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东夷人士99999 2015-11-04

      一、两种基本生存状态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是怎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你、我、他状态如何?我们的生活状态怎样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的品质?能不能说,状态好,就意味着生活的品质高;状态不好,就意味着生活的品质低?如何看待我们的生活品质?如何看待我们的生存质量?如何衡量我们生活得好还是差?这些问题,关乎重大,乍一看,似乎却非常复杂,我们常常感到难以回答,甚至感到费解,陷入迷宫。

我提出了一个理论,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易于操作。这个理论就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理论”。它简单易懂,可以帮助我们清晰、了解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模式。它同时又意味深长,禁得住推敲,仔细玩味。关键还在于,它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已经有切实可行的、高效的方法、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我们的生存状态。

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可以看成有两种:独处状态与人际交往状态。按照这种看法,可以说:我们在世界上生活,其状态要么是在一个人独处,要么是在与他人交往。所谓“独处”,是指一个人单独活动的状态。在这种单独的活动中,或者自己的活动没有他人参与,或者周围没有人,或者其他人与自己的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单独的活动。

所谓“交往”,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活人与活人之间进行的有相互直接影响的活动。仅仅是人与人在一起,还不能够算交往。只有在生活中,当人的行为直接和他人发生了直接的连接,互相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种行为才叫交往。所谓“直接的连接”是指自己的行为是以他人为对象,或者是需要他人参与的,或者是关联他人的,不管他人是否进行具有外显行为的回应,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直接的影响。“一定的环境条件”,是指我们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活,有的环境适合独处,有的不适合。有的环境适合交往,有的不适合。

 除了这两种状态外,还有第三种状态吗?例如,如果和他人在一起,但没有说话,应该算什么状态呢?是属于独处状态呢,还是人际交往状态?这应该具体的情况如何,当事人有他人是什么关系?在一定关系条件下,应该算人际交往状态。因为不说话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这里需要申明的是:人们交往的情况极为丰富,绝非几个概念能够概括,我们提出“基本生存状态”、“独处”、“交往”这样的概念,是从复杂先简单,便于更好地理解、把握。

人的这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缺一不可。缺少一种,人就容易处于病态。

健康的生存状态,是这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得到平衡的状态。

这是由人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人是“全子”。

所谓“全子”,是后人本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既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依附于一个整体,是整体的一部分。(肯·威尔伯《万物简史》)人也是一样,人既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是一个整体,又依附于一个整体,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一个人如果长期只能够处于一种状态,不管是独处状态还是人际交往状态,他都是分裂的、不完整的,都不能够算是一个“全人”。如果只能够处于独处状态,他只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不可能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动力。如果只能够处于人际交往状态,他只依附于一个整体,是整体的一部分,他的个性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从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来看“全人”,“全人”就是在独处时有尽量多的充实性独处,交往时有尽量多通心的人。

从“独处”与“交往”的角度,仅仅两个概念,就可以非常好地精练地描述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生存状态。

 

二、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变化图

 

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其变化的情况,可以简单地用下面的图表来概括: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生存状态的变化错综复杂,但可以抽象出三种最基本的变化、循环模式。

 

(一)糟糕的状态

  糟糕的状态变化以及能量循环是指状态局限在匮乏性独处与纠缠性交往之间的变化。最差的生存状态就是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在匮乏性独处;当他交往的时候,他是在纠缠性交往。也就是说,当事人在独处时常常感到孤独、匮乏、难受等,在交往时常常感到委屈、愤怒、烦躁等。这两种状态都使他感到不愉快。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用基本生存状态理论可以解释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病态的原因。

    人的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病态的产生与他的基本生存状态密切相关。陷入最差的生存状态循环的人无论在独处,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都感到焦虑、不愉快以及痛苦。当他在独处时,由于没有能力使自己的状态上升到充实性独处、存在性独处的状态,经常处于匮乏、抑郁状态,最多保持在维持的麻木状态,他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结果导致一些抑郁症状。当他在进行人际交往时,由于缺乏通心力,不能够使自己的状态上升到通心,甚至难以保持在维持状态,他就会持续地感到委屈、焦虑,结果导致害怕人际交往,逐渐形成恐怖症状。重者出现神经分裂症状。

    这种生活状态,犹如生活在“地狱”。这种从痛苦到痛苦,走不出怪圈的生活,借用佛教的语言,可以称为“轮回”。

    如何才能够冲破“轮回”

    处于糟糕生存状态和能量比较弱的人,如果想要较快地打破恶性循环,提升能量,走向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独处时能够感觉到充实,在交往时能够做到通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参加成长类型的心理学工作坊

   在全人心理学的实践中,我曾经多次帮助一些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处理问题,冲破“轮回”帮助他们改变无论是在独处中,还是在交往中,都感觉很不舒服的情况

