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个愚蠢的电影反转

 山爷wzs0718 2015-11-04


可以说自“故事情节”的概念出现在电影中之后,电影制作者们就特意开始在其作品中增加一些出人意料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与整部影片的主题基调形成鲜明对比。在电影工作者看来,这种方法很容易用来说服观众,使其相信这是一部高深或令人震惊的作品,值得人们一看再看、口口相传。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故作高深的尝试只会暴露出电影制作者毫无创意的一面,使得观众感觉十分愚蠢。

噢,以下为严重剧透,警告!

10.《摇滚噩梦》(1987

10

情节设定:

这部1987年上映的恐怖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影片中,恶魔袭击了一个农场家庭。十年之后,一支流行金属乐队(Triton)的成员们与他们的女友来到这个农场,共同为新专辑录制十分钟的音乐。实际上恶魔还存在于此处,而且它们的力量很强大,可以随意变形。就像血腥的恐怖片套路一样,恶魔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杀死乐队成员,其中还穿插着许多色情画面。最终唯一的幸存者是乔恩( Mikol-Thor),这种情节安排也很正常,因为电影中的插曲是其所在乐队的作品,他自己又是电影的主演,更何况他还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剧情反转:

最后,一个化作乔恩女友的恶魔找到了正坐在一个临时录音棚里的男主角。。恶魔先是取笑乔恩,称是他毁掉了自己的乐队,随后又幻化成撒旦模样。也正在这时,男主角揭露说恶魔其实没有杀死任何人,只是杀死了他为了引出恶魔本体而制造出的幻象而已,因为他正是“仲裁者”——天使长特里同(Triton)。

天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一开始还颇有恐怖电影的氛围,结果到后来又告诉观众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并非事实,而只不过是正义的男主角不知怎么着想象出的人物和色情画面而已,之前的情节设计就这样被全部推翻了。这电影着实滑稽,完全比著名电影《龙卷鲨》或《意念空间》更值得获得“史诗级烂片”的称号。

9. 《进击的怪物》 (1965)

9

情节设定:

道格拉斯,一名遭受辐射的宇航员驾驶太空飞船撞上了地球。之后他变成了一个脸上带着伤疤的巨人,开始肆意杀戮的游戏。与此同时,科学家也在积极寻找能阻止他的办法。

剧情反转:

科学家们将怪物逼进下水道,又派出一支小队搜寻其行踪,电影在这里突然转换镜头,一位从检修孔里冒出来他坚称怪物不在这儿。之后又传来一份电报,称宇航员实际上已在其它地点着陆并且顺利恢复正常。那么这部电影的结尾不过是在告诉我们:“根本没有怪物,我们刚刚所见的一切都非事实。” 能有几部电影能像该影片一样,如此干脆而又一本正经地告诉观众,“没错,就忘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吧。”

8. 《禁闭岛》(2010

8

情节设定:

联邦警官泰迪·丹尼尔斯(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奥饰演)正在调查一起蕾切尔·萨兰德(艾米莉·莫蒂默饰演)的失踪案件,此人患有精神失常,因犯罪而入狱禁闭岛监狱。在调查过程中,他开始怀疑监狱区里正在进行一些非法实验。与此同时,随着调查的深入他还经常出现一些幻觉,如看到死去的孩子和二战时期的一些景象。影片最后,他依据自己的调查发现和典狱长进行对质。

剧情反转:

丹尼尔斯其实是禁闭岛的一位病人,其幻觉里出现的死去的孩子们正是遭他杀害的亲生子嗣。蕾切尔的失踪以及他的警察身份通通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只有他和监狱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这些人一直在陪他玩角色扮演游戏,假装认为丹尼尔斯是个警官,然而后来计划失败后,丹尼尔斯就要被施行脑叶切除术。

在《禁闭岛》之前,很多电影都有这种“主角其实是个疯子”的设定,但是这部电影疯狂的地方就在于它假定整个监狱的工作人员都乐意让一个危险而精神失常的罪犯在没有警卫安全陪同的情况下在监狱里跑来跑去,胡作非为。

事实上,影片开头时丹尼尔斯佩有一把枪,按照情节发展他最终会缴械投降。但请想象一下,把枪交给一个人格分裂的杀人犯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这样的情节未免太可笑了吧!

