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渝武术源自峨嵋派 重庆地区目前流传八大拳派

 爱上大山 2015-11-06

巴人尚武,巴渝武术发展至今流派众多。今天,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巴渝武术地图》,僧门、岳门、赵门等八大拳派是目前流传于重庆地区的主要武术流派。

从历史来看,古代巴人战前必蹈的“巴渝舞”,就是艺术化了的军事格斗技术,是武术从纯军事技术中脱颖而出的先声,也是后来巴渝武术的雏形。同时,作为巴渝文化的一部分,也融入了神巫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一些思想。巴渝武术注重基本功法的练习,内功与武技结合紧密,套路练习成为主要形式,擂台较技面更广,技击之法更精。

从地域的角度来说,巴渝武术属于峨眉武术之一的东峨眉,发展至今,流派众多。这里的峨眉,并非指峨眉山,而是古巴蜀之代称,概指峨嵋派的武术,源起于古巴蜀的民间。晚清时,巴渝武术就与哥老会组织有着密切关系。湛然法师所著《拳乘》(残本)中,对峨眉派武术有了简略的记录:“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一树者,就是指哥老会组织,所开五花,也就是下属的五个分舵,即灌县的青城山、丰都的青牛山、通江的铁佛寺、开县的黄陵寺、涪陵的点易洞。

这五个地方的成员多习练峨眉派的八大拳种,即僧门(形成于清代中叶),岳门(形成于清代中叶),赵门(形成于咸丰初年),杜门(形成于明末),洪门(形成于顺治年间),化门(由古之园拳而变,形成于光绪初),字门(形成于嘉庆年间),会门(形成于光绪初)。这八大拳派也是目前流传于重庆地区的主要武术流派。

近代以来,巴渝武术不断与外地拳种交流,不断发扬光大。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北各地武术高手云集重庆。他们既来渝传授武艺,在交流中不少人亦练习巴渝拳术。同时,中央国术馆、国立国术体专等机构迁到重庆,市、县、乡也纷纷成立国术馆、分馆,学校中积极推行国术教育,体育及社团不时举办大规模的国术竞赛、表演、义演等,外地的八卦、太极、形意、通背、螳螂、燕青等流派不同、风格各异的拳种传入重庆,丰富了巴渝武术的内容。这段时期成为巴渝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