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的生死哲学

 赤足千里912 2015-11-06

编者按:我们聊西方哲学、聊中国哲学,却很少聊到日本哲学。但所谓知己知彼,日本恰恰是我们最应该从客观角度去了解的。

日本很多哲学观源自中国,但在自我适应的过程中又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审美文化。而生死观作为自由精神超越死亡的恐惧与困顿的基本审美意识,日本人表现得尤为特别,比如众所周知的武士道精神。

编者曾在陆扬老师所著的《死亡美学》中看到一篇日本玄幻小说《太平广记》记载的故事:北条高时门下一位新近入道的武士地位其实很低,但见北条家族灭亡在即,便决心杀身殉主。乃招来长子,流泪谓城已攻破,自当切腹先死于主君,以示忠义,惟子还年幼,且未蒙受主君御恩,故可不死出家,以供佛陀。长子听罢也是泪流满面,却道一家富贵全赖君主武恩,现在武运将倾之际怎可逃之夭夭?语音未落,乃从袖下抽刀刺入腹中,当时气绝。次子见状亦欲抽刀,父亲建议按长幼顺序赴死,于是跌落座椅中,挥毫作出四句禅味十足的绝世辞:提持吹毛,截断虚空,大火聚集,一道清风。书罢,便交臂引颈,命儿子将其头颅砍下。次子乃赤膊挥刀,斩断父亲脖梗,复抽刀刺入自己腹中,倒地而死。其他三个儿子闻讯赶到后,用同一把刀轮番切腹,头颈相连,伏地而卧,其状竟宛若鱼肉串一般。

为了表示一种忠诚的不朽,必须以死相偿;为了死得美,又必须恪守一些极为惨烈的死亡方式。死与美就这样奇特地嫁接在日本武士道、在日本人的意识中。这导致了日本文化中对死亡的礼赞。日本也成为了极少数不谴责自杀、视死亡为逃避自我责任的国家之一。


无处不哲学编辑 / 杨烨著/文章源自《学理论》期刊2010年16期 /原标题为《浅析日本人的生死观》


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用细腻的带着淡淡悲伤的情怀,对生和死作了自己的诠释———“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在《挪威的森林》中,木月死了,初美死了,绿子的父亲死了,最后直子也死了,这一个接一个的死亡反映出日本社会对于生,对于死,迥异于其他民族国家的一种生命的逻辑。


日本人喜欢樱花,是因为樱花的花期很短暂,刚刚盛开,倏而便已凋落,这是一种生命刹那间所绽放的美丽。日本文学作品中很多是赞美死亡的,日本作家们为什么对表现死亡这么感兴趣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中,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都死于自杀。为什么日本作家这么多都“以身试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日本人集体自杀。2000年2月,日本影片《入殓师》夺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影片以“死”贯穿始终,凸显了日本人对于生与死的价值观。


那么,生与死的问题对于日本民族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日本人的生死观究竟是怎样的呢?


生死观,其实就是通过死,来表现对生的看法。生死观的具体内容包括:1)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会去向何方?2)人死后的世界以及死者,到底要怎样才能捕捉到?3)关于生,人们的思考和理解的方式。4)生存本身是什么?5)死亡本身是什么?


生死观的分类分析和历史发展

1、宗教的生死观在中国,传统的对生死的看法是,死后也和生前过着同样的生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帝王将相,不惜劳民伤财也要给自己修筑豪华陵寝。


而在日本,关于“死了之后人会去向何处”这个问题,根据《古事记》中记载,有一个叫做“黄泉”的国度,这就是日本的地下世界。死后的世界,就是指“黄泉之国”。佛教传入之后,关于死后的世界,日本人将其和佛教教义相结合。佛教有因果报应一说,所以日本人也开始认为生前行善就会上天堂,积恶就会下地狱。


关于“死后的世界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在日本的民俗学中,也有“山中他界说”,“山上他界说”,“海上他界说”等。