7.《空中危机》(2005

7

情节设定

一个刚刚丧夫的母亲凯勒·普莱特(由朱迪·福斯特饰演)带着女儿茱莉亚乘坐夜间班次的飞机。飞机起飞后,她小睡了一会儿。然而当她醒来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女儿不见了。之后普莱特陷入了极大恐慌之中,因为官方告知她从来没有过女儿,更别提和女儿一同坐飞机了。普莱特既害怕又迷惑,于是她开始做一些在机组人员看来非常危险的事情,不过普莱特在这方面倒也不是个新手因为她的丈夫就是一名航空工程师。

剧情反转:

事实是普莱特的女儿遭遇绑架之后和大量炸药一起被藏在了飞机前端。而绑架的目的就在于促使普莱特表现异常,继而由于她在飞机上的怪异表现,普莱特将理所应当地成为这宗飞机爆炸案的替罪羔羊。如果观众想要认同这样的剧情设计,就要乐意去忽略这样一个谎言:这架双层飞机的规模对剧情并没什么不好的影响。普莱特身边的乘客不仅没有一人发现茱莉亚被带走,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存在,这确实有点荒谬。如果这是一个动作片,你可以耸耸肩,不去在意这个细节,但这是个心理悬疑剧,而且正是朱迪·福斯特表演所需的情节铺垫。

在这种设定下,你会一直在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会想到茱莉亚其实一开始就不见了,之后也没什么情节能对你解开谜团提供帮助。的确没什么补充情节,于是你就会感到愤怒,因为这些电影制作人根本懒得为影片中的这个谜团给出满意的解释,反而是直接跳过它展开下面的剧情了。

6.《德州电锯杀人狂4:下一代》(1994

6

情节设定:

一群青少年离开派对后开始在公路上飙车,其中一个叫珍妮(蕾妮·齐薇格)的女孩之后被索亚电锯家族所绑架。绑架珍妮的那群人声称自己是变态杀人狂魔,他们打算杀了珍妮。在这群杀人魔中有个带着人皮面具,绰号“人皮脸”的家伙,还有个由马修·麦康纳扮演叫做吉尔莫的杀手。

剧情反转:

达拉索亚告诉珍妮电锯家族是一个古老组织的成员,而这个组织只为有钱有势的人杀人。这个电锯家族的大本营德位于克萨斯州,他们为权势之人的利益而随意取人性命并且因此获得报酬。电影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些身穿制服的组织成员,他们证实达拉说的那些荒谬的事情都是真的。

在影片结尾,珍妮再次重获自由,同时索亚家族也在追捕她。一架路过的飞机杀死了吉尔莫,然后一辆豪华房车出现,把珍妮救走了。这一切的发生表明本来允许电锯家族随意杀戮的背后组织最后决定去救珍妮一命。这样看来,原本阴谋背后的真正主谋摇身一变居然在最后一秒成了拯救主角的英雄!之前《X档案》为了吸引眼球也试着采用此法,不过这种尝试现在看起来或许是最愚蠢而令人费解的做法了。

5.《夜色》 Color of Night(1994)

5

情节设定:在这部“艳情惊悚片”中,比尔·库帕(布鲁斯·威利斯)是一名心理医生,他住在挚友的家里,在好友被杀害后比尔开始接手好友的治疗小组。在一次车祸事故中,比尔偶然结识一位名为罗斯的神秘女性并与其发生关系。他接手的治疗小组中有一位寡妇,一个偷窃癖患者,一个双性恋,一个受虐狂还有罗斯的弟弟里奇。

剧情反转:

原来除了里奇之外,小组里的其他病人都和伪装成不同身份的罗斯发生过关系,而里奇之所以和罗斯没有关系是因为他恰恰正是罗斯本人,而真正的罗斯一直伪装成她死去已久的弟弟。这些病人中竟然没有一人注意到罗斯其他人有染,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最近的性伴侣正是与其共处一室,伪装技巧也不怎么高超的小组成员。更可笑的是,其实他们只要认出书中罗斯的照片就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好吧,我们暂且不说这部影片对观众智商的低估程度,就想象一下同时维持五段性关系得多累人!在电影工作者看来,身为一个红颜祸水从来不是件有压力的事。

4.《碎片》(1982

4

情节设定:

一个孩子杀害了他的母亲,原因是后者打扰到他拼图一副裸体女人。小男孩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个连环杀手,他杀害多名女性以收集她们的身体部位来组装成一个“洋娃娃”。最终,在他积累了足够的身体部位并准备收手的时候,警察和男主角追踪到了他的足迹。

剧情反转:

在罪犯被移交送审之后,这个由不同尸体部分组成的洋娃娃莫名其妙地活了过来并袭击了男主角。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没有任何一点超自然的情节,并且没有一丝征兆显示出这是杀手的某种安排。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13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的抄袭之作,但是抄袭手法如此拙劣以至于观众根本不知道此举目的为何。《外星人E.T》也是《碎片》导演模仿《恐怖侵入》的作品,但科幻喜剧的老影迷们想必也不会对此感到很惊讶。

3.《圣诞恶魔》 (1980)

