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议银行立即裁减银行卡部门,人员充实到公司贷后管理岗位

 为我所用717 2015-11-04



餐后欲掏信用卡

侍者捧出二维码

房费机票支付宝

从此白金不装大


这首打油诗,描述的是国庆假期里的一个小场景。在县城,都可以很方便地用微信支付,甚至不得不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一阵,我帮一个朋友租一套房子,由于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当即就决定付款拿钥匙,却没有带足现金,房东也没有手机银行。当我发愁还要再跑一趟时,是中介用支付宝帮我们完成了交易。


在北京每周都有各种工业和文化展会。一次我参观一个画展,看上了一幅画,正愁不能刷卡,是画家教会了我用微信支付。


我是谁?我在银行工作了27年,当年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在刚刚成立的信用卡科,是银行卡业务的开山人之一。现在,我却需要房产中介员、艺术家告诉我怎么办理转账结算。


渐渐地,我了解到,给微信通讯录上的人转一笔款,基本上跟发个短信一样简单。


我又注意到,我的电话费的通知短信下就链接了一个支付宝缴费,甚至我的信用卡欠款通知下,也链接的是支付宝,我可以很方便地用支付宝还信用卡账单。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用我的银行卡了。


不得不承认,银行卡的历史过去了,银行卡即将消亡。银行的卡业务部门,也即将成为历史。现在银行卡系统的员工,应该为自己的转岗做点儿准备了。


有人说,不用银行卡了,不是还有手机银行吗?去手机银行部怎么样?


这个事,必须坦率地告诉大家,手机银行肯定没戏,必死无疑。


最近我在一次讲课中,讲了行业分析的方法,这次就以移动支付行业为例,给大家说说。


在我看来,移动支付有三个壁垒:


第一个壁垒:你的应用必须能够安装到手机上去。


目前看来,手机是没有天敌的产品,现在人们身上,唯一不能缺少的机器,已经是手机。互联网应用的趋势是移动互联,所有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功能,一定要安装到手机页面上去。所有的互联网应用,必须集合到手机上,才有前途。如果一个应用不能装到手机上,那它基本上是会死掉。


这第一个壁垒,银行没有问题,所有银行都有自己的手机银行客户端,可以安装在手机上。


第二个壁垒:必须成为同类应用中唯一的,或者起码是唯二的。


互联网的规则是赢家通吃,一般一种应用只有一个老大,最多还有个老二,其他的都没份。比如,即时通讯领域的微信(除了微信还有谁?),搜索领域的百度(谷歌来了也最多是老二),出行预订领域的携程(最多还有个同程,去哪儿已经归携程了),地图导航领域的百度地图(还有高德),网上购物有淘宝(京东撑不住,跟了腾讯),,,这个在手机上也是一样的,同类功能你最多安装两个客户端,不会有更多个。


这一个壁垒,银行就过不去。哪家银行能做到一家独大?起码十几家银行都有手机客户端吧?你愿意在手机上安装十几家银行的吗?


这一个壁垒就把所有银行挡住了。


当然,这个壁垒有一个大佬可以跨过去,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个大佬就是银联。是的,银联钱包已经有了,但我是不看好的:第一,银联已经晚了。互联网就是谁早谁聚拢人气,然后人少的往人多的靠;第二,即使银联钱包能成气候,它跟各家银行的手机支付也是一个竞争关系:用银联钱包就不用你的手机银行。


而且,移动支付还有个壁垒,银联过不去。


第三个壁垒是:你的应用应该是全产业链的、集合式的。你看支付宝有淘宝购物商城,微信支付有微信——有微信可了不得,因为通讯、分享是手机的基本功能。


会有人专门为了支付这一个功能而下载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吗?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为了上淘宝商城而下载的支付宝。而微信支付,本来就是和微信捆绑在一起的,你在装微信的时候,捎带就装上了微信支付。


而银联钱包有这样的产业链吗?除了支付,还有什么?谁会为了支付,而专门下载一个银联钱包?——在他已经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前提下。


在没有支付宝的时候,我们为了网上购物,会专门下载一个手机银行,当有了支付宝,我们还要手机银行干什么?话费、电费、燃气费、机票、火车票,,,支付宝、微信支付都能办。


有人说,银行的手机支付之所以干不过支付宝和微信,是因为银行的机制问题,银行不可能那样大撒红包。我说,主要还是这三个壁垒的问题,壁垒跨不过去,你洒红包也是暂时的。壁垒没有解决就洒红包,那是糊涂。


现在银联支付就在洒红包,在我看来,一定会打水漂,还不如把精力用到完善产业链上去——但似乎也晚了。


银联要想成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也开网上商城,或者开发出一种像微信一样的通讯工具,使得银联卡的客户之间也可以互相发信息、传文字和图片。你看现在还来得及吗?我看是来不及了。


如果循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思考,你会发现,在这场战争中,支付宝甚至有可能会落败于微信,因为你的手机上可以不装淘宝购物,但不能不装微信。毕竟,我们发信息比购物频繁得多;毕竟,手机的起源是一个通讯工具,我们随时拿着它,也主要是为了跟别人联系,为了信息的交互。所以你会看到,腾讯公司推出微信钱包之后,马云就急了,赶忙推出了支付宝的生活圈。


手机支付这场战争,以后很可能会形成微信支付第一、支付宝第二的状态,但银行肯定是没戏了。银行卡有可能消失,而你手机上的银行客户端,也因为长时间不用,而逐步萎缩老化,乃至被你删除。


这种消失的速度之快,可能是你我预料不到的。看看前几年红极一时的国美、苏宁电器,再看看现在空空如也的卖场,人去哪儿了?


这个后果我不想多说,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商业银行密布的分支网点、众多的员工数量,将不再引以为自豪,而反倒成为累赘和包袱”。


在这种情况下,还在宣传“您身边的银行”,那就是立志办成老年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还在下达发卡任务,要求比上年增长多少,则属于逆市场。为了发一堆不用的卡,求爷爷告奶奶,搭时间、搭精力,搭进去自己的亲情友情,付出实在太大了。


有的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前提条件是代发工资。企业为了取得贷款,办了一堆卡,而真正代发工资的没有几个。如果为了完成发卡任务,而在贷款条件上有所退让,那就亏大了。


说到代发工资,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未来某一天,工资也能直接发到支付宝、微信钱包里。如果真到那一步,银行的卡业务、手机银行就真的死了,个金业务也快了。


未来会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呢?


(更多内容请看续篇。续篇已写好,大约三天后发。)


我写本篇文章,并且用了《建议银行裁减银行卡部门》这样的题目,并不是给银行提策略建议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告诉信贷人员如何分析行业,找到行业的核心特征(壁垒)?二是告诉银行卡、个金条线的孩子们,如果想扩大知识面,可以看看“信贷白话”,呵呵(^_^),学点信贷知识,可以去公司金融部门,做些贷后监控、不良清收工作,那里现在很缺人。那里可以最快积累业务经验、增加风险意识。之后再去做其他公司业务,可以成长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