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墨松图轴》-篆隶草书法画水墨苍松图高清大图赏析

 百了无恨 2015-11-03
《墨松图轴》,清代/1872年,赵之谦,纸本墨笔,立轴,纵176.5厘米,横96.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之谦《墨松图轴》_清赵之谦水墨苍松图高清大图赏析
《墨松图》轴画幅构图饱满,笔墨清润苍虬大气,用笔一反常态,辄以篆籀即兴写之。看得出,画家在创作此幅作品时,其内在的欢愉心情还是非常畅快的。一气呵成的笔墨气势,亦如青藤上人奋笔疾写狂草一般,毫无迟滞造作之态,让人深深感觉到画家不拘一格的“创作另类”。
《墨松图》画有一跋,颇引为胸中之感悟:“以篆、隶书法画松,古人多有之,兹更闻以草法,意在郭熙马远之间。”落款:“同治十一年七月,梅圃仁兄大人属。赵之谦。”钤“赵之谦印”朱文印。赵之谦以篆隶之笔写松,并不是杜撰和臆造,而是“有法可依”。“古人多有之”,也就是指“古人多用之”。早在北宋郭熙、南宋马远便有意韵之笔而为之;明青藤道士以狂草写大写意花卉,气壮古幽,殊堪风范。之谦写意花卉,上追宋元,下逮明清,加之融篆隶笔墨之幽古,张狂草之气而自出新机,内含之境颇具金石画趣。
据画家自题,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作。
款中“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作者时年44岁,应该是赵之谦艺术笔墨功力最为成熟和求新的年代,落款是画赠“梅圃仁兄大人”的。画家写惯了小写意的清丽敷色,今乘一时之兴,乃参古人大写意内在之重掾之笔,择大气不拘而随意挥洒;笔墨看似清润散淡,然线条自然穿行之致,深得遒厚灵动苍劲之貌,内含画境如此之壮,气格当不输青藤。
画面右下“定光佛再世堕落,娑婆世界凡夫”圆朱印,在此不得不提,乃赵之谦传世较具代表性的一方篆刻精作,是刻给老友曹葛民的。曹与赵私交甚密,常有翰墨诗札往返。曹信奉理佛,赵深受其影响。故画此墨笔苍松,而不着半点颜色,赵之谦内在思想的凸显,已渐渐遁入“人淡于菊”的空灵之境。
 
清 赵之谦《墨松图》故宫博物院藏
海派先驱 赵之谦作品 故宫博物院藏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墨松图》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赵之谦绘,纸本,墨笔,纵176.5cm,横96.5cm。据画家自题,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作。本幅款署:“同治十一年七月,梅圃仁兄大人属。赵之谦。”钤“赵之谦印”朱文印。“同治十一年”是1872年,赵之谦时年4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