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王文治书法欣赏】

 昵称974066 2015-11-03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今镇江市)。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人手,受其影响颇深。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12岁便吟诗作书,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中年以后笃信佛教,长年吃斋,“尝自言:吾诗字皆禅理也。”潜心禅理,对于有关佛经的书法尤其用心关注。收得张即之的写经墨迹,临摹学习,因此其书风与张即之、笪重光一样有用笔扁薄的特点。后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晚年受戒,法名达无。能诗,工书法,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时称“淡墨探花”,“谈墨翰林”。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姚鼐《惜抱轩集》说他努力习书,到达“遗得丧,忘寒暑,穷昼夜”的地步。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齐名,合称四大家,当时有谚称:“天下三梁(梁同书、梁国治、梁诗正),不及江南一王。”书名绝大,名闻于海外,朝鲜人尝以饼金易其字。随手所作行书,实饶天趣,自用己法,殊觉无味。时世人必以其己法为真本,以行书为赝作。其行书作品《待月之作》、《宿山寺五律诗轴》等,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在清代书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传世书迹较多。并精音律、善曲、家蓄戏班,亲教家僮度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一部自随,其辩论音律,穷极要眇,每有客至则张乐共听。穷朝暮而不倦。海内求书者岁有馈赠,率费于声伎,每日流连于花丛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