    一般来说,工作坊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当事人参加工作坊,并且做个案,一般只要一次就可以发生变化。工作坊做个案的效果很有把握,一般没有不能够突破的情况。当事人每做一次个案,其状态都会有所变化,不断地向好的方向转化。总的变化,是在独处中开始有充实性独处而且时间不断增加;在交往中逐渐学会通心而且范围越来越大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匮乏性独处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纠缠性交往

(二)麻木的状态

 

麻木的状态变化以及能量循环是指局限在维持性独处与维持性交往之间的变化和循环。这也叫维持性的生存状态。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在维持性独处;当他交往的时候,他是在维持性交往。也就是说,当事人在独处时常常感到麻木、乏味、无聊等,在交往时常常感到压抑、委屈、无奈等。这两种状态都使他感到不愉快,但他的日子能够过下去。当然,他也会偶然有兴奋的时候。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维持性状态与“温水青蛙”

维持性状态(无论是独处还是交往)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它最大的副作用就在于,它让我们牺牲了自己的潜能,让我们不能够活出自己的最佳状态。“维持性”的一个代名词是“麻木”。

有这样一个广为传播的关于青蛙实验:

把一只青蛙扔到沸水里,由于瞬间强烈刺激,青蛙就会迅捷地跳出去,死里逃生;但是,如果是一锅温水,等青蛙跳进去后再慢慢加温,青蛙就会作任何的挣扎,因为它对水温的变化已经麻木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开水烫不死青蛙温水反而会使青蛙丧生。这里蕴涵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实验,也说明了维持性状态的的副作用和危险性。大多数人其实就是温水中的青蛙,他们经常的感觉就是麻木。

  当一个人学会维持性独处或者交往后,他就获得了一定的心理舒适区。舒适区的作用是保护我们生存,维持我们的状态,它的副作用是牺牲人的潜能。也就是说,在独处时,不能够处于充实性独处,而是只能够处于匮乏性独处或者维持性独处状态。在交往时,不能够处于通心状态,而是处于纠缠性交往或者维持性交往状态。

 

冲破舒适区

 

维持性生存状态的出路就是冲破舒适区。

当一个人长久地处于维持性独处之后,如果他不能够在这种状态中上升,他就会下降至匮乏性独处状态。如果他这时候进入人际交往状态,有人能够和他通心,他的能量就会有所增加。通心的结果。还有助于他在独处时从维持性独处进入到充实性独处。

在交往中,当一个人长久地处于维持性交往之后,如果他不能够在维持状态中上升,他就会下降至纠缠状态。如果他这时候进入独处状态,能够进入充实性独处状态,他的能量就会有所增加。充实性独处之后,还有助于他在人际交往时从维持状态进入到通心状态。

 

(三)最佳的状态

 

最佳的能量循环是指能量在充实性独处与通心性交往之间的循环。这也叫自我实现的生存状态。当自我实现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他是在充实性地独处;当他交往的时候,他是在通心性地交往。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人在独处时感到充实、有力量、自信、宁静、充满意义感等,在交往时常常感到愉悦、富有挑战性、自如等。这两种状态都使他感到愉快,他的日子充满了喜乐。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自我实现生存状态之谜

自我实现的生存状态或者说健全的生存状态,可以从我的“基本生存状态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自我实现的生存状态意味着独处和交往缺一不可,但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最好的独处状态是充实性独处,最好的人际交往状态是通心。一个人有多少独处,有多少交往,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每个人的个性和进入充实性独处、通心性交往的能力的能力。最好的独处状态是充实性独处,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只能够有充实性独处。最好的人际交往状态是通心,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只能够有通心。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以下两点,他的生存状态,就是很好的生存状态:

 

1、 既有独处状态,又有交往状态,两种状态皆有,比例协调;

2、 在独处时,有尽量多的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有尽量多的通心性交往。

 

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时间独处,有多少时间交往,而是取决于他在独处时有多少时间能够进入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有多少时间进入通心性交往。

无论是充实性独处,还是通心性交往,都是一种成长。充实性独处,体现为人性的单一发展,通心性(自己作为通心者)的交往,体现为提升人性的平均水平。

 从人性发展的角度,对于那些既能够在独处中达到充实性独处,又能够在交往中达到通心性交往者,似乎还可以提出一个“中庸原则”,它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人性发展的“中庸原则”之一:人性的单一发展,不应该远离人性发展的平均水平。

如果你在独处和交往中出现同时下面情况,往往说明你的“人性发展的单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所“远离”人性发展的平均水平,你的能量此时需要向交往的方向调整:

 

1.你已经有相当时间的充实性独处,再继续独处,进入充实性独处的能力实际上已经降低;

