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知解密】北京明朝王恭厂大爆炸事件 死伤数万人其原因至今未解开

 数字人生6688 2015-11-04

解开



导读:北京明朝王恭厂大爆炸事件,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也就是公元1626年5月30日,北京王恭厂发生强烈大爆炸,死亡人数上万,损失惨重,计倒塌房屋数万间,尸体堆击,秽气熏天,瓦砾向雨点一样从空中倾泻而下,街道门户完全不能辨别,令人触目惊心。最事件中最灵异事件地方便是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其次爆炸中心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也就是公元1626年5月30日,北京发生了一次极为强烈的大爆炸。其惨烈程度与诡异程度,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古今未有之变也”。

事发当天上午,北京天气晴好。约9时许,人们突然听到有不明的响声,由城东北向西南传来,伴随着声响,灰尘涌起,房屋震动。突然之间,一声巨响震而欲聋,顿时天崩地裂,白天刹那变成黑夜,“大树二十余株拔出土。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房屋纷纷倒塌。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方圆十三里的范围,化为一片瓦砾。共计倒塌房屋数万间。爆炸中心王恭一带受灾最为严重,尸体堆击,秽气熏天,瓦砾向雨点一样从空中倾泻而下,街道门户完全不能辨别,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中心灾区之外,其他地方也受到不能程度的影响,巨响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都受到影响,房屋被震裂,人们惊骇无比,四处狂奔。皇室养大象的地方,房室倾倒,大象也跑到街上。此时人们抬头看到,天象诡异,云的形状或是散乱如发,或是五色斑斓,或是黑如灵芝,很久才散去。

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以万计”。死者有姓名的几千人,姓名不详者又不知有几千人。当时天启皇帝正在吃早餐,突然宫殿震动,急忙起身逃命,一近侍扶着他一起跑,忽有瓦片飞起,砸中近侍,当场殒命。最惨是在皇宫修建大殿的工匠,“大殿做工之人,因是震而坠下者约有二千人,俱成肉袋。”还有一间学堂的学生,“粤西会馆路口,有蒙师开学童子三十二人,一响之后,师徒俱无踪迹。”

此次爆炸中,有两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是“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二是爆炸中心“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这么大的爆炸,居然没有焚烧的痕迹,委实令人诧异。

如此惨烈的爆炸,原因却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爆炸发生后,明朝政府将这次爆炸定性为责任事故,王恭厂当时“专管营造盔甲、铳炮、弓矢、火药之类”,有大量火药积存,此次事故,有可能是管理不严,火药爆炸所致。因此,天启皇帝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将主管王恭厂的工部尚书董可威革职查办,而董可威本人,在爆炸中已经失去了双臂。天启皇帝还下罪己诏,称政务荒怠,人事不修,才招至天将灾异。同时紧急拨款一万两白银慰问死者家属。

但后人通过测算,发现无论是从工恭厂可能的火药储量来说,还是当时火药的威力来说,都不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力。也很难解释为什么“男妇俱赤体”、“不焚寸木”等现象。于是就有了各种假说,诸如天降陨石说、外星人说、地震说、地震引发火药爆炸说、火药爆炸引发地震说,不一而足,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这一事件目击者甚众,留传下来的相关记载不少。古人的记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写有血有肉,极为丰富,绝大多数对现象的描述极少相互矛盾,反而相互佐证,真实可信。这种记载,具有不可辩驳的真实性,是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的基础。但是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也留下了个别显然带有迷信色彩的记载,真实性大打折扣,扰乱了后人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条记载,采信描述相似、相互补充佐证、可信度高的记载,个别相互矛盾的地方分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释,分析剔除迷信的传说和明显与本次事件相悖的记载。

   1、地震说

据史料记载,京畿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官方未明确此灾变为地震所致,灾变前后如“大震一声”、“殿震”、“震撼天地”、“时息地震”、“震后 ”等种种迹象与地震均有诸多相符之处。若北京城“1626.5.30”大灾难,是因地震直接促发火药库而引起的,那么这次地震具有裂度大而震区面小的特点,比如震灾中心(宣武门内大街以西,刑部街以南)破坏力几乎达到摧毁性程度;然而在离震灾中心较近的建筑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坏,这种情况是举世未见的;再者蘑菇状烟云,也不是地震出现的现象;又如“不论男女,尽皆裸体”,“寸丝不挂”,“褫衣物”的现象,也非地震的后果;至于灾变中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在地震史上也少有先例。

