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 翱 翱为儿童时[2],闻山游者说峡山寺[3],难为俦远地[4],尝以为无因能来[5].及兹获游[6],周历五峰[7],然后知峡山之名[8],有以然也[9]. 于灵鹫寺时[10],述诸山居之所长[11],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12];天竺之石桥下无泉[13];台山之力[14],不副天奇[15];灵鹫拥前山[16],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17]. 乃知物之全能[18],难也.况交友择人[19],而欲责全耶[20]!去其所阙[21],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22],致天下于治平也[23],弗难矣[24]. 【注释】 [1]峡山:在广东清远南,已见《来南录》注.峡山寺:《水经注·溱水》载,峡山“下有神庙,背阿面流,坛宇虚肃.庙渚攒石〓岩,乱峙中川,时水洊至,鼓怒沸腾.流水沦没,必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寺或即《水经注》所云“神庙”. [2]翱:作者以名自称. [3]山游者:游山玩水的人.说:谈论. [4]“难为”句:意谓可惜峡山寺在远地,很难偕伴往游.“俦”,伴侣. [5]尝:曾经.无因:没有机会. [6]及兹:谓等到这次旅行,指元和四年(809)作者自长安赴广州之行. [7]周历:一一游历.五峰:指这次旅途中游历的五个名山,即江苏苏州虎丘山、浙江杭州天竺山、江西大庾县大庾岭、广东曲江县灵鹫山以及峡山. [8]名:著名. [9]有以然也:谓是有它著名的道理的. [10]灵鹫:山名,在广东曲江县北,已见《来南录》注.灵鹫寺:灵鹫山的寺庙,或即指僧律所筑佛寺.作者在元和四年(809)五月曾旅宿灵鹫寺,有《题灵鹫寺》. [11]“述诸山”二句:指《题灵鹫寺》云,“凡山居以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视远为幽.自江之南,而多好山居之所.翱之对者,七焉,皆天下山居之尤者也.”其下即叙虎丘等山的优胜之处.“所长”,优点.“其所不足”,缺点. [12]剑池:苏州虎丘山上的名胜.《题灵鹫寺》云,“剑池上,峭壁耸立,凭楼槛以远望”.不流:谓剑池其实无水,是其缺点. [13]天竺:指杭州灵隐山南的天竺山.作者《来南录》云,“如武林之山(灵隐),临曲波,观轮〓,登石桥,宿高亭.”“石桥”即谓灵隐石桥.无泉:谓无流水,也是缺点. [14]台山:指江西大庾县的大庾岭,一名台岭,梅岭,是古代赴岭南的五岭之一.力:指登山吃力. [15]不副天奇:意谓登山途中不见胜景,不符合天然奇观. [16]拥前山:谓灵鹫山前有高山. [17]无所潭:谓没有停贮泉流的水潭,只是一味地奔流,也是缺点. [18]物之全能:谓事物具有全面的能力. [19]择人:选择人才. [20]责全:谓必须要求全才.耶:语气词,这里相当“呢”. [21]去:除掉,克服.阙:同“缺”.所阙:缺点. [22]无遗: [23]治平:政治太平. [24]弗:同“勿”,不. 译文 我童年时,听游山的人谈论峡山寺没有别处能和它相比.由于地处遥远曾经以为没有机会来的了.等到这次南游,走遍了五座有名的山蜂,这才知道峡山寺所以声名远扬,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灵鸳寺的时候,记叙了各座名山的优点,没有谈到它们的不足之处.如虎丘山的剑池水不流动,天望山的石桥下没有泉水;天台山的难以攀登和天然奇观不相对应;灵鸳山前面遮有高山,视野不开阔;峡山也缺少平坦的土地,泉水出山后不能形成深渊.这才领悟到要求事物完美无缺,难啊2何况交朋友选择人才,却要求·人家尽善尽美呢?避开他的缺点,发挥他的长处,那么、不论才干大小的人材都不会遗漏,达到天下长治久安的理想,就不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