2.你在交往时,进入通心性交往的能力实际上正在上升,你愿意有更多交往的时间;

 

人性发展的“中庸原则”之二:人性的平均发展,不应该限制人性发展的单一水平。

如果你在交往和独处中同时出现下面情况,往往说明你的“人性发展的单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人性的平均发展水平的“限制”,你的能量此时需要向独处的方向调整:

 

1.你已经有相当时间的通心性交往,再继续交往,进入通心性交往的能力实际上已经降低,你渴望有更多独处的时间;

2.你在独处时,进入充实性独处能力实际上正在上升,你愿意有更多独处的时间。

 

斯托尔在解释为什么许多天才喜欢独处:“对于天才的创造者而言,不论人际关系多么重要,他的特殊才华涉及的领域往往更加重要。他的工作比人际关系更能够体现他的生命的意义。”(斯托尔:《孤独》第85页,张嘤嘤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天才”和“自我实现者”不是一个概念。天才不一定是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者也不一定是天才。衡量一个天才是不是自我实现者,是看他在独处时是否有尽量多的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是否有尽量多的交往。

      

自我实现者如何独处与交往?

 

健康的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如何?他们是怎样独处与交往的?

在马斯洛著名的关于自我实现者的研究中,谈到了他们在独处和交往方面的问题,他的研究可以供我们参考,体会健康的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马斯洛总共概括了自我实现者的15个特征,每一个特征都用了一节文字来表述,并且冠以一个小标题。其中,有“超然独处”、“自主性”、“高峰体验”等主要是关于独处方面的特征。其中有“人类亲情”、“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等主要是关于交往方面的特征。

在独处方面,马斯洛把对“超然独立”和“对隐私的需要”概括为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他们比一般人更喜欢独处。他说:“我的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者感到不舒适。而且,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比一般人更喜欢独处和隐居。内倾与外倾的两分法几乎完全不适合这些人,我们在里也不采用这种两分法:最有用的术语就是‘超然独处’。”(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69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他还说:“他们常常可以超然于物外,泰然自如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乱的事情的影响。他们发现远离尘嚣,沉默寡言,并且沉静而安详是容易做到的。”(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69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这也是他对孤独的意义的一种肯定。自我实现者的孤独状态显然非同一般,他们已经对孤独的境界进行了提升,所谓“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者感到不舒适”,“超然于物外,泰然自如地保持平静”,正是本书所说的“充实性独处”状态。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孤独状态对于天才极为重要,是天才的创造力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他写道:“退隐可以使这个人物充分认识到他自己内部所有的力量,如果他不能暂时摆脱他的社会劳苦和障碍,他的这些力量就不可能觉醒。”(汤因比:《历史研究》,第275页,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

 

在交往方面,马斯洛把有“深厚的人际关系”、“与人有特别深刻的联系”、“更多的交融”等也概括为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他指出:“自我实现者比其他人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他们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交融、更崇高的爱、更完美的认同、更多消除自我界限的能力。”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75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斯洛还指出“总的来说,自我实现者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74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斯洛的这些描述显然很接近我关于“通心”的概念。马斯洛还指出:“他们能够,的确也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友好相处,而无论其阶级、教育、政治信仰、种族或者肤色情况如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74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自我实现者有一种难以琢磨的最深奥也最模糊的倾向:只要是一个人,就给他一定的尊重,甚至对于恶棍,他们似乎也不愿意超越某种最低限度去降低、贬损或者侮辱其人格。”(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75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在这些地方,已经直接谈到了他们“通心”的能力。

特别有意思的是,马斯洛还谈到,自我实现者的朋友少而精,“他们的朋友圈子相当小,他们深爱的人在数量上很少……”(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76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他解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这种自我实现的风格去亲密接触他人似乎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忠诚不是一时的事情。”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76页,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以自我实现的风格去亲密接触他人”,这个“以自我实现的风格”说的应该正是“通心”。因为,一种交往是能够促进对方发展和趋向自我实现的,这必须是通心。所谓“忠诚”不是一时的事情,正是意味着“通心是有成本的

总之,自我实现者是一些既能够充分享受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又能够充分享受自己与世界的融合的人。

一个人首先需要有处于充实性独处状态的能力。但一个人不可能长久地处于充实性独处状态,于是人就又需要通心力。有了能够使自己的独处上升为充实性独处的能力,再具有通心的能力,人就能够活得自由自在,就能够潇洒自如,就能够游刃有余。

英国学者斯托尔认为:“有人天生喜欢在人际关系里寻求人生的意义,有的人则癖好某些兴趣、信仰或者思考。”(斯托尔:《孤独》第85页,张嘤嘤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这种差异,实际上表现了世界的多元性,表现了复杂的环境和个体差异。

