类出口商品/主要国别或地区贸易额表 

目的国别或地区

金额(美元)

百分比(%)

欧盟

10,462,150,386

21.12

日本

7,122,907,666

14.38

香港

6,865,494,539

13.86

美国

6,413,806,578

12.95

俄罗斯联邦

1,787,197,808

3.61

韩国

1,493,029,482

3.01

澳大利亚

959,486,965

1.9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852,382,300

1.72

新加坡

801,362,944

1.62

澳门

458,934,448

0.93

其他国家

12,323,627,498

17.99

总和

49,540,380,614

100.00

 

表12:2007年针织类出口商品/主要国别或地区贸易额表

 

目的国别或地区

金额(美元)

百分比(%)

美国

7,948,041,459

11.85

日本

7,881,769,231

11.75

香港

7,319,323,943

10.91

欧盟

7,231,447,480

10.78

俄罗斯联邦

6,636,366,604

9.90

新加坡

2,501,500,554

3.73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886,073,265

2.81

韩国

1,546,619,135

2.31

澳大利亚

1,155,067,377

1.72

澳门

502,855,706

0.75

其他国家

22,451,449,319

33.48

总和

67,060,514,073

100.00

 

表13:2008年针织类出口商品/主要国别或地区贸易额表

目的国别或地区

金额(美元)

百分比(%)

欧盟25国

12,958,465,758 

19.35

日本

8,650,799,925 

12.92

美国

7,425,250,691 

11.09

香港

6,329,092,165 

9.45

俄罗斯联邦

3,766,592,142 

5.63

吉尔吉斯斯坦

3,550,367,526 

5.30

哈萨克斯坦

2,150,081,446 

3.21

韩国

1,603,533,410 

2.4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576,563,501 

2.36

加拿大

1,331,374,410 

1.99

其他国家

17,602,232,042 

26.29

总和

66,944,353,016 

100.00

 

 

  2.4 我国针织行业的优势
  (1)我国具有丰富的棉www.imiansha.com、毛、丝、麻及各种化纤原料。中国的棉花产量、加工量及化学纤维的加工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25%,均居世界第一,强大的上游原料供应及生产能力为下游的服装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2)我国针织服装具有纺、织、染、整、辅料、缝制加工、纺织机械配件等一系列最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整体配套能力强,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有很强的加工能力。这样的优势是其他纺织服装大国无法比拟的。
  (3)我国在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上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政府、海关、银行、商检为纺织服装出口提供高效服务。在纺织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4)我国针织品出口企业具有高效运转、快速反应、优良服务的能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几乎任何数量、品种、品质的订单。
  (5)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我国针织企业多建立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是与国际联络的重要门户,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针织行业对新产品的快速反应能力、设计能力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6)随着欧美日经济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强劲,也是我国针织品出口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7)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将劳动力成本始终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与南亚的一些国家相比,尽管在人工成本上不占优势,但我国工人的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勤勉程度足以弥补工资上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针织企业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仍然是最有竞争力的。
  2.5 我国针织行业的劣势
  (1)国内针织服装业普遍存在产品开发滞后于消费需求增长的问题,在引导市场方面不足。在针织品市场中,中低档产品居多,面料品种、产品款式雷同现象较为突出。
  (2)部分针织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立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动因。
  (3)由于我国面料档次较低,国内高档服装面料、高附加值面料尚需从国外进口;针织产品出口一直是成衣出口多、面料出口少,贴牌加工多、自有品牌少。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服装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同种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意大利、法国等以服装品牌而著称的国家。不少服装品牌,只能在国内市场上得到承认,在国际市场上尚缺乏竞争实力。
  (4)我国针织品出口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以中低档出口产品为主,以量取胜,造成出口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竞争力低下。这种状况根本无法适应国际针织品服装市场日益个性化、时装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
  (5)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熟悉针织品进出口贸易、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针织品出口业迅速在国际市场扩张的能力。
  2.6 潜在市场分析
  近几年来的出口统计表明,美国市场依然是最大的潜在市场。其只占我国出口总额8%左右的份额与美国的经济发达度、市场消费总量不相匹配。随着“配额”的逐步取消,会使得该市场向我国释放更大的进口空间。虽然美国本土与我国有空间距离的不利条件,但随着电子商务、便捷的国际物流网络的发展以及进口商采购模式的变化,这种空间距离的影响将逐渐淡化,利于我国针织品的出口。
  欧盟市场同样是最大的潜在市场。主要表现在:“配额”取消的刺激使得欧盟国家释放足够的进口空间;受欧元汇率的影响,利于我国出口市场的发育;“普惠制”毕业的结果,虽然不利于我国的出口,但是必须清楚看到与我国形成竞争的对手主要集中在亚洲,我们将失去的主要是中低档针织品市场,所以在加大高档针织品研发、产品升级力度的基础上,我国将逐步占领欧盟高、中档针织品市场。
  加拿大市场也必须引起注意。随着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加,华人热爱国货的潜意识,昭示着巨大消费潜能、贸易潜能的迸发,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潜在市场。
要充分把握日本市场。随着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纺织制品加工能力的增加,将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严重的威胁。在新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产品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