在北京城大灾难之前,京城已出现了许多空间等离子体大量聚集的征兆。如:“(天启六年)四月廿七日午后,有云气似旗,又似关刀,见在东北角上。其长亘天,光彩初白色,后变红紫,经时而灭(很像“地震云”)。五月初三日,又见于东北方,形如绦,其色红紫。初四日,又见类如意,其色黑。”这些红紫、红赤、黑色的条状、旗状云,显然都是地内聚集的等离子体与电离层、磁层等离子体感应生成的等离子体云。

这些云出现后会不会一定有地震?若有的话多长时间出现地震?根据记载:1626年6月28日山西灵丘发生7.0级地震,会不会是预测的这一次呢?确实很难将“地震云”和王恭厂灾变联系起来。

这个灾变系统是移动的。从“渐至”一词大致可以判断出系统的移速类似于直升飞机的速度,这与龙卷风移动速度平均15m/s、最快的可达70m/s的特点也是一致的。据地震理论:地震引起的地裂的速度达到4000m/s。这次灾变长度仅几里,几秒之内即可完成,如果是地震,不会出现像“渐至”这样相比起来慢吞吞的移速。伴随着声音到来的是“灰气涌起,屋宇动荡”。这说明上升气流强大,非一般大风,且一般大风很难会使“屋宇动荡”。资料显示,地震和风没有必然的联系。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事后叙述:(地声)好似刮风,但树梢和菜叶都不动。而这个房屋持续“动荡”、灰气“涌起”,是伴随着声音到来一起发生的,并一起向西南王恭厂方向移动,到王恭厂之后才传出巨响的。因此,该现象和地震现象是不同的。

是否存在“地震”尚存争议。(1)缺乏明史支持。“天启六年五月初六那天,如京城确有地震,钦天监及内外观象台一定要报告的,否则会承担隐漏之罪;而当时北京的几座观象台的设备、人员水平,在全国都是高超的,不会对地震观测不出来。但是他们都没有提出发生地震的报告,官方文书也无京师地震之记载”。(2)无论“地震”还是“地震引发”都缺乏确凿证据。“巨声带来了地面轻微震动”。用“蓟门地震”记载证明北京地震的做法,实在是不妥。试想:百里外“蓟门”的地震都有史载,京师这么大的“地震”却为何没有留下记载?

 明朝天启北京王恭厂大灾难385周年祭
王恭厂大灾难物体抛飞示意图

 

    2、龙卷风说

龙卷风是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或发展很盛的浓积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能造成严重破坏。龙卷风范围小、寿命短,属于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因此,龙卷风的发生必须具备对流性天气发生的条件: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充沛的水汽和触发机制。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移动速度平均15m/s,最快的可达70 m/s;移动距离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个别可超过几十公里。龙卷中心是下沉气流,四周为急剧上升的气流。上升气流速度可达60m/s,其最大处出现在离地50m左右的高度上。

龙卷风中心气压可低于400hpa,有些甚至低到200hpa。人们日常生活的大气压力大致为一个大气压,为1013.3hpa。以压差600—800hpa计算,龙卷风中心每平方米要承受6到8吨的作用力。其水平气压梯度极大,最大可达到2hpa/m。龙卷风的风速也极大,最大可达100—200m/s以上。飓风风速在32.7—36.9m/s的为12级,大于等于61.3 m/s的为18级,可见龙卷风风力远远超过飓风。龙卷风还有旋转、吸管作用。因此,龙卷风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所经之处,树木、房屋、农作物等都可能被席卷一空,撕得粉碎。

王恭厂一带灾情最严重,尸体糜烂,“秽气熏天”,说明好几天无人清理。从僵尸“层迭”分析,尸体从空落下才至于成层,“瓦砾盈空而下”证实了这一看法。从这种风格上看,这显然不属于地震,而像龙卷风。“龙卷风”假设,轻易解释了“脱衣”、“吸物上天”、“低温冷火”等其他诸多假说解释起来备感困难的现象。

