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寓补于疏治愈顽固性腹痛

 山高水高 2015-11-04

曹某,男,74岁,反复发作腹痛3个月,加重15天。094月份,不明原因发作腹痛,呈坠痛,腹痛时不敢多吃饭,食多痛甚,无腹泻、无发热,去医院急诊,按炎症治疗,给与抗生素静滴,好转。不久复发,为做一彻底检查、治疗,住进省立医院消化科,经过CTMRI、钡餐等检查,结果为小肠段狭窄,导致小肠段狭窄的原因不明,因为患者年龄偏大,考虑可能为结核或者肿瘤,建议做小肠镜。由于小肠镜存在风险,如果出现意外,必须手术。患者拒绝接受,转而求助中医治疗。患者体态中等偏胖,面色萎黄,语音清晰洪亮。腹痛在肚脐以下偏左,疼痛不剧烈,绵绵作痛,有下坠感,怕热怕冷不明显,因为腹痛,不敢多吃,但食量尚可,眠可,大便每日一次,成形。不感觉疲劳,自述爬楼梯时或者步行一段时间,就会感到腹痛。舌质淡,苔白而滑,脉沉迟。初诊时,认为气滞为主,不通则痛吗?孙兄开一处方:

当归 12g  川芎10g  青陈皮各15g  乌药10g  香附15g  槟榔15g

枳壳15g   细辛3g   桂枝15g   白芷10g  元胡10g   白芍20g

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5

让我过目,因为舌苔白滑,内有寒像,我建议家用适量干姜、炮附子,最后加炮附子6g、干姜9g。患者按这方子共服用14剂,疼痛基本消失。

后来,患者回老家探亲,反济南后腹痛复发。又去省立医院住院,继续检查。做了PET,也未有阳性发现,只是静滴抗生素,注射止痛针。没办法,还是吃中药吧。复诊时,我就开始琢磨:为什么反复发作?而且在劳累时发作,疼痛呈坠痛,一疼痛就不能吃饭?西医诊断为小肠段狭窄,狭窄导致不通畅。不通畅就痛,而且腹气不降,胃气就不降,就不能吃饭。用理气止痛的药物也有效,只是暂时的问题。怎么长久地解决这个问题呢?这还必须探究疾病的本源,也就是“治病必求于本”。中医上讲,脾胃的功能是主运化,运就是运输,把人摄入的食物从胃运输到小肠、大肠,边运输,边消化吸收,边排泄糟粕,最后将大便排出体外。这些都是脾胃主运输的功能。小肠狭窄了,运输能力下降了,容易堵塞不通。这时必须增加动力,才能使其畅通。考虑患者的舌苔白滑、面色萎黄、脉沉迟而弱,必定属于中气不足,所以我决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黄芪50g 人参20g 白术30g 当归20g 川芎10g 柴胡15g 香附15g

白芍30g   枳实15g槟榔15g  青陈皮各15g 炮附子15g  干姜10g

黄连9g  桂枝20g   木香6g   甘草6g

患者服药2周,告我效果很好,因在长春出差,嘱患者继服7剂。后来患者说未再发作!

人体的肠道就像河道,河道局部堵塞,可以稍微疏通一下,可是不久又会堵,原因是河流中水太少。如果水流大了,局部就不会堵塞,黄河的放水调沙实验就是例子。通过补气就可以加大水流,增加运输的动力,即使肠断有所狭窄,也能顺利通过。通则不痛,补气则通,治病必求于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