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大练兵100例

 昵称8088609 2015-11-05

成语大练兵100例

 


笔走龙蛇:书法

手不停挥:文章

长歌当哭:以诗文抒发愤懑

不温不火:房市、关系

空穴来风:毫无根据

从长计议:长远考虑

感同身受:感受相同

对簿公堂:打官司

——这些成语的变化,你都知道么?

1、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错!“官样文章”本指向皇帝进呈的文章,转指官场上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公文。后用以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指做样子给人看、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或空话。

 2、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错!不是贬义词,形容对人教诲恳切。

3、王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错!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

4、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错!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后比喻彼此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5、驻巴格达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对!既指说话写文章按顺序直接叙述而不着意修饰。也指说话写文章平淡无奇。

6、他读书时,总是全神贯注,目不斜视

错!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7、金风阵阵,菊香遍野,塘里的螃蟹个儿大,只只都肠肥脑满,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错!肠肥,指肚子大,形容身体胖。形容生活优裕,养得肥头大耳的样子。

8、十年动乱,多少有才华科学家惨遭迫害、赍志而没。

对!

9、这则消息早已是昨日黄花,但他还以为是新闻呢。

错!只有“明日黄花”这一成语,比喻过时的事物。属乱造成语。

10、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错!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成熟阶段。

11、厂里没有资金,没有原料,我们只好东拼西凑,借箸代筹。

错。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划当时的形势,表示代人策划。

12、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错。用笑一笑来回答、对待它。形容不值得理会。

13、他看问题总是拐弯抹角。

错。指讲话不直爽。

14、柜台里,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错。形容为数多且易得到。

15、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环境。

对。指糟蹋美好的事物。

16、经过三年的惨淡经营,这家工厂终于扭亏为盈。

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17、李嘉廷贪污腐化,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错。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18、旧社会沧海横流,中国人民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

对。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局动荡,社会不安。

19、临江市场货物五花八门,从早到晚门庭若市。

肯定错!太简单!

20、他做事麻利,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错。比喻文思敏捷,很快能写好文章。

21、公款吃喝已成为一大公害,有的一饭千金,令人痛惜。

错。指受恩而厚报。

22、爸妈在亲戚面前总爱说我的成绩不好,真使我勉为其难。

错。勉强去做感到困难的事。不合语境。

23、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他心头的疑虑全消释了。

对。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

24、有些洋字码登堂入室夹在方块字中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错。比喻学问技艺深得师传,造诣精深。

25、赛场内传来不绝如缕的呐喊声和助威声。

肯定错!没难度。

26、接到群众报案,干警们迅速赶到现场,在出租车上拾到了一张身份证,他们按图索骥找到了老陈。

27、大海上的航标灯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错。大词小用。指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永远不会消失,保留在人世间或人们的记忆里。

28、那是一群惨绝人寰的刽子手,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改为“惨无人道”好。

29、杂技演员们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错。形容所见情况严重。

30、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错。长物指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不合语境。

31、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错。贬义,比喻推动坏事物发展,并帮助它制造声势。

32、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真是自食其果。

错。多指做了坏事受到应有的惩罚。

33、兄弟俩关系密切,好得不可开交。

错。开交:结束,解决。谓无法摆脱或结束。修饰不当。

34、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错。差:尚,稍微;强:振奋;谓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表示还能够使人满意。

35、他日子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安之若素。

错。指在反常、困苦、危难下,安然处之,不在意。

36、他凭着这个舞台,可以导演出许多绘声绘色的活剧来。

错。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可改为“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逼真传神)

37、咱俩不打不成交,一块儿干,杀它个翻天覆地。

语法错,改为“天翻地覆”,补语。

38、他极力抑制自己的激动,想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燃眉之急的紧张情况。

语法错。只做宾语,不做定语。

39、他的话讲得有条不紊,原来想反对的人也表示同意了。

逻辑性错误,改为“入情入理”。

40、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错。敬辞,用于请人或感谢帮助。

41、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常常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

错。改为“不由自主”。

42、伟大的奋斗目标,决不是一挥而就能实现的。

错。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改为“一蹴而就”。

43、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肯定错,重复了。

44、邻居家中有几个孩子,谁多大了,性格怎么样,他都能够洞若观火。

错。也作“明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透彻分明。改为“了如指掌”。

45、这支钢笔是我的好朋友赠送给我的,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一直是敝帚自珍。

错错错!你不说我也懂。

46、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需要大力提倡。

错。“文······人”是说对人的态度;而“与人为善”是谈出发点和动机(同别人一道做好事,也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两个问题不能糅合。

47、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错。褒义,形容生活俭朴、简单。

48、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错了。指画作得逼真,而桂林的山水本身就是真的。

49、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错。指在别人好文章后胡乱添一段,或给别人未完成的作品代续得不高明。

50、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错。语意太过分,过分地斟酌字句,后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整篇、整段的精神实质。

51、他虽然已是成功人士,但仍不忘创业的艰难,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错。箪:盛饭的圆形竹器。壶:盛水器。浆:米汁。意谓百姓犒劳军队。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52、今年春节晚会的小品除《卖拐》外,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错。指不急躁也不呆板,是褒义词。