据受灾现场分析,龙卷风是从京城东北向西南移动过程中,从接近地面到触地,并对地面建筑造成破坏的过程。这个房屋持续“动荡”的发生时间,是在龙卷风未到“火药厂”之前就开始了。龙卷风到达王恭厂后盘滞了一段时间,此时是龙卷风把药楼吸飞后再不断掘坑的过程。龙卷风对地面造成破坏的方式与爆炸、地震是不同的,爆炸、地震是在瞬间完成,而本次龙卷风的破坏是一个作用时间较长的过程,一个在停留地点不断吸引地中土壤上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龙卷停留时间越长,掘的坑越深。这个过程中,龙卷不断制造出巨大噪声,听起来就是“地中霹雳声不绝”。

“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这种云大家都遇到过,是夏日雷雨天气发生后常见的高云,是积雨云顶或附近的伪卷云、毛卷云之类,和主体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即冲天而起的黑云样子像灵芝。灵芝的形状与龙卷风云系外形很像。灵芝像个带柄的圆树叶,柄在叶的一侧,而龙卷风的位置也在积雨云的边缘而不是中心。

文献记载中有“忽”字,王业浩奏折等描述该事件时也使用了“忽”字,可以理解为“爆炸声是突然听到的,而在爆炸前没有听到任何的巨响”,但这是指爆炸声,与《天变邸抄》的“有声如吼,自东北渐至西南”等句的真实性并不矛盾。“大震一声,烈逾急霆”,描述的巨响与《天变邸抄》一致。“将大树二十余株拔出土,又有坑深数丈”,具体地点没有交代,但依另外一些记载,应该指王恭厂及附近。这些大树是不是下文提到的那些飞向密云的大树,不得而知,。“烟云直上”是在告诉我们气柱形态,“亦如灵芝”也是交待这个情况,同时进一步描绘出系统外形。“滚向东北”,当烟云升到一定高度后翻滚着向东北倾斜。

“自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持续大约2小时的从天空降落的如麸如米的大量铁渣肯定不是无中生有,绝对来自地面受灾区储放大量铁渣的地方。答案只有一个:王恭厂。而西安门就位于王恭厂的东北方向,属于龙卷风气柱的下方。对于王恭厂是否为火药厂,历来分歧很大。本文认为,关键还要看现场的证据:从降落在西安门一带为数不少的细粒状“铁渣”分析,一是这种东西不属火药的成分但可以加在火药内增加杀伤力(过去猎人使用的猎枪火药中就加入了这种东西,叫铁珠子);二是属生产用的原材料,用于制造铁器,联想到王恭厂原来叫铸锅厂,那么很可能是用来生产铁兵器的。

在龙卷的强大引力下,“尘土火木”从四面八方飞集,同样又是龙卷风抛撒的作用。这些被吸入空中的房梁、屋檐、窗框、房瓦等,又像秋天落叶一般纷纷飘落下来。

明高汝拭《皇明续纪三朝法传录》点出王恭厂内“庭树尽拔而无焚烧之迹,药楼飞去而陷数丈之坑,库中军器如故,神箭火木尘封”。这么大的灾情,上万房屋夷为平地,附近伤亡上万人,而正在王恭厂厂内撮火药的工作人员竟然能幸免于难,特别是王恭厂院内不仅没留下一丝焚烧后的痕迹,连库中火器、火药都纹丝没动,这说明用火药爆炸去解释部分受灾的王恭厂灾是行不通的。联系上下文,本文认为,龙卷风到达王恭厂击中“药楼”后应在原地盘滞了一会,在附近打旋,这个时间强大的吸力使它掘出一个(或两个)大坑,同时也把厂内作原材料用的碎铁屑吸了个干净,之后撒到西安门一带。

从大树被吸上天,飞到百里之外的密云,以及石头在空中磨转不下、死者裸体的现象,可断定旋转的吸力来自空中。

龙卷风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特点,经常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就北京城“1626.5.30”大灾难的灾害范围及“僵尸重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之景看似为此风所致。而龙卷风袭击范围往往在灾区百米之外很平静,就是受灾区与非灾区界限分明,而地震就不明显。至于石驸马街大石狮飞出宣武门外,史实确有记载,并且王恭厂之北的数千斤重物———石狮子被甩到南城墙外,然而并未见城墙塌陷,故石狮子的远抛似为龙卷风的巨力造成。然而灾变前如“从西南方,有声如雷;鸡犬皆惊,振物有声;初九丑时,复巨声西来,门窗皆响;震声南至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等征象,单以龙卷风之说也难以解释.

