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优工程“必备技能(含处理措施)?

 sd0832 2015-11-05


创“优”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交底

可能存在问题

  • 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缺少无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原因分析


  • 施组、方案、交底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清,交底中书面用语较多,操作工艺不清晰,规范掌握不准确。

处理措施

  • 由总工对施组把关,且技术员应认真学习规范,并理解规范;熟悉施工工艺,使交底具有可操作性;


2、技术资料管理


可能存在问题

  • 原材复试报告时间滞后于此原材使用时间。

  • 商品混凝土小票上的浇筑部位不清,且砼供应商未按合同要求进行砼运输。

  • 隐检中检查项目填写不全,例如钢筋的直径、箍筋间距填写不具体、没列钢筋定距措施一项。

  • 预检项目中没体现钢筋加工尺寸、箍筋、定距框(柱外箍内撑)、马凳、梯子筋等内容。

  • 混凝土质评等级结果无依据。

原因分析


  • 原材进场后没及时做复试,就使用。

  • 在申请砼之前,没交代清浇筑部位;另砼两车供应时间间隔较长,在初凝时间内没认真进行分析。

  • 为图方便、工作不负责,千篇一律的填写隐检;把定距措施认定为预检项目之内。

  • 不清楚预检项目,且不注重细节。

  • 质量员没以砼抗压试验报告为依据,自行填写。

处理措施

  • 及时把握原材进场时间,复试报告结果出来后,才能在工中使用。

  • 对砼浇筑情况认真分析与砼搅拌站及时沟通,予以改进,满足施工需要。

  • 每一区、每一流水段都如实做好验收、且如实填写隐检项目和内容。

  • 从钢筋场加工钢筋开始至钢筋绑扎结束之前,对预检项目进行布控,且认真填写预检内容。

  • 砼质评中结果先空着,根据砼浇筑28天后砼试验报告结果出来后再填写。


3、钢筋


可能存在问题

  • 钢筋的物理性能差,易脆断,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 墙柱筋保护层局部过大或过小及钢筋位置局部位移

  • 柱立筋与箍筋四角控制不到位

  • 钢筋连接处强度不易保证

  • 箍筋135o弯钩角度不够或过大,且平直长度过短或过长

  • 主次梁钢筋,梁柱主筋钢筋之间,或结构复杂处绑扎顺序混乱。

  • 板钢筋绑扎时,上下铁弯钩朝向不正确,以及悬挑板上下铁的位置不准确,易出现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

  • 原材进场途径不符合要求。

  • 定位措施不到位,缺少过程控制,以及检查不认真

  • 箍筋135o弯钩的平直长度小,不能让根筋并靠在箍筋的四角处

  • 锥螺纹削弱了钢筋强度。

  • 加工尺寸,不准确,预检时不认真

  • 交底不清楚,现场过程控制不认真

  • 没引起操作人员足够重视

处理措施

  • 事先考察厂家,或从有信誉的大厂进货,手续必须齐全。进厂后对原材进行复试。

  • 柱(不论独立柱,还是暗柱)都加内撑,样板上口加定距框。并且加强过程控制。

  • 把搭接区与非搭区箍筋做成两种形式。搭接区内箍筋135o弯钩弯起时应长出一个钢筋直径。

  • 采用等强直螺纹,保证了钢筋接头的强度。

  • 加强钢筋加工尺寸的预检控制,符合要求的成品钢筋才能运至现场进行绑扎

  • 技术员放出节点大样,交底写清钢筋绑扎顺序,且加强现场过程控制。

  • 把上下铁弯钢朝向写入技术交底,且对钢的隐检进行过程检查时应重视,钢筋弯钩 从绑扎时就要摆正方向。悬挑板上下铁的位置固定住。


4、模板


可能存在问题

  • 梁柱板节点处阴阳角不顺直

  • 超高墙体,跑位、胀模

  • 门窗洞口变形,窗下墙砼易出现气泡。

  • 柱模板上浮跑位

  • 模底砼烂根

  • 墙柱局部粘模

原因分析

  • 节点模板不易固定,浇筑振动时变形

  • 墙体过高,模板稳定性不易控制

  • 门窗洞口模板固定不到位,浇筋砼时产生的侧压力过大产生位移。另处窗台上两侧浇筑造成窝气。

  • 当砼坍落度大时,砼浇筑时向上产生侧压力,使模板上浮

  • 模板底有空隙,而漏浆。

  • 拆除过早

处理措施

  • 加工定型钢模板。做好接搓处部位的处理。

  • 详细计算横竖背楞及对拉螺栓的间距。利用顶板“满堂红”架子稳固墙体模板的斜支撑。

  • 在洞口模板四周分别采取定位措施。做三边套紧靠模拟,另一端牢固在两侧暗柱上或墙上,另外墙合模时应窗台下处排气孔

  • 在模板根处10~20厘米处预留钢筋锚头,施工时加方木用木楔背死,且在样板上口处做450~600的拉结绳。

  • 立模前用砂浆将地面抄平,抹找平砂浆。砂浆内侧需用靠尺比着墙皮墨线抹直,且在砂浆上贴海绵条。

  • 严格执行拆损申请制,且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5、混凝土


可能存在问题

  • 超高墙体产生水平冷缝

  • 砼表面出现麻面

  • 砼表面局部的产生蜂窝、麻面、露石子,

  • 砼无强度或强度增长缓慢

  • 砼受冻,影响结构质量。

原因分析

  • 砼浇筑时间隔长,下层砼已初凝

  • 砼与模板接触面产生气泡。

  • 振捣棒拔出时过快,砼未填满振捣棒的空间就将其抽出来。

  • 砼初凝时间过长,外加剂掺量过多

  • 砼运输时未采取保温措施或出罐温度过低、模内未清理干净有冰快、浇筑后未覆盖。

处理措施

  • 与搅拌站及时沟通,全力配合砼的运输和浇砼。

  • 脱模剂采用水质脱模剂,且振捣时不易过快。

  • 加强对振捣手的培训,且加强过程监控。

  • 搅拌站根据路途时间计算外加剂掺量,以及控制各含量的配比。

  • 从运输至浇筑后的保温,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避免砼受冻。


6、试验室


可能存在问题

  • 恒温控制箱温度控制不准确,造成试块不是在标养下养护,会影响试压结果的准确性。

  • 无测温记录或记录次数较少

原因分析

  • 恒温箱上的温度未定在20°上。

  • 工作人员不认真或不清楚应记录次数

处理措施

  • 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温度箱的温度变化。

  • 加强试验人员的培训,掌握试验专业知识。



(来源:豆丁施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