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阅读

 两秒钟的对望 2015-11-05


文 ▏涂鸦的鸦


大约是2011年的冬天,在微博上看到疯转的宁财神写给周迅的情书。觉得很喜欢,就在网上扒拉来转到空间。在书信最后他写:也希望她一直别嫁人,到八十岁时,我也老了,在街头偶遇,走过去搭讪,摘下棒球帽,道一句:周公子,我喜欢你好久了,能把手给我牵一下吗?简直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那时候我还是个文艺逼,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收到过正儿八经的情书。我的生日正是年末,所以死缠烂打让男朋友一定要手写一封情书作为生日礼物,其他都不收。他理科出身,对于咬文嚼字多有抵触,伏案疾书了半个月,最后给来的是一张在设计室顺手拿的皱巴巴的A4纸,上面爬满虫子一样丑丑的字。我笑纳了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小心珍藏。


总觉得,一封手写的情书,笔墨落纸生根,是温暖而有情怀的。


记得第一次看到情书,是在四年级的某个周末,回学校拿落下的书本,无意间看到了夹在同桌课本里的信笺。时隔多年,我居然还依稀记得里面的内容,信的最后写: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当时年幼的我被这样“淫荡”的字句给深深震惊了,觉得写这种话,简直就是不要脸的老流氓。少年时代对感情的认知,总有点偏执可笑。直到后来才发现,当年的那封情书,也不过是抄袭了经典歌曲拼凑而来。这位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擅长写情书的男孩,从初中到大学都一直不缺女朋友,所以有时候精通一门泡妞技能是多么有必要。


那些年手写书信都还非常流行(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龄)。因为作文成绩好,中学时代多次被邀请成为情书枪手,得到的报酬往往是一个棒棒糖或者一盒果冻。发现写情书可以牟利,我毫不犹豫放弃了节操。帮别人写过的众多情书里,甚至还夹杂着为了装逼而存在各种语法错误的英文。直到有一天,院子里的小伙伴让我帮他写一封情书,那时候他还是个豆芽菜,豆芽菜居然也有春天,我猜测了一圈,也没有猜中他的意中人。因为他给了一打棒棒糖的报酬,所以我写得很卖力,就连当时流行的“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这样荡气回肠的语句都用上了。我文思如泉涌地给他写完,兴高采烈地捧着棒棒糖走在回家的路上。


第二天,我在书包翻到一张粉红的信笺,信封上赫然写着:黎小艾收。我忐忑地打开,里面内容似曾相识,何止似曾相识,简直一模一样,院里的小伙伴把我写的内容一字不漏抄了一遍,正儿八经在落款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那时我家教甚严,恋爱什么的简直严重到一枪爆头的程度,就在我老爹推门而入检查作业的那一瞬间,我做贼心虚地把整张纸塞进了嘴里。就这样,我人生收到的第一封情书(原创还是我自己),未及捂热,就直接下肚了。


高中是插卡打电话的年代,校内的公用电话少,下课时间不够排队,所以和外界的交流就更多地转移到了书信。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也无甚好写,但我们居然也能从翻墙外出吐槽老师这些事中写出个两三页纸。其中有一个笔友,字写很漂亮,素描画也棒棒的,每次的信都是图文并茂。我也学着书上看来的情节,做过一些矫情的事情,比如在信封里塞了一枚硬币,杜撰一通这枚硬币的意义所在,竟然也把对方感动到稀里哗啦。


年轻时候的自己也写过专属的情书,断断续续写了很长一封,趁着毕业兵荒马乱,才敢偷偷塞进对方的课桌,也没有署名。而后毕业,然后各奔东西。今年年初,他终于主动联系了我,黎小艾同学,我给你介绍一个好产品。


有些情深款款,最后的结局总有点莫名其妙。


2014年末的长沙呵气成冰,我再一次失恋,失恋的人就该回家。在家里吃喝拉撒睡觉不想事,有一天突然想起那渣人还写过一封情书。于是想扒拉出来进行人道毁灭。我妈一边微信抢红包,一边告诉我,当年那些书啊信啊本啊她都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当废纸处理了,我哭笑不得。


相遇、恋爱,直到分开,没有告诉他,当初让他送情书,更多是因为,他那时太穷,买不起贵重礼物,所以就故意找了个托词。


笔记本换成了“笔记本”,纸介书变成了电子书,涂改液的市场越来越小,那些弥漫纸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微信微博EMIAL横行的年代,逢年过节,百度一下、复制、粘贴、群发,所有祝福都千篇一律,所有情话都似曾相识。


我开始无比期盼,还能有一个人,能伏案用心写字,哪怕是写相遇时的一朵花开,写等待时的忐忑,写上下班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写成丑丑的一团,那也无比珍贵。


那些翻越千山万水的,白纸黑字的告白,往往比一封即发即到的宋体五号来得暖彻心扉。


而我曾经,也只是想要你一封情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