3

情节设定:

一个叫哈里(Harry)的男孩在圣诞节晚上看到装扮成圣诞老人的父亲准备和母亲性交。自然而然地,根据电影逻辑(或不怎么合逻辑),他变成了一个极其扭曲版本的圣诞老人。每当圣诞节时,哈里就依据自己的圣诞老人名单而四处杀人,他穿着红衣外套,留着白胡子,装扮成传统的红色圣诞老人模样给孩子们留下玩具。

剧情反转:

罪行暴露之后,哈里准备开货车逃亡。当他驱车准备下桥时,一个私刑行刑队突然挡住了他的去路,神奇的是哈里的车并没有从桥上掉下来,反而是在他默念了歌曲《平安夜》后面的几句歌词后就飞向了天空。这部电影尽管情节糟糕不堪,但原本还算贴近现实,然而最后的结尾设计却让人感觉比水果蛋糕的组合更加疯狂。

2.《暮光之城:破晓》(下部)(2012

2

情节设定:

在这部公认为“暮光”系列最佳的影片中,少数吸血鬼们与狼人共同合作,似乎要与势不可挡的吸血鬼大军沃图瑞家族决一死战。沃图瑞家族怀疑由人类变成吸血鬼的女主角贝拉·斯旺和男主角吸血鬼爱德华·卡伦生下了一个孩子,而这可能会暴露吸血鬼这种超自然生物的存在,对吸血鬼家族构成威胁。沃图瑞家族的统领阿罗可以进行心灵感应,而卡伦家族的一员爱丽丝可以预知未来。她告诉阿罗,无论展示给他的未来画面如何,残忍的结局都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硝烟弥漫的漫长战争就此打响,影片中许多重要角色都丧命于此,而且死的一点也不干脆。

剧情反转:

这只是幻影。在战争结束的时刻,镜头逼近已死去的沃图瑞首领的眼睛,然后又拉回到现实,我们可以看到他和爱丽丝还好好的站在那里。这个大反派因所看到的恐怖场面而完全动摇决心,于是欣然同意取消战争。

一些原著党很可能对这段情节有些质疑,要知道对于观众来说这种设计简直是个大骗局,让人苦笑不得。许多人都对这段情节多般嘲讽,或许当他们看到自己讨厌的角色依然好好地活着,露出挑衅的笑容时也会有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吧。

1.《心理游戏》(1997

1

情节设定:

在饱受争议又大受欢迎的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的这部作品里,尼古拉斯(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是一个投资银行家,他在弟弟康纳德(肖恩·潘饰演)推荐下出于无聊同意参与一个名为“心理游戏”的游戏。表面上看起来他像是受到了一个危险组织的监视。尼古拉斯的女性同伴克里斯汀(由黛博拉·安格饰演)似乎是组织中的一员或是不得已卷入该组织,而他因此中枪,还由一个安装在小丑玩偶上的摄像头而受到他人监视,此外尼古拉斯还会回忆起他那跳楼自杀的父亲,因而心中十分痛苦。后来他被迫接听一个电话,从克里斯汀那得知自己泄露了一些信息,而组织成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盗取他的财富。整个影片故事的高潮部分发生在屋顶,尼古拉斯在那里劫持了克里斯汀当作人质。

剧情反转:

似乎一切都还只是游戏,只是它走向了扭曲的极端。影片最后,康纳德和随行的工作人员以及所有游戏参演人员穿过天台的门来为尼古拉斯庆祝,然而精神濒临崩溃的尼古拉斯射出一枪,正中康纳德胸部。尼古拉斯认为是自己对游戏的误解不得已害死了弟弟,于是他走上天台台阶一跃而下。

再次反转:

尼古拉斯随破碎的玻璃落下,结果正中一个黑色的大防震垫,原来为康纳德(没有死亡)所雇佣的游戏参与人员已经预测到尼古拉斯会从天台的那一部分跳下来。

是的,很多电影都是这样:本来主角已经遭遇了最为糟糕的情况,最后还是来了个大反转,皆大欢喜。这一点在尼古拉斯试图自杀时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来尼古拉斯很有可能丢了性命,只是人们故意使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来为他制造一个好结局。事实上,即便工作人员在天台下面的每个角落都安置了气垫,尼古拉斯也很有可能错过任何一个。第二次结局反转如此荒谬不现实,好像在表明尼古拉斯从未处于危险之中,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再看这部片子一遍,毕竟整部剧只是在讲组织用各种出格方式来将尼古拉斯逼入绝境。这部剧也说明了一点——即使是大卫·芬奇这样的名导也会导出这种反转情节毫无意义的电影作品。

翻译/武纸纸、 Candy 、Conn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