死者多肢体不全。活者则不仅断胳膊折腿,而且在巨响过后全都变得一丝不挂。有一长班于巨响发生的刹那间鬃帽衣裤鞋袜全部消失。圆宏寺街有妇女乘轿经过,巨响后轿顶被掀掉,轿中妇女立刻成为赤祼之身。有一个人因腿部受伤,卧在地上,看见众多妇女祼身经过,有以瓦片遮羞处者,有以半条脚带掩者,有的披着半边褥子,有的拖着一幅被单,顷刻间就有数十人,这个人虽身体痛楚却又感到好笑。震后有人入京报告,西山飘来大量衣服,挂于树梢,随风飘扬。昌平州教场中衣服成堆,器皿、首饰、银钱也落得满地都是。选择性地转移物品,没有人感觉到风的存在,说明灾难当时没有发生龙卷风或飓风。

“飓风罹难”说可以解释石狮子远抛、卷物上天,树木连根拔起、尸体在180里远落上和各种裸体现象,但无法解释地震、火球、地声等现象。

火龙卷与龙卷风的形成机制不同,危害方式也不同。火龙卷不是气象学意义的龙卷风,它与来自发展旺盛的积雨云龙卷风的机制不同,是地面大火引起,其能量来自下面大火,一旦脱离大火失去能量来源就会很快消亡,生命史很少超过10分钟。火龙卷是火龙,虽有拔树、吸物的记录,但现场会留下烧痕。而北京城“1626.5.30”大灾难前后过程之中并没有发生火灾。

3、陨石说

“飓风一道,内有火光”,“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以及呈方向性的冲击波、陨击坑等记载,认为此次灾难可能系陨星坠落造成的。但是灾难发生后,在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陨石。

4、火药焚爆说

在“王恭厂大爆炸”事件中,现场没有发现热“爆炸”存在的证据,因此,王恭厂当时并没有发生大爆炸。由于大灾难范围比王恭厂的面积大几百倍,将此次灾难称为“王恭厂大爆炸”是不合实际的,因此,我称之为“北京王恭厂大灾难”。

(1)王恭厂总人数七八十人,属于兵工厂,不单纯制造火药。在科技不发达的明代,几十人手工作坊式制作方式是如何也制造不出百万斤的黑火药来的。

(2)从记载看,火药是坛装的,按50斤药装一坛占地1m2计算,平面摆放1万斤至少要占200 m2,百万斤至少要占20000m2,合30亩地以上。这个面积比王恭厂总面积还要大。如此多的火药,存储、管理(防潮、防雨等)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近“高爆”中心有人幸存。这在百万斤的黑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数千度的超高温下是不可思议的。

(4)低温冷火、不焚寸木的现场:王恭厂院子里的树全给拔出来了,没有一点点过火的痕迹;用来制造或存放火药的“药楼”飞了,在原处留下数丈深的大坑,而厂内仓库中存放的火兵器却纹丝没动。

(5)关于天然气爆炸说。王岩先生提出:“夜间天然气累积,早晨九点生火做饭引爆”。要知道,这是在有着数十万各色各样人口而没有进入电力照明时代和燃气时代的全国中心都市而不是生活在百十来户的农村村庄。要炸早就炸了,不会到九点才爆炸。况且全国古往今来如此奇灾只此一次。详见《梁国坚:明天启六年王恭厂灾变之气象成因探析》。

