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拨开迷雾见真知:退变性颈椎病

 我的昵称是苍海 2015-11-04
点击上方“三维解剖”可以订阅哦
非创伤性、退变性颈椎病为成人脊髓损害常见原因,包括脊髓型颈椎病(CSM),后纵韧带骨化(OPLL),黄韧带骨化(OLF)和椎间盘退变疾病。目前还没有特定术语或 ICD - 10 代码来描述此类疾病,从而引起临床上该类患者诊断术语不一。
加拿大多伦多西部医院神经脊柱外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叙述性文献回顾,提出了退变性颈椎病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病因,文章近期发表于 Spine 杂志。
机体组织的退变,其发生主要是随时间和使用强度的表现。承担明显结构负载的肌肉骨骼系统,可发生退变或老化加速。对于颈椎,这些退变可分为骨赘增生(或骨关节炎型)和非骨关节炎性改变,又可按具体的部位和病理分类,但临床上患者往往表现为脊髓压迫。临床上常见的颈髓压迫病理情况见图 1。

图 1 退变性颈椎病的各种病理表现示意图
在北美,退变性颈椎病的发生率和患病率,估计为每百万人中 41 人到和 605 人。脊髓型颈椎病的住院率估计为每年每 10 万人 4.04 人,手术比例在增高。
病理生理上,引起症状的退变性颈椎病源于脊髓的静态压迫,颈椎曲度变化,导致脊髓张力和血运变化,以及节段动度过大而引起的动态反复损伤。对于后者,脊柱节段不稳可能为脊髓慢性重复性微损伤的原因。
颈椎管狭窄的患者可能有过颈部的微损伤,可能为脊髓病或神经症状加重的因素。因此,创伤可能为退变性颈椎病自然病程发展的因素。
退变性颈椎病的各种病理表现,总结于图 2 中。

图 2 A 一名脊髓型颈椎病的 T2 相 MRI 中颈椎的一般退变表现。颈椎椎体,尤其是颈 4(绿色星号),丧失了高度,椎体前后径增加。椎间盘向后突入 C3 / 4(细箭头)和 C4 / 5 椎管(粗箭头),C3 - 5 脊髓内可见高信号;B 后纵韧带骨化引起颈椎椎管明显变窄,脊髓受压;C 一名患者的 CT 示:后纵韧带大范围骨化;D 颈椎 X 线片示:颈 5、6 先天性融合,即 Klippel - Feil 综合征
职业因素,包括在头顶负重搬运货物及其它危险因素,可加速退变性颈椎病的发展。可能的遗传因素包括椎间盘退变的基因——MMP2 和 IX 型胶原;后纵韧带骨化的基因——VI 型和 XI 型胶原。另外,颈椎先天异常,包括椎管狭窄、唐氏综合征、Klipper - Feil 综合征(颈椎先天性融合畸形),可能为退变性颈椎病的易感因素。
本研究明确了退变性颈椎病的定义,包括各种密切相关的不同病理亚型。各种亚型往往同时出现,临床上表现类似,表现为年龄增长和颈椎负荷增加的代偿和提高稳定性反应。提倡使用「退变性颈椎病」术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