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常态与住房发展的新趋势专题会议综述

 幻雪生平 2015-11-06

2015年9月19日至21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承办的专题会议:“新常态与住房发展的新趋势”上,专家围绕新常态住房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社区实践和保障性住房等住房发展的急迫问题进行探讨。


本次专题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所长邵磊主持,清华大学刘洪玉教授和尹稚教授将带来前沿性的特邀主题报告,北京大学吕斌教授等学者将就住房发展相关研究做精彩报告,我们为大家整理总结了参与论坛的专家们的主要观点与大家分享。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教授:房地产转型与住房发展


刘洪玉教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宏观经济运行特征,中国的经济将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政策驱动转向改革和创新驱动。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活动持续放缓、商品房销售量价回升但城市分化明显,导致城市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房价回归稳定的新常态,中国住房发展总体上告别了住房短缺时代但存在结构性机会,并分析了房地产业经济活动持续放缓的主要原因和房地产发展的趋势,并据此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房地产政策目标、房地产税制、房地产金融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土地供应方式和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控人居控股集团首席专家尹稚:从绿色社区到绿色建筑-绿色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


尹稚教授首先从国内外绿色发展的背景出发,尤其关注最近中央政治局将“新四化”提升为“新五化”的举措,认为绿色经济成为中国未来的一种导向,是一种发展的价值观和基本路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维继,绿色经济是不得不做的事。国外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绿色审计、绿色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法律保障体系,使法律成为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制度保障,而中国所谓的绿色三星标准,与欧洲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实际建成效果能够大道原先设计的绿色标准差距更大。


在人口密度更高的现状下,中国的生态化、绿色化过程比要发达国家更难。中国绿色发展停留在顶层设计但缺乏实施性,导致各阶段工作团队衔接脱节导致初始目标逐级折损。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市县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口号,但是在具体实施层面还有相当距离,中国的绿色城镇化的空间协同、时间协同、参与协同、技术协同、人文协同和经济协同等层面缺失,应建立类似英国BREEAM社区后评估反馈机制,由中英双方合作建设的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区就是一个开放的,带有后评估反馈机制的新型生态实验园区,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绿色社区和建筑的反馈平台。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吕斌教授:北京外来人口住房需求的显示性偏好研究


北京日趋发达的公交系统本应使得城市边缘地区便捷可达,但事实上通勤时间仍然很长,而空间距离依旧是人们在进行居住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北京,有一半的外来人口住在城市边缘地区,另一半大约430万外来人口住在5环以内(Liuetal.,2010)


吕斌教授针对性地研究北京外来人口对地下住房需求的显示性偏好,也是关注存量住房的焦点问题研究。分析地下住房的差异性、人群特征和通勤特点,论证了广泛分布的住房现象实际上是一个理性的市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家庭具有强烈的拥有而非租住住房的偏好、目前北京地下住房市场如何反应人群的偏好特征。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游鸿:畅想面向保障性住房选址机制优化的规划云平台构建


游鸿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例,先回顾了北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实施的四个阶段,指出北京保障性住房以总量和目标导向的机制,实施多方参与和多轮审核制度,在“十二五”中区县利用信息优势成为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主体,奖惩机制、利益分配、空间布局明确约束条件、轮候家庭意见和外部性成本等成为影响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利用规划云平台的北京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优化策略。


重庆大学黄瓴:从观念到行动-重庆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黄瓴以重庆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为实证性案例,介绍了从观念到行动的重庆社区建设转变。随着中国城市空间逐渐从城市宏大公共空间到社区日常空间,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探索社区发展地方途径的过程,回归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从社区尺度重新审视城市建设问题,是应对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视角,社区价值的识别是社区发展和更新规划的基础,认为观念转变应从“需求为本”到“资产为本”,社区资产包括物质、人力和社会资产,最后介绍了重庆5个城市社区的特征和三个规划实践案例,提出在社区规划过程中社区资产调查是社区规划与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并据此在微观层面提出空间修复的设计策略。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何浪:生活圈理论视角下的贵阳市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便利性研究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等级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公共服务需求层次,构建了基于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居民日常出行范围划分为基础生活圈、基本生活圈及城市生活圈三个层次,探讨了贵阳市不同生活圈内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的便利性。研究认为贵阳市保障性社区基础生活圈层面的公共服务完全能够得到满足;保障房选址于建成区边缘区域是导致大多数社区公共服务便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各组团的建设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区域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便利性较差。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秋晴: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特大城市社区动态规划探索


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多重因素之下,特大城市在社会结构的流动性、多样性和异质性上不断增强,并伴随大量社会新问题的产生,然而受到相关机制、公众基础、土地供给以及资金保障等现实制约,社区规划的推广与法定化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探讨现阶段社区的渐进式规划应对措施,以更能反映居住空间社会属性的生活圈为切入点,探索其理想模式与控制要素,探讨紧约束背景下社区物质空间的弹性高效供给,并尝试构建可循序推进、更易实施的社区长效更新机制,从而保障特大城市的宜居度提升与内涵式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周韵:住区公共设施配建模式的转变--从“居住小区”模式到“基层社区”模式


随着城市功能的多元、复合化,城市社区越来越强化活力营造,如何精细化建设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重要课题,以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的10个住宅区为例,分析《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指引》出台后,南苑社区公共设施在配建模式上的转变,剖析了其功能由单一到多元、布局由封闭到开放、服务对象由内部为主到内外结合、运营管理模式由紊乱到有序的转变特征,并针对配建模式转变后的公共设施现状提出政策制定、公益性设施运营、管理执行力度三方面问题与建议。


本内容由清华同衡 城乡住房与社区研究中心提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微信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info@thupdi.com;请在标题处标明“微信投稿”字样。


点击右上角...“历史消息”查看错过内容;

回复所需内容关键词获取相关资料;

点击菜单“微热点-微搜索”搜索感兴趣内容;

每周一、三、五推送,若未收到最新推送请点击菜单“微热点-最新一期”自动获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