关于王恭厂火药灾。明代,政府在城内设厂专门制造、贮存火药和兵器。当时制造的是黑色火药,制成后装入陶坛内贮存在地窖里。明朝宦官专权,遍及政府各个部门,在火药库的管理方面也不例外。由于这些人没有知识,又擅权胡为,故火药库屡屡发生事故。例如,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九月丙申,是日申刻,京师地震,自东北向西南行,连动二次。时三大营(按,即京军)官军于盔甲厂(今北京东便门内盔甲厂胡同)关领火药。监放火药的宦官臧朝、王才因坛内旧火药已结成硬块,不便分发,就命令工匠用铁斧劈开,结果造成爆炸,“声若雷霆,火枪、火箭迸射百步之外,烧死臧朝及把总傅钟等十员、军人李仲保等八十三名。其局内工匠人等并街市经过居民死伤者多不可稽,焚毁作坊五连,约三十余间,火药火器无算”。

人们一般认为明代北京城大灾难始于熹宗天启六年的王恭厂灾,实际如上所述,在神宗万历之世就已有发生,只不过天启六年王恭厂灾是其中最大的一次。在其后的毅宗崇祯之世,此类事故仍然频繁不绝。如崇祯七年(1634年)“九月庚申,王恭厂火药灾,伤毙数千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一年之中,竟连续发生3次之多。《明史·五行志二》记载:“十一年四月戊戌,新火药局灾,伤人甚众。六月癸巳,安民厂灾,震毁城垣廨舍,居民死伤无算。八月丁酉,火药局又灾。”安民厂在北京西直门街北,是天启六年王恭厂火药灾后,熹宗另在这里择址新建的火药兵器厂。新火药局在宣武门街北口街西,是毅宗崇祯之世建立的火药兵器厂。太监刘若愚《明宫史》记载:“崇祯戊寅(崇祯十一年)四月初五日卯时,新火药局忽震一声,损坏房屋、人民许多。至六月初二日午时,安民厂大震,略减于天启六年时也。八月初七日卯时,局复大震,且延烧草若干垛。其涌起之烟,各如灵芝、如云、如浪,移时方散。圣明(指崇祯皇帝)矜怜之,发银分赈……复施棺或席殓埋……至庚辰(十三年,公元1640年)四月初二日,新局造火药处,复响一声,损人命房屋甚多。”

由于王恭厂火药库正是灾变中心,故灾后就曾有人说:“王恭厂不戒自焚,致都城之扰”。再加上王恭厂爆炸造成“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和巨大的伤亡现象,及王恭厂制造火药的特殊性,让很多人相信此事件是王恭厂黑火药引爆所致。据史料记载:“每五日,三大营共领火药三千余斤”。若这么多火药一旦发生焚爆,可能在瞬息间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流,并迅速向周围扩散,可下冲使地面成坑,向四周可使建物倾倒,上可携物飞空,甚至“大震一声,裂逾急霆”。其产生的地面震动和声响,传到通州河西务,远在百里之外的平谷、密云、遵化、迁安的地面都随之发生震动并听到如雷的声响。王恭厂事件爆炸威力之大,撼天动地之巨,远非火药库失事或地震引起灾变所能解释。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至于为何火药会爆炸,经推断可能是电光火球。

尤其是爆炸后出现的“人群失踪现象”和“脱衣现象”,更是令现代科学的理论无法解释的。因为炸死了人也会有尸体或被炸断的肢体残骸存在,怎么能几十人都没有了踪影呢。“脱衣现象”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因为一个人要脱去全身内外衣裤,必须要举手抬脚才能做到。怎么会一声震响后,全身衣服都被刮走,变成赤身裸体了呢。强风刮去衣服,也先要把衣服吹破裂,才能刮去,那总有衣服撕碎的破片存在,不可能象变戏法似的,一下子就将人穿着的衣服不经手脚就脱了出来,而且还挂在另处的西山树梢上,和堆在昌平县校场上。就象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做这件事情,那么这种神秘力量又是来自什么地方呢?无论是幸存者,还是死伤者,凡是被那股骤起的飓风袭击的都呈裸体状,实在是空前罕见的怪事。

