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药都知多少——安国(那些一直没记清楚的安国旧事)

 优雅88 2015-11-05







河北省安国市,古称祁州、地近北京,是传统的中药材集散地,与江西樟树并称我国的南北两大药都!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过祁州始生香”的盛誉!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4年)祁州建立“药王庙”,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十月十五日,传说这两天分别为药王邳彤生日和祭日,庙会盛况空前,且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古祁州沾了药王邳彤的光,成为中国著名的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

在祁州历史上随着药材集散市场的形成,药材加工业在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0)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已达鼎盛期。至清末民初,祁州城内专营饮片加工的著名字号有:万盛魁、同垣公、荣庆合、靳家的“东昌泰”等500余户……








十三帮的故事








据1937年“七七”事变前统计,安国大小药市内驻有“十三帮”及本地药材经营商家的座商及行商4480余家,其货物“东购辽沈,西接川陕,南交云贵,北来塞外,云屯物集,以通有无而广懋迁”,对当时整个中国的医药、医药周边商贸流通产生巨大的幅射作用和影响。


关东帮:居“十三帮”首位,包括东北及朝鲜的药商,总计不下四五百户,著名字号有世益堂、宝和等。主要来货有黄芪、老山人参、虎骨、木通等。

京通卫帮:包括北京、通州、天津一带的药商。商户310人左右。著名字号有北京的同仁堂、千芝堂、同济堂,天津的隆顺榕、聚兴合、万年青等。

山东帮:来安国120户左右。以济南为集中地,来货主要是银花、清半夏、阿胶等。

山西帮:包括山西和部分陕西药商,140户左右。主要来货是羚羊角、枸杞、冬花、小茴香等。

西北口帮:包括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一带药商,30户左右。主要来货为当归、凉州大黄、羚羊角、麝香。

古北口帮:河北东北部即承德、八沟一带药商,130户左右。

陕西帮:包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药商,10户左右。

怀帮:包括河南怀庆一带药商,80余户。

彰武帮:彰德、武安一带药商190户左右。来货以白芷、桃仁、杏仁为主。

亳州帮:安徽亳州一带药商,90户左右。著名字号有东庆恒、魁兴长等。来货主要是亳菊花、白芍亳故子等。

川帮:四川药商,著名字号有五洲药庄,来货主要是川贝、川云皮等。
宁波帮:浙江宁波一带药商,著名字号有昌记号。

江西帮:包括江西、云南、贵州等地药商,20多户。来货主要是朱砂、黄莲等。

禹州帮:禹州一带药商,著名字号有新福兴药庄。

广帮:广东、广西、南洋一带药商。虽名为广帮,但药商多山西人。来货大部分是进口货,如大西洋的龙涎香、非洲的犀牛角美国的花旗参等。

黄芪帮:多为安国本地人,300余家。著名字号有人和堂、新德昌等,专搞黄芪加工,货源来自关外、山西等地。








艺术家——关汉卿








关汉卿  元代伍仁村人,号已斋叟,约生于金末,卒于宋亡(1279年)之后,其祖上世代为官,他曾任太医院尹。汉卿幼年勤奋好学,过目成诵,善诗赋。县试名列榜首,后赴中都应试,因考官作梗而不第。从此认清官场腐败,不屑仕途。约元成宗元贞年间,只身移居大都(今北京),与杂剧作家白朴、赵子祥等组织领导了杂剧作家团体一玉京书会,结交了杂剧作家杨显之、费君祥,梁退之,散曲作家王和卿,著名杂剧女艺人朱帘秀等。元人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元人周德清把他与马志远、白朴、&127;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是最杰出的代表,共创作杂剧60余种,今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单刀会》、《蝴蝶会》、《玉境台》、《金钱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梦》、《哭存者》13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3种仅存残曲。另《鲁斋郎》、《陈母教子》、《五侯宴》、《裴度还带》、《单鞭夺槊》、《西厢记》(第5本)6种,是否为他所作,尚未定论。所作散曲现存套曲10余套,小令50余首。其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多干预社会,力倡人道,诅咒战争,向往和平,&127;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着意表现人民,特别是下层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搞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谭记儿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炼,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


  