是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对于人的潜能发挥和生存质量来说,正如我在前面已经和大家讨论过,最好还是像自我实现者一样:

 

1、 既有独处状态,又有交往状态,两种状态皆有,比例协调;

2、 在独处时,有尽量多的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有尽量多的通心性交往。

 

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时间独处,有多少时间交往,而是取决于他在独处时有多少时间能够进入充实性独处,在交往时有多少时间进入通心性交往。

 

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对于归属需要以及人际关系的追求是一个必要阶段。“喜欢在人际关系里寻求人生的意义”与“癖好某些兴趣、信仰或者思考”并不是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在人际关系上所遭受的失望?如何让人际关系与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整合起来?

 

汤因比论“退隐与复出

 

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曾提出一个非常重要又带一些神秘色彩的理论,即关于“退隐和复出”的理论。他认为,富有创造性的个人的行为可以描绘成两重退隐和复出”。退隐的目的是为了他个人得到启示,而复出则是为了启发他的同类。他指出,“退隐可以使这个人物充分认识到他自己内部所有的力量,……复出是整个运动的实质,也是它的最终目的。(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第2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6月第二版。

从“独处与交往”的角度,可以很好地理解他的这一理论。

所谓“退隐”,就是从人际交往状态回到独处状态,而这种独处状态是充实性独处状态或者说存在性独处。在独处中,他调整自己,因而具有了足够的能量,这样便又复出,回到现实的交往。

天才为什么需要独处?

1.任何天才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纠缠的时候,这种纠缠或者使他的能量下降,或者向他提出了挑战。这种纠缠也说明了他的潜能有待开发的地方。因此,他需要退隐,以便补充、疏通自己的能量。

    2.在交往中,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逐渐认识深刻,对于自己所能够起的作用也逐渐认识深刻。他需要通过独处来消化、整理。

所谓复出,就是重新进入人际交往,也就是要通心。

一个人需要有多少时间的退隐,在什么时候复出?这些都取决于他自己的洞察力。

马斯洛进一步解释所谓宗教就是先知在生活中开悟然后通过独处消化整理重新回到交往中去影响人们

 

三、生存状态的另外一些变化情况

 

人基本的生存状态的变化或者说转换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向:横向变化和垂直变化。前面已经说了三种横向变化的情况。

现在再说垂直变化。垂直变化又可以分为在独处状态内的垂直变化和在人际交往状态内的垂直变化。

 

在独处状态内的变化有: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以上是从下往上的变化和流动。这种流动说明当事人的状态在逐渐变好。除了环境因素外,自身因素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人的意志力、智慧力。

也有从上向下的流动: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一个人不能够老是呆在充实性的、存在性的独处状态中。这种从上到下的流动说明当事人的状态在逐渐变差。当他的能量下降的时候,他往往就需要通过人际交往的中的通心状态来充电。

 

在人际交往状态内的流动有: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以上是从下往上的流动。这种流动说明当事人的状态在逐渐变好。

也有从上向下的流动:

 

您的生存状态如何?

这种流动说明当事人的状态在逐渐变差。往上的流动较难有跳跃性,除非你有较强的人格力量。例如,不经过维持性独处,从匮乏性独处一下跳到充实性独处;不经过维持性交往,从纠缠性交往一下子跳到通心交往。

 

四、人的需要满足的可塑性与人格三要素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是一种能量流动理论,它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以及优势需要的更替规律。所谓优势需要,是指对人的行为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优势需要的更替也就是能量的流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只有在低一级的需要有了一定满足之后,更高的一层需要才能够成为优势需要,支配和影响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较高的需要和较低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能力往往是流向较低的那种需要。例如,如果你两天没有吃饭,一般来说,你都会把其它事情放在一边,专注地寻找食物。

有孤独感的独处往往是由于安全、归属、自尊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孤独感的独处是需要的满足已经上升到了自我实现需要占优势的层次。

当我们从匮乏性的独处状态转向交往时,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的需要满足状态是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占优势,那么我们往往只能够停留在维持甚至纠缠的层次。

 

我提出的人格三要素理论可以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整合,更详细地人的能量的流动问题。

在独处状态中,如果我们的意志力、智慧力越强,我们越容易从匮乏性独处向充实性独处流动。在独处状态中,主导人格力量常常是意志力和智慧力。

在交往状态中,如果我们的情感力越强,我们越容易从纠缠性交往向通心性交往流动。在交往状态中,主导人格力量常常是情感力。(参阅拙著《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

 

在心理辅导的实践中,当事人的需要满足状况并不是所有的咨询师都能够充分注意到的。当事人的人格的转化,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当事人需要满足层次的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