 明朝天启北京王恭厂大灾难385周年祭

分析与讨论

这次大灾难有许多明显区别于普通化学爆炸的异常现象。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对这次大爆炸研究后得出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判定这是一次地震、火药、可燃气体静电爆炸三位一体的灾害事件。并于1990年7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专著《王恭厂大爆炸——明末京师奇灾研究》。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大规模空间等离子体爆炸性复合并伴有地内等离子体复合放能”事件,是一次发生在地表的超大规模的雷电现象:这次大爆炸可能正是由于在地内已积累了大量等离子体,形成了较强的静电场(历史文献中有“地中霹雳声不绝”的记载),在这个电场的感应下,电离层中的高密度的巨大等离子体云(记载中的特大火球)突然降落地面,发生爆炸性复合而导致的巨大灾变。

发生等离子体复合爆炸时,人体和衣服被沾染上了大量同号电荷(离子)——实际的情形并非只沾染了一种符号的电荷,而是沾染的某一种符号的电荷量比另一种符号的较大,即一种非均衡等离子体;同时也使地面和地面上的石狮、房屋、树木、牲畜等物体沾染上了同号电荷,由于电荷同号相斥,衣服被斥离人体,石狮、房屋被斥离地面,树木因受斥力而被拔起(而不是炸毁),所以才会出现人皆裸体、大树被拔、石块、屋瓦乱飞的景象。而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爆炸——无论是火药、炸药、化学品、煤气爆炸等都不具有的现象。能将衣服这样易受空气阻力影响的物品由城内推至西山、昌平,将五千斤石狮推出城外,大树连根拔起(而不是炸飞),绝非普通爆炸所致。

王恭厂也在爆炸范围内,居住附近的百姓说王恭厂有铁砂纷纷飞散,但这是在“蘑菇”云、“灵芝”云落地之后,冲击波摧毁了小火药储藏室必然的结果。

忽然,在京城东北方向传来声音。“声音如吼”4字,即解释了声音听起来像什么,又解释了声音大的不得了。灾变系统从京城东北呼啸着移到京城西南,不久从京城西南传来一声巨响,如此的巧合使我们不得不将它们联系起来。“须臾”就是不久或过了一会的意思,之后在京城西南传出了一声“大震”,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声“大震”及伴随着的“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和巨大的伤亡现象,又加上王恭厂制造火药的特殊性,让很多人相信这是王恭厂黑火药“大爆炸”。引用较多的当属明沈国元《两朝丛信录》所载吴二所言“但见飚风一道,内有火光,致使满厂药罐烧发”。资料记载,王恭厂只是一个总人数七八十人的兵工厂,负责制造盔甲、铳炮、弓矢、火药之类,并不单纯制造火药。“同作三十余人”如何造出能产生出据推算有上百万斤级火药爆炸能量的火药来?如果真存在过那么一次爆炸,如此近的距离,别说百万斤级,就是上千斤恐怕工匠吴二也早已尸骨无存。

灾变中的巨响不仅很响,而且传得很远,“遵化去京三百里,皆闻其声,人或以为地震,久之而知其非也”。南面的天津河西务,东面的通州,北面的密云、昌平这些地方,距北京数百里之遥,居然都反映说听到了。大多数持地震主因说的学者不认为这巨响是“地声”。对于是否为“爆炸”声,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于德源在《明熹宗天启六年地震新考》一文阐述了他的看法:“如果王恭厂火药爆炸真正能够引起百里之外的密云、平谷、遵化等地同震,那么北京城应当早已不存在了,决不会仅仅夷平其西南一隅的建筑”。

没有发现热“爆炸”存在的证据。(1)王恭厂总人数七八十人,属于兵工厂,不单纯制造火药。在科技不发达的明代,几十人手工作坊式制作方式是如何也制造不出百万斤的黑火药来的。(2)从记载看,火药是坛装的,按50斤药装一坛占地1m2计算,平面每摆放1万斤至少要占200 m2,如此多的火药,存储、管理(防潮、防雨等)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3)近“高爆”中心有人幸存。这在百万斤的黑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数千度的超高温下是不可思议的。(4)低温冷火、不焚寸木的现场:王恭厂院子里的树全给拔出来了,没有一点点过火的痕迹;用来制造或存放火药的“药楼”飞了,在原处留下数丈深的大坑,而厂内仓库中存放的火兵器却纹丝没动。因此说“热爆炸”子虚乌有。

  •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觉得不错点击如下图标分享
  •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共账号: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