安国药市最鼎盛的时候是清末民初时期,即便到了现在,全国各地的医药行业中一些技术岗位上都有安国人。今天,安国的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在经营药材,靠投资药材来获利,可以说是“全民皆药”。安国药业发端于宋代,至明朝中叶,其规模渐成“大江以北发兑药材之总汇”。明清两代安国药业独居华夏药业之鳌头。“新疆的藏红花,宁夏的枸杞子,河北的蜂蜜……”,能够说出名目的中药,在安国药市都能见到,甚至还有一些百年不遇的珍奇药材。随着药市的发展,安国开始每年举办两次药材交流会,春会时间持续5个月,秋会则持续7个月,全年药材交易不断。交易场所位于安国县城南关的大小两毗药市。这就是所谓的“年年两会,春五秋七”。“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近百年来,安国药市一直起着“南药换北药、东西大交流”的发兑中心作用,安国也被称作中国的“药都”、“天下第一药市”。

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两只手握在一起,手指的屈合伸张不断变化,几万两银子的药材交易就成了。电视剧《大宅门》中,展现了安国药市袖筒里谈价的场面,充满着神秘,也充满着行业的规矩和传承。在这样的表象背后,是安国药市自古坚守一条“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规矩,这样的规矩使安国千千万万药商和“跑合的(中介人员)”得以安身立命,也使安国的药都地位不可撼动。据介绍,安国历史上有许多上专门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的经纪人,旧称“跑合的”。他们促成双方买卖后,只收明文规定的交易额的2%的佣金,从不吃价。凡经经纪人成交的买卖,如买方到期不能付款,不论何因均由经纪人包赔。此项规矩,一直坚持至今。在当时的交易中,民风有约:“凡在安国与外地药商发生纠纷者,无论谁对谁错,均先批评、处理安国人”。正是这样的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成就了药都安国。

追述

安客堂大过政府


  

“历史上,安国的中药商会比政府的职能都大。”安国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和交易有关的一切活动都由商会负责。据介绍,清代安国即建有专门管理药市的机构———安客堂,为药商办理一切事宜,如处理药商之间纠纷、担保贷款、管理经纪人,为药商解决各种困难、提供各种方便。民国至解放前,药市由商会、药业公会管理,这种草根商会成为安国药市得以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现在,虽然这样的商会还存在,但是其干涉能力已经很小了。


“牙纪局”来去匆匆


  

安国药市的鼎盛一直延续到民国十年(1921年),当时河北省的省长曹锐下令,在安国设立牙纪局,抽取牙纪税。这一政策使各地大药商不堪重负,向他地转移。但对安国中医药业毁灭性的打击,还是日军侵华。“七七”事变后,安国药市连遭国民军溃兵、日伪军抢掠,使繁荣的市场转瞬之间凋零。


安国药商迁移全国


  

近代的频仍战事促成安国药商的全国性迁移,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民族中医药的效果。商户大部就近迁往天津,部分迁回原籍或迁往北京、汉口、广州、营口、亳州、樟树等地营业。当时,天津的大、小伙巷、针市街、估衣街、西关弯子、河北关上、北门里一代药材店铺多为安国人经营,称“祁州药市街”。由于安国药商迁津,极大推动了天津市的中药材出口贸易,当时“搞国药出口、黄芪出口的大都是祁州人”。专门加工黄芪的“黄芪帮”迁津后,著名字号通泰兴、华记黄芪庄、崔少康黄芪庄和太记黄芪庄加工的炮台芪、冲正芪、三色芪等产品直销香港和东南亚及西欧,在海外享有盛誉。

药王庙的传说


  

药王庙的建立,相传是由于宋朝祁州南关有一个颇谙医道的修鞋匠用神药救了当朝公主,为了纪念这位医生,皇帝下令修建药王庙。皇帝皇家的建庙之举和大肆渲染,使药王庙香火日盛,也带动了当地药材集市的形成与发展。随着药王灵异名声的远播,民间遂产生了“药不经祁州没药味,药不经祁州是草不是药”的说法。各地业药者纷纷携本地药物来这里沐浴神灵,进行交易,香火会逐渐演变为中药材交易庙会。







崛起


2013年起,安国市投资310亿元人民币打造中药都建设核心项目,与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参茸集团,神威药业等企业完成了中药萃取、中药配方颗粒及中药饮品等38各项目的合作签约和开工计划,总投资额200亿元。与保定英利源盛房地产开发集团签约,投资110医院建设安国中药都健康养生园。

安国大力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安国,必将迎来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关注公众号 拓展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