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大视野】《金瓶梅》为什么一直被视为不宜的禁书?

 wangyong670 2015-11-04

导语:美国汉学家芮效卫将《金瓶梅》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这是《金瓶梅》第一次用西方语言完整翻译。然而,对我们来说,《金瓶梅》似乎依旧讳莫如深,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的完整面目,“色”与“淫”依然是它的标签。

文章来源:腾讯娱乐;内容有所调整。本文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平台的立场。

《金瓶梅》诞生之初就被视为成人不宜

表面原因:《金瓶梅》的情色描写太多

《金瓶梅》自明代年问世已400余年。经历了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它头顶的“淫”字从未真正摘去。无论是否真正读过这部作品,“古今第一淫书”,早已与《金瓶梅》划上等号。

《金瓶梅》一出世,就遭到禁毁。根据史料,明崇祯年间官员侯峒在任江西右参议提督学政曾颁布条例,命令禁止公开刻印。

进入清代,统治者对文学控制趋向极致,顺治九年,要求书商们“只许刊行理学、政治有益文业诸书,其它锁语淫词,及一切滥刻窗艺社稿,通行业禁,违者重究治”。《金瓶梅》自然不属于“刊行理学、政治有益文业诸书”,私自刊刻贩卖阅读,一旦被发现,“系官革职,军民仗一百,流三千里。卖者仗一百,看者杖一百。”

目前,《金瓶梅》全本尚不能出版发行,市面上能见到的《金瓶梅》皆为能删减后的“洁本”。

因书籍内容淫秽色情,这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最光明正大的禁书理由。可是,事实上,有学者统计,《金瓶梅》全书共有80万字之多,其中描写性行为的文字只有2万左右。因为这2万字而否定其余79多万字的内容,并且把整部书定义为“淫书”,实在过于牵强。

深层原因:《金瓶梅》暴露了专制者的底裤

有学者这样评价《金瓶梅》,“这是对一个扭曲了的社会扭曲的反抗”,在这里,能看到昏庸的皇帝、贪婪的权奸、堕落的儒林、无耻的帮闲、龌龊的僧尼、淫邪的妻妾、欺诈的奴仆。

《金瓶梅》塑造的西门庆,是统治阶层的代表,其言行举止充分暴露了统治者的贪婪的权欲、利欲和性欲。西门庆靠经商起家,在坑、拐、抢、骗他人财产的基础上,买卖越做越大,财富越积越多。之后他又利用手中的钱财去巴结奉承权贵,捞取官职。之后则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大搞囤积居奇,放高利贷,兴贩盐引,纳贿舞弊,巧取豪夺,以赚取更多的财富来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荒淫生活。

《金瓶梅》充分再现了一个官由财进,狱以贿成、物欲横流、男盗女娼的腐朽社会。显然,这完全符合一本禁书的标准,自然无法为统治者所容忍。因此,以淫秽和色情为合法合理合情的借口,查禁《金瓶梅》,不失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性禁忌总与专制同行

政治与性爱历来是相通的,在极权政治体制下,禁欲似乎可以同政治正确划上等号。对欲望的压制,源于对欲望的恐惧。

另一方面,财产的差别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本无法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要求,位高权重、财大气粗者往往更容易实现欲望的满足。

《金瓶梅》赤裸放肆的性描写,是性禁忌统治下的大胆反抗,更有学者称其为中国性革命的肇始者,比西方的性解放早了近300年。《金瓶梅》色情描写背后所隐含的个性的解放和欲望的放纵以及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刚好是统治阶层所要压制的对象。

“禁欲”曾长时间主导中国当代社会

中国人在性的问题上一向是讳莫如深,耻谈男女性事。在古代中国,自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来,合理合法的性欲也被彻底打上了罪恶的标签。

无论是坦荡直白的铺述,还是含蓄隐晦的暗示,都是缺乏道德的表征为世人唾弃。“万恶淫为首”成为全社会尊崇的信条。 “食、色性也”的先哲寓言,被道学家弃之不顾。此后,“性”的意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文学、戏剧、美术甚至诗歌中被扫荡一空。在此情形下,横空出世的《金瓶梅》自然无法被社会容忍。

建国初年,任何欲望则被看成罪恶的渊薮。自然,作为欲望的一种,性是要被斗争和被清洁的。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文艺作品中的性描绘更是被视为“资产阶级毒草”,需要彻底清扫。

改革开放30余年,国人的道德标准在中西观念的融合之下出现了裂变和异化。性,再也不是只能深藏于内心的蝇营狗苟,也不再成为道德高下的判断指标。但是,“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教条依然让中国人始终在性的问题上放不开手脚。

被阉割的不止是性 还有个体的独立

佛洛依德说:“凡是人类所做的事情,皆源于两种动机:人性的冲动和成为伟人的欲望。”正是千万个个体追求发挥最大潜能的欲望,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而欲望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压抑人欲,是对人性和本能的否定,也是对个性的扼杀和个体发展的制约。专制社会之所竭尽所能,压制正常的欲望,是源于对个性解放和个体独立的担忧。

近代欧洲之所以以文艺复兴为起点,正是因为人文主义旗手其对人欲的肯定、对个性解放的倡导,人的主体意识,社会才能大踏步地进步。

然而,自主意识和个性的丧失,使个人变成服膺于集体意志和统一意识形态的玩偶和工具,无法充分发挥潜能和智慧,最终只能带来社会的停滞和思想的退化。

正视个性和欲望 才能正视《金瓶梅》

人不会因为一本书变坏

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人学,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思想与情感,人生境遇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学关照和体认的对象。性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自然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和描绘。《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也属于人学的范畴。

无论是社会学、心理学,还是犯罪学都无法找到证据,证明色情内容与性犯罪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丹麦开放色情文学市场后,社会的犯罪率反而下降。

人一生价值观的形成则是漫长的时间与无数的信息堆积起来的。阅读也是渐进积累的过程,每一本书都会对读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影响的多寡亦与阅读者的理解能力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区区一本书很难对人的价值观产生“好”或“坏”此类决定性影响。

因此,禁止《金瓶梅》出版发行,删除淫秽内容的行为不仅无用而且多余。在一本禁书的背后,是读者们放大了的好奇心和试图打破禁忌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文革时手抄本《少女之心》横行,90年代盗版《废都》遍布的原因。

尊重个性和欲望 让思想能够独立开放

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尊重个性和正视欲望的社会,相信人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可以寻找到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而个体的全面发展,支撑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压抑和禁忌只会使人性的渴望日益膨胀,其效果往往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直至今日,《金瓶梅》尚未完全解禁,其足本仅在中国香港可见。对欲望的控制和对个性的压抑,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存在。

如今的中国似乎依然需要一场打破世俗和偏见的个性解放。这不止关于一本《金瓶梅》,还有每个中国人的发展,还有这个国家未来。

结语:

人或许不会因为一本书变好,但绝不会因为一本被列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书而变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