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港南港村13组村民倪建明家西侧的一片蔬菜地里,有几个用水泥砌起来的池子,其中3个水泥池中种着麦冬和美人蕉。“这就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张家港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道,这几个水泥池可以处理村民家中所有的生活污水,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成分。 这种“人工湿地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很多优点:首先,适合农村地区,该处理设施充分利用农户住房周边的地形特点,在宅前屋后可分散或集中式建设,且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维护方便,配合种植美人蕉等植物,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其次,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不需加任何药剂,无“二次污染”,且处理效果稳定,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对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最后,这种处理方式,一般需要5年左右时间更换一次填料,日常运行中无需进行维护。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户的厨房下水、粪便污水等,不仅处理难度大,也最容易造成农村河道污染并滋生疾病。”村党总支书记黄国忠说。“以前洗完衣服,脚盆里的水都是直接往门前的田里倒,”“自从装了这个设施以后,我每次都把这些洗衣水倒入水池,家前屋后也就干净多了。”村民倪建明妻子耿巧英说。 村委会主任许天明说,用“人工湿地”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目前,张家港市正着手在分散式农庄推广这项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李玉芳孔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