2.哲学的生死观在现代,哲学之中也提到了生死观的问题。特别是在日本这样一个有“物哀”之美,对死之美的意识——“无常观”非常强烈的这么一个国家,自杀者非常之多。


3.军事中的生死观对于军人来说,战场是一个充斥着死亡危险的一个特殊场所,生死观直接影响到了军人的思维和行为。日本军人生死观的形成,深受武士道、国家神道、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好战不畏死的这样一种民族气质表露无遗。


4.日本生死观的发展历史

1)古代———“他界观”在日本,最先记录生死的是《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在《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根之国”,在《古事记》中记载的“黄泉之国”,都是地下世界,所以在古代日本,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人死了之后会到另一个世界去,也就是“他界说”。


2)平安时期的变迁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对于日本人的生死观影响也是极大的。

佛教传入之后,日本人产生了分辨善恶灵魂的观念。殡葬制度的变化也促使了对于生死问题认识的改变。古代日本的殡葬是土葬,平安时期开始有了火葬,并在室町时期开始普及。而这种变化影响到了生死观的发展。


3)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的形成平安时期,生死观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日本迎来了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重要的变化产生了,那就是武士权力的抬头。武士生死观是将“惜命”视为“耻辱”,在这个时期“名声”重过一切。武家时期延续了很久,这种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也渐渐成为了日本人会上天堂,积恶就会下地狱。


4)中世时期“隐者”的生死观

在中世时期,日本产生了以“わび”“さび”(编者按:侘寂,指日本的一种审美意识,通常指代简朴娴静的东西)为核心的日本独特的美学概念。在当时,出现了“隐者文学”,虽然为数不多,但对日本文学文化产生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当然“隐者”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死观,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さび系”的美是指,从美中(具体到一草一物)都可以看出“万物皆有悲伤(无常)”,这就表现出了一种对死之美的安心。“わび”是指隐者生活的物质侧面,是以“わびしい”质朴为基调,而“さび”就是前面所讲的,看透事物的无常,从中发现美。


5)以“町人”为中心的生死观

江户时代是最后一个武家的幕府时期。这个时期的变迁,表现在“浮世”的出现,也就是“浮世享乐”。“浮世”有“男女关系”的意思,也有“当世风情”的意思。“浮世”的延长就是“心中”这个观念。“殉情”在日语中说成“情死”,而“情死”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就是“心中”。


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

1、日本人特有的死亡态度

1)徇情(心中)

“心中”或“情死”在日语中都是“殉情”的意思。原意是“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信物”,有切指甲、纹身、断发、断指等。后来,“心中”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体自杀。日本人对殉情往往有着一种正面讴歌的情感,“情死”是对心中感情的一种刹那间的极度升华,是一种享受。例如渡边淳一的《失乐园》。


2)武士道的最高境界——牺牲

武士道提倡“轻生死,重然诺”,更极端的观点是认为“武士道即是死”。这种用死来完成人生价值升华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被统治阶层所利用,就产生了日本带有强烈侵略色彩的军国主义但又死忠于天皇的近代史。


3)剖腹

剖腹是日本人独有的自杀方式,日语是“切腹”。剖腹被日本人发展为一种崇高的死的仪式,有着正规、严格的方法和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人在剖腹自杀这一行为上看到的不是死的血腥、恐怖和残忍,而是尊严、气节和壮美。


2.物哀和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的日本文化专家叶渭渠曾经指出:日本国民的特点是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物哀美”的精髓。日本人的生死观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意识,即赞美“美之短暂”,他们常常把“瞬间美”的意识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日本自杀身亡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日本人的独特生死观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影响的。其成因有着复杂的因素,如地域的狭小,人口的压力,资源的匮乏和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其文化领域而言,是日本的宗教、哲学、历史进程的相互影响所致。而且中国的文化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人认为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日本人的生死观,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极端挚爱和面对死亡的坦然与大度,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一种日本人特有的,值得我们深究并尊重的生死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