53、我们做各项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如果胶柱鼓瑟,则会对事业带来损害。

对。瑟:古乐器,上有架弦调音的柱。奏瑟者转动张弦的柱,以调节音的高低。如果胶住瑟上之柱,音调无法变换。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

54、传统瑰宝京剧配上现代高科技灯光,音响就洋洋大观了。

错。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极为壮观。

55、刘老师虽说已退休了,但精力充沛,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错。年轻精力旺盛。

56、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错。比喻真心相待,竭尽忠诚。注意不要与另一个成语“肝胆相照”互混(比喻彼此赤诚相待)

57、他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是这座别墅的主人了。

太简单了!

58、由于今年五风十雨,庄稼长势良好。

有难度吗?小心哦!

59、他经常在家里舞文弄墨,志趣高雅。

错。原谓歪曲引用法律条文作弊,后谓玩弄文辞。

60、他们兄弟非常团结,三人成虎,再大的困难他们也能克服。

真简单!你刚讲过呗!

61、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意见。

错。不表示肯定还是否定。

62、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错。责:要求。备:完备。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无缺。

63、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得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错。指虚构的不存在的事情。

64、老张喜欢平实自然的作品,不喜欢故弄玄虚的文章。

做这道题,小菜一碟。

65、写文章必须扣住主题,要是把主题丢在一边,无边无际地写下去,那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错。形容面积非常广阔。改为“漫无边际”(谈话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66、在法庭上他坦白交待了偷盗耕牛的经过,所以罪不容诛。

错。判了死刑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67、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一概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改为“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8、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让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

对。细细体会文章的精华。

69、真没想到,我与阿桂这位老朋友能够在百果园萍水相逢,我们两个都大喜过望。

错,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70、连续的干旱加上秋风劲吹,校园里满地是行将就木的枯草。

错。快要进棺材了,指人。

71、有的部门人浮于事,或是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官员不减员,不裁编行吗?

对。浮:超过。指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72、王教授年过七旬,鹤发童颜,从事科研的劲头不减当年。

对。仙鹤羽似的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大西北虽然天荒地老,但经过兵团战士多年的努力,现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错。天荒秽了地衰老了。比喻历时久远。

74、我们要强化舆论监督的力度,使不法分子深感人言可畏。

错。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75、这座破旧的古庙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错。形容人精神饱满。

76、数学还没做完,物理布置下来了;理科还没做完,文科又布置下来了:高三啊高三,真是多事之秋!

错。指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77、他们靠着大树,凑近了,不拘一格地谈笑着。

错。指不拘泥于一种规格、形式,或不为某种风格、样式所限制。换“无拘无束”

78、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衣,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错。指忍受痛苦而舍弃,多形容对已得到之物不情愿地放弃。

79、思想僵化的人,对新的观点、见解、理论,总是会感到格格不入。

对。指有抵触,不投合。

80、昨晚进行的甲A联赛,沈阳队兵不血刃,轻易地以64:109大比分栽倒在厦门队手下。

错。兵器上没有血,指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81、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错。“好像”与“如”重复。

82、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一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错。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83、傍晚的大山中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感到恐慌,空谷足音,格外地响,更增添了几分恐怖。

错。空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极其难得的音信或事物。

84、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错。不是坐在地上分赃物,而是指独霸一方的土豪、匪首或窝主不用亲自去偷窃、抢劫,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赃物。

85、某著名演员虽然浓妆淡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十分憔悴。

错,自相矛盾。

86、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能够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达成共识”自相矛盾。

87、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

错,太简单!

88、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长亦步亦趋,而希望后辈能超越自己。

对。比喻事事仿效或追随别人。

89、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90、李老师上课时旁征博引,个别基础差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错。指讲的人讲得不好。

91、“六一”晚会上,小朋友们神气活现的表演,使观看的大人们非常高兴。

错。自以为优越而显得得意傲慢的样子。

92、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两人激动不已。

有难度吗?

93、这所普通中学每年考上本科的学生很少,至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越来越简单了!

94、一个月后,他终于闯过危险期,又一次起死回生。

真容易哦!

95、你游桂林山水,见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一定会说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哈哈!小心做错哦!

96、他经常铤而走险,去一些寥无人烟的地方写生。

错。形容走投无路时采取冒险行动。

97、妈妈告诉我现在社会上鱼龙混杂,可要时时提防。

对。好人坏人混在一起。注意:不要与“鱼目混珠”搞混。

98、小冬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

对。形容健壮憨厚的样子。

99、应该纠正浪费的习惯,但是一变而为吝啬,那就是矫枉过正了。

对。矫:矫正。枉:弯曲。矫正弯曲之物过了头,而又弯向另一方。比喻纠偏过了限度而陷于另一种偏差之中。

100、(1)俯仰之间,一学期已过大半。

对。形容时间短暂。

(2)这里的小吃,风味独特,耐人寻味。

错。事情值得人久久思考。形容意味深长。指抽象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