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并线最安全 该怎样执行道路交通法

 初夏自然 2015-11-05
驾驶中的并线,看似简单,但据我观察,一部分人没能掌握得恰到好处,由此构成对他人的威胁。事实上,就连交通法,也没能把安全并线的方法,说得足够清晰。这个话题其实很简单,几句话、几张照片,就能讲明白。我更希望,类似这种很实用的驾车技巧,能够列入到驾驶规则当中,让所有人都能明确如何安全驾车。

相关法规中关于并线的规定

学习驾驶时被告知,并线应以不妨碍原有车辆的行驶为原则。那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4条里,有这样一句话:“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但是,什么样的情况叫影响,什么样的情况叫不影响?如何量化?在实际驾驶中,具体的操作规范是怎样的?

路上的常见情况

既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并线时机的把握,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最为常见的情景是,刚刚超越车辆,随即打轮,几乎是擦着被超越车辆的车头,完成了并线(见下图模拟场景)。面对这样的并线方式,后车驾驶者如果驾驶技术好,也不觉得什么,至多是心里略有不快之感;如果驾驶技术不好,很有可能因惊吓而打轮避让。打轮很轻也就罢了,打轮过量的话,便有可能侵入相邻车道。如果相邻车道凑巧有车,就麻烦了。

如此心急地完成并线,如果是因为前面有车,多少倒也能理解。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前面并无车辆,真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急于并线。事实上,这样的驾驶行为,对于双方都是有害的,因为并线过急,一旦剐蹭,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我猜想,这类驾驶者属于典型顾头不顾尾,以为自己的车像蛇一样,可以弯曲。

或许有人说,我的判断力较差,不知道究竟距离后车有多远。事实上,通过外后视镜中后车的身影,就能得知两车的距离。比如,上图中所展示的情景,在后视镜中是这样的(下图)。也就是说,当您超车之后,在后视镜里只看到后车的侧面时,不要贸然并线,因为此时距离极近,很容易出现剐蹭。

第二种情景,当您超车之后,在后视镜里看到了后车的1个前轮,前保险杠也能看到一半了(下图),此时并线是否可以呢?

让我们下车观察——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只有1米多。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车速度相当,并线虽然不会造成剐蹭,但同样可能会把后车驾驶者吓一跳。

最为稳妥的超车后并线

根据法规,并线应以不影响被超车辆的正常行驶为准。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完成超车后,在外后视镜里可以看到被超车辆的完整车头,此时并线,才是最为稳妥且安全的。

因为,两车之间,这时已经有了5米多的间距,只要前车别减速,并线对后车是构不成影响的。只有这样做,才能满足交通法的规定:“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据此,驾驶规则中关于并线的条款,我认为应该加入这样一句话:普通道路上,变更车道的机动车,应首先在外后视镜里能看到相关车道内行驶机动车的2个前轮。

之所以把前提设定为普通道路,是因为,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并线,两车的间距还应成倍加长。根据我的观察,起码要等到被超车辆出现在车内后视镜的中间位置,并线才是最安全的(如下图所示)。

因为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大概有3个车身长度,约15米(下图为17毫米广角镜头拍摄,看上去两车距离很远)。

靠车内后视镜判断与后车的距离

除了依靠外后视镜判断并线是否安全之外,靠车内的后视镜,观察后车在后视镜里所处的位置,也能判断与后车的距离。

1,当后车出现在车内后视镜正中央时,表示它距离您比较远,至少还有3个车长,可以并线。

2,如果后车出现在车内后视镜的边缘,表明它距离您已经比较近了,约为1.5个车长,此时并线,须保持原有速度才安全。

3,如果后车在车内后视镜里只剩下半个车身,说明它距离您已经比较近了,约为1个车长,此时是并线的最后时机,且加速并线更安全。

并线前,请一定先开转向灯。

首先,不提倡频繁并线,尽管频繁并线在我国的路面上极为常见,但确实是一种不安全的驾驶行为。所以,有些国家,不仅把频繁并线定为违法,还规定并线前驾驶者必须回头观察,确保不对它车构成威胁才能并线。这一正确的规定,在我国无法施行,因为我国有太多汽车贴了深色膜,所以,只能依靠每位驾驶者的自律。

需知,任何一辆汽车侧后方的45度方向,都是后视镜的盲区,这个范围内如果有汽车,后视镜是看不见的,如果贸然并线,很容易发生刮蹭事故,所以,随意并线是一种很危险的驾驶行为。安全的做法是:并线前至少2次观察后视镜,决定并线时,一定要开启转向灯,闪3下之后再缓慢打轮。如果开启转向灯后听到喇叭声,不要强行并线,继续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并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