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壳素、壳聚糖与壳寡糖的区别

 海底丛林 2015-11-05

甲壳素、壳聚糖与壳寡糖的区别

 

随着近年糖生物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甲壳素、壳聚糖以及壳寡糖相继被发现,并投入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保健品领域。那么这三者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上图体现了壳寡糖的来源,也讲述了甲壳素、壳聚糖与壳寡糖的区别。

 甲壳素、壳聚糖与壳寡糖的区别


壳寡糖的来源:

壳寡糖在自然界来源于蟹、虾、昆虫等外壳中所含的甲壳素。甲壳素是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的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通过强碱水解或酶解后脱去部分乙酰基的衍生物,是氨基葡萄糖的聚糖。壳寡糖是壳聚糖降解后的衍生物,现在把由20个以下氨基葡萄糖组成的低聚壳聚糖称为壳寡糖。乙酰氨基葡萄糖或氨基葡萄糖不是葡萄糖,在体内也不会转变为葡萄糖,因此对血糖不会有不利影响。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处理得到壳聚糖,再经过进一步降解,就成为壳寡糖。

 

甲壳素:

Chitin.甲壳质是181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并命名为CHITIN,译名为几丁质。外观及性质:淡米黄色至白色。


甲壳素是第一个实际应用的产品,也是在日本第一个被批准的“功能性食品”。但是甲壳素不溶于水、碱、一般的酸和有机溶剂,只溶于部分浓酸,是依靠人体胃肠道中的甲壳素酶、溶菌酶等的作用少部分分解,因此其吸收率较低,服用量较大,产生的服用反应也高达70%以上。对甲壳素进行化学处理,脱掉其中的乙酰基,就变成了壳聚糖。

 

 

壳聚糖:

壳聚糖(chitosan),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是由甲壳素(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一般而言,N一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就可称之为壳聚糖。

 

壳聚糖已经可以溶于稀酸,比甲壳素进了一步。但是甲壳素和壳聚糖都是大分子,分子量在几十万到几百万,都不溶于水。

 

 

壳寡糖:

利用壳聚糖为原料,把壳聚糖降解为小分子,就是壳寡糖。其分子量在2000Da左右,聚合度为2-20.


壳寡糖可以直接溶于水,水溶性大于99% ,人体吸收率9988% 服用量和服用后反应大为减少,直接参与人体的生理调节效果比壳聚糖更为显著,具有许多优于高分子量壳聚糖的功能。而壳聚糖则要通过人体的生物酶降解得到部分小分子量的壳寡糖,一般情况下,降解比例为1-5%,其余95%的聚糖则通过人的肠道系统而排除,所以壳寡糖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比壳聚糖更强。

 

甲壳素、壳聚糖与壳寡糖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